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9)
- 2023(9538)
- 2022(8650)
- 2021(8216)
- 2020(6871)
- 2019(16137)
- 2018(16296)
- 2017(31633)
- 2016(17194)
- 2015(19392)
- 2014(19427)
- 2013(19352)
- 2012(17611)
- 2011(15916)
- 2010(15709)
- 2009(14171)
- 2008(13721)
- 2007(11783)
- 2006(10343)
- 2005(8985)
- 学科
- 济(66820)
- 经济(66746)
- 管理(50965)
- 业(47310)
- 企(40528)
- 企业(40528)
- 方法(32968)
- 数学(28102)
- 数学方法(27752)
- 财(17035)
- 学(16867)
- 农(16561)
- 中国(16067)
- 业经(15368)
- 地方(13380)
- 理论(12809)
- 和(12376)
- 务(11914)
- 财务(11851)
- 财务管理(11834)
- 企业财务(11291)
- 农业(11280)
- 技术(10894)
- 贸(10866)
- 贸易(10862)
- 环境(10749)
- 易(10514)
- 制(10429)
- 教育(9529)
- 划(9431)
- 机构
- 大学(245840)
- 学院(241136)
- 管理(101227)
- 济(89405)
- 理学(88110)
- 经济(87253)
- 理学院(87151)
- 管理学(85644)
- 管理学院(85208)
- 研究(78289)
- 中国(56688)
- 京(53218)
- 科学(51047)
- 财(40137)
- 所(39249)
- 农(37721)
- 业大(37605)
- 研究所(36042)
- 中心(35658)
- 江(33697)
- 北京(33692)
- 财经(32946)
- 范(32856)
- 师范(32572)
- 经(29949)
- 农业(29726)
- 院(28446)
- 州(28231)
- 师范大学(26523)
- 技术(25367)
- 基金
- 项目(170628)
- 科学(133328)
- 研究(124421)
- 基金(123257)
- 家(107297)
- 国家(106402)
- 科学基金(91579)
- 社会(75658)
- 社会科(71602)
- 社会科学(71581)
- 基金项目(66656)
- 省(66290)
- 自然(61421)
- 自然科(59967)
- 自然科学(59954)
- 自然科学基金(58850)
- 教育(56545)
- 划(56187)
- 编号(52287)
- 资助(50715)
- 成果(42327)
- 重点(37420)
- 部(37079)
- 发(35228)
- 创(35035)
- 课题(34510)
- 项目编号(32973)
- 科研(32815)
- 创新(32598)
- 大学(31878)
共检索到342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倩 邓小昭
从自用、共享和存储这3种偶遇信息利用形式着手,对有关偶遇信息利用(即用户对偶遇到的信息的利用)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偶遇信息利用的研究现状,指出其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分析在偶遇信息自用、共享与存储方面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红 王志鹏
采用搜寻实验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有任务搜索和无任务浏览两种实验情境下用户在数字图书馆中信息偶遇的频次、原因和途径,比较个人和信息因素对日常信息搜寻中信息偶遇的影响以及信息偶遇后的行为的差异。研究表明:无任务浏览情境下易于发生信息偶遇,数字图书馆的相关主题、推荐机制、相关收藏是信息偶遇的主要途径,评价信息有用性、分析比较信息、表达信息需求、信息标题和热度是信息偶遇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信息搜寻 信息偶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佩 黄春燕
采用元人种志方法对12项信息偶遇原始研究进行综合集成,回答信息偶遇的发生要素、发生流程、效果、情境对信息偶遇的影响4个问题。提出信息偶遇的全景模型,认为信息偶遇是行动者与信息、情境良性互动从而产生积极行动后果和积极情绪体验的一种信息行为方式,受到个体认知风格、认知任务、信息组织、物理和社会情境的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茂 袁敬芸 周悦
[目的/意义]分析信息偶遇相关理论及背景,探索应用心理学眼动实验方法,更客观地揭示不同网络信息组织方式所体现信息偶遇现象的特征及效果。[研究设计/方法]应用眼动实验法,对40名被试对象进行眼动实验数据采集,选择总注视时间、首次进入兴趣区用时、注视次数、首次注视时间4个眼动实验指标,对相关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观察两种信息分类组织方法对眼动指标的差异化影响。随后对同一批被试对象进行跟进访谈,整理被试对象的偶遇体验和经历。[结论/发现]主题导航的信息分类组织方法和分面分类的信息组织法方法在总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访谈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主题导航的信息分类组织方法更容易产生偶遇效果。[创新/价值]利用跨学科的眼动实验捕捉被试对象的眼动数据,通过客观数据与主观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新颖地展开网络信息组织方法的信息偶遇现象的研究。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胥文娟 黄丽霞
促进信息偶遇是OPAC系统实现功能拓展、提升服务能力的可靠发展方向,从基于检索字段的资源聚类、资源推荐功能、标签功能、分享功能等方面对985高校图书馆OPAC系统中支持信息偶遇的功能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
信息偶遇 高校图书馆 OPAC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文韬 谢阳群
指出信息偶遇作为信息搜寻行为的类型之一,所受到的关注和研究相对较少,从相关理论模型出发,对信息偶遇展开研究,着重对S.Erdelez、M.P.E.Cunha提出的信息偶遇过程模型及J.Lawley和P.Tompkins提出的信息偶遇感知模型等进行探讨。在分析信息偶遇模型的同时,总结信息偶遇的作用和价值,认为对个人而言信息偶遇有利于信息知识的获取,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对组织而言,信息偶遇有助于信息分享和创造力的提升。
关键词:
信息行为 信息偶遇 信息搜寻 模型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家娃 张玥 赵宇翔 朱庆华
