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1)
2023(8907)
2022(7190)
2021(6628)
2020(5265)
2019(11402)
2018(11031)
2017(20922)
2016(11445)
2015(12159)
2014(11714)
2013(11614)
2012(10620)
2011(9502)
2010(9397)
2009(8636)
2008(8366)
2007(7642)
2006(6790)
2005(5723)
作者
(33969)
(29168)
(28607)
(26982)
(17561)
(14114)
(12619)
(11420)
(10938)
(9985)
(9853)
(9374)
(8994)
(8898)
(8742)
(8689)
(8545)
(8339)
(8261)
(7946)
(7433)
(6990)
(6757)
(6724)
(6673)
(6447)
(6363)
(6129)
(5859)
(5828)
学科
(49491)
经济(49427)
(48710)
(39121)
农业(32437)
管理(25096)
业经(17796)
(17415)
企业(17415)
方法(17132)
数学(15835)
数学方法(15761)
中国(13371)
农业经济(12291)
(10512)
地方(10302)
(10268)
(10164)
(9794)
贸易(9792)
(9610)
(9381)
农村(9364)
(9312)
劳动(9295)
收入(8877)
发展(8828)
(8827)
(8287)
(7747)
机构
学院(164151)
大学(157683)
(70859)
经济(69705)
管理(62934)
(57390)
理学(56116)
研究(55605)
理学院(55537)
管理学(54646)
管理学院(54387)
农业(44126)
中国(42943)
业大(36736)
科学(36078)
(31209)
(28650)
农业大学(27928)
(27079)
中心(26691)
研究所(26423)
(23782)
财经(22204)
(21633)
经济管理(21058)
经济学(20965)
(20684)
(20514)
(19848)
师范(19544)
基金
项目(118470)
科学(93033)
基金(87154)
研究(83237)
(78324)
国家(77508)
科学基金(65540)
社会(56335)
社会科(52953)
社会科学(52939)
(47890)
基金项目(47409)
自然(41896)
自然科(40935)
自然科学(40921)
自然科学基金(40224)
(39039)
教育(35091)
(33456)
编号(33146)
资助(32809)
(26930)
重点(26106)
(25743)
(24967)
(24563)
成果(24195)
国家社会(24127)
创新(23329)
科研(22927)
期刊
(81338)
经济(81338)
(63909)
农业(43361)
研究(39581)
中国(33733)
学报(33031)
科学(29117)
大学(25314)
学学(24930)
业经(22129)
(19438)
(17650)
(16253)
金融(16253)
管理(16034)
农业经济(14381)
农村(13713)
(13713)
问题(12470)
(12192)
业大(11469)
经济研究(10833)
农业大学(10494)
技术(10283)
世界(10133)
财经(10114)
经济问题(9258)
资源(9255)
农村经济(9193)
共检索到231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生龙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验证健康对中国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基于Probit模型回归的实证结果,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①健康对中国农村居民的劳动力参与有显著的影响,平均而言,健康状况每增加一个等级,中国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可能性将会提高3.48个百分点;②健康状况对中国老年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远远地高于对中青年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③健康状况对中国女性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要高于对男性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晓昀  
本文运用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总体上可以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家庭成员健康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男性劳动力外出可显著提高家庭成员的健康水平,而女性劳动力外出则显著降低了家庭成员的健康水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容  毛中根  
论文运用1991-2010年中国29个省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居民人均收入、消费习惯、收入预期等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东、中部农村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对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有负向抑制作用;各地区居民消费对收入普遍存在过度敏感性;农村居民消费受城市居民"示范效应"影响;收入预期对消费影响显著。据此可以通过完善劳动力流动政策,采取增加收入、改变消费习惯以及改善收入预期等措施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翌秋  刘蕾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采用倍差匹配法(DID-PSM)与BFG方法,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农合")对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以及健康人力资本对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农合显著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短期健康人力资本水平,对农村居民的长期健康人力资本也有促进作用,但效果尚不明显;健康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劳动参与,也有助于增加其农业劳动时间、提高其农业劳动收入,但对其非农劳动时间和非农劳动收入无明显影响,且长期健康状况的下降比短期健康冲击对农村居民劳动参与的影响更大。本文研究结论佐证了政府投入大量财政补贴以实现农村医疗保险全覆盖是值得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大湖  丁士军  陈玉萍  
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本文以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和流动方式为切入点,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2009-2019年期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劳动力流动总规模扩大不仅可以提高本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可以促进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农村劳动力本地流动、外出-省内流动和跨省流动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流动方式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差异化明显,外出-省内流动的直接效应大于跨省流动,本地流动的直接效应最小。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多数消费支出项目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推动农村消费升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聂正彦  苗红川  
本文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路径和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路径图,并结合路径分析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显著;工资性收入增加和老龄化加剧,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秦立建  陈波  蒋中一  
