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58)
- 2023(2557)
- 2022(2288)
- 2021(2120)
- 2020(1860)
- 2019(4057)
- 2018(4083)
- 2017(7900)
- 2016(4586)
- 2015(5033)
- 2014(5017)
- 2013(5164)
- 2012(4784)
- 2011(4184)
- 2010(4412)
- 2009(4433)
- 2008(4609)
- 2007(4222)
- 2006(4043)
- 2005(4013)
- 学科
- 税(21587)
- 税收(20152)
- 收(19982)
- 管理(13976)
- 济(13705)
- 经济(13681)
- 业(11024)
- 企(9818)
- 企业(9818)
- 财(9445)
- 财政(4842)
- 中国(4735)
- 制(4502)
- 方法(4432)
- 务(4231)
- 财务(4225)
- 财务管理(4219)
- 法(4163)
- 政(4095)
- 农(3946)
- 企业财务(3907)
- 学(3493)
- 数学(3489)
- 数学方法(3356)
- 业经(3299)
- 教育(3236)
- 和(3217)
- 理论(3190)
- 地方(3159)
- 银(3002)
- 机构
- 大学(59438)
- 学院(58445)
- 济(21039)
- 经济(20419)
- 财(19643)
- 管理(19571)
- 研究(18852)
- 中国(16575)
- 理学(15521)
- 理学院(15319)
- 管理学(15005)
- 管理学院(14882)
- 财经(12968)
- 京(12854)
- 江(12205)
- 经(11473)
- 税(11220)
- 科学(10768)
- 所(9620)
- 省(9499)
- 务(9443)
- 中心(9260)
- 财经大学(9205)
- 州(9136)
- 北京(8636)
- 税务(8629)
- 局(8628)
- 范(7869)
- 师范(7809)
- 研究所(7807)
共检索到110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饶凌乔
偷税、漏税和偷漏税这三个《辞源》未收录的词汇,源自对"匿税"的扩展和通俗解释,至民国初期取代了"匿税"概念。新中国成立初期,偷税、漏税在《刑法》初稿出现,其后"偷税"入《刑法》,而"漏税"只以法规形式确立。偷税罪名变更为逃避缴纳税款罪反映了征纳双方背后法理关系的深刻变化,但这个罪名并不科学,本文认为,应将"逃避"改为"逃匿",恢复"匿税"和"漏税"的法律概念。
关键词:
偷税 漏税 匿税 逃避缴纳税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晏明春 ,肖佑恩
一、我国税收面临的严峻形势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税制的多次改革,极大地推动了税款的征收工作。但偷税、漏税、欠税、压税一直是困扰税收工作的棘手问题。近几年来,国务院每年都不惜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搞全国范围的财政、物价、税收大检查,其结果是每查必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森
台湾发货票鉴定管理及对偷税漏税防范的主要经验[台湾]罗森一、台湾对发货票的管理面台湾对发货票的管理。可以归纳成如下五方面加以说明。(一)通过税务行政方式,对发票进行全面管理一般营利企业(简称营业体),不论是公司组织、独资或合伙组织,当其申请开业登记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晓静
我国现行税法对各种税务违章行为的界定极不严密,给实际违章鉴定工作留下许多可以“灵活”解释的余地。国家应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税收征管法》,重新明确界定各种税务违章行为,改变“偷税=漏税=欠税=抗税”的状况,以确保税收征管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切实维护国家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钱俊文
基于偷税改逃税的理论依据,我国《刑法》中的偷税罪被逃税罪取代。2015年1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已经没有了"偷税"概念,取而代之的是"逃避缴纳税款"一词,与《刑法》关于"逃税罪"的规定保持一致。借鉴国际经验,本文对"逃税"的具体制度及操作实务提出建议。
关键词:
《税收征管法》 刑法 偷税 逃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平
曾几何时,会计变得吃香走红,不过仔细观察方知,奥妙无穷。只要到市面上去走走,你就会昕到诺如:“会计会计,要有心计”、“会计要用自己人,要贴心”、“会计要听话”、“会计要会做帐,要会轧平帐本”等等这样的话语。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求我们的会计要有这样的一种本领:多留点给小集体,少交点给国家,当然最好是一分也不交。于是乎,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支由国务院亲自率领的财务大检查组浩浩荡荡开进了各个省市,各个企业事业单位,各间会计室,历时至今,已届8年。有人预计,这场规模宏大的斗智、斗勇、斗法的“战争”还将持续下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郁维 马庆国
一、我国企业偷漏税行为模式与现状分析偷逃税行为在我国由来已久,1950年3月20日,《人民日报》在题为“税收在我们国家中的作用”的社论中,曾经描述过当时偷漏税的严重情况:1950年1月“检查工商企业较大单位4932户,其中偷漏税的即有2315户”。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晏明春 ,肖佑恩 ,徐荣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国民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在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就要加快资金积累,增加财政收入,支持国家建设,促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值得提出的是税收在财政收入的比率由1986年的92%下降到1992年的74.9%,这就导致财政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值由1990年的24.3%下降到1992年的17.5%。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远低于按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剑文 王立亚
目前,偷漏税现象巳严重困扰着我国税收征管工作。这一问题形成的经济原因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纳税人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的冲突,法律原因是税收法制不健全,税收征管制度不完善。为此,应采取的一系列法律对策:加强税收立法,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一些必要的税收法律、法规,改善税收执法,强调“综合治理”,提高公民和法人的纳税意识。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廖仕梅
由于我国税法对漏税未作规定而存在的立法漏洞,导致各地对漏税行为的处理不一致。2015年公布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中虽然增加了"漏税"的相关规定,但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规定得过于笼统,会使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二是对自动补缴税款的纳税人进行处罚,显然过于严厉,既不利于纳税人自行改错,也不利于减轻税务机关的工作负担及降低执法风险。
关键词:
漏税 逃税 制度完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廉洪波 马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蒋辉宇 宋莹莹
一、基本案情2013年11月15日,原某市地方税务局稽查一局(以下简称"稽查一局")收到关于A公司不按规定纳税的举报信,于同月18日对A公司立案稽查,并于同月27日向其送达《税务检查通知书》。此后,A公司于2014年2月21日至3月14日,向某市地方税务局GS税务分局(以下简称"GS税务分局")缴纳了2013年1~10月未缴纳营业税及附加部分的税款及部分滞纳金;并于2014年3月7日向GS税务分局缴纳了城镇土地使用税及相应滞纳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增达
商业预付卡在刺激消费、便利公众、减少现金使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该领域也成了偷漏税的重灾区。本文列举了商业预付卡偷漏税的主要路径,并介绍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为规范商业预付卡的税收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商业预付卡 偷漏税 税收管理 防范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