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7)
- 2023(6458)
- 2022(5567)
- 2021(5108)
- 2020(4402)
- 2019(9491)
- 2018(9338)
- 2017(18016)
- 2016(9665)
- 2015(10967)
- 2014(11257)
- 2013(10948)
- 2012(10309)
- 2011(9285)
- 2010(9355)
- 2009(9116)
- 2008(9243)
- 2007(8497)
- 2006(7711)
- 2005(7584)
- 学科
- 济(34792)
- 经济(34718)
- 管理(34182)
- 业(32484)
- 企(29484)
- 企业(29484)
- 制(21268)
- 银(18766)
- 银行(18621)
- 行(17320)
- 财(14490)
- 方法(13329)
- 度(12687)
- 制度(12682)
- 融(11482)
- 金融(11480)
- 数学(11399)
- 数学方法(11263)
- 中国(10548)
- 体(10155)
- 业务(10048)
- 务(9190)
- 财务(9172)
- 财务管理(9143)
- 体制(8907)
- 业经(8896)
- 银行制(8755)
- 企业财务(8717)
- 农(8296)
- 地方(6692)
- 机构
- 大学(139332)
- 学院(137840)
- 济(58493)
- 经济(57060)
- 管理(51532)
- 研究(47223)
- 中国(44543)
- 理学(42690)
- 理学院(42187)
- 管理学(41593)
- 管理学院(41322)
- 财(33417)
- 京(29768)
- 科学(25727)
- 财经(24982)
- 江(23823)
- 所(23509)
- 中心(23121)
- 银(22876)
- 经(22544)
- 银行(21931)
- 农(21611)
- 研究所(20675)
- 行(20460)
- 经济学(19017)
- 北京(18713)
- 财经大学(18630)
- 州(18612)
- 业大(17122)
- 经济学院(17042)
- 基金
- 项目(86012)
- 科学(68175)
- 研究(64083)
- 基金(63629)
- 家(54355)
- 国家(53927)
- 科学基金(46806)
- 社会(42117)
- 社会科(40001)
- 社会科学(39994)
- 基金项目(32919)
- 省(32622)
- 教育(29562)
- 自然(28978)
- 自然科(28297)
- 自然科学(28288)
- 自然科学基金(27795)
- 划(27527)
- 资助(26212)
- 编号(24898)
- 制(22379)
- 成果(21756)
- 部(19824)
- 重点(19784)
- 课题(18139)
- 创(18117)
- 国家社会(17830)
- 发(17796)
- 性(17553)
- 教育部(17538)
共检索到232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筱
统筹加强“三道防线”建设,是中小银行完善风险治理、防范各类风险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中小银行风险治理和风险管理相对薄弱,“三道防线”建设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国内外监管对商业银行“三道防线”的机制建设、责任分担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先进同业实践则提供了更多实践案例。我国中小银行要压实各机构、各部门风险管理责任,推动全面风险管理迭代升级,促进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推动“三道防线”同向发力、一体筑牢。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鑫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三道防线"的制度安排发轫于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根据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指导思想,本文深入分析了"三道防线"的制度变迁,防控对象、目标,防控主体以及功能设置,以期通过探求本质和明晰概念,统一认识,为商业银行优化"三道防线"设置提供思路和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建军 赵宁阳 陈晓京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迈入新常态,金融改革逐渐向纵深推进。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呈现高度顺周期性的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必须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一方面,要大力提升资本利用能力,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本回报能力;另一方面,面对新经济时代企业财资管理要求,有效转变经营模式,积极集合人力、科技、智力和网络资源,大力推进经济资本占用低的中间业务发展,助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清辉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其特殊性,其内部制衡机制是保证商业银行运行良好的保证,也是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司治理是出于解决腐败和管理不善的目的而对企业进行指导和控制的机制,源于现代公司制度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所谓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是指能够实现公司治理内部治理要素和外部治理要素等各个要素关键功能有效、综合发挥,有效降低代理成本,从而保证公司绩效持续地不断提高,公司价值不断增长,强化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和管理效公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贾建明
"三道防线"是商业银行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架构的重要措施。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逐渐理解并接受"三道防线"是风险管控体系的最佳实践。"三道防线"的定义及其改善空间明确"三道防线"的责任主体各家银行对"三道防线"的理解不尽相同,根据不同防线定位,明确各道防线的职责以及明确各道防线履职的途径要与
关键词:
三道防线 风险管控 银行内部审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怡心 Douglas J.Anderson Gina Eubanks
内部控制三道防线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促使组织达成目标,应善用三道防线,做好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降低风险到组织可接受的水平。风险和控制二者不同,有些风险可以被接受,有些风险则要完全或部分降低到一定水平。本文分为三个部分:(1)建立内部控制三道防线。(2)建立和协调三道防线。(3)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锦烽
一、前言国际内部稽核协会(IIA)于2013年元月发布立场公告:《有效风险管理与控制的三道防线》,阐述企业为进行有效风险管理与控制所应建构的三道防线,具体说明这三道防线的组成、运作及协调,以及内部稽核的角色。本文简介其内容及主要观念如下。现代企业通常由多元的团队共同致力于机构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其成员可能包括企业风险管理专家、遵循主管、内部控制专家、内部稽核、质量检查人员、舞弊调查人员以及其他风险及控制专业人员。由于这些成员分散于多个部门及单位,其职责必须审慎协调,以确保风险及控制流程的有效运作。换言之,各种风险管理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在商业银行管理机制建设中,激励机制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本文分析认为,现行商业银行激励机制中普遍存在收入分配职务化、机构设置机关化、员工发展盲目化、激励方案单一化、市场激励乏力化等情况,因此,借鉴双阶梯激励机制理论,将其充分运用到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中去,并据此进行配套改革,构建一个以双阶梯为基础,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商业银行员工绩效考核分配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法全方位调动员工积极性是非常有意义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卓
早期纠正机制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如何适用早期纠正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对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早期纠正机制在防范化解农商行风险方面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存款保险条例》的法律位阶不高、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化、纠正措施有效性不足、省联社定位不清晰是其未达标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立法建设、提升风险监测和识别水平、明确启动标准、丰富纠正措施种类以及明确省联社职责边界等途径,不断完善农商行早期纠正机制,实现在补充监管和减少道德风险方面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
农商行 早期纠正 道德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鲁军 于明文
一、我国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的背景和运作 1993年初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加快,外汇需求增加,再加上一些投机和不合理的心理预期的影响,外汇调剂市场汇率波动幅度较大,且出现加速下跌的趋向。为了抑制汇价的继续下跌,从2月下旬至5月底国家实行了市场限价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汇价的跌势。但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出现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忠燕 殷志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丁敏
健全外汇银行内控机制的思考□丁敏人总行在今年5月下发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内容、要求四个方面提出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化建设的原则性意见,它适合任何金融机构,各级银行都应该依据“指导原则”来建立和健全本部门的内...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兵 杜杨
本文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发表的立场公告《有效风险管理和控制的三道防线》为依据,阐述企业进行有效风险管理和控制所应构建的三道防线,并具体说明三道防线的组成、运作、协调及内部审计所应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
三道防线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清辉
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指出商业银行总部层面"三会一层"的职责与权限划分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制衡机制的基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遵循"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该原则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精神,目的在于防止权利的垄断。在法律、监管文件和自治性文件三个层面的规范和指导下,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制衡机制基本架构已较为完善。但在公司治理各机构的独立性、监事会的效能、制衡机制的实际效果及成本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制衡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