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18)
- 2023(6080)
- 2022(4850)
- 2021(4690)
- 2020(3708)
- 2019(8673)
- 2018(8195)
- 2017(14884)
- 2016(7776)
- 2015(9147)
- 2014(8811)
- 2013(8911)
- 2012(8449)
- 2011(7915)
- 2010(7692)
- 2009(7019)
- 2008(6952)
- 2007(6160)
- 2006(5459)
- 2005(4743)
- 学科
- 济(38103)
- 经济(38071)
- 管理(18253)
- 方法(15621)
- 中国(15424)
- 业(14865)
- 数学(14383)
- 数学方法(14334)
- 农(10211)
- 企(10050)
- 企业(10050)
- 贸(9352)
- 贸易(9342)
- 易(9206)
- 地方(7515)
- 业经(7030)
- 制(7011)
- 财(6987)
- 环境(6489)
- 农业(6471)
- 发(6298)
- 银(6070)
- 银行(6070)
- 关系(6003)
- 行(5974)
- 融(5871)
- 金融(5871)
- 学(5725)
- 出(5390)
- 和(5129)
- 机构
- 大学(114672)
- 学院(111560)
- 济(57183)
- 经济(56367)
- 研究(46510)
- 管理(39918)
- 中国(37129)
- 理学(33848)
- 理学院(33371)
- 管理学(32946)
- 管理学院(32735)
- 京(25761)
- 科学(25062)
- 财(24055)
- 所(22501)
- 研究所(20548)
- 中心(20526)
- 经济学(19747)
- 财经(19189)
- 经(17926)
- 经济学院(17809)
- 北京(17140)
- 院(16826)
- 农(16204)
- 范(15456)
- 师范(15356)
- 江(15071)
- 财经大学(14500)
- 科学院(14399)
- 研究中心(13695)
- 基金
- 项目(74915)
- 科学(60379)
- 研究(57024)
- 基金(57014)
- 家(50046)
- 国家(49701)
- 科学基金(42175)
- 社会(39385)
- 社会科(37486)
- 社会科学(37482)
- 基金项目(29159)
- 教育(25694)
- 省(25243)
- 自然(24545)
- 自然科(23989)
- 自然科学(23983)
- 自然科学基金(23611)
- 资助(23410)
- 划(22648)
- 编号(20826)
- 中国(18891)
- 部(18594)
- 国家社会(18189)
- 成果(17680)
- 重点(17571)
- 发(17057)
- 教育部(16235)
- 课题(15515)
- 创(15164)
- 人文(14961)
共检索到178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兴华 马万利 龚宇润 卢柄宜
文章从健康状况、健康治理、健康保障3个维度构建健康中国建设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标准差椭圆、马尔可夫链与核密度估计,分析了健康中国建设水平及其差异来源、空间格局、动态演进和时间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建设水平上看,健康中国建设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整体上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特征;从差异来看,健康中国建设水平总体差异较大且区域间差异是造成健康中国建设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从空间格局来看,健康中国建设水平正向东南方向极化;从动态演进来看,健康中国建设水平具有保持原有等级和向上转移的黏性并且很难跨级发展;从时间演进来看,健康中国建设水平逐年提高,并且除中部地区外,其余地区均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欢 尚英仕
“健康中国”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进民生福祉的一项重要战略。文章构建了多维度的“健康中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健康中国”建设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方法从空间和结构双视角考察了其时空分异,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健康中国”建设水平均呈逐渐提高趋势,但区域不均衡显著,东部地区建设水平始终高于中西部地区。(2)从空间视角看,“健康中国”建设水平的总体差距呈现缩小趋势,区域间差距始终是“健康中国”建设水平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从结构视角看,2014年之前“健康中国”发展不均衡主要在于健康服务差异较大,但2015年之后健康产业发展地区间不平衡的扩大逐渐成为“健康中国”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3)循环积累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分权程度、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健康中国”建设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晨曦 王茜 姚岚
目前,我国需要全面认识新质生产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理论支撑、历史经验和实践要求,精准把握其核心理念和深刻意蕴,明确新质生产力助力健康中国的战略方向,科学谋划并精准施策,以期找到新质生产力推动健康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最佳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玉梅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现实价值和时代价值。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做到政府主导、全民参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深化医改、优化服务,发展产业、改善环境,政策融入、完善法律。
关键词:
健康中国建设 价值维度 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蕙青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通力协作,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大进展。构建了以"5+3"为主体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中国特色医学教育的制度基础;主动服务行业需求,适时动态调整专业结构,重点加强了社会反响强烈、行业人才短缺问题突出的儿科、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周延礼
本文在学习和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基础上,提出应大力发展健康保险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并在分析总结中国健康保险的探索实践之后,对其发展进行展望和建议,认为需要提升健康险风险管理与风险定价能力、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完善健康与养老服务链,并推进保险与医疗卫生、社保体系的互联互通,推动新技术和相互保险制度在健康保险领域的应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昶达 韩跃红
为了分析健康中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间耦合机理,文章基于逻辑评价模型构建健康中国评价模型,借助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表征经济社会发展,以全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下同)为对象,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健康中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当前的健康中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尚处于初级耦合协调阶段,健康中国建设整体滞后;地区间耦合协调水平差异显著,东部省区的耦合协调水平显著优于中西部省区;在地理空间上存在空间聚集性,上海、浙江地区为耦合协调的热点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为当前的耦合协调冷点。
关键词:
