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8)
2023(6617)
2022(5511)
2021(5128)
2020(4151)
2019(9109)
2018(8863)
2017(16255)
2016(9153)
2015(10207)
2014(9936)
2013(9281)
2012(8595)
2011(7579)
2010(7757)
2009(7029)
2008(6980)
2007(6507)
2006(5852)
2005(5364)
作者
(24956)
(20721)
(20496)
(19888)
(13203)
(9935)
(9473)
(7997)
(7880)
(7497)
(7236)
(7095)
(7056)
(6736)
(6718)
(6321)
(6094)
(5991)
(5931)
(5851)
(5282)
(5072)
(5050)
(4978)
(4661)
(4629)
(4585)
(4553)
(4304)
(4274)
学科
(25458)
经济(25399)
管理(25090)
(21828)
(21593)
税收(20163)
(19998)
(18621)
企业(18621)
(14387)
中国(9823)
(9579)
(9160)
(8248)
方法(7567)
财政(7228)
(7078)
(6497)
财务(6473)
业经(6471)
财务管理(6455)
地方(6286)
企业财务(6148)
(6112)
(5898)
数学(5872)
理论(5827)
数学方法(5799)
(5606)
(5587)
机构
学院(117278)
大学(116475)
(43281)
研究(43132)
经济(42178)
管理(40289)
理学(33876)
理学院(33438)
管理学(32815)
中国(32598)
管理学院(32582)
(30501)
科学(25830)
(25251)
(21984)
财经(21462)
(20360)
(19823)
(19448)
研究所(19428)
中心(19226)
业大(16203)
北京(16124)
(15985)
财经大学(15764)
农业(15717)
(15522)
(15492)
师范(15285)
(15265)
基金
项目(76555)
科学(59074)
研究(58920)
基金(53768)
(48447)
国家(47564)
科学基金(39157)
社会(36516)
社会科(34397)
社会科学(34385)
(30159)
基金项目(27382)
教育(26668)
(25492)
编号(24753)
自然(23254)
自然科(22693)
自然科学(22679)
成果(22592)
自然科学基金(22271)
资助(21414)
课题(17786)
重点(17580)
(16858)
(16493)
(16225)
(16005)
项目编号(15961)
(15709)
国家社会(15503)
期刊
(52496)
经济(52496)
研究(42678)
中国(29709)
(24883)
学报(21962)
(19464)
教育(18140)
科学(17165)
大学(16196)
(15331)
学学(15317)
管理(15261)
(15216)
税务(13498)
农业(13056)
财经(10218)
(10196)
金融(10196)
技术(8831)
经济研究(8825)
(8745)
业经(7858)
(6972)
(6932)
问题(6378)
财会(5933)
会计(5833)
国际(5813)
职业(5685)
共检索到194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龙  吴波  
地方税体系是地方治理的制度基础,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关系,关系国家治理效能。当前,地方税体系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国家治理效能。为此,健全地方税体系需要处理好中央控制能力和地方自主能力、公共服务的受益性与供给效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等诸多关系,以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为重心,中短期以共享税分成比例和模式的优化为主,并辅之以差异性地方专属税种;长期则是着眼数字经济、信息经济等经济形态的变化,加快调整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以增值税为主的税制结构,提升直接税的比重,并与土地出让金制度改革、加大中央事权结合起来,提升地方专属税种的地位,形成新的地方税体系格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健全地方税体系研究课题组  
(一)长期目标任务。长期看,应通过完善地方税种、合理分权、加快税费制度改革、提高征管水平,逐步建立规范、稳定、可持续的地方税体系。具体措施如下:1.培育地方主体税种(1)推进房地产税改革。房地产税具有税源稳定、成长性好的特点,适合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美国、德国、日本、法国都将其作为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当前,不动产登记工作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郝昭成  
健全地方税体系,是党的十九大对深化税制改革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开启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本轮税制改革的一场攻坚战。健全新时代地方税体系,不仅具有政治和经济双重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重大现实意义。健全地方税体系,首先明确三个基本概念:一是地方税,是指税收收入专属于地方政府的税种。二是地方税收,是指地方税的收入加上地方政府从共享税中得到的分成部分。三是地方政府,从分税制角度看,
关键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经纬  
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财权逐渐上解,中央地方共同事权越来越多,而地方支出责任并未减小。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推行减税降费等政策,造成地方政府收入增速降低,而养老金发放、基层"三保"等刚性支出给地方财政造成的压力则持续增加,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愈发显现。同时,由于我国地方税体系落后,间接造成地方税收收入偏低,进一步制约了我国财政治理效能的改善。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杨志勇  
