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3)
- 2023(9628)
- 2022(7658)
- 2021(7437)
- 2020(5804)
- 2019(13249)
- 2018(12796)
- 2017(23056)
- 2016(12496)
- 2015(14373)
- 2014(14031)
- 2013(13615)
- 2012(12699)
- 2011(11726)
- 2010(11575)
- 2009(10735)
- 2008(10682)
- 2007(9481)
- 2006(8360)
- 2005(7545)
- 学科
- 济(49506)
- 经济(49425)
- 管理(32094)
- 业(27057)
- 企(20952)
- 企业(20952)
- 中国(19544)
- 方法(18580)
- 数学(16215)
- 数学方法(16054)
- 农(15326)
- 制(12326)
- 财(11799)
- 贸(11493)
- 贸易(11480)
- 业经(11474)
- 易(11318)
- 农业(9726)
- 学(9042)
- 银(8995)
- 银行(8993)
- 地方(8957)
- 行(8734)
- 融(8560)
- 金融(8559)
- 教育(8522)
- 体(8327)
- 环境(8226)
- 理论(8162)
- 发(8040)
- 机构
- 大学(172198)
- 学院(170940)
- 济(75614)
- 经济(74198)
- 研究(64346)
- 管理(59787)
- 中国(51239)
- 理学(50321)
- 理学院(49673)
- 管理学(48925)
- 管理学院(48578)
- 京(38028)
- 财(35485)
- 科学(35370)
- 所(31015)
- 中心(29160)
- 研究所(27950)
- 财经(27420)
- 江(25284)
- 经(25220)
- 北京(25164)
- 经济学(25101)
- 范(24477)
- 师范(24277)
- 农(24094)
- 院(23782)
- 经济学院(22427)
- 业大(20855)
- 州(20365)
- 财经大学(20340)
- 基金
- 项目(111217)
- 研究(88096)
- 科学(87474)
- 基金(80061)
- 家(69500)
- 国家(68881)
- 科学基金(57941)
- 社会(56946)
- 社会科(53692)
- 社会科学(53684)
- 教育(41739)
- 基金项目(40725)
- 省(40489)
- 编号(35791)
- 划(35243)
- 自然(33195)
- 资助(32356)
- 自然科(32349)
- 自然科学(32339)
- 自然科学基金(31798)
- 成果(30891)
- 课题(26365)
- 部(26316)
- 重点(26076)
- 国家社会(24806)
- 发(24681)
- 中国(24448)
- 创(23250)
- 教育部(23108)
- 制(23017)
共检索到274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玉梅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现实价值和时代价值。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做到政府主导、全民参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深化医改、优化服务,发展产业、改善环境,政策融入、完善法律。
关键词:
健康中国建设 价值维度 实践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兴华 马万利 龚宇润 卢柄宜
文章从健康状况、健康治理、健康保障3个维度构建健康中国建设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标准差椭圆、马尔可夫链与核密度估计,分析了健康中国建设水平及其差异来源、空间格局、动态演进和时间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建设水平上看,健康中国建设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整体上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特征;从差异来看,健康中国建设水平总体差异较大且区域间差异是造成健康中国建设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从空间格局来看,健康中国建设水平正向东南方向极化;从动态演进来看,健康中国建设水平具有保持原有等级和向上转移的黏性并且很难跨级发展;从时间演进来看,健康中国建设水平逐年提高,并且除中部地区外,其余地区均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左彬 黄山鹰
体育与医疗卫生融合(以下简称体卫融合)发展是促进全民健康的关键举措。文章在对体卫融合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体卫融合在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优化健康资源配置方面展现出了实践价值,但也存在体制机制协同障碍、居民健康认知不足、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成果推广难以落地的现实困境。据此,提出了如下优化路径:加强统筹协调管理,全面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居民健康认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强化成果应用引导,健全应用推广平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丁国胜 曾圣洪
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健康城市建设已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果从1989年卫生城市创建算起,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已有30年历程,对其实践及研究进行整体梳理具有重要价值。将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实践发展分为初步探索、快速推进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结合案例从建设目标、策略和机制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变。与此同时,结合CiteSpace软件对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脉络进行梳理,发现健康城市建设研究的数量和质量在过去30年中得到很大提升,研究涉及的学科、内容和热点呈现出综合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最后,在此基础上展开了相应的延伸讨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新月 练靖雯 刘周颖 朱庆华
近年来,事后纠正的滞后性与被动性促使健康信息治理开始寻求新路径。立足于“防患于未然”思想的预先干预在国外的成功实践使其成为对抗失真健康信息的新兴手段。解构预先干预实践的活动要素与交互过程,能够帮助深入理解预先干预的理论内涵并探索健康信息治理新路径。本研究选取了新冠病毒失真信息传播游戏(Go Viral!)、真相实验室视频(Truth Labs for Education)、联合国教科文的分享前先思考运动(Think Before Sharing Prebunking Campaign)和推特平台的了解事实活动(Know the Fact)作为案例,依据“问题发现——干预设计与实施——干预效果”的分析逻辑,基于活动理论探究预先干预实践的主体与流程,并总结相关经验。未来可从明确动机与思想、构建多方合作网络、丰富工具形式与提升可扩展性等多维度开展更多国内实践。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兴琼
本文结合中国背景,界定了组织健康的内涵及其维度,并设计了包含企业绩效、员工健康和社会效益三个分量表的组织健康测量问卷。调查数据证明,三个分量表都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证明了组织健康三个理论维度的存在。基于组织健康的多层次性,文章认为组织健康是一个合并型多维构念,并通过建立组织健康与三个维度之间的线性函数来测量整体的组织健康,判断组织健康的程度。本研究为后续的组织健康前因后果的系统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天尧 张衔春 洪世键 许顺才
