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5)
- 2023(14870)
- 2022(11950)
- 2021(10700)
- 2020(8863)
- 2019(19496)
- 2018(19308)
- 2017(35988)
- 2016(20024)
- 2015(22743)
- 2014(22959)
- 2013(21957)
- 2012(20503)
- 2011(18722)
- 2010(19148)
- 2009(17923)
- 2008(17648)
- 2007(16273)
- 2006(14842)
- 2005(14132)
- 学科
- 济(95124)
- 经济(94998)
- 管理(62029)
- 业(53358)
- 企(44951)
- 企业(44951)
- 方法(29536)
- 中国(26398)
- 数学(24618)
- 数学方法(24336)
- 农(22968)
- 财(22933)
- 地方(22660)
- 制(22289)
- 业经(21967)
- 学(21247)
- 体(17390)
- 银(15138)
- 银行(15086)
- 农业(15009)
- 融(14950)
- 金融(14943)
- 行(14483)
- 理论(14454)
- 地方经济(13864)
- 环境(13728)
- 务(13183)
- 财务(13132)
- 财务管理(13097)
- 体制(12783)
- 机构
- 大学(292545)
- 学院(291420)
- 济(123555)
- 经济(120850)
- 研究(108766)
- 管理(102455)
- 理学(86356)
- 理学院(85310)
- 管理学(83639)
- 管理学院(83134)
- 中国(82318)
- 科学(65321)
- 京(63379)
- 财(60685)
- 所(56325)
- 农(51927)
- 研究所(50635)
- 中心(48232)
- 江(47162)
- 财经(46180)
- 业大(42704)
- 经(41661)
- 农业(40592)
- 北京(40206)
- 院(39677)
- 经济学(39361)
- 范(38562)
- 师范(38046)
- 州(36823)
- 省(35167)
- 基金
- 项目(188129)
- 科学(147431)
- 研究(136800)
- 基金(135297)
- 家(119856)
- 国家(118852)
- 科学基金(100000)
- 社会(88342)
- 社会科(83451)
- 社会科学(83428)
- 省(74026)
- 基金项目(69876)
- 教育(63245)
- 自然(62706)
- 划(62454)
- 自然科(61207)
- 自然科学(61185)
- 自然科学基金(60101)
- 资助(54879)
- 编号(53892)
- 成果(46225)
- 重点(43875)
- 发(41594)
- 部(41410)
- 课题(40245)
- 创(38541)
- 制(37760)
- 国家社会(37302)
- 创新(36338)
- 教育部(35405)
- 期刊
- 济(151904)
- 经济(151904)
- 研究(94229)
- 中国(69726)
- 学报(50973)
- 农(49215)
- 财(49023)
- 科学(45373)
- 管理(43191)
- 大学(38978)
- 学学(36906)
- 教育(36381)
- 农业(32617)
- 融(29960)
- 金融(29960)
- 技术(26013)
- 财经(25052)
- 经济研究(24920)
- 业经(22229)
- 经(21765)
- 问题(19348)
- 业(16853)
- 版(15169)
- 技术经济(14400)
- 贸(14164)
- 世界(13994)
- 现代(13176)
- 科技(12958)
- 业大(12937)
- 国际(12891)
共检索到467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林木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完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庞明川 宁赋宪
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健全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创造,而且也是对宏观调控的创新和发展。本文一方面基于历史逻辑从中国宏观调控长期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与形成的特色中提炼宏观调控制度,另一方面遵循宏观调控的规律,主动设计实践中缺失的宏观调控制度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文章按照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要求,结合科学制度体系应具备的科学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特点,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并阐释健全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实现路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述英
论体制转轨时期如何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王述英一、引言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年来,市场取向改革全面展开,新旧体制转轨进入了一个新的质变阶段,新体制的框架已初具规模。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整个...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方福前
我国的宏观调控实践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宏观调节"的概念;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报告正式使用了"宏观调控"的提法;1993年l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航 张骥 马斯曼
近几十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系统性特色的宏观经济发展、运行和调控之路,提出并展开了“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政策实践。我国不断寻求突破凯恩斯主义等传统理论框架,推动从宏观经济调控走向宏观经济治理,坚持长短期兼容、供需动态平衡、宏微观协调,强调总量调控与结构优化、周期内平衡与跨周期统筹、流量稳定与存量迭代、势能激活与动能畅通之间的一致性和协同性,就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思路和方式及与其他政策的协调搭配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探索。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思想、战略和实践已不单是宏观经济学的创新成果,而是汇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潮流,构成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能够有力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各项任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建军
<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新的里程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惠平
作者针对我国传统宏观调控体系的三个特点,提出现代宏观调控体系必须实现党政分开、政经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目标就不仅仅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而且还必须包括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和生活水平等五个具有层次性的目标。
关键词:
宏观调控体系,市场经济,调控目标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伟
<正>一、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新时代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要创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贯彻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审议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中,明确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强调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系统布置了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及相应的体制机制方面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在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制度安排下,财政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财政与市场、财政与社会、财政与民众各个层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财税预算制度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中国财政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期间,尽管经过了1994年税制与分税制的大规模改革,但离现代财政制度相距甚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而且也必须从深化财政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体系,增强财政治理能力入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财税体制改革,对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等提出明确要求,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于服务党和人民事业,立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立足于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预算是国家战略和政策的集中体现,是优化政府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财政部坚持改革创新,勇于攻坚克难,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形成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制度成果,有效发挥了财政宏观调控作用,有力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董忠
一、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目标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出发,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综合目标,就是要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的基础上,努力保持国民经济宏观总量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较快增长.主要内容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持国民经济有效、协调、稳定较快增长.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步伐,力争国民经济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要从实际出发,注意量力而行,要综合考虑我国经济技术、资源、结构等的承受可能,追求一个质量好、效益高、有需求的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速度.2.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总供求平衡具体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象贤
近一个时期,全国正实施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适合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已到了一个关键时刻,绝不能再延误时机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市场建设步子在加大,市场调节功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立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支撑,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障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金融治理是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治理。发展和完善金融制度,改革完善金融治理体系,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总体要求,加快完善金融制度体系特别是重要金融制度,健全金融治理体系,提高金融治理能力,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