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23)
2023(18339)
2022(15875)
2021(15098)
2020(12932)
2019(29777)
2018(29724)
2017(57226)
2016(31452)
2015(36020)
2014(36387)
2013(35991)
2012(33170)
2011(29655)
2010(30045)
2009(27753)
2008(27690)
2007(24990)
2006(21886)
2005(19232)
作者
(92198)
(77234)
(76604)
(73271)
(48841)
(37055)
(35087)
(30432)
(29132)
(27744)
(26199)
(25886)
(24384)
(24233)
(23901)
(23705)
(23688)
(22649)
(22117)
(22026)
(19275)
(19040)
(18838)
(17768)
(17448)
(17283)
(17240)
(17053)
(15866)
(15561)
学科
(126325)
经济(126178)
(92147)
管理(90868)
(70017)
企业(70017)
方法(58108)
(51069)
数学(50774)
数学方法(50049)
(41287)
农业(33646)
中国(33621)
业经(30405)
(27588)
地方(26819)
(26736)
(23198)
财务(23114)
财务管理(23039)
(22517)
贸易(22508)
(21839)
企业财务(21806)
理论(20541)
(20004)
银行(19947)
(18940)
(18836)
技术(18729)
机构
学院(448177)
大学(445766)
(175362)
管理(175330)
经济(171363)
理学(151267)
理学院(149617)
研究(147775)
管理学(146724)
管理学院(145933)
中国(113661)
(94708)
科学(94649)
(88954)
(86466)
(76341)
业大(72451)
中心(70028)
研究所(68995)
农业(68930)
(68424)
财经(65821)
(59692)
北京(59585)
(58599)
师范(58037)
(54900)
(52694)
经济学(51317)
(48680)
基金
项目(301548)
科学(234543)
研究(219742)
基金(215600)
(187892)
国家(186260)
科学基金(158778)
社会(135203)
社会科(127745)
社会科学(127707)
(120156)
基金项目(114545)
自然(104097)
自然科(101584)
自然科学(101554)
教育(101048)
(99937)
自然科学基金(99654)
编号(92152)
资助(89549)
成果(75053)
重点(67324)
(65896)
(64093)
课题(62806)
(61724)
科研(58196)
创新(57584)
大学(56029)
教育部(55692)
期刊
(195325)
经济(195325)
研究(129320)
中国(87703)
(85459)
学报(74586)
(70227)
科学(66119)
管理(59795)
农业(57712)
大学(56054)
学学(52798)
教育(48366)
(41211)
金融(41211)
技术(39450)
业经(36047)
财经(31430)
经济研究(29355)
(28810)
问题(26770)
(26747)
图书(24323)
(23620)
统计(21949)
技术经济(21835)
理论(21668)
科技(20735)
实践(19796)
(19796)
共检索到665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玉萍  冯黎  
构建有效的农户财富状况指标是研究农村贫困和疾病问题的基础。本文利用一组数据,参照可持续生计的分析框架,构建以资产替代收入和消费来反映农户财富状况的指标。研究发现,农户财富状况指标比通常所用的村干部对农户经济状况的主观评价、农户收入及消费指标更能反映农户财富的动态状况;农户财富状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户的人力资本发展。本文最后对构建的农户财富状况指标优缺点及其在健康问题研究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袁惊柱  
本文以四川省21个乡镇724户农户实际调查为依据,对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比较稳定;在农地流转市场中,农地转出市场的发育程度高于农地转入市场;同时,还存在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细碎化、土地产权制度残缺、土地保障性功能太强、土地流转方式单一和流转制度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黎  陈玉萍  丁士军  
本文利用四川省东北秦巴山区的阆中市296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考查农村人口的疾病发生状况,并利用计量模型对影响农村人口疾病发生状况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农村人口的疾病发生状况令人担忧,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是否参加体检、家庭人口规模、家庭经济状况、农户的饮水习惯等因素对农村人口疾病发生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文化程度对农村人口疾病发生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对农村人口疾病发生的影响在10%水平上显著。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强农村医疗保障的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申志伟  蒋远胜  
本文使用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需求研究课题组对陕西和四川550个农户中2273人的调查数据,以Grossman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分别采用二分Logistic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居民健康和医疗支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卫生室以及通村公路是四周患病率的显著影响因素,而对家庭医疗支出有影响的是性别、年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收入、通村公路、距乡镇距离和就诊机构,其中就诊机构是影响家庭医疗支出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文  姜太碧  
本文通过对四川农村144户样本农户就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和提升途径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四川农业就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于全国农业就业劳动力文化素质;调查户户主文化素质高于全家劳动力文化素质;外出打工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高于在家务农劳动力文化素质;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较高,但心理素质较差;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差异明显。普及义务教育和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根本途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晓敏  陈玉萍  丁士军  
基于农户视角,利用国家级贫困县红安县2000个农户2006年的截面数据,通过对农户的健康状况进行描述性比较和分析,并采用Allison和Foster健康公平性测量方法对不同经济状况农户的健康公平性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不同经济状况农户的健康状况分布呈现非公平性特征,健康状况分布的非公平性在不同经济状况的农户之间逐步拉大,尤其在富人和穷人之间更为突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丽英  雷鹏程  刘晏彤  
