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77)
- 2023(3071)
- 2022(2654)
- 2021(2558)
- 2020(2134)
- 2019(4518)
- 2018(4584)
- 2017(8277)
- 2016(4318)
- 2015(4956)
- 2014(4898)
- 2013(4734)
- 2012(4189)
- 2011(3881)
- 2010(3938)
- 2009(3587)
- 2008(3515)
- 2007(3296)
- 2006(3093)
- 2005(2634)
- 学科
- 济(15046)
- 经济(14910)
- 管理(11081)
- 业(10092)
- 企(9640)
- 企业(9640)
- 方法(7167)
- 学(6370)
- 理论(5343)
- 和(5320)
- 中国(5218)
- 业经(5183)
- 农(4978)
- 财(4175)
- 数学(3963)
- 数学方法(3886)
- 社会(3739)
- 制(3675)
- 经济理论(3247)
- 企业经济(3119)
- 税(3027)
- 农业(2933)
- 税收(2831)
- 收(2799)
- 地方(2759)
- 教育(2744)
- 务(2500)
- 环境(2496)
- 财务(2487)
- 财务管理(2484)
- 机构
- 大学(63361)
- 学院(62087)
- 研究(23797)
- 管理(22772)
- 济(20556)
- 经济(19897)
- 理学(19410)
- 理学院(19090)
- 管理学(18532)
- 管理学院(18430)
- 中国(18184)
- 科学(16763)
- 京(14480)
- 所(12549)
- 农(11617)
- 研究所(11572)
- 中心(11448)
- 财(10956)
- 业大(10162)
- 江(9985)
- 范(9637)
- 师范(9505)
- 北京(9294)
- 农业(9037)
- 院(8765)
- 财经(8453)
- 师范大学(7879)
- 省(7861)
- 州(7750)
- 经(7629)
- 基金
- 项目(44543)
- 科学(35457)
- 基金(33107)
- 研究(30251)
- 家(30169)
- 国家(29913)
- 科学基金(25231)
- 社会(20396)
- 社会科(17941)
- 社会科学(17932)
- 基金项目(17762)
- 自然(17504)
- 自然科(17103)
- 自然科学(17099)
- 自然科学基金(16810)
- 省(16758)
- 划(15185)
- 教育(13832)
- 资助(12924)
- 编号(12053)
- 重点(10788)
- 成果(10057)
- 部(9541)
- 计划(9101)
- 发(9006)
- 科研(8977)
- 创(8760)
- 课题(8229)
- 创新(8172)
- 大学(8117)
共检索到95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小平
2006年以来,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不仅与金融机构实现了信息联通,还采集了大量与信用相关的公共信息,如企业和个人身份、社保、环保、质检、欠税等信息。但是,相对金融信息,征信系统采集的非金融信息种类、数量少,且采集、整合难度较大,造成大量信息资源浪费。因此,建议依托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晋城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郭霞 张俊燕
征信系统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可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公平、公正市场环境的形成。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必须建立金融、行政和商业三大征信体系,设立绝对的权威部门统筹协调,制订信息采集详细标准,丰富征信产品运用场景,强化信息主体权益保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庆军
对于当前以商业银行为主要信用信息采集对象的基础征信系统来说,非银征信将会成为实现信用信息全面覆盖的良好补充非银征信亟待破局1999年,国务院特批成立上海资信有限公司,进行个人征信业务试点。其将近10年的探索,为建立更全面的个人征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随后,覆盖全国、以服务商业银行为主的央行征信中心建立起来,个人信贷业务的坏账水平持续下降。毋庸置疑,这个覆盖了9亿多人群、2100多万家企业和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庆军
对于当前以商业银行为主要信用信息采集对象的基础征信系统来说,非银征信将会成为实现信用信息全面覆盖的良好补充非银征信亟待破局1999年,国务院特批成立上海资信有限公司,进行个人征信业务试点。其将近10年的探索,为建立更全面的个人征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随后,覆盖全国、以服务商业银行为主的央行征信中心建立起来,个人信贷业务的坏账水平持续下降。毋庸置疑,这个覆盖了9亿多人群、2100多万家企业和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梅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逐渐向着符合市场经济和我国国情的方面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尤其是在资金筹集和运行上,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当前,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中的问题主要有:(1)社会保险覆盖面低,征缴困难,社会保障基金缺乏可靠的收入来源。(2)基金收缴难,来源不稳定。(3)社会保险费税务征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聂晶
地级市的公共图书馆做好覆盖全社会的文化服务,是实现公共文化普遍均等服务的要求。扬州市图书馆为满足扬州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推进"文化强市"的建设,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通过总馆、社区分馆、流动服务车、24小时自助图书馆、手机图书馆等形式,探索出一套全方位、立体式服务市民的方法,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与思考。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总分馆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俐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学资源库历经10年的建设和应用,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面对新要求、新期待、新机遇,还须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关键词:
