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8)
2023(11833)
2022(10021)
2021(9000)
2020(7906)
2019(17902)
2018(17518)
2017(34471)
2016(18979)
2015(20933)
2014(20737)
2013(20803)
2012(19629)
2011(17663)
2010(17605)
2009(16397)
2008(16395)
2007(14848)
2006(12726)
2005(11376)
作者
(58929)
(49262)
(49181)
(46609)
(31346)
(24071)
(22350)
(19461)
(18659)
(17373)
(16883)
(16487)
(15699)
(15649)
(15602)
(15489)
(15396)
(14638)
(14415)
(14308)
(12588)
(12200)
(11904)
(11413)
(11209)
(10947)
(10930)
(10771)
(10018)
(9953)
学科
(81041)
经济(80941)
(53290)
管理(52442)
方法(42629)
(41060)
企业(41060)
数学(38738)
数学方法(38462)
(24313)
(22866)
中国(20268)
(18175)
(16679)
贸易(16677)
(16230)
农业(15816)
业经(15517)
(14604)
(14059)
财务(14043)
财务管理(14006)
地方(13653)
企业财务(13343)
(11933)
金融(11931)
(11834)
银行(11761)
环境(11151)
技术(11114)
机构
大学(280922)
学院(277058)
(117137)
经济(114970)
管理(104400)
研究(97293)
理学(91545)
理学院(90448)
管理学(88841)
管理学院(88356)
中国(72206)
科学(63084)
(58894)
(58674)
(52695)
(51696)
业大(48220)
研究所(47513)
农业(47244)
中心(44367)
财经(42872)
(40856)
(39248)
经济学(37505)
北京(36495)
(34549)
经济学院(34345)
(34025)
师范(33470)
财经大学(32208)
基金
项目(192501)
科学(150688)
基金(142517)
研究(129780)
(128619)
国家(127588)
科学基金(107401)
社会(84035)
社会科(79787)
社会科学(79761)
基金项目(75666)
(73930)
自然(72901)
自然科(71275)
自然科学(71249)
自然科学基金(70058)
(64149)
教育(59713)
资助(59122)
编号(49430)
重点(44297)
(43166)
(40453)
(39623)
成果(39093)
科研(38630)
计划(38343)
创新(37217)
教育部(36334)
国家社会(35631)
期刊
(118551)
经济(118551)
研究(75391)
学报(55113)
(51276)
中国(50630)
科学(46823)
(40822)
大学(39911)
学学(38227)
管理(34802)
农业(34172)
(24280)
金融(24280)
财经(21998)
教育(21441)
经济研究(20785)
技术(20444)
(18844)
(18777)
业经(18682)
问题(16367)
(14984)
业大(14267)
技术经济(13865)
(13807)
统计(13677)
商业(13031)
科技(12683)
理论(12573)
共检索到394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川川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检验了居民健康状况变化对居民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的影响。通过控制基期健康状况和一系列个人特征,本文重点检验了可以被视作外生冲击的健康变化对居民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的影响。考虑到城乡居民以及性别在劳动供给以及收入上的差异,本文还分别分城乡和性别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滞后期健康状况与当期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显著正相关;健康恶化显著降低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此外,健康与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城乡居民和性别之间均存在差异,具体地,城市居民和男性更容易因健康恶化退出劳动供给,农村居民和女性则会因健康改善增加劳动供给。这表明在评估健康干预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健康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婉芬  
劳动供给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健康状况是决定劳动供给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基线调查数据,采用stata分析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OLS)和Probit模型对数据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健康状况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健康状况对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同福利保障水平下健康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在不同群体内存在差异,健康对参加城职保群体劳动供给的影响最小;对参加城乡居保群体的影响最大,健康状况的下降会减少其劳动供给时间;但对于没有参保的群体而言,健康状况的下降并没有显著减少其劳动供给时间。此外,性别、年龄、收入和户口等变量也会对劳动供给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志海  麦尔旦·吐尔孙  王雅鹏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中2277个农村中老年人样本,本文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了慢性疾病与急性疾病对农村中老年人农业劳动参与及农业劳动时间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表明:慢性疾病虽然未对农村中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可能性造成明显影响,但显著减少了他们的农业劳动时间;急性疾病的冲击不仅大大降低了农村中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可能性,也显著减少了他们的农业劳动时间。此外,健康冲击对农村中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的影响还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健康冲击显著降低了农村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可能性,减少了他们的农业劳动时间,但对农村中年人农业劳动参与影响不显著,仅显著减少了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鲍莹莹  
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健康冲击、劳动参与对农村家庭福利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冲击对农村家庭福利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业劳动参与会降低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而外出劳动参与则会提高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健康冲击对农村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家庭劳动参与率变化来发生作用的;分群体来看,健康冲击会影响不同受教育程度、资产状况和户主年龄家庭的福利水平,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基于以上结论的政策建议如下:提高农村地区的健康医疗水平;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合理、有序的社会流动机制;缩小群体间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家庭的福利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秦立建  秦雪征  蒋中一  
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2003~2007年全国性大规模跟踪调查数据,本文使用Heckman模型研究了健康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为了解决横截面数据分析中健康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将上一时期的健康状况作为下一时期外出务工劳动供给时间的解释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状况不佳对农民工外出务工劳动供给时间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加强对农民工的健康投资,提高农民工的身体健康水平,有利于增加其外出务工劳动供给和提高其收入水平。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琴  雷晓燕  赵耀辉  
