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8)
- 2023(8146)
- 2022(7002)
- 2021(6552)
- 2020(5729)
- 2019(13390)
- 2018(13658)
- 2017(26338)
- 2016(14126)
- 2015(15610)
- 2014(15604)
- 2013(15371)
- 2012(14187)
- 2011(13015)
- 2010(13466)
- 2009(13030)
- 2008(13035)
- 2007(11607)
- 2006(10805)
- 2005(10323)
- 学科
- 济(55179)
- 经济(55073)
- 管理(42503)
- 业(37279)
- 企(31270)
- 企业(31270)
- 方法(21548)
- 制(19895)
- 数学(18942)
- 数学方法(18695)
- 中国(18507)
- 财(17999)
- 农(14950)
- 体(13436)
- 银(12548)
- 银行(12536)
- 业经(12202)
- 行(12076)
- 体制(11390)
- 融(11111)
- 金融(11108)
- 贸(11007)
- 贸易(11000)
- 易(10794)
- 务(9493)
- 财务(9464)
- 学(9440)
- 财务管理(9433)
- 税(9269)
- 度(9149)
- 机构
- 大学(201767)
- 学院(198416)
- 济(86489)
- 经济(84685)
- 管理(73214)
- 研究(69820)
- 理学(61582)
- 理学院(60897)
- 管理学(59868)
- 管理学院(59483)
- 中国(56212)
- 财(48109)
- 京(43484)
- 科学(37876)
- 财经(35933)
- 所(35028)
- 经(32499)
- 江(31188)
- 中心(31087)
- 研究所(30724)
- 北京(28529)
- 农(28155)
- 经济学(27521)
- 财经大学(26645)
- 范(25557)
- 师范(25333)
- 院(25292)
- 经济学院(24656)
- 业大(24650)
- 州(24267)
- 基金
- 项目(119692)
- 科学(94357)
- 研究(91262)
- 基金(87258)
- 家(75002)
- 国家(74374)
- 科学基金(63106)
- 社会(59234)
- 社会科(56062)
- 社会科学(56052)
- 基金项目(44957)
- 省(44802)
- 教育(43121)
- 划(38336)
- 自然(38143)
- 自然科(37227)
- 自然科学(37217)
- 编号(37009)
- 自然科学基金(36553)
- 资助(36128)
- 成果(32891)
- 制(28408)
- 部(28215)
- 重点(27454)
- 课题(26764)
- 发(25332)
- 教育部(24822)
- 国家社会(24782)
- 性(24679)
- 创(24521)
共检索到324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鹏飞 张健明
2011年波兰启动新一轮养老金结构性改革,组建了"二支柱"养老金模式。此次改革背离了世界银行提倡的"三支柱"养老金模式,改革后波兰养老金发展的系列指标表明,此次养老金改革一定程度上是失败的。反观我国多支柱养老金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内在矛盾,基于波兰新一轮养老金结构性改革的教训,深刻反思我国多支柱养老金制度建设中的内在矛盾,对于健全我国多支柱养老金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多支柱养老金制度 波兰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雷克·戈拉 米哈伊·茹特科夫斯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连芬 刘德伟
20世纪70年代以来,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养老保障财务危机,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多支柱"模式是世界银行倡导的养老保障改革最佳方案。为了应对"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压力,我国逐步建立了养老金"三支柱"模式,但"三支柱"模式无法解决现存的许多问题。为了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我国有必要吸取世界银行的思想和建议,积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金"五支柱"模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类承曜
一、波兰养老金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波兰养老金体制改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建立在现收现付基础上的旧的养老金体制难以为继。1996年波兰政府决定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养老金体制的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制,将原来确定受益制改为确定缴费制,同时在新养老金体制中引入基金积累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秉文
<正>主持人语:1994年世界银行出版发行研究报告《防止老龄危机》,向相关国家推荐养老金三支柱理念,倡导三支柱制度架构。三十年来,世界各国养老金体系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支柱理念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三十年里,中国养老金体系建设从无到有,从一个支柱起步到三个支柱落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实,早在1991年印发的被称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里程碑的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就提出了三支柱养老保险的理念: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比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理论提前了三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彦丽 康芸烨
