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6)
2023(13117)
2022(11434)
2021(10530)
2020(8789)
2019(20216)
2018(20123)
2017(39541)
2016(21048)
2015(23497)
2014(23420)
2013(23536)
2012(21591)
2011(19518)
2010(19647)
2009(18124)
2008(17357)
2007(15313)
2006(13558)
2005(12033)
作者
(61417)
(51313)
(50913)
(48622)
(32647)
(24556)
(23069)
(20111)
(19352)
(18265)
(17403)
(17376)
(16280)
(16265)
(15725)
(15695)
(15123)
(14798)
(14611)
(14421)
(12618)
(12585)
(12227)
(11664)
(11497)
(11373)
(11215)
(10962)
(10376)
(9886)
学科
(108084)
经济(107991)
管理(61399)
(57808)
(47039)
企业(47039)
方法(43815)
数学(38592)
数学方法(38262)
地方(24753)
(23463)
(23186)
中国(23164)
(20811)
业经(20533)
农业(16639)
地方经济(15352)
(15136)
(15121)
贸易(15111)
环境(14940)
(14665)
财务(14606)
财务管理(14587)
(14535)
(14122)
企业财务(13923)
理论(13699)
(13091)
金融(13089)
机构
大学(308993)
学院(306442)
(134900)
经济(132277)
管理(123312)
理学(107452)
理学院(106237)
研究(105301)
管理学(104561)
管理学院(104016)
中国(76179)
(64792)
科学(63181)
(59094)
(52576)
财经(48086)
研究所(47908)
中心(46292)
(45459)
(43704)
业大(43683)
(43068)
经济学(41653)
北京(41031)
(39156)
师范(38843)
(37923)
经济学院(37394)
财经大学(35813)
农业(35344)
基金
项目(209976)
科学(165865)
基金(154373)
研究(153214)
(133997)
国家(132950)
科学基金(114789)
社会(98780)
社会科(93763)
社会科学(93737)
基金项目(82526)
(80171)
自然(74208)
自然科(72499)
自然科学(72486)
自然科学基金(71187)
教育(68961)
(67235)
资助(63620)
编号(61344)
成果(49013)
(46748)
重点(46561)
(45100)
(43021)
课题(41272)
国家社会(41069)
教育部(40540)
创新(40153)
科研(39908)
期刊
(150023)
经济(150023)
研究(94854)
中国(52113)
学报(46187)
管理(45496)
(44082)
科学(43541)
(40723)
大学(35098)
学学(33351)
农业(28453)
教育(27798)
技术(25947)
经济研究(25066)
(24991)
金融(24991)
财经(24079)
业经(21635)
(20666)
问题(19224)
技术经济(16998)
理论(14950)
图书(14310)
(14207)
(13996)
现代(13924)
科技(13879)
统计(13663)
商业(13374)
共检索到446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付波航  方齐云  
目的:研究健康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以及该经济增长效应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间的差异。方法:基于1997—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经济增长决定方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健康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结论:我国在继续加强各地区医疗健康投资水平的同时,还应向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进行政策倾斜,从而在实现健康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地区经济增长和居民健康状况的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力翔  黄小平  刘珊  
文章借助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造加入健康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型,结合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6~2012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健康投资与经济增长二者间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和经济增长效应差异,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民春  刘甲炎  
目的:研究健康投资对居民收入的增长效应,以及城乡和地域的差异性。方法:通过1996—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健康投资对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促进作用,但是存在着城乡差异和地域差异。其中,农村健康投资的收入增长效应大于城市,西部健康投资的收入增长效益普遍大于东部。结论:我国在继续提高居民的医疗健康投资水平的同时,应该加大对农村和西部地区的健康投资。从而更大程度的发挥健康投资对收入增长的效果,进而缩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雪兰  刘诚洁  
文章提出了健康经济增长的新经济范畴,即以人类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健康投资为主要拉动力而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文章认为健康投资是指对健康劳动力或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是健康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因素。在短期内,由于健康投资不会立即形成经济增长效应,且对物质资本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为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变动关系;而在长期内,由于健康投资推动了健康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具有倍加的劳动效率,因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结论,并提出了改善中国健康投资水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雪兰  刘诚洁  
文章提出了健康经济增长的新经济范畴,即以人类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健康投资为主要拉动力而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文章认为健康投资是指对健康劳动力或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是健康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因素。在短期内,由于健康投资不会立即形成经济增长效应,且对物质资本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为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变动关系;而在长期内,由于健康投资推动了健康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具有倍加的劳动效率,因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结论,并提出了改善中国健康投资水平、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健康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弟海  李夏伟  黄亮  
