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0)
- 2023(9645)
- 2022(8106)
- 2021(7643)
- 2020(6245)
- 2019(13841)
- 2018(13697)
- 2017(25014)
- 2016(13968)
- 2015(15433)
- 2014(15145)
- 2013(14671)
- 2012(13255)
- 2011(11772)
- 2010(11565)
- 2009(10155)
- 2008(9877)
- 2007(8499)
- 2006(7415)
- 2005(6269)
- 学科
- 济(48527)
- 经济(48469)
- 管理(37494)
- 业(34211)
- 企(26377)
- 企业(26377)
- 方法(19532)
- 数学(17084)
- 数学方法(16857)
- 农(15702)
- 财(13761)
- 中国(13360)
- 地方(13228)
- 业经(11449)
- 学(11413)
- 农业(10940)
- 贸(9934)
- 贸易(9928)
- 易(9553)
- 制(9504)
- 环境(8957)
- 务(8861)
- 财务(8846)
- 财务管理(8820)
- 企业财务(8234)
- 技术(7961)
- 理论(7860)
- 划(7079)
- 和(6955)
- 银(6937)
- 机构
- 学院(185320)
- 大学(182894)
- 管理(67377)
- 济(66920)
- 经济(65196)
- 研究(62051)
- 理学(58442)
- 理学院(57578)
- 管理学(56315)
- 管理学院(55970)
- 中国(46775)
- 科学(42315)
- 京(39389)
- 农(37201)
- 业大(32054)
- 所(31680)
- 财(30964)
- 中心(29928)
- 江(29655)
- 农业(29468)
- 研究所(28908)
- 范(26292)
- 州(25950)
- 师范(25917)
- 财经(24752)
- 北京(24136)
- 院(23520)
- 经(22312)
- 省(21934)
- 技术(21382)
- 基金
- 项目(131059)
- 科学(101481)
- 基金(93190)
- 研究(91652)
- 家(84012)
- 国家(83252)
- 科学基金(70383)
- 社会(56908)
- 社会科(53783)
- 社会科学(53770)
- 省(53204)
- 基金项目(50922)
- 自然(47834)
- 自然科(46674)
- 自然科学(46659)
- 自然科学基金(45789)
- 划(45265)
- 教育(41972)
- 编号(36974)
- 资助(36562)
- 重点(29729)
- 发(28326)
- 成果(28298)
- 创(27474)
- 部(27081)
- 课题(26169)
- 计划(25789)
- 科研(25749)
- 创新(25617)
- 大学(23969)
共检索到270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天尧 刘晏彤 李凌月
近年来,随着城市公共卫生问题频现和公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促进公共健康成为当前规划学科领域的热点议题。诸多研究表明,在规划环节开展健康影响评估(Health Impact Assessment,简称HIA)可有效预防因空间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的健康问题。然而,目前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尚未明确对HIA作出相关规定,极大制约了规划在提升公共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案例研究、经验追溯等方法,对HIA嵌构国土空间规划的认知基础、关键议题、方案设想进行探讨,提出相应制度保障和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规划HIA体系构建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国胜
首先对国土空间规划健康影响评估进行内涵界定,阐释其主要特征和核心价值。然后,提出从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构成和周期特征、健康影响评估的层级和强度等方面对国土空间规划健康影响评估体系进行建构,并对其要点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国土空间规划健康影响评估技术方法的构建,聚焦“评估前的依据问题”、“评估中的操作问题”和“评估后的利用问题”,尝试建立起理论探究与实证评估相结合的研究框架,并对其研究要点和思路进行分析,以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健康影响评估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亚洲 闫永涛 聂危萧
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体育产业将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其空间规划愈发重要。在探析体育产业相关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功能区是一种成熟的空间布局形态,并从该视角出发,以广州为例,提出体育产业空间规划应注重集群式规划、明确空间重点、促进城体融合,具体的规划方法可包括"分级规划"、"分类引导"、"多种规划模式"等。
关键词:
体育产业 空间规划 广州 体育产业功能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策方 卞芸芸
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是实现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国内的评价模型和实践应用有待丰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为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规划实践提供了重大契机。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认为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定量模型研究及本地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依托重大契机寻求实践突破是目前交通与国土空间规划协同工作的重点,其中可达性在交通与土地利用反馈调节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协同评价模型的关键指标。结合广州在国土空间规划等多层次规划中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可达性先行构建的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评价模型,可应用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交通与产业空间布局协同评估、交通设施周边用地效能提升,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提供决策支撑,对于促进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落地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佳圆 耿伟 徐健
为响应中央关于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于2018年启动编制各区分区规划。本文结合其编制实践中的经验,系统总结了分区规划风险评估的特点及难点,深入剖析了评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金明 耿伟 徐梦馨
以某地区国土空间规划风险评估为例,将风险评估理论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实际,围绕风险评估工作开展的事前准备、风险调查、风险评估论证、风险因素分析等工作重点进行阐述。从实践来看,需开展规划风险评估理论相关研究,以提升风险评估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和实施中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风险评估 利益群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吉康 杨枫 罗罡辉
空间规划监测评估是政府了解空间政策工具影响力和保障战略目标实现、促进规划监督实施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英国、荷兰等发达国家规划评估制度、理念、方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规划监测评估在制度、机制、思路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空间规划监测评估的路径思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江宇 周素红 柳林 龙冬平 肖露子
