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8)
- 2023(2299)
- 2022(1998)
- 2021(1898)
- 2020(1604)
- 2019(3589)
- 2018(3478)
- 2017(6744)
- 2016(3318)
- 2015(3850)
- 2014(3663)
- 2013(3501)
- 2012(3236)
- 2011(2824)
- 2010(3109)
- 2009(2772)
- 2008(2985)
- 2007(2703)
- 2006(2500)
- 2005(2312)
- 学科
- 济(12919)
- 经济(12891)
- 业(12116)
- 管理(10069)
- 企(10032)
- 企业(10032)
- 方法(4889)
- 财(4689)
- 农(4377)
- 中国(4227)
- 数学(4128)
- 数学方法(4092)
- 制(3797)
- 银(3290)
- 银行(3288)
- 融(3204)
- 金融(3204)
- 务(3187)
- 财务(3182)
- 财务管理(3173)
- 企业财务(3072)
- 行(3044)
- 农业(2817)
- 业经(2735)
- 家(2451)
- 学(2305)
- 贸(2268)
- 体(2266)
- 贸易(2265)
- 易(2237)
- 机构
- 大学(49344)
- 学院(48232)
- 济(21875)
- 经济(21478)
- 管理(19314)
- 研究(17574)
- 理学(16217)
- 理学院(16018)
- 管理学(15746)
- 管理学院(15653)
- 中国(14149)
- 财(11815)
- 京(10573)
- 科学(9491)
- 财经(9131)
- 所(8742)
- 经(8322)
- 中心(8201)
- 研究所(7782)
- 江(7242)
- 农(7134)
- 北京(6960)
- 财经大学(6902)
- 经济学(6880)
- 范(6224)
- 师范(6169)
- 经济学院(6143)
- 院(6102)
- 业大(5931)
- 州(5612)
共检索到77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卫星 荣苹果 徐芊
本文采用中国居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运用资产参与和资产分配模型,分别讨论健康状况对居民家庭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的健康状况不显著影响其参与股票市场和风险资产市场的决定,但影响家庭的股票或风险资产在总财富中的比重,健康状况不佳会导致这两个比重较低,在控制了参保情况或时间展望期后这一影响仍然显著;而投资者风险态度和遗赠动机能够一定程度上解释健康风险的影响。
关键词:
家庭资产选择 健康状况 家庭微观调查数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雷晓燕 周月刚
本文利用最新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决定中国居民家庭资产组合的因素。结果表明,人口统计学变量、经济学变量和健康变量对居民家庭不同类型的资产(包括生产性资产、金融资产以及其中的风险资产)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健康状况对于城市居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健康状况变差会使其减少金融资产,尤其是风险资产的持有,同时将资产向安全性较高的生产性资产和房产转移。但是,健康状况的影响在农村却不显著。本研究对于理解个体的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我们目前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资产组合选择 决定因素 健康 风险偏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稳 孙晓珂
家庭金融(Household Finance)和家庭保险(Household Insurance)是近年来理论界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家庭拥有的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如何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进而健康资本如何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是保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聚焦健康资本因素,研究医疗保险、健康资本对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医疗保险及健康资本水平对我国居民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持有概率及所占比重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医疗保险的促进作用最大,健康资本水平次之,医疗保健支出的促进作用最小。从作用机制的角度看,医疗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发挥作用,原因是医疗保险没有显著影响自评健康状况,而医疗保健支出能够影响健康资本水平,从而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芬 高向东
文章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服务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工具变量法,从3个维度分析家庭经济水平与中老年人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水平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显著,家庭经济水平可以有效提高自评健康率和减少ADL、IADL受损率,而对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方面的效应相对较小;家庭经济水平越高,健康也相对越好。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提高家庭经济水平是提高中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中年贫困群体,采取"造血为主、输血为辅"的帮扶方式提高经济水平,以促进健康;对老年贫困群体,采取"输血为主、造血为辅"帮扶方式提高经济水平,以促进健康老龄化。
关键词:
中老年人 健康 家庭经济水平 健康促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文文 景维民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促进健康消费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基于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了移动支付对家庭健康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移动支付对家庭保健消费参与和保健消费支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刺激家庭增加预防性健康投资,为解决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关口前移难题提供数字金融支持。进一步研究发现,移动支付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增强健康消费信念和提高保健产品的可得性促进预防性健康消费。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移动支付对东部家庭、高收入家庭、高学历家庭和非老年家庭保健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文章为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挖掘家庭健康消费潜力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健康中国 数字经济 移动支付 健康消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菊芬,张运藩,陈荣林
本文运用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所作的“未婚先孕及其结果选择”调查的数据,选用了被调查者母亲的文化程度,职业类别,所处家庭的子女数,从14岁起是否同父母居住在一起以及是否同家人谈论性的问题等变量,用两因素的交叉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别检验了这些因素与被调查者性成熟——初次月经来潮年龄和未婚先孕结果选样——赶紧结婚或作人工流产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庭对其子女性生理发育和生育行为决策的影响是存在的,但有时这种影响途径不是直接的。结果还告诫我们要重视生殖健康教育,克服社会进步和发展过程中家庭对其子女性健康和生育决策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高我国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郭清,马海燕,汪胜,雷晓盛,王小合,傅家康,朱月伟,陈国伶,许亮文,王莹,吴亚君,卢祖洵
