- 年份
- 2024(1843)
- 2023(2749)
- 2022(2296)
- 2021(2502)
- 2020(1823)
- 2019(4568)
- 2018(4349)
- 2017(5821)
- 2016(3913)
- 2015(4940)
- 2014(4864)
- 2013(4223)
- 2012(4073)
- 2011(3831)
- 2010(3874)
- 2009(3432)
- 2008(3399)
- 2007(2607)
- 2006(2283)
- 2005(2221)
- 学科
- 济(8535)
- 经济(8524)
- 教育(6921)
- 中国(6244)
- 管理(5684)
- 教学(5193)
- 理论(4455)
- 业(3478)
- 学法(3286)
- 教学法(3286)
- 思想(3052)
- 农(2909)
- 政治(2883)
- 思想政治(2712)
- 政治教育(2712)
- 治教(2712)
- 德育(2695)
- 学(2620)
- 研究(2614)
- 方法(2509)
- 企(2482)
- 企业(2482)
- 学理(2467)
- 学理论(2467)
- 学校(2333)
- 工作(2161)
- 数学(2146)
- 数学方法(2096)
- 地方(2002)
- 财(1989)
- 机构
- 大学(45347)
- 学院(40029)
- 研究(18288)
- 中国(13306)
- 济(12646)
- 经济(12176)
- 京(10692)
- 教育(10670)
- 管理(10505)
- 科学(10295)
- 范(9986)
- 师范(9919)
- 所(8670)
- 中心(8488)
- 理学(8305)
- 师范大学(8104)
- 理学院(8081)
- 研究所(7720)
- 管理学(7675)
- 管理学院(7591)
- 北京(7460)
- 江(7313)
- 院(7035)
- 技术(6418)
- 财(6343)
- 州(6239)
- 农(6061)
- 职业(5865)
- 部(5524)
- 研究院(5272)
共检索到84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唐克军
傅斯年乃一代学人,亦一位名大学校长。其代理北京大学校长和执掌台湾大学期间,留下了丰富而有价值的办学思想与实践经验。本文以其大学理想为线索展示其办学思想与实践
关键词:
傅斯年,大学理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曹金祥
作为庚款官费留学生,傅斯年早年曾先后在伦敦大学和柏林大学留学长达七年之久,回国后又长期执掌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台湾大学等著名高校和历史语言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出于构建现代大学体系的需要,他始终关注和支持国家的留学教育事业,不仅撰写专题文章对留学目的、留学保障、留学类别、留学管理和留学条件等问题提出过诸多建议和主张,而且在实践中极力提携后学,尽力为年轻学者出国深造提供指导和帮助。傅斯年的留学教育思想内涵丰富、主旨鲜明,其援引西方科学以改造中国传统学术的思想理路,是中国现代教育效法欧美经验的有益探索,对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傅斯年 海外留学 留学教育思想 大学教育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黄俊杰 孙震
本文以傅斯年未满两年的台大校长任内之改革理念及措施作为中心 ,分析傅斯年之大学理念、改革原则及其具体作为 ,指出傅斯年心目中理想的大学近于欧洲的大学之典型 ,但是其改革原则特别着重本国之具体社会文化脉络 ,并强调专业训练与通识教育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傅斯年 台湾大学 教育理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典 李芳莹
通过对傅斯年在特殊背景下执掌两所大学的理念和经历的系统考察发现,他作为政府任命的大学校长,无论是处理北大的复校还是台湾大学的重建,都体现了政治授权与学术诉求的紧张关系。面对学术与政治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傅斯年坚持了其所谓的"奉献大学于宇宙精神",体现了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的理念共识,而他在两校工作中所扮演的积极"行动者"角色,则彰显出他独特的领导力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关键词:
傅斯年 大学理念 治校 行动者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承军
傅斯年除了是一个文化名人外,在学术藏书建设方面也颇有建树。早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筹备期间,傅斯年就拟定《历史语言研究所图书备置大纲》,对服务对象、馆藏建设以及文献采访与整理等均作出了规定。史语所成立后,傅斯年重视图书的收集和图书室的建设,收罗宏富。他注重图书馆学专门人才,并在图书管理与服务中动员研究人员参与其中。此外,为方便学术研究和交流,他注重史语所经史要籍与档案资料的保存和整理,并出版了一批影响深远的古籍和学术论著。
关键词:
傅斯年 学术藏书 贡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国利
中国现代新考据学派史家傅斯年以现代科学史学观和方法论为依据,对传统历史学和语言学作了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提出了"此虽旧域,其命维新"的学术命题。他指出历史学与语言学密不可分,中国有着将历史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悠久历史;传统考据学、特别是清代考据学重视文献考证,主张从语言文字的训诂来研究历史,这种学术传统和方法应当加以继承。然而,传统历史学和语言学又存在诸多缺陷,需要用现代科学史学观和方法加以改造和发展,以建立科学的现代史学与语言学。他借鉴清代考据学以语言学研究思想史的方法,并结合历史学方法,撰写出中国现代思想史和语言学研究的经典之作《性命古训辨证》。傅斯年为中国传统史学和语言学的科学化发展和现代转型做出重要贡献;然而,其理论又有相当的片面性,本质上是唯科学主义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蒋凯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时代人才培养、理想大学形态、大学精神与理想主义,这些议题是新时代大学建设的核心要义。眭依凡教授的专著《大学理想主义及其实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版)以大学理想主义为核心,以大学文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对新时代大学的理想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该书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理想主义在大学办学、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为推动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姜雨婷
