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5)
- 2023(12328)
- 2022(10365)
- 2021(9477)
- 2020(7802)
- 2019(17398)
- 2018(17131)
- 2017(32046)
- 2016(16710)
- 2015(18713)
- 2014(18379)
- 2013(17909)
- 2012(16927)
- 2011(15576)
- 2010(15964)
- 2009(14855)
- 2008(13757)
- 2007(12572)
- 2006(11563)
- 2005(10668)
- 学科
- 济(72191)
- 经济(72026)
- 管理(49456)
- 业(48939)
- 企(41294)
- 企业(41294)
- 中国(29311)
- 融(26745)
- 金融(26743)
- 方法(25339)
- 银(24884)
- 银行(24873)
- 行(24172)
- 地方(22768)
- 业经(21335)
- 农(20340)
- 财(19370)
- 数学(19352)
- 数学方法(19115)
- 制(16588)
- 理论(14722)
- 农业(14191)
- 学(13917)
- 和(13235)
- 务(13188)
- 财务(13146)
- 财务管理(13124)
- 企业财务(12723)
- 技术(12196)
- 贸(11733)
- 机构
- 学院(235529)
- 大学(233692)
- 济(95125)
- 经济(92935)
- 管理(90862)
- 研究(81377)
- 理学(76297)
- 理学院(75424)
- 管理学(74104)
- 管理学院(73656)
- 中国(68826)
- 京(50455)
- 科学(47980)
- 财(46810)
- 中心(40484)
- 所(40462)
- 江(36480)
- 研究所(36207)
- 财经(36125)
- 农(35634)
- 范(33261)
- 师范(32945)
- 经(32581)
- 北京(32315)
- 州(31135)
- 业大(30361)
- 院(28905)
- 经济学(28714)
- 农业(27159)
- 财经大学(26628)
- 基金
- 项目(152726)
- 科学(121123)
- 研究(116564)
- 基金(109285)
- 家(93810)
- 国家(92920)
- 科学基金(80653)
- 社会(75493)
- 社会科(70783)
- 社会科学(70763)
- 省(60795)
- 基金项目(57594)
- 教育(52490)
- 编号(50137)
- 划(49988)
- 自然(49120)
- 自然科(48058)
- 自然科学(48051)
- 自然科学基金(47186)
- 资助(43671)
- 成果(42420)
- 发(37433)
- 重点(34030)
- 课题(33215)
- 部(32527)
- 项目编号(32271)
- 创(32211)
- 国家社会(30894)
- 发展(30183)
- 创新(30009)
共检索到379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赵又霖 庞航远 石燕青
[目的/意义]融合包含丰富个体情感、行为和交互信息的社会感知数据和发布者先验知识有助于提高虚假健康信息识别精度。[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社会感知数据,综合历史信息文本描述发布者对待检测信息的先验知识,并融合发布者先验知识,从发布者特征、内容特征和接收者行为特征3个维度提取健康信息特征;同时,建立健康信息画像,并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构建虚假健康信息识别模型FHIR_SSD&PPK。[结论/发现] FHIR_SSD&PPK模型识别虚假健康信息的效果最好,准确率为92.35%;发布者特征的特征重要度占比总和最高,为51.59%,其中发布者先验知识特征的特征重要度为44.01%,并且与未考虑发布者先验知识的模型相比,F1值提升2.26%,说明本文提出的发布者先验知识是构建识别模型的关键特征。[创新/价值] FHIR_SSD&PPK模型融合社会感知数据和发布者先验知识,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识别虚假健康信息,在细粒度和深度上对虚假健康信息识别研究进行了优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雅娴 吴金红 吴彦坤 任晓露 张星
[目的/意义]构建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和知识图谱的健康信息识别模型,旨在提升健康信息识别的准确性和信度。[方法/过程]首先,采用在权威平台上发布的公开健康信息数据集来构建知识图谱,作为领域知识;然后,设计5组实验,包括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模型、GPT和KG-LLM;最后,采用552条来自权威辟谣平台的已标注辟谣信息作为验证样本进行试验,并对5组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所构建的KG-LLM虚假健康信息识别模型在准确性方面表现卓越,其准确率达到98.35%,这一结果相较于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模型分别提升了14.78%、3.24%和12.33%。与GPT模型相比,其准确率也提升了4.80%。此外,在其他的评估指标上,KG-LLM模型相较于GPT模型也显示出了优势。这一结果充分证明了知识图谱作为领域知识,有助于消除LLM中存在的幻觉。[创新/局限]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将大语言模型与知识图谱相结合,用于提高健康信息识别的准确性。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数据量不足上。尽管通过知识图谱对大语言模型进行了优化,增强了信息检索的准确性,但模型的性能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大语言模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胜利 顾一飞