健全地方税体系是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围绕地方税体系主体税种的选择有许多争论,但现有的税种解决不了地方主体税种问题;消费地课税原则不能适应一国之内地方税体系健全的需要。健全地方税体系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作法,但必须走出中国道路。从根本上看,应以有效提供地方公共服务为中心,实现从健全地方税体系到健全地方政府融资体系的转变。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蒋晓蕙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及公有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人均国民收入的低水平及传统观念的束缚致使我国的财产税税基窄、集中的收入少、占整个税收比重小,等等。建议通过完善房产税、土地税及遗产税和赠与税等具体税种,健全、规范我国的财产税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樊慧霞  
一、统筹改革现有地方税种,渐进培育地方主体税种。1.将现行涉及房地产的税收进行"一揽子"综合改革,逐渐把保有环节征收的房地产税培育为地方政府、特别是县市级基层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第一,根据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樊慧霞  
重构地方税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本文基于国家治理视角,提出了地方税二分法的划分原则。并结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完善税制改革"的具体目标与任务要求,对我国地方税体系重新构建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靳继东  
积极推进和完善地方税体系建设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国家治理重要制度基础,地方税体系建设应以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为指向,重点围绕在当前政府与市场关系条件下地方政府税收行为、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着眼于政策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积极探索地方税体系的改革方向和实践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宁  朱云飞  
受国家政体、经济体制、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影响,不同西方国家的地方税体系模式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涵盖地方税权、地方税种、地方税收规模、地方税务机构等多方面内容,而且它们之间相互影响,最终形成既基本符合税收理论,又紧密结合本国国情的完整地方税体系。西方发达国家的地方税体系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对调节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对完善我国的地方税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华  
构建和完善地方税体系既是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之一。笔者认为可以从财力保障、政府治理、税收构成、政府层级四个维度分析地方税的内涵。1994年以来我国地方税的改革主要集中于完善税制,而在税系健全、结构优化、税权下放方面进展有限,甚至由于营改增的推进使得地方税体系中独享的主体税种缺失。目前我国地方税体系在财力、税权、税系等方面存在问题,建议综合考虑共享与专享、税收与税权、税制体系与主体税种等改革,在财政体制的大框架内逐步完善地方税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世军  
乡村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是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重要指向。乡村治理不仅关乎乡村的和谐稳定,也深层影响国家繁荣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浪潮下,乡村治理环境随之变化,风险与机遇并存,乡村治理体系亟待重构。目前,乡村治理主要面临以下桎梏。一是治理主体缺位。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村空心化”现象加剧,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引发了其家人亲眷的“次生外流”。有知识、有能力的农村青壮年在乡村治理中缺位,农村世代相承的村民自治制度难以为继。二是社会结构分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池建华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需要分析自治、法治、德治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理论分析也需要紧密结合当前的乡村治理实践。道德"红黑榜"即是当前某些乡村地区出现的新型乡村治理措施,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道德"红黑榜"既重视弘扬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标准,同时又增加了脱贫扶志等契合时代需要的新标准。在评选程序方面,道德"红黑榜"坚持村民自治,注重强调公开、公正、公平,坚持奖惩教育相结合,从而激发乡村内生自治活力。同时,乡村社会法治建设为道德"红黑榜"提供了相应的法治保障。道德"红黑榜"在不同层面发挥了积极的德治功能、自治功能、法治功能,有利于"三治结合"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健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佐  朱广俊  龚辉文  
论“地方税体系”□刘佐朱广俊龚辉文“地方税体系”是我国近几年来税收理论中出现的一种提法。至于税收理论和实践中有没有“地方税体系”,这样的提法是否妥当,则是一个需要全面、系统分析,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一、关于“地方税体系”观点的提出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