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3)
2023(7175)
2022(5835)
2021(5380)
2020(4097)
2019(9084)
2018(8576)
2017(16763)
2016(9071)
2015(9850)
2014(9609)
2013(9183)
2012(8411)
2011(7665)
2010(7923)
2009(7430)
2008(7305)
2007(6657)
2006(5962)
2005(5418)
作者
(24359)
(20252)
(19899)
(19453)
(13045)
(9438)
(9289)
(7738)
(7725)
(7430)
(6849)
(6607)
(6473)
(6413)
(6371)
(6170)
(6008)
(5961)
(5961)
(5934)
(4979)
(4948)
(4856)
(4601)
(4564)
(4558)
(4534)
(4444)
(4059)
(4014)
学科
(32446)
经济(32407)
管理(28136)
(27249)
(22444)
企业(22444)
(11996)
方法(11645)
(11238)
中国(10020)
数学(9929)
数学方法(9750)
业经(8930)
(8798)
(8469)
农业(7803)
(7255)
贸易(7251)
(7106)
(6948)
财务(6933)
财务管理(6920)
地方(6809)
企业财务(6617)
(6129)
银行(6126)
及其(6065)
(5978)
(5864)
(5701)
机构
学院(126025)
大学(121925)
(51659)
经济(50434)
管理(47720)
研究(41745)
理学(40505)
理学院(40092)
管理学(39463)
管理学院(39204)
中国(32321)
(26890)
(24870)
科学(23409)
财经(20298)
(20206)
(20076)
中心(19628)
(18342)
研究所(17856)
(17826)
(17144)
师范(17028)
(15812)
北京(15782)
(15751)
业大(15565)
经济学(15459)
财经大学(14764)
经济学院(13836)
基金
项目(80606)
科学(64142)
研究(64035)
基金(57302)
(48573)
国家(48086)
科学基金(41600)
社会(40762)
社会科(38598)
社会科学(38593)
(32009)
教育(29714)
基金项目(28609)
编号(27399)
(26703)
自然(24841)
自然科(24229)
自然科学(24224)
自然科学基金(23791)
资助(23571)
成果(23421)
课题(19575)
(18212)
重点(18070)
(17896)
(17123)
(17016)
项目编号(16926)
(16833)
国家社会(16519)
期刊
(61498)
经济(61498)
研究(39654)
中国(26110)
(20853)
管理(18316)
教育(17633)
(17584)
学报(16081)
科学(15090)
(14751)
金融(14751)
大学(12926)
农业(12017)
学学(12006)
业经(11537)
技术(10721)
经济研究(10183)
财经(9983)
(8548)
问题(7377)
(7282)
国际(5953)
图书(5935)
职业(5890)
现代(5861)
(5773)
论坛(5773)
商业(5708)
统计(5685)
共检索到195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汪存锋  
刑事检察政策是刑事政策在检察环节的具体化,它承担着端正检察司法导向、增强检察司法效果、节约检察司法资源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应以"符合法律、符合规律、符合大局、符合民意、符合理念、符合实际"作为基本原则,准确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加强检察司法解释工作,扩大检察自由裁量权,规范检察司法行为,健全刑事检察政策。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云  徐琼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解决刑事案件的程序性机制,重视被害人的利益,有利于犯罪人的改造、降低司法成本、促进社会和谐。在检察环节实行刑事和解,要以"和为贵"作为价值取向,以"简为要"作为程序要求,追求"睦为重"的社会效果。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久红  樊长丽  
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完善刑事立案监督的对象和范围,检察知情权,立案监督处分权,机动侦查权,以及侦查机关接受监督的义务、责任追究等相关问题开展研究。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汪存锋  
防控刑事错案,是检察机关实施新《刑事诉讼法》,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检察机关践行公正司法的必然要求,也是检察机关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然而,检察机关推进防控刑事错案的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如何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如何协调严格执法、错案追究与内部考评的"左右挤压",如何实现指控的有效性与客观公正义务的有机统一,等等。加强对检察机关防控刑事错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春涛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在有力打击和震慑严重刑事犯罪,维护法制严肃性的同时,正确理解和把握适用轻缓刑事政策的规律和要求,积极探索检察环节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办案机制,以有效地钝化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抗,使案件得到公正、高效处理,尽可能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冀生  钟华友  
