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
- 2023(895)
- 2022(774)
- 2021(680)
- 2020(628)
- 2019(1422)
- 2018(1316)
- 2017(2345)
- 2016(1527)
- 2015(1674)
- 2014(1681)
- 2013(1788)
- 2012(1804)
- 2011(1672)
- 2010(1795)
- 2009(1514)
- 2008(1477)
- 2007(1269)
- 2006(1227)
- 2005(1105)
- 学科
- 济(4175)
- 经济(4174)
- 学(3758)
- 水产(1934)
- 农(1864)
- 土地(1843)
- 地方(1813)
- 管理(1813)
- 资源(1780)
- 业(1625)
- 环境(1404)
- 农业(1296)
- 动物(1274)
- 方法(1209)
- 生态(1161)
- 数学(1119)
- 数学方法(1087)
- 经济学(1008)
- 动物学(963)
- 发(956)
- 和(877)
- 及其(857)
- 物(802)
- 利用(793)
- 地方经济(775)
- 开发(724)
- 业经(717)
- 城市(717)
- 企(696)
- 企业(696)
- 机构
- 大学(23837)
- 学院(23749)
- 研究(12942)
- 农(12683)
- 科学(12146)
- 农业(10743)
- 业大(9022)
- 中国(8697)
- 所(8692)
- 研究所(8371)
- 省(7392)
- 农业大学(7241)
- 室(6867)
- 实验(6711)
- 实验室(6433)
- 湖(6243)
- 重点(6121)
- 京(5860)
- 资源(5737)
- 业(5384)
- 中心(5240)
- 管理(5142)
- 院(5133)
- 科学院(4860)
- 江(4776)
- 济(4687)
- 环境(4475)
- 经济(4468)
- 南(4456)
- 理学(4277)
共检索到36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峰跃 刘家寿 李钟杰 张堂林 叶少文 苑晶 郭志强 张超文
对江苏昆山市傀儡湖冬季围网捕捞到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鱅(Aristichthys mobilis)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水渔业模式下,鲢、鳙的生长速度慢于传统放养模式;鲢的全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73.12×[1-e-0.35(t+0.86)];Wt=7.74×[1-e-0.35(t+0.86)]2.9031,鳙的全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94.35×[1-e-0.25(t+0.73)];Wt=15.26×[1-e-0.25(t+0.73)]2.7372;鲢体重生长速度以1-3龄较高,生长拐点为2.2龄,鳙体重生长速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晶 谢志才 张君倩 蒋小明 方涛 敖鸿毅 过龙根 邓永良
2008年对昆山市傀儡湖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季度调查,共记录底栖动物17科66种。其中,寡毛纲2科18种,摇蚊科26种,软体动物8科14种,其它动物8种。采用聚类分析,将傀儡湖分为4个湖区。傀儡湖底栖动物密度在西南部较高(湖区Ⅲ、Ⅳ),中部和东北部(湖区Ⅰ、Ⅱ)较低,取水河道高于入水口样带。底栖动物生物量(湿重)中,软体动物均占绝对优势。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总磷和溶氧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BI生物指数对傀儡湖水质的评价最接近实际情况:傀儡湖区整体水质属于污染,各湖区的水质清洁度排序为湖区Ⅱ>湖区Ⅳ>湖区Ⅲ>湖区Ⅰ。取水河道(湖区Ⅴ)水质轻度污染,而入水口样带(湖区Ⅵ)的水质污染最为...