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跨期5年的全国性大规模连续跟踪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外出打工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为了解决横截面数据分析中外出打工与健康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将上一时期的迁移状况作为下一时期农村居民健康的初始影响因素。使用固定效应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剔除了不随年度变化而改变的不可观察的个人特征对估计结果造成的偏差。研究发现,外出打工促进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外出打工对于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效果存在性别差异,外出打工对于女性农村居民健康的促进效应,大于对男性农村居民健康的促进效应。并且,外出打工地点相距家乡越远,则对个体健康的促进效应越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立建  苏春江  
本文使用大规模的跟踪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健康与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相互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在国内务工的农民工,初始健康状况较好没有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出国务工的概率,但这一结果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出国务工经历则显著降低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健康水平,出国务工农村劳动力健康状况较好与国内务工农村劳动力健康状况较好的机会比的OR值仅为0.764。因此,应该加强对我国出国务工农村劳动力的健康教育,增强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其出国务工收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奕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后,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新常态下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而能够合理引导农民向城市转移,也能够对农村消费的扩大带来积极影响。文章首先对新常态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就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并且通过实证方法证明了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完善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魏宁  苏群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健康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的影响。为更好地解决健康与非农就业之间的内生性问题,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并使用全信息最大似然估计法。结果表明,不论是在低年龄组还是在高年龄组,健康状况都显著影响非农就业参与,健康状况越好其非农就业参与越高。而非农就业对于健康状况的影响则只在低年龄组显著,非农就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健康有损,但对于高年龄组则不显著。因此,在我国"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结束的背景下,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健康投入十分必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珩   陈建成  
文章通过构建数字普惠金融、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分析框架,选取2011—2020年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劳动力流动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全国视角来看,数字普惠金融与劳动力流动均对农村居民消费起到了推动作用;从区域分布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推动效果更强;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作用最大;从消费类型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生存型和享受型消费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相比之下,对发展型消费的影响较小。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劳动力流动共同推动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特别地,劳动力流动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渠道;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深入发展,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强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一伟  
在中国精准扶贫与全面脱贫的现实背景下,构建农户贫困指标,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分析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无论是采用人均每日消费1美元还是人均每日消费2美元衡量农村居民贫困,劳动力流动显著改善了农村居民贫困状况;第二,劳动力流动能够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第三,劳动力流动可以通过影响收入差距,改善贫困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平等进而缓解农户的贫困状况,即遵循"劳动力流动→收入差距缩小→居民贫困"的作用机制改善农村居民贫困实现精准扶贫与脱贫。因此,实现农户劳动力合理流动,不仅有助于缩小农户收入差距,而且有助于实现农户脱贫。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蒲艳萍  
本文运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2010年初在西部地区289个自然村有无外出务工户的问卷调查及2000-2007年西部各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就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进行统计与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农民家庭贫困、改善农民家庭福利状况具有积极效应;劳动力流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及农村人力资本提高等因素对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具有积极影响,其中,区域经济增长对农民增收作用最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秦立建  蒋中一  
文章使用2003~2007年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征地行为加大了农村居民的健康风险,失地农民的健康水平普遍显著低于有地农民的健康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征用农村土地时补偿政策不太合理。只有完善现行的征地补偿政策,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增强失地农民的收入获取能力,才能提高失地农民的健康水平。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汤颖梅  尼楚君  王怀明  
利用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以18岁及以上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残差虚拟似然法(RSPL)来分析农村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个体健康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不同县的农村居民个体健康的异质性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年龄对其健康的效应的异质性。(2)对于低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减弱收入对其健康的正效应;对于中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加剧年龄对其健康的负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