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4)
- 2023(11378)
- 2022(10099)
- 2021(9564)
- 2020(8065)
- 2019(18714)
- 2018(18663)
- 2017(35494)
- 2016(19847)
- 2015(22409)
- 2014(22192)
- 2013(21947)
- 2012(20337)
- 2011(18449)
- 2010(18241)
- 2009(16593)
- 2008(16122)
- 2007(13957)
- 2006(12263)
- 2005(10588)
- 学科
- 济(73112)
- 经济(73021)
- 管理(53816)
- 业(50264)
- 企(42152)
- 企业(42152)
- 方法(35505)
- 数学(30393)
- 数学方法(29980)
- 学(21523)
- 农(19354)
- 中国(18210)
- 财(17882)
- 业经(16102)
- 地方(14585)
- 理论(13407)
- 农业(12985)
- 环境(12844)
- 贸(12773)
- 贸易(12767)
- 和(12728)
- 易(12354)
- 制(12242)
- 技术(11771)
- 务(11411)
- 财务(11351)
- 财务管理(11329)
- 划(10860)
- 企业财务(10747)
- 教育(10559)
- 机构
- 大学(286509)
- 学院(281730)
- 管理(107759)
- 济(101773)
- 研究(100718)
- 经济(99386)
- 理学(94211)
- 理学院(93004)
- 管理学(90962)
- 管理学院(90510)
- 中国(70611)
- 科学(69884)
- 京(62502)
- 农(58018)
- 所(53678)
- 业大(50609)
- 研究所(49933)
- 农业(46463)
- 财(45136)
- 中心(43894)
- 江(40904)
- 北京(39121)
- 范(37857)
- 师范(37306)
- 财经(36823)
- 院(36522)
- 经(33559)
- 州(33158)
- 技术(32055)
- 省(30740)
- 基金
- 项目(203144)
- 科学(156784)
- 基金(146243)
- 研究(139657)
- 家(131932)
- 国家(130892)
- 科学基金(109373)
- 社会(83734)
- 省(80307)
- 社会科(79018)
- 社会科学(78989)
- 基金项目(78311)
- 自然(76203)
- 自然科(74395)
- 自然科学(74367)
- 自然科学基金(73008)
- 划(69209)
- 教育(63751)
- 资助(60875)
- 编号(55505)
- 重点(46461)
- 成果(45305)
- 部(43459)
- 发(42984)
- 创(42020)
- 计划(41249)
- 科研(40177)
- 创新(39304)
- 课题(39204)
- 科技(36975)
- 期刊
- 济(108823)
- 经济(108823)
- 研究(78546)
- 学报(58887)
- 农(52225)
- 中国(51409)
- 科学(50669)
- 大学(42300)
- 学学(40115)
- 管理(38791)
- 农业(36676)
- 财(32251)
- 教育(30706)
- 技术(22560)
- 融(19548)
- 金融(19548)
- 业(18907)
- 财经(17221)
- 业经(17116)
- 业大(16831)
- 经济研究(16823)
- 图书(15902)
- 版(15779)
- 科技(15485)
- 经(14525)
- 问题(14091)
- 理论(13807)
- 农业大学(13567)
- 林业(13555)
- 资源(12918)
共检索到400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生浩 史玉英 娄无忌 邵劲松
从受染料污染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24株具有染料脱色能力的细菌。从中筛选出对酸性大红(GR)和酸性黑(ATT)染料脱色能力较强的棒杆菌L-6和L-D。它们均能以GR和 ATT作为唯一C源和唯一N源进行生长。在pH6.O~7.5,温度为30~35 C范围内对GR和 ATT的脱色率均在80%以上。染料经降解后,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表明,可见光区吸收峰明显消失,紫外区的光吸收峰有所增加,染料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关键词:
偶氮染料 棒杆菌 脱色 降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峙晖 吴静雨 梁剑茹 周立祥
以尿素为均相沉淀剂,无模板水热合成了纳米棒状的β-FeOOH。采用X射线衍射和场致扫描电镜技术表征制备样品。在异相光芬顿反应中研究β-FeOOH降解甲基橙的效率。结果显示:50 min内甲基橙能被异相光催化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降解100%;当反应液初始pH值增加到9.5,50 min内甲基橙的降解效率仅下降到93.45%,这意味着制备的β-FeOOH催化剂能很好地克服均相光芬顿反应中pH值范围狭窄的缺点。β-FeOOH催化剂的装载量和H2O2浓度同样对甲基橙降解效率有重要影响。β-FeOOH催化剂多次重复使用后仍然具有保持较高催化活性的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花莉 解井坤 朱超 马宏瑞 彭香玉
近年来,随着印染与染料工业的发展,染料的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多,由染料废水造成的污染呈增加的趋势,开发环境友好、高效、快速、低成本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利用微生物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应用和研究居于首位,许多研究者致力于高效脱色偶氮染料微生物的筛选、分离和驯化。文章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对偶氮染料的脱色机制,并对目前研究所涉及的细菌、真菌、藻类以及混合菌群脱色偶氮染料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内容进行了展望,为偶氮染料废水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偶氮染料 脱色降解 细菌 真菌 混合菌群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龙云 于曙光 柯兰兰 潘大仁
