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57)
- 2023(3373)
- 2022(2774)
- 2021(2943)
- 2020(2255)
- 2019(5234)
- 2018(5417)
- 2017(8150)
- 2016(5741)
- 2015(6630)
- 2014(6837)
- 2013(5820)
- 2012(5294)
- 2011(5054)
- 2010(5253)
- 2009(4388)
- 2008(4228)
- 2007(4168)
- 2006(3871)
- 2005(3425)
- 学科
- 教育(19258)
- 中国(11001)
- 济(9739)
- 经济(9605)
- 理论(8826)
- 管理(6955)
- 教学(6436)
- 业(5524)
- 学(5394)
- 企(5338)
- 企业(5338)
- 方法(4429)
- 和(4246)
- 农(4135)
- 业经(3804)
- 发(3771)
- 革(3724)
- 社会(3669)
- 发展(3607)
- 政治(3531)
- 研究(3494)
- 展(3485)
- 思想(3452)
- 改革(3239)
- 高等(3211)
- 财(3124)
- 思想政治(3122)
- 政治教育(3122)
- 治教(3122)
- 德育(3094)
- 机构
- 大学(71694)
- 学院(65458)
- 教育(30283)
- 研究(28238)
- 范(23660)
- 师范(23609)
- 师范大学(19700)
- 京(17326)
- 管理(16551)
- 济(16247)
- 科学(15645)
- 经济(15491)
- 理学(14075)
- 所(13787)
- 理学院(13710)
- 管理学(13178)
- 管理学院(12997)
- 职业(12624)
- 研究所(12453)
- 中国(12450)
- 北京(12281)
- 教育学(12009)
- 江(11813)
- 技术(11758)
- 中心(11084)
- 院(10010)
- 州(8975)
- 教育学院(8906)
- 财(8802)
- 职业技术(8639)
- 基金
- 研究(38868)
- 项目(38709)
- 科学(32377)
- 教育(28454)
- 基金(23460)
- 社会(22681)
- 成果(19913)
- 社会科(19826)
- 社会科学(19817)
- 编号(19348)
- 家(18750)
- 国家(18349)
- 课题(17642)
- 划(16770)
- 省(16683)
- 年(15483)
- 科学基金(14944)
- 规划(12942)
- 度(11570)
- 项目编号(11542)
- 基金项目(11241)
- 部(11207)
- 性(11070)
- 研究成果(10687)
- 教育部(10630)
- 重点(10616)
- 阶(10085)
- 段(10030)
- 年度(10026)
- 阶段(10009)
共检索到116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园明先生,日本大阪市立松虫中学社会科教师、画家。彼此有20多年的交往。从他的娓娓动听的课堂教学中,从他的栩栩如生的每年举办的油画展中,我分明看到了一个新型的社会科教师的形象,一个不断进取的多才多艺的终身学习者。尽管他已经从教育岗位退下来了,尽管他每天都埋头于画室,但他心里依然牵挂着儿童的教育。这里归纳的是我同他围绕"健康教育"论题的一番对话。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池野范男 蔡秋英
日本的社会科教育界在讨论社会科这一学科的构成时,总要论及社会科将公民资质教育置于何种位置,选择什么样的内容等问题。在争论中出现的观点大致可分为广义社会科和狭义社会科两种。近年来,两种观点之间的中间地带受人瞩目,在这个中间地带出现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本文欲梳理这一动向,考察广义社会科和狭义社会科的中间地带所产生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
社会科 社会认识教育 公民资质教育 日本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峡
本文从比较教育的角度,对美、日两国社会科建立的初衷和目标指向及社会科的基本思想等问题作探讨,期望能对我国的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绍丽
日本社会教育中的品德教育方法管窥吴绍丽社会教育在日本被定义为“有组织的校外教育活动”。从教育范围来看,社会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广泛。它不仅担负着对成年人进行继学校教育之后的终身教育,而且还要配合学校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培养。因而,日本政府在重视学校品德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黑羽亮一 陈敏译
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日]黑羽亮一著陈敏译陈俊森校人们普遍认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有效地普及了学校教育。日本经常用“教育立国”来表达政府的学校教育政策。虽然很早就有这种思想,但日本是在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世耕 胡子祥 林江东
日本战前已产生了"脑库"的雏型,代表性机构是"满铁调查部"和"大原社会问题调查部"战后,以研究经济复兴政策为中心,在大学和政府内开始建立软科学研究机构。五十年代,这些研究机构基本是非营利性的。六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营利性(股份公司形式)的研究所开始建立。1970年前后,各种形式的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成立,因此,日本把1970年称为"脑库元年"。1973年石油危机后,"脑库"增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蓝欣 王处辉
高等教育及其大学入学选拔制度不是孤立的教育问题,它同经济社会发展、产业与职业结构、人口、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日本高等教育及其入学选拔制度的变迁显示,高等教育和入学选拔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注意与相应的社会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对教育资源的竞争规律有科学的认识,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积极性,并与高中教育相衔接。
