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0)
2023(12644)
2022(11052)
2021(10448)
2020(8766)
2019(20285)
2018(20156)
2017(38401)
2016(21367)
2015(24224)
2014(24382)
2013(23580)
2012(21469)
2011(19454)
2010(19337)
2009(17473)
2008(16949)
2007(14808)
2006(12876)
2005(11488)
作者
(60096)
(49771)
(49403)
(47020)
(31682)
(23795)
(22423)
(19518)
(19037)
(17802)
(17054)
(16706)
(15729)
(15591)
(15342)
(15247)
(15028)
(14777)
(14297)
(14161)
(12344)
(12310)
(11813)
(11268)
(11183)
(11121)
(11085)
(10924)
(10011)
(9753)
学科
(76454)
经济(76331)
管理(65928)
(59331)
(51130)
企业(51130)
方法(35597)
数学(30504)
数学方法(30128)
(23062)
中国(22957)
(20430)
(19020)
业经(18175)
(17331)
理论(14780)
(14700)
地方(14663)
财务(14631)
财务管理(14601)
技术(14131)
企业财务(13873)
(13263)
农业(13244)
(13193)
贸易(13187)
(13010)
环境(12840)
(12823)
(12437)
机构
大学(295787)
学院(294839)
管理(117622)
(111792)
经济(109089)
理学(102159)
理学院(100985)
管理学(99274)
管理学院(98728)
研究(96811)
中国(70094)
(63096)
科学(60015)
(54443)
(48269)
(44452)
研究所(43862)
业大(43584)
中心(43430)
(43146)
财经(43078)
(40211)
北京(39872)
师范(39853)
(39106)
(35576)
农业(34704)
(34671)
技术(34053)
经济学(32835)
基金
项目(204166)
科学(161160)
研究(152649)
基金(147174)
(127306)
国家(126224)
科学基金(108774)
社会(94048)
社会科(88989)
社会科学(88969)
(80272)
基金项目(78693)
教育(72446)
自然(70925)
自然科(69228)
自然科学(69215)
(68168)
自然科学基金(67972)
编号(63734)
资助(60060)
成果(51780)
重点(45877)
(45586)
课题(44691)
(42932)
(42765)
(40655)
创新(39823)
教育部(39520)
项目编号(39381)
期刊
(122257)
经济(122257)
研究(86529)
中国(60095)
学报(45628)
管理(43796)
(42116)
科学(42051)
教育(41803)
(40011)
大学(34927)
学学(32684)
技术(29777)
农业(27747)
(23398)
金融(23398)
财经(20889)
业经(19670)
经济研究(18451)
(17648)
图书(15714)
问题(15579)
职业(14927)
理论(14893)
科技(14706)
(13936)
实践(13760)
(13760)
技术经济(13291)
(13253)
共检索到429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德方   陈宝明   汤富强  
激励是科研职业的基础性问题。在科研职业化过程中,激励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激励制度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和专业化。科研人员激励主要受到自身和外部两方面影响,科研动机和科研能力、科研物质条件和科研交流协作构成了科研人员激励的主要影响因素。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跨越准备期、早期、成长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职业生涯所处阶段不同,科研人员自身需求以及外部条件也存在很大不同,客观上要求激励目的和手段更加具有针对性。本文在激励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科研人员全职业生涯激励框架,经过分析认为我国科研人员激励制度的设计还存在面向全职业生涯的针对性不够问题,为此提出构建和完善新时期科研激励基本框架、针对职业生涯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激励设计等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怀  邵慰  
为了对高校科研人员进行有效激励,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层理论为基准,将现有的高校科研人员的激励制度进行层级分析。研究发现现有的激励制度大致分成如下三个层级:政治和法律层级、组织层级和个人层级。政治和法律层级、组织层级的制度主要是正式制度,个人层级的制度主要是非正式制度。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正式制度的激励作用,事实上非正式制度在激励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提出高校科研人员激励制度设计的方法,为高校科研人员的激励制度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冠凤  何静  
教学科研人员是同时承担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核心成员,其激励问题一直为学界和高校管理层所关注。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科研人员特点,实证分析了教学科研人员现有激励制度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教学科研人员努力工作的动力,更多来自于工作本身产生的激励,相对而言,校方的奖励制度激励效果较差;在学校所实施的激励制度中,职称晋升制度优于报酬制度,科研奖励制度优于教学奖励制度;职称越高、年龄越大,内在激励机制的激励效果越强,外在激励机制的激励效果越弱。最后,本文对完善教学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给出了建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丽华  张康宁  赵迎光  张志强  
在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中,是否应该适时转移研究主题是每个科研人员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学术论文相似度及其对被引频次的影响。基于“商业与经济”和“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两个学科的作者与论文数据,以学术论文相似度为自变量,论文被引频次为因变量,作者数、论文篇幅、参考文献数、期刊影响因子以及作者学术年龄为控制变量,构建负二项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两个学科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学术论文相似度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特征,商业与经济学科39.5%的科研人员研究主题发生转移,学术论文相似度不会影响其被引频次,而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学科45.6%的科研人员研究主题发生转移,学术论文相似度对其被引频次存在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百宁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技推广人员队伍稳定和发展,调动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就要从根本上完善农技推广人员职称制度,解决其职业生涯发展问题。本文在分析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转移对现代农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农业发展的悖论,如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和列昂惕夫悖论,分析并揭示农技推广人员职称制度的完善与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平衡,对农技推广人员队伍稳定和发展及其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连维良  