从杂草土壤中分离得到利用甾类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的菌株D61.经16S r DNA多态性分析鉴定菌株D61为肠杆菌科哈夫尼菌属,在20~37℃、p H 2.0~9.0的环境中生长较好,无卡那霉素抗性.降解试验和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61可通过pAA C基因的环氧化作用途径对甾类化合物进行降解转化,其对睾丸酮的降解能力与阳性对照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相似,对雌酮的降解能力明显优于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关键词:
甾类化合物 降解 菌株D6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郭瑶 董旭杰 曹福祥 龙绛雪
为探讨白腐真菌对偶氮类、三苯甲烷类、醌胺类等染料的脱色降解作用,用Fomes lignosus对偶氮类染料中的刚果红、醌亚胺类中的结晶紫和三苯甲烷类中的中性红的脱色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质层孔菌对各种染料均有降解作用,而对醌亚胺类染料结晶紫的脱色率最高为55.27%(12 h),最佳添加时间为第4 d,最佳温度为35℃,脱色时间在32 h时脱色率达到75%以上。
关键词:
木质层孔菌 染料 脱色降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彩虹 王志强
[目的]分离阿维菌素降解菌为土壤农药污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方法]从长期受阿维菌素污染的某制药厂沉淀池底泥中分离出了3株能高效降解阿维菌素的菌株,利用16S r DNA序列分析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最后进行了土壤模拟降解试验。[结果]经鉴定,3株细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黏质沙雷氏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降解阿维菌素的最适p H值和温度分别为6.0和35℃,在装样量80 m L、细菌接种量0.1%(体积分数)、底物含量100 mg·L-1条件下降解速率最佳,添加0.2%的蔗糖和酵母浸液可促进阿维菌素的降解;黏质沙雷氏菌降解阿维菌素的最适p H值和温度分别为6.0...
关键词:
阿维菌素 细菌 土壤 降解特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晓萍 石贤爱
从烟草种植土壤中分离可降解尼古丁的菌株并分析其降解特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鉴定菌株,利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最适发酵条件和降解率,并利用色谱分离技术检测降解过程中的主要代谢产物,最后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分析尼古丁降解的关键基因。筛选到1株具有尼古丁稳定降解能力的细菌,经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命名为AH2016菌株。该菌株在最适生长条件(尼古丁质量浓度2 g·L~(-1),温度30℃,pH 6.0)下培养16 h即可降解90%的尼古丁(初始尼古丁的质量浓度为2 g·L~(-1)),表现出较强的尼古丁降解活性。且AH2016菌株的中间代谢产物在310 nm处未出现吡咯途径特有的6-羟基-3琥珀酰吡啶吸收峰,与假单胞菌属的降解途径不同。最后筛选出一个具有降解尼古丁能力的阳性克隆子AH2016-Y,并初步推测出尼古丁降解的相关基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海涛 刘婕 高云飞 张建英 钟国华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硝磺草酮降解菌HZ-2菌株,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在通气、pH 7.0、温度30℃、1%接种量、摇速180r/min、50 mL LB培养基条件下共培养5 d,该菌株对200 mg/L硝磺草酮的降解率达到100%。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硝磺草酮降解菌HZ-2菌株能高度耐受并快速降解硝磺草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昱 蔡天明
从农药厂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能够以溴苯腈为唯一碳源的菌株,命名为XBJ。对菌株XBJ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研究其在不同的初始pH、温度、NaCl浓度、通气量情况下的生长情况,以及在不同的初始pH、温度、初始溴苯腈浓度、接种量情况下对溴苯腈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经生理生化分析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将菌株XBJ初步鉴定为Ochrobactrum sp.。菌株XBJ在30℃、pH 7.0的LB培养基中生长最佳。菌株XBJ降解溴苯腈的最适条件为:30℃、pH 7.0。当溴苯腈质量浓度为100 mg·L-1,接种量为5%时,72 h降解率达到91....
