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89)
- 2023(6773)
- 2022(5837)
- 2021(5378)
- 2020(4674)
- 2019(10333)
- 2018(10221)
- 2017(19192)
- 2016(10847)
- 2015(12263)
- 2014(12117)
- 2013(11895)
- 2012(10709)
- 2011(9400)
- 2010(9636)
- 2009(9396)
- 2008(9952)
- 2007(9374)
- 2006(8341)
- 2005(7991)
- 学科
- 管理(54460)
- 业(42193)
- 企(40208)
- 企业(40208)
- 济(33578)
- 经济(33496)
- 财(26353)
- 务(17806)
- 财务(17773)
- 财务管理(17721)
- 企业财务(16933)
- 制(15859)
- 方法(13437)
- 数学(10378)
- 数学方法(10302)
- 体(10164)
- 业经(9715)
- 中国(9423)
- 银(8995)
- 银行(8990)
- 家(8881)
- 体制(8854)
- 国家(8608)
- 划(8598)
- 行(8190)
- 财政(8115)
- 农(7883)
- 人事(7779)
- 人事管理(7776)
- 度(7731)
- 机构
- 大学(147296)
- 学院(146728)
- 管理(60490)
- 济(59023)
- 经济(57513)
- 理学(49406)
- 理学院(48904)
- 管理学(48420)
- 管理学院(48085)
- 研究(44708)
- 财(39853)
- 中国(39500)
- 京(31132)
- 财经(28076)
- 经(25288)
- 江(24917)
- 科学(23450)
- 中心(21872)
- 所(21799)
- 财经大学(20744)
- 北京(19605)
- 州(19348)
- 研究所(18536)
- 经济学(18008)
- 农(17309)
- 商学(16583)
- 省(16468)
- 商学院(16412)
- 业大(16290)
- 院(16179)
- 基金
- 项目(87100)
- 科学(69067)
- 研究(67393)
- 基金(63820)
- 家(53553)
- 国家(53095)
- 科学基金(46889)
- 社会(43595)
- 社会科(41384)
- 社会科学(41373)
- 省(33493)
- 基金项目(33257)
- 教育(31371)
- 自然(28733)
- 自然科(28057)
- 自然科学(28051)
- 自然科学基金(27592)
- 编号(27430)
- 划(27429)
- 资助(26035)
- 成果(24361)
- 制(23480)
- 部(20311)
- 重点(19369)
- 课题(19185)
- 性(19043)
- 创(18393)
- 教育部(18193)
- 国家社会(18100)
- 项目编号(18048)
共检索到244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磊 王宇 刘金硕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增长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妥善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对实现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至关重要。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财政部也强调,要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隐患,确保财政可持续。笔者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应结合我国当前发展阶段慎重而为,重点是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全厚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决策层和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地方政府显性债务规模得到有效控制,隐性债务的扩张和蔓延也得到了明显遏制。但隐患依然存在,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任重道远。其中,如何有效识别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构建相应的预警机制,是管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基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廖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为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等渠道积累了大量债务,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为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埋下了风险隐患。近年来,我国虽然打开了地方债发行的"正门",开展了大规模地方债置换,并在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尚未建立一套完备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本文通过梳理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在地方债管理方面的成熟做法和经验,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廖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为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等渠道积累了大量债务,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为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埋下了风险隐患。近年来,我国虽然打开了地方债发行的"正门",开展了大规模地方债置换,并在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尚未建立一套完备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本文通过梳理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在地方债管理方面的成熟做法和经验,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明
近年来,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逐步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初步建立。但由于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债主体复杂、债务形式多样、起步阶段债务管理主体缺失,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日益膨胀,风险日渐积累,而且,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综合管理机制并未有效建立,导致风控难度加大。本文对此在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建立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管理机制 隐性债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明
近年来,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逐步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初步建立。但由于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债主体复杂、债务形式多样、起步阶段债务管理主体缺失,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日益膨胀,风险日渐积累,而且,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综合管理机制并未有效建立,导致风控难度加大。本文对此在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建立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管理机制 隐性债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喜梅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性的标准是债务效率上的激励相容、预算约束和信息透明。新《预算法》实施以来,我国正在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规模适度、管理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新机制,而地方政府因举债权限与额度受限,出现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导致政府债务规模膨胀,个别地区超警戒线,令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加。从中反思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管理法治化不强、市场约束作用发挥不够、预警与限额管理作用有限、信息披露透明度低、考核问责的约束力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规范地方债发行机制、提高地方债务透明度管理、加强风险预警和问责机制等,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闭环"制度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喜梅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性的标准是债务效率上的激励相容、预算约束和信息透明。新《预算法》实施以来,我国正在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规模适度、管理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新机制,而地方政府因举债权限与额度受限,出现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导致政府债务规模膨胀,个别地区超警戒线,令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加。从中反思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管理法治化不强、市场约束作用发挥不够、预警与限额管理作用有限、信息披露透明度低、考核问责的约束力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规范地方债发行机制、提高地方债务透明度管理、加强风险预警和问责机制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吕伟 刘谊 闫晓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刘谊 闫晓茗 陈志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娅 张志华 尹李峰
新西兰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有着发达的经济和以英国国会制度为基础的政府结构。长期以来,新西兰地方政府坚持"非负债经营"的理财理念,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相对较小、资产负债率低、地方财政运行情况良好。从目前到2012—2013财年,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2016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认真落实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精神,积极采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既发挥了政府规范举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利于防范财政金融风险。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制度框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增磊
随着新《预算法》的正式施行,地方政府债务"大开前门,严堵后门"的政策指向愈加明晰,原有隐性债务融资渠道被逐一封堵,大量隐性债务开始置换为债券形式,地方债已成为地方政府核心的且唯一合法的融资渠道。而随着地方债发行规模屡创新高,对相应的潜在债务风险也应给予进一步的关注和分析。总的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运行情况及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从总体性、结构性和管理性三个维度进行思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苏忠林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自主权力的扩大,以及我国以GDP为主的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导向,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空前高涨。由于财政收入的束缚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不完善,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形成原因和管理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政府职能 管理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刘谊 闫晓茗 陈志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