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3)
2023(9581)
2022(7956)
2021(7402)
2020(6321)
2019(13990)
2018(13860)
2017(25227)
2016(14313)
2015(16344)
2014(16400)
2013(15877)
2012(14671)
2011(13032)
2010(13262)
2009(12592)
2008(12542)
2007(11504)
2006(10122)
2005(9487)
作者
(42524)
(35306)
(35069)
(33716)
(22462)
(16925)
(16002)
(13632)
(13550)
(12869)
(12255)
(11992)
(11800)
(11621)
(11480)
(10819)
(10596)
(10418)
(10364)
(10108)
(8927)
(8863)
(8635)
(8207)
(8055)
(8028)
(8009)
(7710)
(7281)
(7210)
学科
管理(49528)
(47571)
经济(47469)
(41434)
(36500)
企业(36500)
(29622)
(18570)
方法(17887)
中国(16124)
数学(14604)
(14580)
财务(14546)
财务管理(14489)
数学方法(14427)
财政(13981)
(13812)
企业财务(13803)
(13626)
(12760)
业经(12176)
(11161)
(10881)
银行(10842)
地方(10557)
体制(10520)
(10216)
理论(10008)
(9696)
金融(9689)
机构
大学(199240)
学院(198261)
(77025)
经济(75176)
研究(72021)
管理(70049)
理学(59011)
理学院(58306)
管理学(57211)
管理学院(56862)
中国(55928)
(48865)
科学(44433)
(43307)
(37912)
(37279)
研究所(33704)
财经(33627)
(33028)
中心(32517)
(30355)
业大(30199)
农业(29426)
北京(27288)
(26497)
(25745)
(25153)
财经大学(24621)
(24404)
经济学(24107)
基金
项目(129493)
科学(100368)
研究(93687)
基金(92431)
(82278)
国家(81593)
科学基金(68287)
社会(58378)
社会科(55196)
社会科学(55182)
(51427)
基金项目(47731)
自然(44031)
教育(43660)
(43586)
自然科(42997)
自然科学(42977)
自然科学基金(42200)
资助(38212)
编号(37346)
成果(32741)
重点(30332)
(28738)
(28467)
课题(27964)
(27135)
(26801)
创新(25198)
(25024)
科研(25002)
期刊
(91475)
经济(91475)
研究(64029)
中国(50995)
(44810)
学报(37028)
(34230)
科学(31015)
管理(28799)
大学(27986)
学学(26518)
教育(25004)
农业(22592)
(20398)
金融(20398)
财经(18139)
技术(16100)
(15544)
经济研究(14961)
业经(13560)
(12004)
会计(11716)
问题(11525)
(11348)
财会(10845)
业大(9577)
(9285)
财政(9285)
(9231)
科技(9039)
共检索到320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楼继伟  
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是包容性很强的表述,也是历来的提法。如何科学合理分配财力和事权,《决定》作出了明确部署。完善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制约市场统一、司法公正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些应由中央负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深化财税改革提出了"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的要求。这一表述是建立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已形成的"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要求的基础上,但具有更明确的要点、更丰富的内涵,不仅对我国财税体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深化财税改革面临着新的机遇,形成了更清晰的要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能够适应经济管理体制总体模式的财政体制,是以"经济性分权"形成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在这一体制中,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合理而清晰地明确规定政府的事权即支出职责,以适应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旭人  
财政体制是规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制度安排。健全财政体制,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体制保障,也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现行财政体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宏亮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的要求,不仅为中央对地方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对于完善地方上下级政府间财政关系同样意义重大。多年来,围绕构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模式,河北省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探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党的十八大要求相比,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何振一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的重任。基于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缺欠,要完成这项重任,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改革方略呢?一、财力与事权不匹配是现行财政体制的主要矛盾多年来,人们在研究完善我国财税体制中,都是运用完善分税制体制这样一个提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却提出了健全财力与事权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少强  
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不是抽象的口号,而应接足地气,并具体落实到各级政府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之中。要结合政府事权的内在属性和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使用效果,对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进行分类改革。1.下放政府事权,并将相应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转化为一般性转移支付。财政专项转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坚卫  罗辉  
政府之间的事权如何界定,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也是财政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正视的一个理论与现实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中央十七届二次全会通过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治芬  
我国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养老保险事责和财力一直没有明确划分,深度制约着养老保险改革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在对现行养老保险进行统账分管、制度整合、计发基数调整三大改革的基础上,对现阶段中央和地方养老保险责任进行划分,即将60%替代率的基本养老金分为中央30%基础养老金,另30%为省级过渡性养老金和市级个人账户养老金。另外,根据精算原理测算,应分别为其匹配中央9%、省级5%的统筹缴费和市级8%个人缴费的相应财力,使总计22%的费率较现行费率下降6个百分点。按照上述划分方案,全国31个省份将分化为利益变化的四类不同地区,应引起决策者关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永军  
财政分权"一体多面"的特征决定了分权改革是一项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等相连结的"顶层设计",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然而,20年的体制演进之路仅侧重收入一方,财权逐渐上收,事权大量下放,加之激励结构异化,导致地方特别是基层财政"财权/财力与事权倒挂",严重制约基层政府的公共品供给能力,公共品供给"软硬失衡"与财政支出偏向问题十分突出,产生与经典财政分权理论相左的"分权困境"。事实证明,"财力之维"的体制演进弊端凸显,改革迫切需要新思维与新突破。纵观中国式财政分权所根植的政治经济环境,除"财力之维"外,未来的改革还要从政治、政府与公共品供给等维度进行多维审视与制度匹配,从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万里  
长期以来,侧重收入分配一端的财政体制改革造成地方财政支出压力日益加大,对财政利益的争夺扭曲肢解了财政体制;公共品供给"结构偏向"问题并未有效解决,事权下放并没有真正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且造成地方政府事实上的权力主体地位,降低中央公共品供给在地方层面的执行效果;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健全加剧了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因此,单纯侧重收入一方的体制演进弊端凸显,财政体制改革迫切需要新思维与新突破。事权划分新逻辑的构建就是对上述难题的破解。事权划分新逻辑取决于两个维度:纵向——中央—地方财政分权架构下的纵向公共品供给职责配置;横向——政府、市场与非营利组织公共品供给职责横向分工两个维度,使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即由...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靳继东  
财税体制改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建立政府间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制度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与支出责任过重是我国财税体制面临的突出矛盾,而以政策性方式调整政府间事权和财力配置关系是导致这一矛盾的重要根源。本文认为,实现政府间事权与财力匹配的关键在于制度化,应按照法治化渠道统筹推进政府间事权、支出责任、财权划分以及财力配置的系统性改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春雷  
世界各国税制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要素为基础的古代税制、以产业为基础的传统税制和以流程为基础的现代税制。中国现行税制带有传统税制的痕迹,目前正处在由传统税制向现代税制的转变之中。顺应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匹配,有利于资源配置、市场统一、社会公平的现代税收制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玲玲  冯懿男  
在对分税制改革完善历程及其对地方财力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渐进式改革的大背景下,目前不宜对分税制的基本框架做大的调整。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一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整合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均衡转移支付;二是中央政府要分享地方土地出让的收益,并建立地方税体系,重构现行房地产税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高峥  曾康华  
本文利用1978—2007年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收入和GDP数据,把财政体制作为虚拟变量,构建五线段回归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07年期间我国四次财政体制变迁对地方财力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体制变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变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