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权本是两种性质迥异的权力形态。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与控诉职能根本不能兼容体。以此为思想定位,笔者提出了改革目前刑事诉讼结构以调整和完善刑事诉讼监督的新构想。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次金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特有的职能,这种职能反映了检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区别的本质特征。要依据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基本原则,用足用好相关条款,全面加强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职能与公、检、法三机关"互相制约"原则有着明显的本质区别,不能相互代替和混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若瑾  张镝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是新增的诉讼模式,在环境刑事案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保护受损害生态环境。但在实践中出现了诉前公告程序难以履行,诉讼职责定位不清,法律依据不足等问题。破解困境,要简化诉前公告程序,明确法律依据,突出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公益性。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付泽  
审判监督程序刑事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生效的刑事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时,依照法律监督职能,向法院作出对案件重新审理的一种诉讼请求。本质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表现形式是检察院向法院作出诉讼请求。目前,审判监督程序刑事抗诉面临内部抗诉标准模糊、外部法院存在案件请示制度的双重影响,以及如何在司法实践中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贵大明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履行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之职能。检察机关直接受理侦查刑事案件,是由法律监督权派生出来的侦查权。在行使这项权力时,通过内部制约机制达到诉讼监督之目的。"谁来监督监督者"这一命题是一个悖论,即使增设无穷多的监督层级,最终仍然存在一个不受监督的至高无上的"终极权力"。它不符合现代分权制衡的监督理念。职务犯罪侦查权力大,应该受到进一步的监督。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凤兰  
为了摈弃中国传统重刑主义和刑法工具主义的影响,从现代刑法观念出发,应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确立为我国基本的刑事政策。宽严相济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结晶,其对"宽"的强调及对"宽"与"严"辩证关系的理解,不仅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且响应了世界轻刑化的时代潮流。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杨平  
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有其积极意义,但亦存在程序不公及实体认识错误之不足。英美法系国家严格限制检察机关的上诉及再审程序启动权。大陆法系及混合模式的意、日等国家检察机关于刑事简易程序救济举措较为具体和完善,可以作为我国检察制度的有益借鉴。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文俊  
《关于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办法》开启了审判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的大门。相比之下,更具必要性的死刑复核程序律师辩护全覆盖的问题却被忽略了,导致死刑复核程序中被告人辩护权利得不到保障。而死刑复核辩护律师的法律援助经费投入、执业权利保障、准入门槛要求及公众维护辩护权的意识4个方面的因素都深刻地影响未来死刑复核辩护全覆盖能否有效推进和实现。因此,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形成律师死刑复核程序辩护全覆盖制度落地的土壤。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许鲁州  沈应东  
建立健全德育三途径社会管理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着眼于德育的三个小系统构成了一个大系统.因此,必须在更高层次上,协调三者的关系并寻求整体效应的问题,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全面地培养“四有”新人的更艰巨任务.一、建立健全德育三途径管理问题的提出优化德育三途径的社会管理是建立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基础上的一种宏观管理,是从一般教育及管理分化出来并进一步上升为一种有特殊针对、特定内容的社会管理.由于德育三途径中的每一途径教育及管理,都有自身的地位、内容、特征和方式,比较它们的同异,明确各自的特点,扬长避短、互补互益,是我们提出并要加强德育三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琳琳  
根据刑事审判集中审理原则,刑事案件的审判应当不间断地持续进行直到审理完毕。这一原则必须与其他诉讼原则相联结,才能实现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双重价值目标。同时,还应当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以真正贯彻和落实这一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