农地利用效率反映了农业用地利用水平与其他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程度。为考察农地经营规模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以耕地面积为门槛变量的三重门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纯扩大耕种规模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投入的资本、农技培训和种植作物类型的选择;在三重门槛模型中,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随农地规模的变化而呈"先递减,后递增,再递减"的变化规律。无论在哪一个门槛值前后,亩均资本的回归系数均为大于1,并在1%水平上显著。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显著正向影响说明走土地集约化经营道路是农地利用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丽英  雷鹏程  刘晏彤  
农地利用效率反映了农业用地利用水平与其他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程度。为考察农地经营规模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以耕地面积为门槛变量的三重门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纯扩大耕种规模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投入的资本、农技培训和种植作物类型的选择;在三重门槛模型中,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随农地规模的变化而呈"先递减,后递增,再递减"的变化规律。无论在哪一个门槛值前后,亩均资本的回归系数均为大于1,并在1%水平上显著。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菊  傅斌  王玉宽  徐佩  
为揭示山区农户的生计状况,采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西部典型山区宝兴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对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后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次地震对宝兴县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两方面;2)农为主型生计策略农户的自然资本显著高于非农为主型和非农型农户,但其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显著低于后2种农户,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差异不显著;3)农为主型生计策略农户的生计后果最差,其陷入贫困的比例最高,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大。但因其拥有较高的自然资本,可以选择特色农业、生计多样化和参加生态补偿等多种生计发展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泽健  卢阳春  
本文将"三村建设"作为一种发展干预措施引入英国国际发展部(DF ID)开发的"可持续生计框架",以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为例,对"三村建设"示范村和非示范村农户的生计状况做对比分析,进而考察"三村建设"对农户生计状况的影响和作用,最后在深入分析基础上为深化"三村建设"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锦秀  王延安  庄天慧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和谐的农业发展形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必要途径,特别是对于四川这个农业大省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意义重大。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了解目前四川农户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状况,深入分析农业循环经济实施效果与农户满意度及其内在需求,据此提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澎  吴蓓蓓  
基于来自江苏、湖南和江西三省份的调查数据,利用ivprobit和2SLS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的财富水平、异质性社会资本和非正规借贷约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是从借贷可得性还是金额来看,财富较少的农户都更容易在非正规金融市场上面临借贷约束;表现为强关系的非正式社会资本会进一步放大上述效应,而以地位寻求为目标的正式社会资本在这个过程中则作用有限。为此,政府要明确非正规借贷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定位与作用,促进正规信贷与非正规借贷的协调发展;鼓励财富水平较少的农户通过加入资金互助合作社等组织以进一步拓展自身的非正式社会资本外延;不断提升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开发更多适用于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淑娟  
山东省农户中,有较大比例的有效借贷需求得不到满足。文章从"农户是否具有融资意愿""农户的融资意愿是否得到满足""谁更可能满足农户的融资意愿"三个方面采用二元及多元logit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随着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加,农户融资意愿先减弱后增强;山东中西部地区农户以及新型农业主体更容易产生融资意愿,家庭人口数量越多、受教育程度越高、金融基础设施越多、支柱性产业影响越大,越可能产生融资意愿。正规金融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户的融资意愿,但随着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加,农户表现出对正规金融的青睐。正规金融机构为解决信息不对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淑娟  
山东省农户中,有较大比例的有效借贷需求得不到满足。文章从"农户是否具有融资意愿""农户的融资意愿是否得到满足""谁更可能满足农户的融资意愿"三个方面采用二元及多元logit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随着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加,农户融资意愿先减弱后增强;山东中西部地区农户以及新型农业主体更容易产生融资意愿,家庭人口数量越多、受教育程度越高、金融基础设施越多、支柱性产业影响越大,越可能产生融资意愿。正规金融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户的融资意愿,但随着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加,农户表现出对正规金融的青睐。正规金融机构为解决信息不对称而采取的措施依然是农户获取正规金融融资的重要羁绊,POS机、ATM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是方便存取、支付,对提高融资意愿的满足程度作用不大,因而正规金融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互助民间金融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农户的融资意愿,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但随着农户家庭金融增产的增加,农户对互助民间金融的劣势越来越敏感,因而互助民间金融的发展需要有新形式,目前试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淑娟  
山东省农户中,有较大比例的有效借贷需求得不到满足。文章从“农户是否具有融资意愿”“农户的融资意愿是否得到满足”“谁更可能满足农户的融资意愿”三个方面采用二元及多元logit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随着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加,农户融资意愿先减弱后增强;山东中西部地区农户以及新型农业主体更容易产生融资意愿,家庭人口数量越多、受教育程度越高、金融基础设施越多、支柱性产业影响越大,越可能产生融资意愿。正规金融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户的融资意愿,但随着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加,农户表现出对正规金融的青睐。正规金融机构为解决信息不对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