文章旨在对网络虚假健康信息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回顾和分析,以期为学者研究虚假健康信息、打击网络虚假健康信息、提升健康信息服务质量奠定基础。本文从虚假健康信息的概念出发,对国内外网络虚假健康信息已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述评,对文献的研究主题从认知、行为、治理3个方面进行归类总结。研究发现目前网络虚假健康信息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空白,文章总结了现有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指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珍妮 王淳洋 司湘云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揭示在线健康社区中知识共享网络与虚假信息传播网络的共性与特性,为社区促进知识共享、治理虚假信息传播提供建议。[方法/过程]针对循证治疗知识和虚假信息分别构建知识共享网络和虚假信息传播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揭示两者在整体网络结构层面的异同,探究知识与虚假信息的传播概况及流动效率;根据用户的信息交流特征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从用户主题偏好和用户社区粘度两方面对网络中用户行为进行分析,探究用户的信息偏好与行为特征差异。[结果/结论]整体网络分析结果显示,知识共享网络和虚假信息传播网络都具备无标度特性和小世界效应,且具有相似的图等级结构和图效率,然而虚假信息传播网络中用户间联系更为紧密、关联程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用户行为分析结果显示,社区成员更关注知识共享网络中支持循证医疗的经验信息和虚假信息传播网络中驳斥虚假信息的客观内容,而且知识共享网络中的用户群体在社区中的留存时间显著高于参与虚假信息讨论的用户群体。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胜利 孙瑾杰
[目的/意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有关的虚假健康信息泛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需要主动服务,利用现有的健康信息资源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承担社会责任。[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调研与文献调研的方法,以新冠肺炎虚假健康信息为例,总结图书馆参与新冠肺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工作的价值,分析图书馆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在信息资源整理、专业服务、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等面临的阻滞因素,提出图书馆参与治理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图书馆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工作,有助于图书馆服务创新,发挥图书馆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信息服务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海波 杨晓雯 陈萍 孙大权
文章探究我国城镇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的形成机理,丰富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行为理论,为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提供参考。研究选取16名接触过网络虚假健康信息的城镇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法收集数据,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结合信息操纵理论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探究城镇社区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网络直播情境下平台信息操纵是老年人采纳虚假健康信息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操纵利用用户求利心理、人情偏向,并运用沉浸体验以达到老年人采纳虚假健康信息,老年人通过文化自信、自我效能应对平台信息操纵,其中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对平台信息操纵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8年9月25日上午10:00在委机关2号楼新闻发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青少年健康相关的工作情况,同时发布了《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并进行了解读。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分析了当前我国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制订了《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作为青少年健康教育
关键词:
青少年健康 核心信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建鹏 李颖庭 周利琴 范昊
[目的/意义]在网络环境下探寻健康医疗专家知识的有效抽取和融合,为医疗健康知识服务和决策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对知识融合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虚拟健康社区专家知识融合的系统框架,以社区的疾病百科、科普文章为基础并结合相关标准文档构建高血压疾病本体知识库,通过对医患问答平台的文本数据进行知识抽取和知识融合实现专家知识的有效扩充;同时,在D-S证据融合算法的基础上实现"高血压并发症—抗高血压药物"的知识推荐。[结果/结论]将该融合框架应用于高血压领域,实现了高血压疾病本体知识库的有效扩充,揭示了虚拟健康社区专家知识组织、知识融合与知识服务间关联。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夏立新 胡畔 刘坤华 翟姗姗
