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2)
2023(8151)
2022(6514)
2021(6498)
2020(5113)
2019(11811)
2018(11403)
2017(21395)
2016(11328)
2015(12634)
2014(12009)
2013(12252)
2012(11435)
2011(10627)
2010(10489)
2009(9750)
2008(9475)
2007(8493)
2006(7682)
2005(6992)
作者
(30152)
(26119)
(25525)
(24437)
(15895)
(12386)
(11319)
(10109)
(9916)
(9062)
(8865)
(8425)
(8159)
(7958)
(7824)
(7726)
(7477)
(7274)
(7151)
(7068)
(6468)
(6251)
(6107)
(6039)
(5850)
(5844)
(5511)
(5406)
(5304)
(5161)
学科
(55743)
经济(55682)
(51300)
(36075)
农业(34564)
管理(20192)
方法(19379)
中国(19242)
数学(18415)
数学方法(18346)
业经(16644)
农业经济(12390)
(12221)
贸易(12214)
(12103)
(11803)
企业(11803)
(11528)
(11464)
收入(10235)
发展(9921)
(9913)
地方(9819)
(9542)
农村(9523)
(9319)
劳动(9302)
(9004)
(8527)
(8193)
机构
学院(162832)
大学(159694)
(82919)
经济(81817)
研究(61808)
管理(60909)
理学(53047)
理学院(52508)
管理学(51866)
管理学院(51587)
中国(50900)
(47072)
农业(35341)
科学(33233)
(33082)
(32204)
(30262)
中心(28687)
业大(28382)
研究所(27482)
经济学(26729)
财经(25907)
经济学院(24231)
(24104)
(22421)
农业大学(21542)
(21142)
师范(21030)
北京(20994)
经济管理(20722)
基金
项目(108810)
科学(87442)
研究(84800)
基金(82487)
(71459)
国家(70738)
科学基金(60073)
社会(58978)
社会科(55502)
社会科学(55493)
基金项目(42958)
(39591)
教育(36158)
编号(34313)
自然(33997)
自然科(33232)
自然科学(33225)
(32972)
资助(32701)
自然科学基金(32674)
(29175)
成果(27588)
(26578)
国家社会(26387)
(25439)
中国(24198)
重点(23986)
教育部(22782)
(22735)
(22387)
期刊
(96297)
经济(96297)
(55121)
研究(49645)
中国(38478)
农业(37850)
科学(24827)
学报(23891)
业经(21175)
(20596)
大学(20139)
(19574)
金融(19574)
学学(19427)
管理(17036)
(17025)
农业经济(14783)
问题(14467)
农村(14223)
(14223)
经济研究(13942)
世界(13926)
财经(12903)
教育(12703)
(11246)
技术(11227)
经济问题(10568)
(10295)
(10276)
社会(10141)
共检索到250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生龙  李军  
随着人口的逐渐老龄化,中国即将面临巨大的农村老年贫困问题。本文主要验证健康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本因素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运用CHNS数据,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①随着健康状况的改善,居民的劳动参与显著增加,贫困发生显著下降。此外,相对城镇居民和青壮年农村居民而言,健康对农村老年居民贫困的影响更加显著。②健康状况的改善能够提高农村老年居民的福利比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农村地区健康基础设施和医疗保障的投入,是减缓农村老年贫困和应对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谭娜  周先波  
本文应用劳动时间Tobit模型和健康模型的联立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中农村老年人的调查数据,研究中国农村老年人"无休止劳动"问题。结果发现,对于客观健康BMI指标(过瘦和过胖),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年龄通过健康途径对老年人实际劳动时间的影响分别占年龄对实际劳动时间总影响的25%和79%;相对于1990年代,中国农村老年人在新世纪初"无休止劳动"的程度有所减弱。从老年人主观自评健康指标来看,年龄影响劳动时间的健康渠道效应占其总影响的比例不到2%,农村老年人存在较大程度的"无休止劳动"。中国农村老年人的劳动和福利状况需进一步得到关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子坚  张震霖  
开展全国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降低我国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率是现阶段我国脱贫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宏观判断以及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的微观案例表明,农村贫困主体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日益严重,健康素养普遍较低,缺乏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较难开展慢性病与传染病防治工作,部分贫困者无法正确选择重大疾病就医地点。究其原因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阻碍健康能力实践,贫困家庭疾病照料降低劳动力水平,贫困者弱势地位恶性循环。阻断因病致贫所带来的疾病—贫困循环、代际传递和代际逆传递,是我国现阶段农村贫困地区健康扶贫的破题之要。因此,应加快提升农村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健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优化新农合医疗保险门诊报销比例及范围,着力加快农村贫困地区的健康扶贫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靖  董晓媛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中国农村地区女性的劳动力市场参与和照料儿童责任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儿童照料的替代品,包括老人、亲戚以及育儿机构等,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CHNS数据,针对多个反映儿童健康的指标,重点考察了儿童照料替代品对于儿童健康所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母亲劳动供给时间和收入的前提下,被他人照料时间的增加对儿童健康呈现出显著的负面影响,适合儿童年龄的育儿机构的可获得性对于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显著为正。研究结果证实了目前农村地区儿童照料服务的差强人意以及针对儿童的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赞军  柳思维  
调查表明,一直到市场化改革前,我国的农村都较好地继承了非正规劳动合作,但市场化改革的洗礼,使一直被历史认同的非正规劳动合作有退出历史舞台之势,一些市场方式正逐步替代非正规劳动合作。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农业部门的贫困、道德力量的影响来解释非正规劳动合作的演进规律,而未能发现伦理道德背后行为抉择的力量。本文基于农民的经济理性,分析了其行为选择的力量,以及由这种力量主导的中国农村非正规劳动合作的演进规律及未来趋势,从另一种视角解释了调查结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温兴祥  程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艳芳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浙江和甘肃两省的预调查数据,分析了两省45岁及以上人群的健康状况对其劳动参与的影响。考虑到健康和劳动参与的联立性以及健康状况的内生性问题,建立了健康和劳动参与的联立方程,使用二阶段估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状况对45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劳动参与有显著的正影响;劳动参与不仅无损于健康状况,反而有利于健康,说明存在理由内生性。