资源库 职教20条 互联网+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仍然比较单一,财政投入和事业收费之外的其他社会力量投入仍然非常薄弱(见图8-3),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的局面尚未真正形成。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多元投入的机制是我国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见表8-3。当前激励社会力量投入职业教育的政策趋向是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其工作重心体现在四个方面,见表8-4。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真真
<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首次明确“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为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的改革任务之一。面对全球人口态势变化下的中国人口新格局,需要转变思路,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推进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的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匡时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通过单位福利保障实现"单位全覆盖";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保障经历了从"建制扩面"向"广覆盖"与"双覆盖"的转变;"十八大"将"全覆盖"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首要方针,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社会保障全覆盖既指制度全面覆盖,也指人数全民覆盖(即应保人口的全覆盖)。社会保障全覆盖反映了普遍主义福利思想,折射出政府反对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的施政理念。要坚持"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制度全覆盖带动人口全覆盖,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为突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树敏
伴随着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征信体系建设涉及的诸多环节还不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滞后,征信标准化滞后和信用评估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模式、政府部门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和担当的角色、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个人信用评估和企业信用评级等问题仍值得深思和探讨。
关键词:
征信体系 个人信用评估 企业信用评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苏京春
一、机制创新:以"政府购买服务"为核心的"社会化"。随着我国社会保险覆盖面的扩大,现有经办机构和工作人员数量不能满足需求,加之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实际上对政府的人力、财力、物力都提出了严峻挑战。无论是下大力气建立规范统一的管理机制、扩充经办机构数量、扩大经办工作人员队伍还是加大经办基础设施投入,从财税角度来看,无疑都将形成负担压力:一是这些做法将直接推高我国行政管理成本,而鉴于我们此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欧阳煌
近年来,湖南省财政社保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财政社保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成效明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养老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特殊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有力,财政社保资金管理更加规范。在新常态下,还要在准确把握形势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财政社保工作。准确把握形势,做出科学预判"三期叠加"影响财政社保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经济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一般公共财政和社保基金收入增速相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文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不完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公平性不足,难以承担起服务民生的重任;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性不强,形成财政的潜在包袱;社会保障体系运行效率不高,难以充分调动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新要求,人口发展使社会保障体系面临新的环境,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对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提出新挑战。必须明确多层次、多支柱模式,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建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制度,优化运行效率;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使社会保障体系各支柱的发展趋于合理;采取有力...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商业保险 养老保险 和谐社会
[期刊] 征信
[作者]
类延村 李玉玲
社会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维度与主要内容。我国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经历了探索、起步、发展、扩张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纽带的银行业征信机构、以各级政府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为代表的公共征信机构、以自发发展为特征的市场和社会征信机构,初步形成了社会征信体系基本框架。然而,社会征信体系深化发展逐步呈现出社会认知模糊、法律法规不完善、征信标准化滞后、征信产品较单一等问题。因此,应以完善专项法律法规框架为基础,重点推进行业和地方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信用信息征集,完善征信市场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实现社会征信体系的全覆盖、体系化和法治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