受智利改革成就、世界银行建议和国内经济危机等影响,1997年墨西哥养老金制度结构性改革,将公共养老金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待遇确定型转向完全基金制缴费确定型个人账户制。墨西哥此次改革与拉美其他国家相比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但改革实施后,逐渐暴露出道德风险、代际公平、财政风险、可持续性和管理不善等问题,改革效果甚微,财务危机严重。2007年,墨西哥再次进行养老金制度改革,基本形成三支柱的现行养老保险体系。这两次养老金改革在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同时,也导致老年贫困和收入不平等等问题。通过剖析墨西哥养老金制度改革,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养老金制度的性质和定位;认识到养老金制度改革必须考虑非正规就业及其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变化;重视缴费型养老金与非缴费型最低保障养老金的匹配,认识到养老金改革应结合本国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基本国情,制度的管理质量和效率事关改革成效、管理与运行成本以及重视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
墨西哥 养老金制度 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辰
自社会保障制度诞生以来,以缴费确定型为财务模式的账户养老金一般广泛存在于养老金体系的第三支柱中,少数情况下也存在于第二支柱。智利于1981年建立了个人账户完全覆盖第一支柱的养老金制度,成为全球养老金改革的先驱试验。在智利前后两轮养老金制度改革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从完全市场化到逐渐回归政府责任的过程。本文首先梳理账户养老金政府责任的学理基础,进而回顾智利养老金改革历程,剖析“智利模式”将个人账户完全覆盖第一支柱养老金的弊病,继而思考我国第一支柱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政府责任定位,厘清第一支柱养老金未来发展的应然取向,以期提升我国第一支柱养老金的整体制度效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克用 施文凯
一、清晰产权,统账分离,建立独立的普惠型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重点和核心是将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分离,领取基础养老金不再以个人缴费为前提。分离后的基础养老金独立为普惠型公共养老金(零支柱),主要体现在支付端,其由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按比例共同承担,达到法定年龄的城乡居民均可领取。同时扩大普惠型公共养老金的来源和规模,将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和个人的资助纳入普惠型养老
关键词:
养老金制度 普惠型 第三支柱 个人账户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米哈伊·茹特柯夫斯基
一场养老金改革浪潮正横扫中东欧,并迅速扩展到中亚。与一般的认识不同的是,转轨经济国家的养老金改革并不是先前模式的复制。这是一场全新的改革,它给人们一生中收入分配的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许多专家从智利和绝大多数其他拉美国家的经验中得出如下结论:一个...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静
一、国际养老金市场动向(一)市场规模截至2006底,全球养老金资产的总市值已达到26万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14%。养老金资产规模的稳步增长主要归功于由养老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洪彬
本文通过对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比较 ,以及对我国现行养老金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 ,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金制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即建立“三支柱”或“三层次”的养老金体系和养老基金的运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洪哲
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总矛盾是养老保障供给能力将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根本任务是确保国家安全顺利地渡过人口老龄化高峰。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完全积累制不能成为我国养老保障筹资模式转轨目标,部分积累制只应作为改革过渡性目标,当前养老保障模式转轨时机并不成熟。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米红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研究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的"双轨制"带来诸多弊端。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统筹设计,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补充保险相结合的保险制度,逐步化解"双轨制"矛盾,实现普惠共享、统筹城乡、互助互济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Jamie Jenkins Malcolm Winter
引言近年来,英国进行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涉及层面甚广。这既出于制度设计的需要,也出于现实需要。很多人认为,新出台的干预性政策在制度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促使民众为日后养老作充足储备。但也有不少人表示,这些政策姗姗来迟。诚然,除了那些曾受惠于"固定收益计划"的人士及现在正加入"固定缴费计划"的人士外,还有一些人们并未加入任何计划,不知该如何选择。就大多数英国就业人口而言,想要有足够的养老金退休,还需很多年的时间。不过制度框架已经就位,收获指日可待。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廖楚晖 李兴华 魏贵和
以 Lucas(1988)和 Rome(1990)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开创以来,人力资本积累被看作与物质资本一样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借助于人力资本积累这一桥梁,在 Samuelson(1958)&Diamond(1965)的世代交叠模型(OLG)的基础上,许多研究将养老金制度、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其他要素相联系,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养老金制度与教育投资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这对于当前社会保障改革进程中的养老金计划和制度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养老金制度 教育投资 理论和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