我国快速城镇化导致的环境危机引发了诸多公共健康问题,渐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新常态问题。基于2000年后西方学者对城市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及其关系的论述,从医学地理学、公共卫生学、城市规划学3个视角对健康与环境的关系进行述评;并在现有可持续发展研究维度的基础上,提出引入健康维度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其理论基础,整合并重构健康与可持续性研究框架。我国应以广义城市环境系统为平台,以健康与可持续性的两重性为出发点,基于健康维度重构可持续性的研究框架,为新常态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
健康 环境 医学地理 公共卫生 城市规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天尧 张衔春 洪世键 许顺才
我国快速城镇化导致的环境危机引发了诸多公共健康问题,渐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新常态问题。基于2000年后西方学者对城市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及其关系的论述,从医学地理学、公共卫生学、城市规划学3个视角对健康与环境的关系进行述评;并在现有可持续发展研究维度的基础上,提出引入健康维度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其理论基础,整合并重构健康与可持续性研究框架。我国应以广义城市环境系统为平台,以健康与可持续性的两重性为出发点,基于健康维度重构可持续性的研究框架,为新常态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
健康 环境 医学地理 公共卫生 城市规划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郑晓瑛
本文在分析国际生殖健康概念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回顾了生殖健康在中国的实践内容和特点。同时比较了国际人发大会提出的生殖健康服务内容及质量对我国生殖健康活动的作用和影响。目的是根据对中国实践过程的研究,总结中国生殖健康的成熟经验及对国际生殖健康形成和发展的贡献。从而进一步完善中国生殖健康的内涵,特别是以妇女为中心的生殖健康的形成和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鑫 朱要龙
城镇作为一种人类生产生活的聚落形态,自古以来即已存在。城市化的概念则是与工业革命的发展相伴而生;在中国,本土学者似乎更倾向于"城镇化"的内涵表达。在当下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浪潮中,认真梳理分析城镇化内涵,找到一条本土化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较优路径显得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后认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涵应在机制与体制层面上来理解,无论是"机制"还是"体制"内涵的表达,均是城镇化发展的两个方面;两者应形成协同合力,不应分割对立;两种城镇化路径的有机融合、功能互补和资源整合才是当下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较优选择,这也符合当下中国巨大存量城镇化发展的国情。
关键词:
城镇化 健康发展 最优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世多
体育健康消费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数字技术与体育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更是适应我国社会消费升级要求的体现。本文基于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旨在探讨体育健康消费的价值维度和动因,并结合体育健康消费的市场需求变化提出相应的产业发展策略建议。研究认为:数字化转型下体育健康消费的价值维度主要体现在能够催生体育健康消费新业态、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助推消费升级;体育健康消费数字化转型的动因则包括健康消费政策与数字经济的宏观影响、市场需求和企业竞争的外在推动、降低成本与协同生产的内在动力等方面。从供给侧强化政府的政策供给和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从需求侧构建以消费需求导向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运营模式,是当前我国数字化转型下体育健康产业的发展之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高职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缺乏自信、人际交往受挫、就业压力时刻困扰等问题。据此,提出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提升家校育人合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发挥自媒体的优势。
关键词:
高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创新 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本友 随国栋
老年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提高老年教育质量、适应积极老龄化社会趋势、促进老年人健康素养提升以及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老年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职业信念不强、服务支持不足和专业理念滞后的现实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其职业定位模糊、资源配置失衡以及自我意识缺乏。对此,可以从教师主体的观念转变、资源配置的事权规约以及评价体系的综合构建三个层面来优化老年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体系,从而提升老年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牛婷 刘春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发展的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基本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而老年健康社会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视角,旨在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老年健康社会的核心要义,为统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老龄化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老龄化道路,破解老龄化难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晨曦 王茜 姚岚
目前,我国需要全面认识新质生产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理论支撑、历史经验和实践要求,精准把握其核心理念和深刻意蕴,明确新质生产力助力健康中国的战略方向,科学谋划并精准施策,以期找到新质生产力推动健康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最佳实践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