本文首先在索罗模型中研究了物质资本投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两个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健康投资和教育投资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无论是用世界跨国面板数据还是用东亚地区跨国面板数据,回归结果都显示,健康支出和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口增长率和学生教师比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健康支出增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教育支出增量和学生教师比变化量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吕娜  邹薇  方迎风  
关键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芬  李晓妍  
文章基于我国1990—2014年跨省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共健康投资与私人健康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结论有:第一,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显示健康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公共健康投资与私人健康投资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力上存在相互挤出的效应;第二,公共健康投资与私人健康投资均构成经济增长的原因;第三,我国东、中、西部最佳健康投资比例依次递减,东部地区的最佳健康投资比例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公共健康投资能够更有效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芬  何艳  
健康与教育是人力资本诸多形成方式中最重要的两种,长期以来内生增长理论强调和重视教育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但健康与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健康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在Lucas(1988),Van Zon和Muysken(2001)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最终产品、健康和教育的三部门模型。静态均衡、转移动态和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总体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中,健康对广义人力资本的贡献份额大于教育;健康的增量而非健康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健康的改善必须同时辅以教育人力资本的提高才能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公共健康支出对于健康人力资本的形成具有重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弟海  龚六堂  李宏毅  
在一个具有Arrow-Romer生产函数和Grossman(1972)效用函数的模型中,本文分析了健康投资和健康人力资本积累对物质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结论是,经济增长既同健康投资的增长率有关系,又同健康人力资本存量有关。健康人力资本增长率总是同经济增长正相关,但健康投资量是否同经济增长正相关则取决于它如何影响物质资本积累。如果排除健康投资对物质资本的挤出效应,则健康投资总是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由于健康投资可能会挤占物质资本积累,所以,过多的健康投资对经济增长可能具有负作用。这一结论也得到了运用中国跨省数据的研究结果的支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琼  
已有文献在考虑健康对经济增长影响时常常只考虑健康因素本身,而忽略其他相关因素从而产生"遗漏变量"问题而影响结论的可信性;或者只考虑健康因素的单一维度,而忽略初始健康水平以及健康水平改善速度都有可能同时影响经济增长。本文基于此,借鉴Nelson-Phelps,Lucas与Barro的方法,构建统一框架并利用跨国数据综合考察健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发现,即使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预期寿命初始水平以及增长速度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已有文献中忽略其他条件或者只考虑健康状况的一个维度,都很有可能低估健康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此外,经济增长"俱乐部"现象与低收入国家初始人力资本水平(包括健康状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素梅  何凌云  
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实现在不损害经济或尽量降低产出损失的前提下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已成为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世代交叠模型基础上引入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系统探讨了在既定税率情形下能源税收入在居民收入与减排活动之间的最优分配比例,以降低"环境-健康-贫困"陷阱的风险。研究表明,理论上存在能够实现人均产出最大化或居民福利最大化的最优分配比例。然而,结合中国实际,研究发现我国能源税收入分配政策难以同时满足两者最优目标;具体分配比例取决于政府决策偏好,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泽炯  马艳平  
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公共教育与健康人力资本的内生增长模型,对该模型的分析可知,公共教育、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间呈现"倒U型"的关系。然后,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对我国公共教育与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全国及四大地区公共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促进作用较高,西部地区较低。全国和西部地区公共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负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东北地区公共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蒋萍  田成诗  尚红云  
文章在协整理论框架下对中国健康水平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过去的50多年里,健康水平的改善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副产品,更是长期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研究表明,教育水平的提高不能代替健康水平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教育与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两个方面是紧密结合的,共同作用于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芬  邹薇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毋庸置疑,尽管教育和健康都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方式,但长期以来,理论和经验层面的分析都侧重于教育人力资本,健康的作用受到了忽视。健康不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影响经济增长,还与贫困、收入分配有着紧密联系。健康既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其他减贫目标的手段之一。基于此,本文对健康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的关系以及健康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渠道等有关文献做了系统性回顾和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