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0)
2023(13017)
2022(11477)
2021(10972)
2020(9175)
2019(21397)
2018(21465)
2017(41610)
2016(22535)
2015(25431)
2014(25350)
2013(24890)
2012(22484)
2011(20180)
2010(20251)
2009(18411)
2008(17870)
2007(15438)
2006(13480)
2005(11680)
作者
(65405)
(54331)
(53814)
(51320)
(34542)
(26060)
(24428)
(21440)
(20669)
(19443)
(18571)
(18108)
(17291)
(17150)
(16735)
(16549)
(16300)
(16139)
(15562)
(15500)
(13553)
(13273)
(13064)
(12372)
(12163)
(12132)
(11991)
(11959)
(10952)
(10776)
学科
(87934)
经济(87837)
管理(67140)
(62363)
(53411)
企业(53411)
方法(45451)
数学(39478)
数学方法(38778)
(22533)
(21939)
中国(21267)
(20601)
业经(19967)
理论(17440)
地方(16191)
(15243)
财务(15167)
财务管理(15142)
农业(14738)
(14555)
(14500)
贸易(14490)
(14448)
企业财务(14401)
技术(14299)
(14051)
环境(13540)
(12617)
(11907)
机构
大学(319402)
学院(317334)
管理(130386)
(119222)
经济(116520)
理学(114210)
理学院(112967)
管理学(110576)
管理学院(110015)
研究(101182)
中国(73101)
(67787)
科学(65881)
(54088)
(51481)
(50593)
业大(49912)
研究所(46579)
中心(46404)
(44852)
财经(44411)
北京(42439)
(41672)
师范(41240)
农业(40484)
(40402)
(36913)
(36840)
经济学(34787)
技术(34244)
基金
项目(225187)
科学(176833)
基金(163338)
研究(161461)
(143505)
国家(142335)
科学基金(122655)
社会(99641)
社会科(94376)
社会科学(94350)
(88395)
基金项目(86990)
自然(82667)
自然科(80825)
自然科学(80807)
自然科学基金(79350)
教育(75532)
(74726)
资助(68327)
编号(66512)
成果(53100)
重点(50191)
(49107)
(46829)
(46423)
课题(45149)
创新(43533)
科研(43402)
教育部(42017)
大学(42000)
期刊
(122423)
经济(122423)
研究(87188)
中国(56694)
学报(53564)
科学(47498)
管理(46299)
(45273)
(40650)
大学(39545)
教育(37174)
学学(37006)
农业(31736)
技术(28433)
(22318)
金融(22318)
财经(20792)
业经(20718)
图书(20588)
经济研究(19880)
(17642)
(16943)
科技(16057)
理论(16002)
问题(15518)
技术经济(15330)
实践(14905)
(14905)
情报(14895)
统计(14683)
共检索到443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曹锦丹  王崇梁  
[目的/意义]信息框架效应对个体行为改变决策具有普遍影响,然而涉及信息框架对行为改变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为确定信息框架效应在行为改变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该情境下信息框架效应的产生和其对行为改变各阶段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方法/过程]以健康行为改变为例,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阶段式行为改变情境下,通过分析框架效应产生的机制,确定框架效应产生的调节因素和中介变量,进而探讨信息框架对处于不同变化阶段的个体决策倾向的影响,以及这种决策倾向如何影响行为改变的进程。[结果/结论]提出健康行为改变不同阶段的信息框架效应概念模型,为提高不良行为改变的信息干预方案水平和个体健康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坤  
对微信朋友圈用户健康信息转发行为形成机理及概念模型进行探索性的扎根研究,有助于丰富现有研究体系,优化相关方网络健康信息服务,改善我国医疗服务现状,间接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推行。文章使用半结构访谈法收集数据,按照扎根理论的编码要求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微信朋友圈用户健康信息转发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形成机理并构建其概念模型。研究表明,健康信息发布方层面因素和平台运营方层面因素是微信朋友圈用户健康信息转发行为形成的外部影响因素,也是间接影响因素,包含健康信息质量、发布方被认可度、管理规范性和平台服务质量4条影响路径。用户层面因素是微信朋友圈用户健康信息转发行为形成的内部影响因素和直接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偏好、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3条影响路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程雪艳  吴悦  张亮  
在科学界定家庭健康服务需求概念、明晰场域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家庭健康服务需求场域的各客观主体、惯习以及资本状况,分别构建基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的家庭健康服务需求模型,为整合型医疗服务提供新的思路,为家庭医生等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卓蓉蓉   杨丽霞   徐萌   顾秋实  
