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3)
- 2023(12785)
- 2022(10832)
- 2021(9829)
- 2020(8574)
- 2019(19633)
- 2018(19215)
- 2017(37411)
- 2016(19619)
- 2015(22393)
- 2014(22351)
- 2013(22088)
- 2012(20261)
- 2011(18323)
- 2010(18171)
- 2009(16940)
- 2008(16438)
- 2007(14446)
- 2006(12280)
- 2005(10871)
- 学科
- 济(102821)
- 经济(102732)
- 管理(57977)
- 业(53845)
- 企(44660)
- 企业(44660)
- 方法(44156)
- 数学(39333)
- 数学方法(38893)
- 财(22255)
- 农(21883)
- 地方(21604)
- 中国(21345)
- 业经(19238)
- 学(18667)
- 贸(15271)
- 贸易(15265)
- 制(14879)
- 易(14750)
- 农业(14744)
- 务(14446)
- 财务(14403)
- 财务管理(14370)
- 地方经济(13855)
- 和(13680)
- 企业财务(13638)
- 环境(13582)
- 理论(12975)
- 融(12076)
- 金融(12073)
- 机构
- 学院(288575)
- 大学(287885)
- 济(129134)
- 经济(126719)
- 管理(114007)
- 理学(99345)
- 理学院(98286)
- 管理学(96613)
- 管理学院(96072)
- 研究(93535)
- 中国(69704)
- 京(58159)
- 财(55885)
- 科学(55575)
- 所(45921)
- 财经(45642)
- 中心(44041)
- 农(43430)
- 研究所(41810)
- 江(41671)
- 经(41395)
- 经济学(41021)
- 业大(40819)
- 经济学院(36828)
- 范(36366)
- 师范(36029)
- 北京(35896)
- 农业(34074)
- 财经大学(33851)
- 院(33300)
- 基金
- 项目(194531)
- 科学(154588)
- 基金(143226)
- 研究(141813)
- 家(123678)
- 国家(122674)
- 科学基金(106755)
- 社会(92825)
- 社会科(88036)
- 社会科学(88013)
- 基金项目(76024)
- 省(75913)
- 自然(68453)
- 自然科(66890)
- 自然科学(66871)
- 自然科学基金(65669)
- 教育(65653)
- 划(63361)
- 资助(58413)
- 编号(56840)
- 成果(44962)
- 部(43769)
- 重点(43747)
- 发(42288)
- 创(40511)
- 国家社会(38883)
- 教育部(38218)
- 课题(38197)
- 创新(37859)
- 科研(37756)
共检索到412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曹大宇
根据卫生经济学的观点,健康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传统的研究通常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衡量健康的经济价值,这忽视了健康对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从主观幸福感的视角来衡量健康的经济价值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健康的影响。利用一个国际上权威的主观幸福感数据对我国居民健康的经济价值进行的分析表明,传统方法确实低估了健康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
健康 经济价值 主观幸福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佳丽
利用2015年太原市城镇居民的个体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健康与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发现,收入和健康对幸福都有积极的影响,且收入对幸福的影响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途径发生作用,收入不仅能够直接改善人们的幸福状况,而且还能通过影响人们的健康而间接提升其幸福水平。此外,还证实了收入和健康对幸福的影响存在一种替代效应,即健康对幸福的影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强,收入对幸福的影响随着健康的恶化而减弱。
关键词:
收入 健康 主观幸福感 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佳丽
利用2015年太原市城镇居民的个体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健康与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发现,收入和健康对幸福都有积极的影响,且收入对幸福的影响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途径发生作用,收入不仅能够直接改善人们的幸福状况,而且还能通过影响人们的健康而间接提升其幸福水平。此外,还证实了收入和健康对幸福的影响存在一种替代效应,即健康对幸福的影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强,收入对幸福的影响随着健康的恶化而减弱。
关键词:
收入 健康 主观幸福感 作用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一帆
文章利用2019年珠海市健康城市调查数据对居民身心健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家庭收入差异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人群具有更为优秀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其获得高幸福感评价结果的前提,而心理健康对幸福感提升的影响暂不显著;高收入家庭人群则会权衡身体与心理两者带来的双重影响,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兼备才能获得高收入家庭人群在幸福感提升方面的认同。此外,经济因素对低收入家庭人群的幸福感维护更为显著,家庭成员数量、身体健康不佳等容易带来生活成本提升的因素都极有可能降低主观幸福感;而经济因素对高收入家庭人群不具显著影响。
关键词:
身心健康 主观幸福感 家庭收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广川 马超 孙嘉尉
在Becker等的社会福利理论基础上,构建包含健康和经济两方面因素的"全收益"福利函数,利用反事实分析方法,探讨健康改善对中国近三四十年来的福利水平提高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人口健康改善的经济价值巨大,且其近10年来的经济贡献尤为明显;分年龄阶段的考察表明,近30年间,1~4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健康改善,其经济价值要高于其他年龄阶段,而其他关于健康改善的较高水平的经济价值,则主要集中在老龄阶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燕 段玄锋 余菊芬
为了解特教教师健康行为、评价性支持、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探究评价性支持的中介机制,采用健康行为、主观幸福感、评价性支持量表对四川、重庆地区256名特教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特教教师健康行为、评价性支持、主观幸福感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特教教师评价性支持与健康行为及其两个维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特教教师评价性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及其两个维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特教教师健康行为及其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及其维度呈现显著正相关;(3)特教教师的评价性支持在健康行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昕
一、经济指标对幸福感的影响(一)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1、人的幸福感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国外研究发现,富人拥有更多的机会去满足自身的愿望,具有比穷人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且此结论具有普遍性与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收入能购买幸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广文 何云凤 丁琳 吕良成 周凯