因此,在老龄化压力日益增大的当今社会,要保持劳动力市场中有足够的老年劳动力供给,加强健康保健服务、加大对卫生部门的投入十分必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童玉芬  廖宇航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和延迟退休政策即将出台的背景下,研究老年人健康状况对退休后的老年人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2014年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退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其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状况和退休老年人的劳动参与显著正相关;健康的恶化降低了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健康对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具有城乡、性别和年龄的异质性,农村、男性、高龄组的个体更容易因健康恶化而降低劳动参与;城镇、女性、低龄退休老年人会因健康改善而增加劳动供给。因此,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生龙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验证健康对中国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基于Probit模型回归的实证结果,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①健康对中国农村居民的劳动力参与有显著的影响,平均而言,健康状况每增加一个等级,中国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可能性将会提高3.48个百分点;②健康状况对中国老年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远远地高于对中青年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③健康状况对中国女性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要高于对男性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关斐  李麦收  
中国正面临快速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双重挑战,探索健康与老年人劳动参与之间的公共医疗保险调节效应对于释放老年人口红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7-2015数据,使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实证分析健康对中国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慢性疾病和健康冲击阻碍了老年人劳动参与,慢性疾病相比健康冲击对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影响更大。享有公共医疗保险在老年健康与劳动参与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参加城居保能够正向调节慢性疾病老年人的劳动参与,但对遭受健康冲击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新农合对慢性疾病和健康冲击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上述效应在农村老年人群体中更为显著。未来应逐步健全以提高老年人就业技能为核心的社会政策,加快落实弹性退休制度,优化均等化公共医疗保险的制度设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艳琳  付晨玉  
本文利用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21个省份的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及相关统计数据,全面分析了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多维贫困的改善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直接改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多维贫困状况,但这一改善效应在处于不同贫困强度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之间存在差异:能够显著改善贫困强度较轻(处于一维贫困和二维贫困)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贫困状况,但对贫困强度较重(处于三维贫困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贫困状况没有显著影响;并且,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高贫困劳动年龄人口的个人收入水平,间接改善他们的多维贫困状况,但这一机制对不同维度贫困的改善效应也有差异:能显著改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在收入、教育和就业维度的贫困状况,不能显著改善他们在健康和保险维度的贫困状况。本文认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实现中国农村地区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增强其对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多维贫困的改善效应,引导农村普惠金融助力精准扶贫。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廖文梅  邱海兰  秦克清  彭泰中  
本文通过识别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5种中间传导变量,构建了"健康水平——中间传导机制——贫困退出"的分析框架。基于江西省789户贫困户的入户调查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健康水平影响农村贫困户退出贫困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贫困户的健康水平在整体上对贫困退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会阻碍贫困退出;村庄为贫困村、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健康水平对贫困退出的阻碍作用更为显著;健康水平通过增加家庭总收入促进贫困户退出贫困。可见,扶贫政策若仅关注收入增长,忽视贫困户收入增长可持续机制,容易造成脱贫假象,政府扶贫政策应长期化和精准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云  张雪梅  唐丽霞  
20世纪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快速下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农村贫困问题并没有继续得到明显改善,贫困人口数量保持刚性稳定,过去对贫困人口数量的估算也受到了各方面的质疑,贫困人口生计脆弱性、妇女贫困等一系列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本文从我国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分布、贫困结构和贫困程度以及贫困人口生计等角度,总体叙述了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兴建  邓倩  
基于CHNS的八轮农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本文使用贫困发生率和平方缺口指数对农村贫困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把贫困变动分解为长期贫困效应、脱贫效应和返贫效应。实证结论表明,虽然长期贫困发生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是近期长期贫困的平方缺口指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脱贫效应是减少贫困的主要因素,返贫效应则是加剧贫困的诱因。此外,匿名性与非匿名性的增长率显示,匿名性低估了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增长率,从而高估了实际贫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海燕  程振源  
文章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中2000—2011年农村人口数据作为考察对象,将改进的森指数基于收入来源与户主性别、收入来源与教育水平分别进行复合分解,研究表明,女性户主与中学户主组内贫困发生率、男性和女性户主合并收入贫困缺口率、男性和女性户主组内以及这两组组间的工资收入贫困缺口基尼系数始终保持对增贫的正向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