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剧了乡村生活空间的转型。已有的乡村生活空间研究缺少对多元空间和混杂主体的关注,不利于复原乡村生活空间的转型特征与内在机理。沿循乡村生活空间的概念模型—转型特征—影响机理的逻辑思路,在构建乡村生活空间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乡村生活空间转型的研究框架。主要结论如下:(1)乡村生活空间是乡村居民居住并进行就业、消费、休闲等主要日常活动而形成的空间聚合体。基于“乡村空间三元模型”,乡村生活空间包括宏观的物质生活空间、中观的社会生活空间和微观的日常活动空间,即乡村生活空间概念模型是多层尺度、多元空间和多维主体的构成。(2)在全球化、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等外源驱动和乡村内生响应因素的作用下,政策、资本、技术、人口、文化等要素在城乡间快速流动,乡村生活空间加剧转型,乡村物质生活空间、乡村社会生活空间、乡村日常活动空间等多元空间的转型度及其之间的协调性关系揭示乡村生活空间的转型过程与格局。(3)乡村生活空间多层尺度的传导机制、多边空间的交互作用、多维主体的混杂效应等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乡村生活空间的转型机理。以多元空间认知为切入点的乡村生活空间转型研究有助于丰富当前中国乡村地理学的理论视角,为乡村空间治理与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欣  孔荣  王雷  
将农民工健康问题纳入弱势群体概念模型分析框架,依据13个省份的545个农民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资源可用性、相关风险和农民工健康状况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可用性与农民工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生活状况、基本医疗和生存压力等相关风险显著影响了农民工健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瑞仙  黄书瑞  王元锋  
[目的/意义] 针对目前在线健康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研究未剔除环境因素影响的问题,文章在分析环境因素对在线健康社区知识交流效率影响的基础上,剔除外生因素对在线健康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的影响,为客观评价在线健康社区的知识交流效率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采用熵权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以“丁香园论坛”的“内分泌与代谢病”“急救与危重”“呼吸与胸部疾病”“心血管”“肿瘤医学”5个板块为例,分析剔除外生因素前后在线健康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的变化。[结果/结论]剔除外生因素的影响后,在线健康社区知识交流效率降低;用户权威性和发帖质量对在线健康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有正向影响,而用户积极性对在线健康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有负向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涛  徐海玲  王丹  唐诗曼  
[目的/意义]文章应用价值链理论和协同论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价值进行理论维度剖析,创建了其概念模型,进一步深化和挖掘了其研究深度,丰富和拓展了其理论研究体系。[方法/过程]以跨学科的视角出发,交叉应用并汲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管理学和信息生态学等多门学科知识,深入剖析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的内涵、属性以及维度。利用过程管理理论研究了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创造的逻辑并构建了结构模型,借鉴价值链理论和协同理论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的概念模型。[结果/结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是一条价值增值链,依靠链上各个要素之间的内部协同机制,最终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和价值创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崇梁  曹锦丹  王珅  许斌  宋雨朦  
[目的/意义]通过调查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处于健康行为改变过程不同阶段的个体接收不同的框架化信息后健康风险认知及相应行为改变决策的变化情况的差异,确定何种信息能更有效提升处于不同变化阶段个体对风险的认知并促进行为改变决策形成,为下一步进行不良行为改变的纵向信息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过程]基于前期研究提出的综合理论模型,选取按时吃早餐作为研究特例,利用自制问卷对被试者进行横断面考察研究。最终通过对所获得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其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进一步讨论,得出可行的干预意见。[结果/结论]在健康行为改变的初期(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负性框架信息更有助于个体提升风险认知进而促进行为改变决策的形成,而在健康行为改变的中后期(准备阶段、行动转变),信息框架不再对风险认知的提升程度具有差异,但此时正性框架信息能够通过对自我效能的显著提升来促进个体产生行为改变决策,而信息框架对处于健康行为改变终末期(维持阶段)的个体未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文婷  杨梦晴  朱庆华  韩玺  
[目的/意义]促进全民健康是国家战略所趋,也是人民心之所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干预在健康行为改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健康行为改变中的阶段性特征来挖掘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干预策略,有助于有效引导个体采取健康行为。[方法/过程]文章基于跨理论模型和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后续采取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健康行为阶段中的个体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方面的薄弱环节。[结果/结论]研究总结了不同行为阶段个体的认知和行为特征,并基于此提出了针对各行为阶段个体的信息干预重点和策略。上述结论对于后续探究信息干预策略在行为改变中的具体作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西国  王健  