[目的/意义]以社会化搜索情境下的信息偶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其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以补充该情境下的信息偶遇专门研究,并帮助社会化搜索服务提供者、信息素养教育者和用户充分利用这一信息行为。[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进行实证研究,构建社会化搜索情境下的信息偶遇整合分析框架,细化偶遇发生过程,探索影响发生过程的关键因素。[结果/结论]偶遇契机、会话切换、偶遇处理构成了社会化搜索情境下的信息偶遇过程,平台特征、情境特征、信息特征以及包括用户即时心态、平台使用习惯、现象认知情况、个人信息素养在内的用户特征会共同作用于偶遇过程。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阳玉堃 黄椰曼
社交网络扩大用户获取信息来源,而信息偶遇作为用户信息获取的一种特殊形式,探究其在社交网络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信息偶遇领域进行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影响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偶遇状况的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信息因素,构建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10个研究假设,使用PLS分析样本数据并验证模型假设。结果表明,情绪状态等6个变量对信息偶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需求和环境状况感知对信息偶遇有显著负向影响,信息的多样性、质量对信息偶遇没有显著影响,并基于此提出图书馆在社交网络提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田梅
[目的 /意义]明晰信息偶遇在信息行为框架中的定位并进一步探讨阐释信息偶遇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于信息偶遇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针对代表性概念与模型进行分析,探讨了信息偶遇在信息行为框架中的定位以及与其他信息行为之间的关系;从信息偶遇过程研究与影响因素研究两个方面,结合具体研究成果,阐释了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结果 /结论]信息偶遇与信息搜寻、信息搜索等共同构成了信息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与两者存在交叉;可以基于非线性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意义构建理论等认知科学理论以及自我效能理论等心理学相关
关键词:
信息偶遇 信息行为 理论基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金芹 荣云松
现阶段我国企业披露碳信息的自愿程度较低,企业基本上是被动地承担低碳减排的责任。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碳信息披露动因、碳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的相关文献,并作了评述,认为碳信息披露的内容、质量及其不同的经济后果将是以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
碳信息 碳信息披露 碳信息价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儒银 邓小昭
文章旨在探讨高校硕士研究生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数据,并通过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提炼出四个核心概念"分享主体""分享情景""分享动机"和"分享表现"。研究发现,性别差异、情景因素交叉影响高校硕士研究生信息偶遇以及后续的分享行为;女性通常在休闲的情景下分享偶遇信息;对偶遇信息所持的心理态度影响其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友谊需要和成就需要对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权力需要对偶遇信息分享行为无影响。
关键词:
信息行为 信息偶遇 信息分享 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梅 朱学芳
[目的 /意义]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的信息偶遇敏感影响因素,以指导大学生群体提高信息偶遇能力,继而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方法 /过程]使用信息增益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信息偶遇发生频次之间的相关性,构建敏感影响因素模型,并进一步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信息偶遇频次预测模型。[结果 /结论]与发生信息偶遇最相关的10个影响因素分布于信息用户、偶遇信息、网络环境、情境因素4个维度;模型分类预测精度达82.96%,说明SVM对预测信息偶遇频次有良好效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茂 范梦圆 周悦
[目的/意义] 复杂性视角下语义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有利于揭示信息偶遇的本质和机理,为用户提供认知关联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方法/过程]采用访谈、问卷统计分析影响信息偶遇的主要因素,根据样本数据所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利用结构方程建立面向语义关联的信息偶遇模型。[结果/结论]得到了面向语义关联的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在所得到的相关要素之间关系结果的基础上从复杂性系统的角度对信息偶遇的“涌现”等现象做了整体性认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为东 王萍 王益成
[目的/意义]信息偶遇启发用户发生联想、移情、沉思、顿悟,是一种被忽略的信息检索行为,研究信息偶遇有助于信息检索系统和学术知识服务体系的调整优化,丰富信息行为模型。[方法/过程]解释信息偶遇的内涵,分析学术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的特征、要素。依据信息偶遇过程阶段提出了注意触发、心流体验、认知联结、感知控制、行为反馈5种机理,剖析机理与要素、过程以及机理之间彼此演进的关系。[结果/结论]获悉学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偶遇用户认知心理演变过程,为充实信息行为模型应关注偶遇这类被动的信息检索行为。[局限]缺少定量测
关键词:
学术新媒体 信息偶遇 要素分析 内在机理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田梅 张军亮 刘喜文
为进一步完善信息偶遇理论基础,有必要研究复杂情境下的信息偶遇整体框架。在对意义建构理论及分布式认知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基于现有信息偶遇研究成果,分析了信息偶遇的意义建构过程及其认知分布特征;在意义建构与分布式认知理论视角下,提出外部过程研究与内部个体认知研究相结合的观点,构建了面向过程-感知二元性的信息偶遇研究理论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