关键词:
溴苯腈 降解菌 分离鉴定 生物降解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梦扬 姚泽秀 李永春 吴涵韬 徐秋芳 魏健 秦华
应用平板分离培养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序列分析的方法,筛选鉴定集约栽培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土壤中染料降解真菌菌株,并通过摇瓶发酵研究其染料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分离频次最高的真菌种类为木霉菌属trichoderma,对5株接种到苯胺蓝平板上能形成明显水解圈的真菌分离物,测试它们对偶氮和三苯甲烷类染料的降解能力。综合脱色效果较好的菌株为p7-2-3和p12-2-4,its序列比对和形态学观察表明菌株分别是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和木霉菌trichoderma sp.,接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闫法军 田相利 董双林 武心华 柳柄俊
利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饵料培养基,在低温(16±1)℃下,从刺参养殖池塘环境中富集驯化分离有机污染物低温降解细菌;根据菌株生长情况、好氧性和生物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筛选,然后在菌体接种密度1×106 CFU/mL、(16±1)℃、pH 8.0、160 r/min条件下,通过检测菌株对饵料中有机物(COD)和氨态氮(NH4+-N)成分的去除率来最终筛选获得优良低温有机污染物降解细菌,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菌株筛选结果表明,从分离的17株低温细菌中共获得3株菌株DR7、DR8和DR11,它们能同时高效降低和去除饵料浸出物中COD和NH4+-N,5 d COD去除率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艳芳 宋晓磊 季静 刘峰 慕卫
【目的】筛选能降解灭线磷的微生物,解决土壤环境中存在的灭线磷残留问题。【方法】从长期施用灭线磷的土壤中采集土样,通过富集培养方法分离能降解灭线磷的微生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灭线磷的含量。【结果】获得一株能以灭线磷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DS-1,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将其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生长特性和灭线磷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灭线磷浓度为10mg·L-1时降解率最高为77.1%,50mg·L-1的相对降解量最高为26.8mg·L-1;DS-1在温度为30℃时对灭线磷的降解率为51.6%,显著高于4℃、25℃以及40℃的降解率。【结论】DS-1...
关键词:
灭线磷 生物降解 分离 鉴定 降解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紫薇 谭济才 谭琳 曾维爱 李宏光 蒋瑒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湖南省郴州烟区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可降解二甲四氯的细菌SE08,经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SE08对二甲四氯的降解特性研究表明,SE08能有效降解质量浓度为150~1 000 mg/L的二甲四氯,在30℃条件下,24 h内对500 mg/L二甲四氯的降解率达到45.21%。菌株SE08降解二甲四氯的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30℃。
关键词:
二甲四氯 降解 肠杆菌属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佘晨兴 马秀玲 吴智诚 陈盛
从福州祥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2株机油降解菌,经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命名为FZ5),初步鉴定为产碱菌属(Alcaligenessp.),并对菌株FZ5的生长和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30℃,pH7.5,培养基装量为250 mL三角瓶装60 mL.在N46机油初始质量浓度为3.5 g.L-1时,培养48 h的降解率为21.86%,培养120 h的降解率为23.96%.此外,降解的广谱性研究发现,该菌株能降解链烷烃,对环烷烃和芳香烃不能降解.
关键词:
机油 降解 菌株筛选 产碱菌属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苏志俊 刘永涛 徐春娟 丁浩 余琳雪 艾晓辉
为建立有效地去除淡水养殖环境中溴氰菊酯残留的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采集长期受菊酯类农药污染土壤样品,以溴氰菊酯为唯一碳源配制基础盐培养基对土样进行富集培养,筛选分离出1株溴氰菊酯降解菌(SW),根据形态、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R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通过改变温度、pH、接种量、药物初始浓度等外部条件研究菌株最适降解条件。结果显示:在pH为7的基础盐培养基中,30℃、180 r/min摇床培养120 h,SW对1.0 mg/L溴氰菊酯的降解率达76.4%。溴氰菊酯可作为该菌生长的唯一碳源。SW降解溴氰菊酯的最优条件为30℃、pH 6.0、接种量4%。在溴氰菊酯浓度为0.1、0.5和1.0 mg/L时,降解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降解半衰期(T_(1/2))分别为4.5、2.3和2.0 d。生物修复试验中SW对养殖淡水中0.5、5.0和50μg/L溴氰菊酯作用5 d后的降解率为21.6%,26.4%和53.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