健康中国 经济社会 耦合协调 耦合评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袁野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和努力普及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说明医疗卫生问题始终是事关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民生问题,医改永远在路上。自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后,新一轮医药卫生服务改革揭开序幕。回望改革13年,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切实推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佳朋 李奇明
目的:通过对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我国省际健康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构建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并打分,根据空间数据探索分析(ESDA)的方法对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选择三个主成分进行解释时能够显著表达数据信息,通过空间数据探索分析发现我国省际健康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空间差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西部,而且检验了我国健康产业发展具有集聚效应。结论:我国健康产业发展不平衡并存在空间集聚特征,在制定政策时应注意考虑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空间集聚带来的外溢影响。
关键词:
健康产业 空间差异 主成分分析 ESDA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解垩 涂罡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计算了我国城乡健康扩展集中系数和健康绩效指数,结果显示:1991-2006年,城乡健康水平呈现下降趋势,最穷个体的健康下降程度最大;2000年以后,城乡健康标准集中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我国存在亲富人的健康不平等,高收入人群的健康状况更好;在平均健康水平逐渐下降,亲富人的健康不平等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的卫生健康绩效逐年下降;女性人口、非老年人口、第一产业比重、低失业率以及政府卫生支出正向影响到了健康绩效,卫生资源与健康绩效没有关系。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振 丁启燕 王宇
工业发展中排放的环境污染对人口健康造成冲击,区域环境技术与居民健康支出密切相关.该文综合采用泰尔指数、趋同检验、分位数回归弹性等方法,重点考察中国2005年2014年居民健康支出的时空差异特征与环境技术弹性.结果表明:1)2005年以来,各省区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均有大幅增加,支出水平总体呈现"东高、西低、中部居中"的空间格局;2)医疗保健支出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东、中、西三大地带内部,带间差异贡献较低,支出水平存在地区趋同现象;3)环境技术在低、中、高3个分位点上的弹性系数均为正值,说明在研究时段内降低工业C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灵光 陈媛媛
Grossman的健康需求模型表明,语言能力会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中国的地域和文化背景差异巨大,方言的种类及使用数量都很多,那么方言能力(1)是否会对居民的健康产生影响呢?文章利用2012年CFPS调查数据,在处理了自评指标的跨群体可比性、遗漏变量和反向因果等问题后,发现方言能力存在显著的健康回报效应。其影响机制主要是:方言能力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收入水平、扩大交际圈和社会网络、提高医患之间的交流效率和保险参与率等,进而提高个体健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发现,方言能力的健康回报效应因其重要性和听说难易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区域性差异:粤语区、江淮官话区和吴语区的健康回报率相对较高,赣语区、闽语区和湘语区相对较小,其他地区则不显著。文章丰富了语言能力影响健康的研究成果,同时对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外来人口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也提供了一定的实证支持。
关键词:
中国 方言能力 健康 影响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波平
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保障、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健康产业六个维度选取40个指标构建了健康中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AISM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健康中国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中国发展水平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但在医疗卫生保障方面的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并呈现“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水平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低”的特点。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付少雄 胡媛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基于健康素养,探索大学生健康信息行为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以期能够改善国内面向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服务,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方法/过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1168位大学生的数据,结合武汉大学体育部真实体测数据,利用相关统计方法,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行为与健康素养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健康信息搜寻、健康素养都与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健康信息搜寻会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互影响,健康素养会在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鹏飞 范斌
文章基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创新、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化发展环境、网络安全七个维度,构建数字中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2015—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数字中国建设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数字中国建设水平表现出递增趋向但总体水平较低,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数字中国建设水平具有显著梯度差,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域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观测期内数字中国建设水平整体差异表现出“U”型特点,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收敛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及三大地区数字中国建设水平具有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