傅斯年图书馆藏《四库馆进呈书籍底簿》(简称《进呈底簿》)是我们研究四库呈送书目的重要文献。由于原书藏在台湾,所以在四库学研究中很少有人用到这个本子,以致很多学者都不知道此本的存在。《进呈底簿》与《各省进呈书目》记载内容存在差异,此书基本保留各省呈送书目比较真实的面貌,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可以纠正《各省进呈书目》中的一些错误,补充其中的不足。这对研究四库呈送书目具有很高的价值。《进呈底簿》是目前所知存世最早的四库呈送书目,希望四库学者能够注意到此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官风华
保守与超前─—纽曼的大学理想官风华红衣主教约翰·享利·纽曼(JohnHenrvNewman)生于1801年,死于1890年,是“19世纪处于领导地位的神学思想家和作家” ̄①,是“英国教会牛津运动的导师,皈依天主教后,是罗马天主教的一位导师,是19世纪...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大学培育精英,精英创造大学。精英阶层的存在赋予了大学精英主义的气质,大学理念的张扬灌输给精英超越功利与实用的理想。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精英高等教育为大众化高等教育所取代,精英主义逐渐式微。在职业化、民主化和市场化思潮影响下,大学里平等排斥了优秀,数量遮蔽了质量,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取代了对系统人生哲学和精英意识的追寻。由于对财富和权力的过分追逐,加之对精英理想的放逐,作为世俗教会和人类精神家园的大学不可避免地面临重重危机。在当下日益多元化的世界中,大学必须回归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大学不同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大众化乃至普及化,但大学的理想依然应是精英主义的,只有坚守...
关键词:
精英教育 大学理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益凤
大学理想是大学的精神特质和理性追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的转型,大学理想在现代社会的失落终会阻碍大学在未来社会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本文以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析了大学理想的内核、大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以及大学对一流、卓越、至善的梦想和追求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
大学理想 人类学 教育人类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义
大学中的科学研究,于今似乎已是无可置疑的大学功能之一。然而这项据云是德国洪堡提出、旋即被世界大学界奉为圭臬的理念,却在洪堡提出的几十年后就被英国的纽曼特地反对过。大学科研已成为撼动中国大学教育的几大问题之一。需要指出的是,纽曼所反对的应是洪堡主张的异变结果,而非大学学者自发、自由的科学研究,洪堡主张实际与纽曼的“自由教育”殊途而同归,他的“大学科研”是摆放在“自由”这一西方浪漫哲学的前提之下的。近年来我国急功近利的“大学科研”早已疏离了洪堡的本意,恰恰成为纽曼所警告的对象。
关键词:
大学科研 智力分工 闲暇与隐居 自由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邬大光
大学理想和理念体现的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关于大学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概括,是体现大学追求的一种文化,是大学的品位和精神。大学理想和理念是对大学宗旨和使命的认识,大学理想和理念是对“大学是什么”的一种表达,它规定了大学发展的路径和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在变,从而引发了大学理想和理念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在新的时空背景下解读或重构大学理想和理念,必须考虑使“经典”与“现代”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
关键词:
大学理想 大学理念 大学使命 大学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廷柱
关于大学理想研究的文献多数是以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写成的,本质主义作为研究大学理想之学者群体的集体潜意识,需要从反本质主义的认识论路线加以批判性的反思。然而,重新建构大学的理想既要走出本质主义的思维定势,又不能滑向反本质主义的泥沼,大学的理想在于有效地整合和放大"自由、忠诚、卓越与平等"四种基本价值,过于强调任何一种价值都有可能造成混乱的局面。1900年前后,德国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大学的理想,也是因为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多元价值论的建构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