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6)
2023(5096)
2022(4105)
2021(3793)
2020(2842)
2019(6192)
2018(5897)
2017(11057)
2016(5990)
2015(6721)
2014(6660)
2013(6343)
2012(5754)
2011(5062)
2010(5029)
2009(4360)
2008(4225)
2007(3830)
2006(3172)
2005(2880)
作者
(17416)
(14466)
(14319)
(13463)
(8902)
(6823)
(6572)
(5514)
(5408)
(5072)
(4905)
(4885)
(4485)
(4422)
(4345)
(4342)
(4272)
(4191)
(4129)
(4017)
(3496)
(3442)
(3388)
(3258)
(3242)
(3206)
(3154)
(3138)
(2936)
(2866)
学科
(21527)
经济(21508)
管理(14002)
(13692)
(10995)
企业(10995)
方法(10113)
(8073)
数学(8033)
数学方法(7919)
中国(7006)
业经(6865)
农业(5640)
教育(5388)
理论(4978)
地方(4822)
(4380)
(4275)
产业(4274)
(4203)
文化(3767)
(3711)
贸易(3707)
环境(3705)
(3669)
(3586)
(3411)
技术(3220)
(3201)
教学(3182)
机构
学院(83664)
大学(81996)
(30312)
管理(30068)
经济(29571)
研究(27677)
理学(26206)
理学院(25827)
管理学(25279)
管理学院(25113)
中国(19616)
科学(17794)
(17164)
(16062)
业大(13961)
(13487)
(13431)
(13273)
(13208)
师范(13076)
中心(12976)
农业(12645)
研究所(12461)
财经(10791)
北京(10527)
师范大学(10306)
(10214)
技术(10156)
(9987)
(9839)
基金
项目(59211)
科学(46785)
研究(44650)
基金(41637)
(36504)
国家(36115)
科学基金(30709)
社会(28685)
社会科(27149)
社会科学(27140)
(24734)
基金项目(22057)
教育(21295)
(20601)
编号(18777)
自然(18633)
自然科(18190)
自然科学(18185)
自然科学基金(17886)
资助(15763)
成果(15456)
(13664)
重点(13643)
课题(13447)
(12879)
(12483)
国家社会(11813)
创新(11796)
项目编号(11483)
(11474)
期刊
(34530)
经济(34530)
研究(23339)
中国(20077)
学报(15465)
(15319)
教育(15226)
科学(13244)
大学(11977)
学学(11209)
农业(10525)
管理(10367)
(9802)
技术(7146)
业经(6443)
(6277)
金融(6277)
(5362)
财经(5327)
经济研究(5177)
(5104)
图书(5068)
(4700)
职业(4427)
问题(4325)
业大(4282)
科技(4226)
书馆(3809)
图书馆(3809)
(3791)
共检索到122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衣秀侠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对教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样意义重大。北京大学在提高教职工综合素质的实践中,有效地发挥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导向作用,弘扬正气、扶正祛邪以及释放压力、调节身心。针对目前高校教职工校园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突出本校文化特色,注重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精神,同时加大对工会社团组织的支持与管理力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文璧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刘文璧教师群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育人的质量,办学的效益。我认为,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重要而有实效的途径。提高教师素质,不是只提高少数教师的素质,而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系统开发教师多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丹丹  
东莞理工学院于1990年开始筹办,1992年4月由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是东莞市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学院于2010年6月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在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学院坚持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健康美丽校园为理念,把学校的体育教育与学生日常的体育活动相结合,组织与开展时尚体育运动、引进和创新公益体育运动等相结合,以激活的学院体育文化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健康意识树立与体质提升中,打造健康的校园和校园文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农   呼云起   王保维  
改革是实现四化的根本保证之一,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措施,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银行的必由之路。当前,各级农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责,权,利相结合的经营责任制基本没有实行,“大锅饭”依然存在,严重影响着农业银行企业素质的提高。认真解决这个问题,是提高农业银行企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业银行经济效益的当务之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晏  
高职学生存在的自卑心理、学习困难、人际关系不良、情感困扰、就业焦虑等心理问题源于多方面的因素,既有社会和家庭原因,也有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原因。高职院校应认真分析、准确把握高职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原因,运用有效途径与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薇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越发紧迫和重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成长问题更加被重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领域。文章就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展开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非常重要,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提出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到科学的轨道上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吉飞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走向就业的基本条件,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的最终指向是职业工作过程。高职教育要使学生完成学业后,能够从事所学专业的相应职业,并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因此,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搭建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体系,开拓有效的职业素质教育路径,是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乐  
社区教育是为了解决社区的社会、生活问题,满足社区成员身心发展需求的一种活动过程,具有生活化、社会化、实践化和主体性、渗透性、全程性等特点。社区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从社区教育的视角,对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探析社区青少年道德素质的现状和特点,力求找到更好的提升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措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大全  
什么是住房商品化?为什么必须实行教职工住房商品化?怎样实行教职工住房商品化?本文拟对此作一些探讨。一、什么是住房商品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跃  
在社会发展中,农民工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已成为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他们自身的素质并没有得到提升。这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没有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提升农民工的素质,必须对农民工进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使其在文化知识、技术能力、思想素质等方面获得相应的提高,才能逐渐使农民工符合现代产业工人的发展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闫辉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目前,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堪忧,表现为实用主义盛行,人文知识匮乏,价值取向功利化;心理问题普遍化,审美能力不足;片面追求个性发展,理想信念模糊。为此,加强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于更新艺术教育理念,建立人文科学课程体系,使德艺双馨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差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锋  
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把综合素质教育融于专业教育、融入校企合作、融进创业就业,是高职院校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爱娟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和完善必然以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为前提和基础,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同样离不开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尽管高校法律素质教育正逐步由知识本位的教学培养模式,向素质本位的现代法律素质培养模式转变,并取得一定成效和社会影响,但当前法律素质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需求与现行法律教育单一化之间仍然存在矛盾,而渗透式法律素质教育方式将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促成高校德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