[目的/意义]旨在提高在线健康社区信息服务水平,满足患者用户不同场景下的深层次信息需求。[研究设计/方法]融入信息推荐服务的场景要素,通过分析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信息需求,确定场景划分标准继而划分推荐场景,从而识别不同场景要素标签,构建用户画像概念模型,并采用RFM模型对采集到的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数据进行精细化筛选运营,借助形式概念分析的方法实现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画像模型构建,并以“甜蜜家园”为数据源实现糖尿病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画像构建和标签聚类。[结论/发现]通过深度挖掘聚类,发现在线健康社区“观望型”“宣传型”“高产型”和“经验型”四类用户群体及其健康信息需求。[创新/价值]以信息推荐服务模式为导向,聚焦于用户画像构建的整体流程,此研究视角有助于在线健康社区优化服务水平,提升用户满意度。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姚占雷 李丹 许鑫
文章运用文献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综合归纳并厘清健康信息与在线问诊的关系,紧接着在此基础上详细阐释了健康信息运动的一般规律("搜寻-征询-解惑-实施-分享"五要素循环运动),然后据此系统归纳出各自对应的关注点、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旨在从宏观层面全方位厘清现阶段学术界和实践界取得的各类成果,以期为智慧医疗的相关实践探索提供有益指导或参考。
关键词:
在线问诊 健康信息 信息行为 综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柏红梅 李立康 陈洁 陈棠辉 李洁明
[目的/意义]海南疾控健康教育信息平台的构建,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健康教育信息化干预,为民众快速便捷安全地掌握健康知识和信息提供服务和帮助。[方法/过程]归纳了疾控体系信息化平台与健康教育关联的重要性,从平台设想、建设内容、信息系统、知识库架构和知识服务模型等方面初步构建健康教育信息平台。[结果/结论]指出大数据背景下健康教育和健康素养对信息化平台的迫切需求,分析海南省疾控系统信息化体系建设中应该加设健康教育知识平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数字化健康教育与知识服务是信息化时代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信息平台 知识服务 海南省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宋小康 赵宇翔 朱庆华
互联网环境下基于人际关系协作的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以数字移民群体为研究对象,使用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研究了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对被替代者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了1063份有效数据,使用Logit回归模型对协变量进行了倾向得分计算,并基于倾向得分将参与者匹配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通过计算匹配后的平均处理效应分析健康信息替代搜寻与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的因果关系,同时,本文通过平衡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发现,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对被替代者的饮食行为和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正向的影响,对锻炼行为和身体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的作用效果,并可为政府部门和公共卫生机构开展健康信息替代搜寻相关的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付少雄 胡媛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基于健康素养,探索大学生健康信息行为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以期能够改善国内面向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服务,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方法/过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1168位大学生的数据,结合武汉大学体育部真实体测数据,利用相关统计方法,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行为与健康素养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健康信息搜寻、健康素养都与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健康信息搜寻会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互影响,健康素养会在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坚 唐燕儿
本文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了满足自身发展、全球信息化发展和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对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保健、心理教学等实践活动的信息化进程的思考,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发展内容。介绍了信息化心理咨询的6种新途径:BBS、Chatroom、ICQ、Guestbook、Email、Netmeeting等。也提出了保密性、资源库和知识产权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祁静;郑笑
本文使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专项调查数据,利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着重考察流动人口的总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对其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健康是影响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重要因素。总体健康情况和心理健康情况好的流动人口更愿意留在城市长期居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