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20)
- 2023(2812)
- 2022(2450)
- 2021(2338)
- 2020(1977)
- 2019(4658)
- 2018(4580)
- 2017(8889)
- 2016(4678)
- 2015(5422)
- 2014(5242)
- 2013(5144)
- 2012(4848)
- 2011(4128)
- 2010(4424)
- 2009(3912)
- 2008(3697)
- 2007(3090)
- 2006(2700)
- 2005(2460)
- 学科
- 济(15920)
- 经济(15888)
- 管理(15072)
- 业(14364)
- 企(12719)
- 企业(12719)
- 财(7695)
- 方法(7491)
- 制(7330)
- 融(6903)
- 金融(6903)
- 银(6772)
- 银行(6770)
- 行(6541)
- 数学(6114)
- 数学方法(6049)
- 贸(5417)
- 贸易(5415)
- 易(5344)
- 体(4677)
- 中国(4478)
- 务(4410)
- 财务(4401)
- 财务管理(4384)
- 体制(4308)
- 企业财务(4232)
- 业经(3882)
- 技术(3699)
- 制度(3636)
- 度(3636)
- 机构
- 大学(60829)
- 学院(60062)
- 济(27424)
- 经济(26852)
- 管理(24102)
- 研究(20521)
- 理学(20299)
- 理学院(20131)
- 管理学(19929)
- 管理学院(19821)
- 中国(18810)
- 财(15286)
- 京(12443)
- 财经(11595)
- 经(10787)
- 中心(10298)
- 所(9816)
- 科学(9809)
- 财经大学(8964)
- 江(8666)
- 研究所(8622)
- 经济学(8537)
- 北京(8143)
- 经济学院(7789)
- 院(7659)
- 农(7166)
- 商学(7150)
- 商学院(7089)
- 范(7026)
- 融(7010)
- 基金
- 项目(39293)
- 科学(31683)
- 研究(30860)
- 基金(29444)
- 家(25189)
- 国家(24986)
- 科学基金(21831)
- 社会(20077)
- 社会科(19193)
- 社会科学(19191)
- 基金项目(15470)
- 教育(14525)
- 省(14052)
- 自然(13264)
- 自然科(12972)
- 自然科学(12969)
- 自然科学基金(12762)
- 划(12317)
- 资助(12128)
- 编号(12012)
- 成果(10333)
- 部(9973)
- 教育部(8946)
- 重点(8941)
- 国家社会(8827)
- 制(8720)
- 创(8716)
- 课题(8658)
- 性(8503)
- 人文(8373)
共检索到97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南军 汪欣怡
考察欧美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发展,欧盟从Solvency I到Solvency II,美国从财务监管指标到RBC再到SMI,都是逐渐转向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模式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指其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能力。尽管世界各国保险监管的侧重点和方式方法各不相同,但监管的核心都是确保保险公司有偿付能力。目前,国际上相对比较成熟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是欧盟的第二代偿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南军 汪欣怡
考察欧美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发展,欧盟从Solvency I到Solvency II,美国从财务监管指标到RBC再到SMI,都是逐渐转向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模式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指其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能力。尽管世界各国保险监管的侧重点和方式方法各不相同,但监管的核心都是确保保险公司有偿付能力。目前,国际上相对比较成熟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是欧盟的第二代偿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韩亮 陈欢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不少知名国际保险集团纷纷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甚至破产的情形,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改革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本文重点研究国际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改革的新动向和新发展,并对监管理念的变革进行总结,以期对国际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改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我国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建设有所借鉴。
关键词:
保险集团 偿付能力 偿付能力监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 ,其偿付能力直接影响自身的经营与长远发展 ,而且与整个经济的正常运行及社会稳定都有紧密联系。本文主要从偿付能力的组成分析各组成部分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增强保险业偿付能力的措施以及如何对保险业偿付能力实施监管。
关键词:
保险业 偿付能力 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宇龙
扶贫工作是保险业重要的政治任务。自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保险业采取多项措施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作为普惠金融的一种重要实践,保险扶贫大大提升了金融的包容度。而金融包容度的提升需要兼顾金融稳定性,如何通过审慎监管更好地促进保险扶贫事业和普惠金融的发展,同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近年来保险扶贫的主要方式和成绩近年来,保险业扶贫工作在保险保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斌 梁平 殷李松
文章从国家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保险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四个方面对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建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以期对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建立有所裨益。
关键词:
保险业 保险偿付能力 监管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文 王晓燕
鉴于偿付能力监管在当今保险监管中的核心地位,如何合理定义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怎样对保险公司实施偿付能力监管,以及监管的信息依据 已成为一项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我们可以运用现代公司财务理论并结合保险公司自身的经营特点,剖析偿付能力的概念,及如何通过对保险公司财务 状况的检测实施偿付能力监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建 马学平 陈杰
论加强保险业偿付能力的监管○王建马学平陈杰一、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的必要性和原则商业保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专门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在现代社会机制中,已成为保障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保险公司经营不善,不仅会造成被保险人经济...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滔
提高和改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是我国寿险业面临的核心问题 ,加强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存在相关法规和制度不健全 ,精算基础薄弱 ,监管力量不够 ,监管技术落后等问题。加强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措施和方法是 :提高法定偿付能力标准的科学性 ,增加资本充足要求 ;加快精算制度建设和中国精算师的培养 ;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制度和科学详细的报表体系 ;建立并完善寿险公司的信用评级制度 ;尽快实现保险监管数据的电子化 ;重视寿险公司资产与负债的匹配 ;加强对外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 ;加强保险保证金和保险保障基金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
寿险公司 偿付能力 监管方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勇 李秀芳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有效的偿付能力监管对寿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更是举足轻重。目前,中国保监会借鉴国外偿付能力监管经验,逐步运用各种偿付能力监管方法来加强对寿险企业的监管。但深入了解各种偿付能力监管方法之间的有效性差异,才是我们在实践中加以取舍的关键。本文从有效性的定义入手,深入阐述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评价标准。随后介绍了近年来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及相关结论,最后,本文指出了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指出了在中国开展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
有效性 偿付能力监管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文辉
对国际偿付能力监管发展趋势的认识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全球金融监管体制进入了新一轮的改革周期。在保险领域,偿付能力监管作为现代保险监管的核心,是各国监管改革的重点。与银行业统一遵守巴塞尔协议不同,保险业尚未建立起全球统一的偿付能力监管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元燮
新《保险法》规定了今后将对保险业最低偿付能力进行监控 ,这对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在监管方法方面 ,除现有规定外 ,今后首先要求保险企业从自身做起 ,讲求诚信 ,保证偿付能力 ;其次 ,要求行业自律 ,建立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宏观监控方面 ,应该偿付能力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两者并重 ,开展保险业信用评级 ,借鉴国际经验 ,不断完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 ,改进财务报表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金龙
<正>2023年9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保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监管标准不变的基础上,从差异化调节最低资本要求、优化资本计量标准和优化风险因子三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及阐述,旨在完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优化保险公司资本计量标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小伟
当前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框架体系已经基本搭建起来,但还存在着偿付能力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忽视保险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的微观基础作用、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以及市场退出渠道尚不畅通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财政型保险制度的历史影响、国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现实、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存在冲突以及监管机构的理念存在偏差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