守信激励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制度安排,对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激发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促进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完善守信激励制度,应处理好一些重大问题,包括激励与惩戒、规范与创新、政府与市场、跨区域和跨领域、普惠和特惠、共享和保护等多方面关系,以使民众和多重经营主体切实感受到诚实守信带来的效益,更好实现守信激励的制度功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旗扬  贺德强  陈启源  
文章通过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析以及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进行中外对比,概括出处于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探讨了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组织激励和文化激励,强调了薪酬激励的重要性。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放  李哲  董小红  
职业生涯关注与在职消费同属企业高管隐性激励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两者不仅存在潜在的替代关系,也可能受到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的影响。在激励机制的理论框架下,选取2005年至2013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作为样本,以企业产权性质和所在省份的政府行为规范化指数等量化指标作为调节性因素,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按同年度、同行业的在职消费四分位水平进行组别划分,构建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以验证假设,并从测度方式和替代性情景两个角度实施测试,以保证研究结论稳健成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职业生涯关注的隐性激励减弱时,上市企业高管会寻求更多的在职消费;在具备国有产权性质和身处政府行为规范化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增文  
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缺口日益加大,2012年政府欲延迟领取养老金计划而征求意见,从效率的视角来看,这种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呢?本文将从社会保障制度的流程视角进行切入,分析如何调整才能使得在公平条件下,制度改革更具效率,也就是个体达到退休年龄时的社会保障缴费率与工资税率的一个均衡问题。笔者采用了生命周期模型,在非分离性偏好和残疾概率条件下,估计个体在退休后生活消费支出的变化状况,并且采用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变化幅度以及退休年龄的自我决定的家庭行为来确定生命周期模型的关键性结构参数。我们估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变化幅度取决于家庭成员子女的消费,实证结果显示,改革可以延长弹性退休年龄1年以上,从个体所得税的视角来看...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欧桂燕  岳名亮  吴江  马廷灿  
随着学科交叉广度与深度的增强,科研合作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主要以合著论文的形式广泛存在。有效的科研合作有助于资金流动、增加科研产出,从而促进学术职业生涯的有效开展。本文以2001—2010年化学领域23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简称"杰青")为例,通过履历分析方法获取杰青基本信息与工作经历,基于SCI合著论文对比分析杰青获得者在其学术职业生涯阶段三个关键时间节点合作模式与合作角色的演变特征,以期为把握杰出科研人员的成长规律提供一定认识。研究结果发现,当站在更高的学术高度,拥有更多的科研资源与学术人脉时,杰青获得者与国内其他高校(机构)学者的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合作角色也随着学术经验、声望的提高产生明显的转化,从晋升正高职称前的执行者角色逐渐转化为以指导者身份为主导;在整个学术职业生涯中,杰青获得者科研合作贡献度逐渐提升,而后趋于平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卢祖丹  
科研数据开放共享对于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推动科研人员实施数据开放共享,文章以文献调研和内容分析为基础,从计划行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制度理论及社会影响理论等多重研究视角出发,系统探讨科研人员数据开放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将其分解为态度认知、政策制度、技术基础、资源条件及文化规范等5个类别17小类因素,并依据开放共享流程解析各类因素的发力点和控制抓手。基于此,研究借鉴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构建科研人员数据开放共享激励机制,以期为有效推动科研人员数据共享行为、开创全社会科研创新繁荣局面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佟健  宋小宁  
利用职业生涯考虑模型,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官员在职业生涯的前期会选择努力工作,树立工作能力强的声誉;而在职业生涯的后期,地方政府官员的能力已经被上级政府了解,晋升无望的地方政府官员没有了工作的动力。领导干部终身制会产生激励不足,而官员的任期制解决了地方政府官员努力不足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兰兰  王建虹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的重要部分。据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特点,探讨其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激励的基本原则及激励机制,以促进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实现青年教师和高校发展的双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娅  
以英国约克大学和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为调查对象,对英国公共科研体系中科研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剖析,涉及聘用、岗位管理、薪酬结构与水平、收入激励等多个方面。研究表明,英国公共科研体系中相关机构对科研人员人事制度安排具有较大裁量权,采用"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层级式岗位管理,执行以"固定年薪"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薪酬制度,实施多元化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激励,并以"产出侧+投入侧"全覆盖的开放式人员绩效评价作为公平合理薪酬福利体系的支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叶晓倩  
本文以外派管理人员(EMs)的职业生涯激励为切入点,在现有理论基础上构建了针对EMs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综合管理模型,并以中国远洋集团公司为例进行了实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