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7)
- 2023(3221)
- 2022(2571)
- 2021(2246)
- 2020(1879)
- 2019(4098)
- 2018(4000)
- 2017(7669)
- 2016(3959)
- 2015(4507)
- 2014(4450)
- 2013(4369)
- 2012(3915)
- 2011(3548)
- 2010(3618)
- 2009(3545)
- 2008(3480)
- 2007(3200)
- 2006(2850)
- 2005(2797)
- 学科
- 济(17938)
- 经济(17888)
- 业(17784)
- 管理(15665)
- 企(15035)
- 企业(15035)
- 农(7662)
- 制(7086)
- 业经(6429)
- 财(6281)
- 方法(5867)
- 体(5411)
- 中国(4836)
- 农业(4730)
- 体制(4523)
- 数学(4470)
- 数学方法(4451)
- 技术(4092)
- 务(3901)
- 财务(3896)
- 财务管理(3889)
- 企业财务(3670)
- 划(3249)
- 地方(3086)
- 银(3020)
- 银行(3020)
- 环境(2952)
- 行(2927)
- 技术管理(2926)
- 策(2906)
- 机构
- 学院(60389)
- 大学(59469)
- 济(28897)
- 经济(28473)
- 管理(24385)
- 研究(21445)
- 理学(20877)
- 理学院(20681)
- 管理学(20501)
- 管理学院(20373)
- 中国(16741)
- 财(13810)
- 京(12401)
- 农(11420)
- 科学(11413)
- 所(10556)
- 财经(10343)
- 江(9793)
- 中心(9428)
- 研究所(9415)
- 经(9351)
- 经济学(9068)
- 业大(8734)
- 农业(8630)
- 经济学院(8127)
- 北京(7668)
- 院(7639)
- 财经大学(7578)
- 州(7207)
- 经济管理(6938)
- 基金
- 项目(40001)
- 科学(32673)
- 研究(30442)
- 基金(30147)
- 家(25989)
- 国家(25746)
- 科学基金(22696)
- 社会(21332)
- 社会科(20166)
- 社会科学(20159)
- 基金项目(15953)
- 省(15593)
- 自然(13631)
- 自然科(13350)
- 自然科学(13346)
- 自然科学基金(13136)
- 教育(13045)
- 划(12757)
- 编号(11782)
- 制(11449)
- 资助(11243)
- 发(9533)
- 业(9437)
- 成果(9428)
- 部(9297)
- 创(9290)
- 国家社会(9254)
- 重点(8978)
- 创新(8676)
- 教育部(8159)
共检索到95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健全利益联结和利益调节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宝鸡市农业产业化改革试验成果报告宝鸡市试验办农业产业化课题组宝鸡市农业产业化在陕西省起步较早,成效也比较明显。几年来,省、市、县先后在全市设立了4个农业产业化方面的改革试验区点。1994年省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剑涛 张苏林 闫拴太 罗文学
李剑涛等人的《健全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焦点和核心》一文则认为,虽然农业产业化对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它的实施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农业产业化是把农业及其相关产业联合起来,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产业由不同的主体来完成,它们又都是有着各自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因此,在实施农业产业化中,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陕西省千阳县实行贸工农一体化改革已有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文通过详尽的描述与分析显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千阳县三个产业的贸工农一体化组织出现了不利于农业的利益结构和主体间的利益冲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赖涪林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各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模式重点放在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拉长产业链、增加科技含量、强化生产经营能力,并不一定能使外溢到加工、流通以及其他社会领域的农业效益回归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平衡机制包含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各种经营组织形式,直接或间接返还外溢到加工和流通等领域的农业效益;二是通过农业支持等国家干预的形式,直接或间接返还外溢到加工、流通以及社会其他领域的农业效益。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该把国家的财政支持作为平衡农业收益的主要手段,把契约关系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把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利益平衡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先芬 胡继连 蒋庆功 史建民 刘玉斌 刘成旭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思路最早是由山东提出的。1987年,诸城市首先提出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随后,在寿光市出现了以市场带农户为特色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路子。1993年初,潍坊市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力
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问题初探丁力一、研究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问题的意义目前无论是在理论上研究农业产业化,还是在实践中发展农业产业化,其中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问题始终处于核心位置。这是因为它直接影响我们对农业产业化的现象及其本质的把握,更影响我们发展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晓云
我国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就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就是要有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其将直接关系到农民是否能够得到实惠,也关系到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否能够成功实现。因此,本文将围绕我国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主要是分析了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模式选择,并结合目前利益分配机制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能够让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各个主体之间利益分配机制更为科学、合理和可行,这也将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立平 龙文军
以广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例,对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机制进行分析,寻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难点,分析其原因,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利益联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雅莉 同海梅 常国庆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卖难”与“买难”问题的突出 ,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应运而生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有 4种 ,即龙头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科技带动型、其他类型 ,同时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组织模式 利益分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成杰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的思考尹成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的产物,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创新。这种创新,是以利益主体获得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制度,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不同的利益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艳
利益分配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文章立足于广东省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状况调查,从农业比较利益、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地位和权责利关系等方面研究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文章认为,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应理顺农业与非农业关系、壮大龙头企业、强化契约管理、培育发展中介组织及建立风险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若峰
文章从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面对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展开,归纳了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态势,重点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当是参与主体利益的联合,并着重论述了各参与主体行为道德的重要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谭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惟洲 田维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匡小明
论述了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两化”的联动效应,是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村深层矛盾,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村城镇化 联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晓君 卢良恕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顾晓君卢良恕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由于经营机制不协调、体制不合理等原因,农业往往因比较效益低而不被重视,在市场竞争中也容易处于不利地位,这对于农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进而也必将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