目的:为了验证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尤其是经济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在控制了内生性的情况下,实证分析子女提供经济支持与老年人健康之间的关系。发现:发现老年人自评健康总体较好,而经济支持、性别、户口、老年人经济状况(是否有存款)、老年活动中心是影响老年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支持影响最为重要。结论:政府可以通过增加中青年人的收入、增加养老金和老年活动设施,以增进国民健康水平,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曹锦丹  兰雪  邹男男  
[目的/意义]探讨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交互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精准把握健康风险认知情境下的信息需求及信息提供方式,进而提升公众风险认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对已有风险信息寻求及信息交互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从理论上探索健康风险认知情境下信息交互行为的相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交互行为关联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变量。[结果/结论]用户健康风险信息交互行为受用户个体特征、健康风险认知、情感、信息充分性、知觉信息收集能力以及信息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由这些相关因素建构的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交互行为关联模型,从表层、认知层和情境层揭示出用户和信息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和迭代过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小康  赵宇翔  朱庆华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是基于人际关系协作的日常信息实践模式,基于经典理论探究该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对于深入理解该信息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健康信念模型和社会支持理论,构建健康信息替代搜寻影响因素模型,提出12个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475份有效数据,使用SmartPL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结果发现:同理心、信息支持意愿、感知严重性和感知收益正向影响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感知障碍负向影响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感知易感性和自我效能对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没有直接相关关系。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同理心对感知易感性与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之间的关系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同理心对感知严重性与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的关系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信息支持意愿对自我效能与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之间的关系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激励、管理和干预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贾萌  熊学萍  
作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高级形态,金融健康是提升个体金融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筑牢金融稳定和共同富裕的微观基础。在梳理金融健康相关文献研究现状、演进脉络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当前国际金融健康研究的核心主题集中于概念框架阐述、群体视角剖析和前因后果追溯等方面;近十年涌现出三个新兴议题,即金融素养、金融行为与金融健康,新兴成年群体的金融健康以及各国官方机构对金融健康的系统研究;当前国际研究融合了金融社会化、金融韧性以及与医疗卫生领域的学科交叉等多个前沿问题。未来的研究可从针对不同群体金融健康水平的多维度测量、基于宏微观因素的影响机制探究以及明晰其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动态变化入手,为增强金融韧性、提升金融健康水平以及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秉  吴超  
[目的/意义]在当今信息时代,安全信息行为研究在系统安全行为管理方面具有十分广泛而良好的应用前景。[方法/过程]运用类比法,借鉴信息行为相关研究,以已有安全信息行为相关研究为基础,首次正式提出11个安全信息行为研究的基本概念,并运用数理逻辑方法表示各基本概念。基于此,系统阐释安全信息行为的元模型及研究要旨、范式与框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既可为安全信息行为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亦可为安全信息行为研究提供清晰严谨的研究框架,有利于引导安全信息行为研究从"零散化"走向"集成化",有利于指导构建完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桂玲  曹锦丹  王崇梁  兰雪  
[目的/意义]通过实验研究考察不良行为改变过程中信息行为作用机理及中介变量,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并验证不良健康行为干预方案,更好地进行个体行为干预从而促进健康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过程]基于跨理论模型和相关测量工具,将受试者进行行为阶段划分。结合不同阶段信息行为特点,对不同阶段的受试者信息行为进行干预并考察中介变量。[结果/结论]三个组中,信息行为干预组的改变最为显著,优于自然组和单纯的跨理论模型干预,证明信息行为干预策略和方案是有效的,信息行为干预对促进不良健康行为的改变有积极影响。建议未来在不良健康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