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46)
- 2023(16758)
- 2022(14284)
- 2021(13224)
- 2020(11280)
- 2019(25489)
- 2018(25428)
- 2017(48952)
- 2016(26639)
- 2015(29880)
- 2014(29832)
- 2013(29621)
- 2012(26803)
- 2011(24228)
- 2010(24406)
- 2009(23086)
- 2008(22949)
- 2007(20653)
- 2006(18602)
- 2005(16688)
- 学科
- 济(108727)
- 经济(108561)
- 业(105157)
- 管理(92854)
- 企(86826)
- 企业(86826)
- 农(48822)
- 方法(46757)
- 数学(37031)
- 数学方法(36629)
- 财(34892)
- 业经(34516)
- 农业(32494)
- 中国(26845)
- 制(26027)
- 务(24351)
- 财务(24282)
- 财务管理(24246)
- 企业财务(23007)
- 学(21646)
- 环境(21348)
- 技术(20678)
- 地方(20286)
- 和(20280)
- 划(19990)
- 理论(19476)
- 体(19266)
- 贸(18563)
- 贸易(18554)
- 策(18324)
- 机构
- 学院(386661)
- 大学(382140)
- 管理(157771)
- 济(156076)
- 经济(152743)
- 理学(136023)
- 理学院(134618)
- 管理学(132602)
- 管理学院(131912)
- 研究(124466)
- 中国(96975)
- 京(81322)
- 科学(76358)
- 财(74025)
- 农(73768)
- 所(62088)
- 业大(60735)
- 江(58892)
- 财经(58319)
- 中心(57596)
- 农业(56495)
- 研究所(56008)
- 经(52873)
- 北京(50873)
- 范(48063)
- 师范(47664)
- 州(46817)
- 经济学(45169)
- 院(44806)
- 财经大学(42716)
- 基金
- 项目(258944)
- 科学(204756)
- 研究(192234)
- 基金(188535)
- 家(162928)
- 国家(161443)
- 科学基金(140098)
- 社会(122308)
- 社会科(115607)
- 社会科学(115574)
- 省(102210)
- 基金项目(100792)
- 自然(90432)
- 自然科(88229)
- 自然科学(88209)
- 自然科学基金(86646)
- 教育(85948)
- 划(84139)
- 编号(79311)
- 资助(76199)
- 成果(63351)
- 重点(57152)
- 部(57073)
- 创(55304)
- 发(55300)
- 课题(53030)
- 制(51291)
- 创新(51078)
- 国家社会(49885)
- 科研(49008)
- 期刊
- 济(182816)
- 经济(182816)
- 研究(111751)
- 中国(75987)
- 农(72668)
- 管理(59320)
- 财(59015)
- 学报(58519)
- 科学(55730)
- 农业(49000)
- 大学(45482)
- 学学(43316)
- 教育(37324)
- 融(35745)
- 金融(35745)
- 业经(35144)
- 技术(33250)
- 财经(28449)
- 经济研究(25826)
- 业(25323)
- 问题(24258)
- 经(24239)
- 技术经济(20074)
- 版(19465)
- 科技(18719)
- 现代(18657)
- 理论(18167)
- 资源(17787)
- 商业(17301)
- 世界(17107)
共检索到574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燕
在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制度变迁中,补偿制度从无到有,目前已初步确立了政府主导的补偿制度,各地方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不少市场补偿的探索和尝试。对现有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反思是完善该制度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从农业生态环境的现实反思过渡到制度反思,对环境保护力度与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进行效应分析,总结现有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 效应分析 制度反思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宇光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以农业的生态环境功能与利益机制的结合作为理论基础,以我国当前的农业政策和补贴制度作为现实依托。制度内容方面,目标定位应具有顺序性和差异性,其管理主体和补偿主体应当以农业为核心予以明确,同时加大农业补贴资金量,优化资金结构并转变补偿资金的使用方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彬彬 李晓燕
新形势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除了秉承一般意义上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基本内容、实施层次以外,还需要顺应新形势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发展要求,从农业生态环境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入手,破解现有制度实施中遇到的难题。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有机统筹起来,这就要求进一步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构建多方主体参与,政府市场互补,市场供求、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与政策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梅超
随着我国农业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发展时期,进一步完善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制度,促进我国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要多管齐下,进一步拓宽财政支农资金的渠道,加大政府新增财力向"三农"倾斜力度,突出财政对农业的支持重点,既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直接补贴,又要在农田水利、农业技术推广、动物防疫体系、政策性保险制度等方面,增加政府投入强度。
关键词:
农业 支持保护 农业补贴 农业投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延信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加强部门合作与协调,调动多方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巨大合力保险本质上是一种灾害补偿制度。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出台《农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于完善国家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减少农民因灾损失、帮助农民及时恢复生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静娅
目前,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不尽如人意,我们应该正视我国目前农业保险的现状,正确认识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政策性力量的引导,凭借立法、行政等手段来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扫除其发展道路上的羁绊,以解决我国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我国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保险立法 经营目标 有效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班毛展
农业是社会效益高、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需要支持和保护。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农民增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一定要进一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关键词:
农业 支持保护制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樊胜岳 赵丹华 徐裕财
通过"看不见的手",即由市场机制本身来解决生态环境退化的治理问题,是生态经济学着力研究的制度设计。本文从原来实行的生态单要素管理,转变为生态补偿的总量管理。将企业消耗的生态要素还原成一定类型的生态面积,然后根据区域生态总量及其新增量,确定企业的生态定额,进行配额控制。生态的需求和供给都为一定类型的生态面积。在生态建设和生态抚育中,通过竞争机制形成有效的市场价格,利用政府购买生态的方式,可以激发农民参与生态治理与保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生态建设效率,从而形成以政府调控为核心,以企业、农户和委托代理公司为三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框架。生态环境补偿市场的构建,是解决生态建设与生态消耗脱节问题的一种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颖
近几年来,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的三重重压下,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想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构建相关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控制好污染,推动农业可再生资源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损害赔偿 赔偿范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颖
近几年来,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的三重重压下,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想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构建相关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控制好污染,推动农业可再生资源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损害赔偿 赔偿范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广东省于1999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公益林效益补偿制度,10多年来,各级财政积极筹措资金,规范管理,推进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全省基本建立起较为规范完善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和建设体系,共区划界定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5814.2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6%、林业用地面积的35.3%。生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平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环境管理模式,目前已经成为能够有效缓解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供求矛盾的一种手段方法,该机制的实质是为完善和确保生态补偿的顺利运行所进行的制度安排。它是解决生态补偿中补偿者与被补偿者利益矛盾冲突的基本制度,是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基本制度要求。生态补偿机制的作用是明确生态补偿的过程和运行路径,以实现生态补偿的目标。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模式创新的迫切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上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补偿机制 资源环境管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尚文博 周继鹏
为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6]31号)。《意见》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合理提高补偿标准,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意见》提出,按照权责统一、合理补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兼顾、转型发展,试点先行、稳步实施的原则,到2020年,实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小萍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主体功能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通过近几年的生态补偿实践,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补偿领域和主体、补偿方式以及资金来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建强 俞晡庚 黄秋月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通过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和环境整治保护及生态建设专项基金、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水资源费、实施耕地资源保护政策及开征耕地占用税等措施,逐步健全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了有利于保护农田、水域、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取得了一些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