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调查浙江省杭州市下岗和在岗职工家庭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比较2组人群的健康公平性,并对其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下岗职工家庭的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未就诊率和需住院而未住院率均高于在岗职工家庭,医保覆盖率低于在岗职工家庭,经济困难是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原因。建议应该关注下岗职工家庭的卫生服务需要,提高医疗保障的社会化程度,改善他们的卫生服务利用状况,促进健康公平。
关键词:
下岗职工 在岗职工 健康公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要要
本文基于2017—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CLHLS),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分析家庭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比较影响效应在城乡、性别和年龄等不同组群下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支持中的日常照顾和情感慰藉对老年人健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日常照顾对老年人健康的促进效应高于情感慰藉,经济支持的作用并不显著。此外,组群差异分析表明,相较于城市、女性和低龄老人,家庭支持对农村、男性和高龄老人健康的促进效应更高。上述研究结论对实施积极的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挥以“家庭”为基点的非正式照顾资源的作用提供了学理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芳 周兴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9年度数据,运用OLS及分位数回归计量方法,对1291名18周岁以下儿童的健康状况(HAZ)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后发现,在剔除了生理遗传因素的影响后,家庭所在的地理位置、家庭长期福利水平、父亲受教育水平、父母的职业类别以及儿童的年龄都与儿童的健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孩子的性别及家庭中孩子的性别组成显著影响我国儿童的健康。具体而言,男孩的健康状况优于女孩,双子女的家庭规模最利于儿童的健康,且与家庭中只有同一性别的孩子相比,孩子性别比例更为均衡的家庭更利于儿童健康。
关键词:
儿童健康 年龄别身高 人口质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胡尚峰
为了探究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本研究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对某师范大学632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有较明显的影响;(2)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家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差异,母亲受教育程度高的大学新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3)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父母受教育程度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玲
在农牧区实施的孕产妇系统管理项目、婴幼儿喂养策略和小学免费供餐项目,都具有改善儿童营养和健康的重要作用。这其中,学校供餐项目的执行质量较高,另外两类项目实施质量欠佳。一方面,这是因为传统生育方式和婴幼儿喂养习惯在农牧家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由于卫生系统激励机制扭曲和项目运行经费欠缺,知识、信息和服务未充分递送到户。因此,有必要校正激励机制,强化村庄卫生服务网络,改进农牧民健康教育方式,并且有针对性地培训卫生系统的官员和服务供给队伍。
关键词:
藏区儿童 农牧家庭 营养和健康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龙耀 张静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分析健康冲击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健康冲击显著降低了家庭的非医疗消费支出,但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地减轻这种影响;同时就分指标而言,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一级维度中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二级维度中的信贷、保险、货币基金以及支付这四个子指标均显著地平滑了冲击下的家庭消费。就作用机制而言,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缓解家庭流动性约束和强化非正式社交网络来帮助家庭应对健康冲击对消费的影响。异质性分析的回归结果显示,健康冲击对中西部地区、户主受教育水平较低以及金融素养水平较低的家庭影响更大,同时这种影响还与冲击的程度正相关,进而数字普惠金融的积极作用在这部分家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文章的研究结论进一步阐述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改善金融包容性的重要现实意义,并在微观层面上解释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改善家庭福利、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积极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文文 景维民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促进健康消费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文章基于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了移动支付对家庭健康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移动支付对家庭保健消费参与和保健消费支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刺激家庭增加预防性健康投资,为解决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关口前移难题提供了数字金融支持;进一步研究发现移动支付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增强健康消费信念和提高保健产品可得性促进预防性健康消费;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移动支付对东部家庭、高收入家庭、高学历家庭和非老年家庭保健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文章为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挖掘家庭健康消费潜力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健康中国 数字经济 移动支付 健康消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兴强 史卫
利用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经济状况与心态调查"数据,本文首次实证研究健康状况主观感受蕴含的健康风险信息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同时探讨医疗保险的健康风险缓解和消费促进效应。发现的主要结论如下:户主自身的健康状况感受通常对家庭甚至低收入家庭的消费都没有显著负影响,但老年户主的健康状况感受却是家庭重要的健康风险来源;健康风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主要源于除户主外的健康感受差的成员和老年成员,健康风险大的家庭人均总消费、食品和非食品消费均更低,家庭会通过调整非食品消费来稳定食品消费以应对消费的健康风险效应;医疗保险有助于缓解家庭的健康风险,促进家庭消费,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伟锋
文章使用扩展的R&D模型分析了健康冲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并用1989~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健康冲击的发生使农户的健康人力资本下降,同时生产性支出减少,从长期来看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进一步下降,农户的收入下降。健康冲击使农户生产性支出的比重平均下降2.76%,农户的收入平均下降5.62%;与低年龄组农户相比,高年龄组农户的支出结构和收入水平受健康冲击的影响更大;当健康冲击发生时,高收入家庭生产性支出的比重下降幅度更大,收入水平下降程度也明显高于低收入家庭;参加医疗保险可以平滑健康冲击对农户家庭支出结构和农户收入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