关键词:
傀儡湖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蔡杏伟 李为 樊厚瑞 方涛 李伟 常锋毅 刘家寿 廖传松
鱼类是湖泊食物网中的重要消费者,占据食物网多个营养级。通过食物网营养级联效应,鱼类对湖泊生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可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傀儡湖为例,研究了基于不同饵料类群渔产潜力估算前提下食鱼性鱼类、滤食性鱼类、碎屑食性鱼类的组合放养技术,并探讨了底层杂食性鱼类针对性捕捞的复合调控策略对傀儡湖鱼类群落结构、沉水植物群落和水质产生的影响,旨在揭示鱼类群落调控在优化湖泊生态系统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湖泊生态修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世园 刘代林 陈敬德 胡新建 张延华
研究了网湖鲢、鳙的生长特性,并以此为依据计算网湖鲢、鳙鱼种放养量,确定其合理捕捞规格。得出网湖14.85~16.5cm鲢鱼种放养量为66.16万尾或2.4504万kg,13.2cm鳙鱼种放养量为116.05万尾或2.7631万kg,鲢、鳙合理捕捞规格为0.5kg。
关键词:
网湖,鲢,鳙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恩全
伪满洲国的所谓"国军"是日本关东军协助溥仪组建训练的一支傀儡军队,是日本在东北长期实行殖民统治的工具和帮凶,但在中国现代文坛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关于这支军队却鲜有形象的描写与真实的反映。东北作家杨慈灯以其在伪满军队从军的切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军旅题材小说,以独特的内部视角和犀利的文笔,对伪满洲国军队的腐朽堕落以及种种罪恶进行了形象的描写与深刻的批判,揭开了笼罩在这支傀儡军队头上那层神秘的黑色面纱。杨慈灯军旅小说的创作不仅在伪满时期的东北文坛独树一帜,而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同样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杨慈灯 军旅小说 伪满军队 东北文坛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魏宪芸 顾静 张名全 秦智杰 迪丽娜尔·艾尼瓦尔 龚小玲
长江口江心水库青草沙地理位置、供排水系统特殊,主要采用鲢、鳙为主的生物操纵技术调控水质。在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共采集了鲢139、鳙59尾,以鳞片、脊椎骨作为鉴定年龄的材料,并对每个样本的体长、体质量等生物学数据进行了采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它们各自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青草沙水库鲢由1~10龄组成,其中以3~4龄居多;鳙由1~11龄组成,其中以2~3龄居多。鲢、鳙体长和体质量回归方程分别为W=0.037 9L~(3.027)和W=0.039 0L~(2.946);鲢体长、体质量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_t=77.73~([1-e~(-0.183(t+0.60))]),W_t=20 024.3[1-e~(-0.183(t+0.60))]~(3.027),其中t代表鱼的年龄,生长拐点年龄在5.4龄;鳙的体长、体质量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_t=92.11[1-e~(-0.172(t+1.27))],W_t=23 875.2[1-e~(-0.172(t+1.27))]~(2.946),生长拐点年龄在5.0龄。建议青草沙水库中的鲢、鳙鱼以5.5龄为起捕年龄。
关键词:
青草沙水库 鲢 鳙 年龄 生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云芳 刘峰 赵金山 闫法军 董俊 李娴 贺志鹏 董文 冷春梅 侯召伟 朱永安
为探讨东平湖生态渔业模式及环境效应,采用陆基网围实验方法,分别设置4个鲢鳙、3个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不同放养密度组合,研究不投喂网围综合养殖系统鲢鳙蟹生长、沉积物碳氮磷(STC、STN、STP)积累与环境因子关系。结果显示:(1)本实验条件下鲢鳙、河蟹最佳生长密度分别为0.35 ind/m~2、0.30 ind/m~2。随鲢鳙放养密度增大,鲢鳙平均体重和成活率显著降低、数量和产量显著上升;随河蟹放养密度增大,鲢鳙平均成活率、数量和产量略有降低,组间差异不显著;河蟹平均体重、数量和产量与鲢鳙、河蟹放养密度均无明显关系,成活率随河蟹放养密度增大显著降低,随鲢鳙放养密度增大略有降低,差异不显著;(2)与生产实践相比,实验E1组收获河蟹成活率提高60.7%、产量提高47.1%、体重降低9.22%,H2组收获鲢鳙成活率、产量、体重平均值分别降低了46.4%、51.8%、8.3%,饵料不足是主要限制因素。(3)系统STC、STN、STP净化平均值分别为(12.02±7.43) mg/g、(0.76±0.42) mg/g、(0.25±0.10) mg/g, STC净化平均值与鲢鳙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鲢鳙体重呈显著负相关;STN净化平均值与鲢鳙体重呈显著负相关。(4)每公顷网围能移除水体C 632.07 kg、N 97.09 kg、P 22.74 kg。综上所述,东平湖鲢鳙蟹生态渔业模式兼具生产和生态优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申德林 奚业文 孙德祥 董星宇 车家甫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原居林 李明 杨元杰 辛建美 刘金殿 顾志敏