该研究旨在探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四所中学271名有留守经历中学生和300名无留守经历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SCL-90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他们的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心理弹性以及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维度,心理健康的抑郁维度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的抑郁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加入心理弹性后下降。结论:心理弹性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心理健康是通过心理弹性的不同方面影响了主观幸福...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俞国良
人类对幸福感的探索和实践,"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在心理学意义上,作为幸福感主要成分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与人们的学习生活、情绪情感、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心理健康要素紧密相关;而心理健康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状态,又使它与幸福感直接发生关联。实际上,从内涵上审视,心理健康与幸福感属仲、伯之间;从溯源上考察,心理健康需要幸福感的支撑;从目标上解析,心理健康的价值追求就是幸福感;从结果上考察,心理健康应是幸福感的副产品。一句话,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本质特征和核心所在。可以说,正是对幸福感的不懈追求,人们开始重视心理健康,生命也藉此完成质的飞跃。显然,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及其要素相互促进,且已成为新时代心理健康的一种新诠释、一抹新亮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斌 刘米娜
文章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为基础分析城市居民的收入、社会资本、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稳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尤其是相对收入的影响力最大,但健康和社会资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控制变量中的性别、年龄、婚姻、教育和工作都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提高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要缩小社会的收入差距,构建公正的社会环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湛泳 李国锋 陈思杰
依据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考察智慧城市发展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智慧城市发展通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高居民医疗满意度,增加公民互联网参与等提升居民幸福感,并且对中东部地区、高收入家庭、强政策支持力度城市的居民幸福感影响更大。在采用“所在地区与杭州的球面距离”以及“所在地区与省会的球面距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稳健。鉴于此,应重点关注城市居民的民生问题,警惕智慧城市发展中的“数字鸿沟”,缩小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差距,提升居民幸福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军华 姚梅林
对国内以《幸福感指数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为调查工具,以大学生为被试,涉及主观幸福感城乡比较的29篇文献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1)在总体幸福感量表总分、幸福感指数量表总分和生活满意度等指标方面,城镇大学生要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该结论排除了发表偏倚,具有稳定性;(2)在总体情感指数与总体幸福感量表的六个子维度等指标方面,数据的失效安全数过小,现有研究不适合做进一步的元分析。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城乡差异 元分析 大学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娄伶俐
幸福感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前沿的一个课题。一直以来,学界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多集中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医学领域,经济学对"主观幸福感"的涉足则是近二三十年才开始的,但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一门新兴学科的雏形也正在形成之中,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梳理已渐显必要。本文主要从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测量方法、影响因素、生成机理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评述,同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展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开丽 杨宸
基于CGSS2017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社会经济地位-文化消费行为-农民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框架,结合OLS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文化消费行为的中介视角实证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客观收入水平与主观阶层定位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促进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个人文化消费在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而公共文化消费在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路径中不存在中介效应;客观收入水平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更强,而其中介路径在东部地区更为明显。鉴于此,政府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重点关注我国农村社会转型,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策倾斜加强东西部协作以及定点帮扶,从而进一步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基于文化消费行为中介变量的实证分析
济南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
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健康效应——基于“千村调查”的数据
农村老人社会资本、健康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基于湖北、河南农村老人的实证分析
收入不平等何以影响农民主观幸福感:基于乡土逻辑变迁视角的分析
“退而不休”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财富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GSS2010年数据
物质主义构面分析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80后”的实证研究
社会治理、环境治理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基于CGSS(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