中国城市化转型背景下,居民的公共健康成为城市地理研究的一个热点。越来越多研究关注健康的性别差异,但基于日常活动视角分析居民健康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的性别差异研究较为缺乏。因此,作者尝试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不同性别群体居民属性、建成环境、日常活动对健康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全职男性、全职女性与非全职女性的自评健康存在显著差异,得分依次降低;健康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日常活动受到更多约束,其健康更大程度受所住社区周边建成环境和日常活动的影响;女性亚群体之间的健康及影响路径也存在差异;在考虑居民健康性别差异的同时,需要重视就业状况对健康的影响。日常活动视角能揭示居民属性和建成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路径,有助于理解居民健康影响的性别差异。本文拓宽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对转型背景下改善建成环境,减少日常活动约束,关注健康的性别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光 张险峰 杨丹丹
以延庆分区规划为例探讨建立一种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优化利用为宗旨,促进要素有机融合、协调布局的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策略,构建与生态文明转型相适应的空间格局。首先构建面向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任务框架,分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面重点突出生态、生产、生活三个子系统的空间关系的整体优化,中观层面增强生态要素与生产、生活空间的渗透和融合,以乡镇为基础规划四类覆盖全域的生态融合单元,将各类控制和引导要求落实到下一层次的乡镇规划中,实现对空间布局优化设想的具体落实。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国土空间规划 分区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晶
2017年4月,原国土资源部下发《贯彻落实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开展省级国土规划编制。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将原来分散的空间规划职能整合到自然资源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空间资源管控与利用被提上重要议程。各地自然资源管理机构按照自然资源部要求,在省级国土规划基础
关键词:
国土空间 湖北省 规划编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舒宁
基于当前我国规划体制改革的发展态势与多省市已开展的诸多总规层面规划实践,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特点,分析了北京已开展的分区规划(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对空间治理如何由总体层面走向落地实施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空间治理 分区规划 北京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晓莉 胡业翠 牛帅 李欣哲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是保障规划实施成效、促进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如何科学监管成为下一步规划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本文在厘清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实施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逻辑,以期为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提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宇 张敏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引入文化生态系统服务(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CES)评估,有助于全面认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生态空间布局。但是目前缺乏对空间规划中如何运用CES的路径和方法进行系统总结与展望,影响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有效应用。通过梳理近十年来国内外CES评估应用于空间规划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有关CES形成的理论解释从关系性和交互性视角得到深化,将CES视为人与自然交互的实践和结果,表现为CES在供给方、生产方、需求方和消费方之间的流动。(2)有关CES的概念得到了细化,促进更具操作性和规范性的CES评估理论框架形成。(3)CES评估主要包括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益处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三种进路,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空间范围的数据获取方法、基于空间位置的数据获取方法和集成式空间分析评估方法三种。(4)CES评估与规划编制的结合方式主要包括前置于规划编制和融入规划编制全过程两种。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中应融入CES评估,并为此提出总体思路,以及在规划编制不同阶段的具体应用目的和方法,展望数字化变革带来的潜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扬 周素红 张济婷
居住迁移作为城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对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受到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关注,但鲜有从迁移所涉及的居住环境、迁移方向、距离等地理角度展开系统研究。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利用2016年入户调研问卷数据,运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并结合深度访谈法,分析居住迁移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等因素对个体自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住迁移对个体健康的影响包括长期累积效应与短期效应。前者体现为个体18岁前频繁的居住迁移对生理和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后者为短时间内居住迁移对心理健康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在最近一次居住迁移中,主动迁居对生理健康有显著正向影响,离心性迁移方向对心理健康亦有显著正向影响;长距离迁移对心理健康则为负向影响。研究结果对于个体择居、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杰
围绕"人、地、财"等新型城镇化三大核心问题,衍生出人口流动的社会、空间、经济属性,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人口城镇化概念模型。基于迁移流、位置识别和企业关联网络等方法,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层面:受落户门槛、家庭权益、社会保障等限制,人口流动比资本流动更为谨慎,也更遵从行政区经济和城镇等级体系。(2)市域层面:城镇化形式主要表现为城市和乡村的直接联系,重点镇辐射和吸纳作用不强。(3)新经济使后发地区弯道超车成为可能。研究发现此概念模型适用性较好,能够合理识别经济社会联系的主体格局,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对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区域协调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