本文选择高血压作为健康测度变量,运用CHNS四期追踪数据,探讨了健康对农村和城市的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由于疾病可能存在的内生性,本文用患高血压之前的钠盐摄入量作为工具变量。我们发现患高血压对城市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农村人没有显著的影响。而且我们发现,城市的效果几乎全部来自较低教育程度的蓝领工人,这可能主要是因为拥有养老保障的体力劳动者容易在高血压影响下产生退休意愿,而这个现象在同样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村劳动力中并不存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大川  赵小仕  
农民是否参与劳动是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和福利水平提高的前提,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对农民劳动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身高、身体质量指数、热量摄入等衡量的长、中、短期健康状况对农民劳动参与的影响,探讨健康的劳动参与效应。结果表明,健康是农民劳动参与的重要决定因素。其中,身高和热量摄入对农民的劳动参与有显著正向影响,每增加1 Cm的身高和1%k J的日均热量摄入,农民的劳动参与概率会分别提高0.07%和4.85%。身体质量指数对农民的劳动参与有显著负向影响,超重和肥胖会使农民的劳动参与概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智  
文章从信息共享和相互沟通的角度构建了社会资本度量指标,并基于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采用面板模型研究了社会资本变化的宏观健康绩效。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频率上升会显著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而电话使用频率的增加则没有类似的效应。从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控制了社会资本与居民健康水平间的内生影响之后,社会资本的健康促进效应依然显著;而且,当期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存在延续性,系数更加显著且弹性更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少瑾  
采用中国2000年省际截面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收入不平等对地区人口健康差异产生的影响,以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作为收入不平等的测度变量,以各地区平均预期寿命作为人口健康水平的测度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收入不平等对于中国人口健康状况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收入不平等对中国人口健康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小兰  
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劳动供给行为分析框架,并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对其劳动供给曲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全体样本,还是性别分类样本,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非农劳动时间都与工资成反方向变化,非农劳动供给曲线呈现向右下倾斜。本文由此推出了实施最低工资标准这一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荣荣  郝磊  
结合健康与劳动力供给格局分析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探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健康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理论机制。以此为基础,通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5年的全国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反映中老年人力资本最基础的因素——健康,对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克服变量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得出以下结论:良好的健康状况会增加劳动供给时间;健康与劳动供给时间存在交互影响,劳动供给时间增加能够改善健康;不同户口状态下,健康对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谭娜  周先波  
本文应用劳动时间Tobit模型和健康模型的联立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中农村老年人的调查数据,研究中国农村老年人"无休止劳动"问题。结果发现,对于客观健康BMI指标(过瘦和过胖),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年龄通过健康途径对老年人实际劳动时间的影响分别占年龄对实际劳动时间总影响的25%和79%;相对于1990年代,中国农村老年人在新世纪初"无休止劳动"的程度有所减弱。从老年人主观自评健康指标来看,年龄影响劳动时间的健康渠道效应占其总影响的比例不到2%,农村老年人存在较大程度的"无休止劳动"。中国农村老年人的劳动和福利状况需进一步得到关注。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琴  谭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探讨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之间的关系尤为必要。健康是一个多维度的指标,度量人们的健康状况是一个难点。健康状况通过影响人们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对闲暇的偏好从而影响到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同时退休反过来又影响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此,通过了解多种度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指标,梳理国内外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的相关文献,阐述了估计健康与劳动供给二者因果关系时所遭遇的内生性来源以及克服内生性问题所采用的不同的研究方法,最后分析了研究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这一问题隐含的政策意蕴以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俞峰  王晔  李侨敏  林发勤  
本文以中国2002年外资管制放松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匹配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统计年鉴,探究中国外资进入自由化对劳动力健康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资进入自由化会改善劳动者健康水平,对疾病种类、受教育水平和性别差异的异质性分析显示,外资进入自由化对发烧、喉咙痛、咳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给高学历劳动者或男性劳动者带来的好处更显著。机制检验证明,外资进入自由化一方面通过增加劳动者工作时长和加剧环境污染对中国劳动者健康状况产生了负向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劳动者收入使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且正向作用大于负向作用。本文研究有助于客观准确地评估外资进入自由化的健康效应,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引资调整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晶晶  李放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 2013),本文对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和其他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和商业养老金等其他养老金收入二者均对老人的农业劳动供给有显著影响,但对非农劳动供给的影响不显著,即相对于非农劳动,提高养老金会更多地减少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此外,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主要影响60岁左右老人的农业劳动供给,且对男性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大于对女性老人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