为了解义乌市岩口水库鱼类资源现状、群落结构特征及主要鱼类的生长特性,2013年3月、5月、7月、9月和11月对水库鱼类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鱼类样本452尾,经鉴定属于37种,隶属5目8科。其中,鲤形目28种,占总数的75.7%;鲇形目5种,占总数的13.5%;鲈形目2种,占总数的5.4%;鲑形目和合鳃目各1种,分别占总数的2.7%。生态类型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以肉、杂食性鱼类为主。群落优势度分析发现,全年优势种有5种,分别为鳙、鲢、伍氏半、圆吻鲴和翘嘴鲌。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鱼类种群丰富度指数(D)值变化范围为2.09~6.05,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变化范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严朝晖 史为良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拟合鱼类生长的灰色动态生长模型,并应用这一模型和一般VBGF及特殊VBGF拟合了大伙房水库鲢鳙的体长生长和体重生长。这三个模型拟合鲢的体长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是7.77、8.56、1815.9.拟合鲢的体重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是0.07、0.15、53.88,拟合鳙的体长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是2.47、5.49、2295.3,拟合鳙的体重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为1.05、0.72、140.0。结果表明,灰色动态生长模型具有最好的拟合效果,并且这一模型没有其它一些生长模型那样多的假设前提,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鲢,鳙,生长,生长模型,灰色系统,水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卫民 杨干荣 张家波 樊启学 刘兴国 陈希亮 程志学 尚士正 熊庆员
本文通过对徐家河水库陆封近太湖新银鱼周年生长的研究,揭示其生长的规律性,并根据其生长特性和生活习性,结合水库的生态特点,确定徐家河水库近太湖新银鱼的合理捕捞时间,提出促进水库近太湖新银鱼生长,提高其生产量的措施。
关键词:
近太湖新银鱼,生长特性,徐家河水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赵金奎
陡河水库纳入电厂热排水后,年均水温升高3℃左右。根据水温及等温线分布情况,将库区划分为增温区、弱增温区、自然水温区三个区域。通过一年的定点网箱监测,结果表明:自然水温区鱼类生长最好,其次为增温区,弱增温区最差。增温不仅改变了鱼类生长,而且鱼类血液及生理指标也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
鲢 鳙 增温水体 生长 血液 生理指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立婧 梅榛 孔优佳 刘其根
为了研究控藻网围中鲢鳙对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对富营养化水质改善的效果,于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对滆湖控藻网围外A区和网围内B、D、C 3区(鲢鳙比分别为1∶4、1∶2、1∶1.5)枝角类的群落结构和部分水质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并结合二者探讨了控藻网围枝角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变量的关系。经鉴定,网围内外共采集到枝角类32种,隶属于7科14属。研究表明,网围内外枝角类种类组成相似,A区枝角类的年均生物密度和年均生物量均高于网围内各区,且与B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优势种主要为长额象鼻溞、角突网纹溞和裸腹溞属未定种。8月A区裸腹溞属未定种的生物密度显著高于B、D区,而网围内3区波...
关键词:
鲢和鳙 枝角类 群落结构 网围 滆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晓洁 唐敏 李云 叶勤 薛洋 靳涛 祖学勤
为探究长寿湖鲢、鳙在水体生态系统氮(N)磷(P)循环中的作用,研究测定了季节性水体总氮(TN)、总磷(TP)的变化,进行了原位鲢、鳙排泄率的测定。通过N、P排泄对比分析了鲢、鳙对水体N、P的贡献率。通过长寿湖鲢、鳙鱼体N、P含量测定,估算水体中N、P去除量。结果显示:鲢、鳙N、P排泄率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季节性温度变化对其排泄率有一定影响;2016—2017在长寿湖平均水温为19.88℃条件下,鲢的N、P排泄率分别为0.973 1μg L-1d-1和0.242 2μg L-1d-1;鳙的N、P排泄率分别为0.642 5μg L-1d-1和0.174 9μg L-1d-1,鲢、鳙N、P排泄量分别占长寿湖藻类初级生产所需N含量的1.19%和0.79%,P含量的9.57%和6.91%;2016—2017长寿湖通过捕捞鲢、鳙产品带走的N、P含量分别为60.61 t和23.31 t。结果表明,长寿湖开展生态养殖对水体N、P贡献较小,不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牟洪民 姚俊杰 方贵镇 安苗 王艳艳 支中平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是滤食性鱼类,具有净化水体的作用。从2007年开始,贵阳市每年向红枫湖投放500万鲢、鳙进行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为了分析红枫湖鲢、鳙对饵料资源的利用情况,在2010年10-11月研究了鲢、鳙的摄食强度,在2011年5-6月研究了鲢、鳙的摄食强度、食物组成及比例等方面。结果表明:鲢、鳙的总摄食率分别为98.00%、96.93%;冬季鲢、鳙的饱满指数范围分别为44.13~99.79%、46.12~127.00%,春季鲢、鳙的饱满指数范围为53.27~245.14%、49.94~234.3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