关键词:
日本 高等教育 入学选拔制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雯霞
本文主要以叙事研究和个案研究为研究方法,展现并分析以日本著名的社会科"初志会"所代表的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理论的小学社会科教学实践研究状况,旨在为我们的社会科教育实践者提供体验国外教师如何在尊重和保障儿童的个性认识、经验得以展开、提升及深化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展开教学的过程,并使其在理解和思考的过程中,体会一种教学经验和教学尝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丽华
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格局的逐渐形成和全球命运共同体倡议共识的普遍增强,世界各国间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交融愈发突显重要。从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来看,日本是世界近、现代历史上经济发达的重要经济强国之一,同时其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播也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地缘联系的紧密性导致中日间在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关系密切,因而系统、深入地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与经济状况,对于增强当代中日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和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施锦芳
在世界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以及贫困现象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日本社会存在的收入差距问题。通过分析发现,缩小收入差距也是当今日本政府面临着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日本社会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以及日本政府所采取的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并对中国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收入差距 贫困率 日本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肖翔 张昕
扩大国内消费以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当前重大问题。本文以史为鉴,介绍了日本社会消费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特点;从提高国民收入与收入差距调整、社会保障与公共社会服务及消费者保护与绿色低碳消费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日本政府扩大国内消费对策的系列安排;从消费能力、消费环境、消费对策这三个层次来探索我国扩大国内消费的可行之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跃斌
战后日本社会走向平等,三种路径引人注目,即集团主义文化所促进的企业内部成员收入平等;自民党政策所推进的工农业、城乡间收入平等;社会保障政策所带来的国民生活均等化。可以说,三种路径综合发挥作用,最终促成了日本在20世纪70—80年代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平等。同时,三种路径演变的历史也表明:经济发展是平等措施得以实施的基础和保障;平等的理念是走向平等的现实的第一步;在走向社会平等进程中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是社会保障,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可以有不同的路径;所谓的社会平等状态是相对的,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
关键词:
日本 平等 集团主义 自民党 社会保障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光勇
“日本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直强调遵循儒家传统价值观念,强调家庭、社区的福利责任。然而,日本于2000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护理保险计划却是和该改革的方针背道而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带来的家庭小型化、妇女职业化的结果。
关键词:
日本 护理保险 原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本文以与中国金融体制相似的日本为例,分析了日本社会融资的历史与发展,剖析了日本社会融资的特点,最后与货币政策目标相联系,并指出中国社会融资体系中应借鉴之处。
关键词:
日本 社会融资 经验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跃斌
战后日本社会走向平等,三种路径引人注目,即集团主义文化所促进的企业内部成员收入平等;自民党政策所推进的工农业、城乡间收入平等;社会保障政策所带来的国民生活均等化。可以说,三种路径综合发挥作用,最终促成了日本在20世纪70—80年代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平等。同时,三种路径演变的历史也表明:经济发展是平等措施得以实施的基础和保障;平等的理念是走向平等的现实的第一步;在走向社会平等进程中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是社会保障,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可以有不同的路径;所谓的社会平等状态是相对的,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
关键词:
日本 平等 集团主义 自民党 社会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