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4)
- 2023(8659)
- 2022(7348)
- 2021(6821)
- 2020(5625)
- 2019(12847)
- 2018(12626)
- 2017(22193)
- 2016(12567)
- 2015(14412)
- 2014(14499)
- 2013(13923)
- 2012(13026)
- 2011(12004)
- 2010(12038)
- 2009(11476)
- 2008(11258)
- 2007(10045)
- 2006(8901)
- 2005(8484)
- 学科
- 济(44025)
- 经济(43935)
- 管理(40356)
- 业(33840)
- 企(28855)
- 企业(28855)
- 制(15894)
- 财(15802)
- 方法(15494)
- 中国(15014)
- 农(13105)
- 数学(12794)
- 数学方法(12575)
- 体(11868)
- 学(11692)
- 业经(10948)
- 银(9426)
- 银行(9396)
- 融(9177)
- 金融(9170)
- 务(9056)
- 行(9022)
- 财务(9019)
- 财务管理(8988)
- 体制(8801)
- 理论(8724)
- 企业财务(8539)
- 地方(8240)
- 农业(7911)
- 划(7731)
- 机构
- 大学(177354)
- 学院(175077)
- 济(69942)
- 经济(68282)
- 研究(66562)
- 管理(62745)
- 理学(52805)
- 理学院(52109)
- 管理学(51076)
- 中国(51056)
- 管理学院(50738)
- 科学(39400)
- 京(38931)
- 财(37526)
- 所(34270)
- 农(32122)
- 研究所(30697)
- 中心(30391)
- 江(28576)
- 财经(27789)
- 业大(26021)
- 经(25126)
- 农业(24997)
- 院(24666)
- 北京(24637)
- 范(23650)
- 师范(23353)
- 州(22101)
- 省(21495)
- 经济学(21338)
- 基金
- 项目(115609)
- 科学(90627)
- 研究(85234)
- 基金(83350)
- 家(74018)
- 国家(73378)
- 科学基金(61605)
- 社会(53863)
- 社会科(50833)
- 社会科学(50824)
- 省(45046)
- 基金项目(43263)
- 教育(39901)
- 自然(38946)
- 划(38725)
- 自然科(38021)
- 自然科学(38006)
- 自然科学基金(37342)
- 编号(34152)
- 资助(33499)
- 成果(29869)
- 重点(27094)
- 制(26479)
- 部(26072)
- 课题(25387)
- 发(24440)
- 创(23926)
- 国家社会(22652)
- 创新(22549)
- 性(22324)
共检索到288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璐
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是国家发展大计,也是全民共享发展的重大机遇。需要提早谋划建立与两个百年目标相适应的民生制度体系,实现国家发展与民生建设共建共享、协同发展。这也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保障人人享有幸福生活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努力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我国民生发展水平距离全面小康尚存在一定距离,需要加大政策保障,确保目标实现。面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民生制度体系,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30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重点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立起由服务
关键词:
两个百年目标 社会发展 民生制度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璐
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是国家发展大计,也是全民共享发展的重大机遇。需要提早谋划建立与两个百年目标相适应的民生制度体系,实现国家发展与民生建设共建共享、协同发展。这也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保障人人享有幸福生活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努力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我国民生发展水平距离全面小康尚存在一定距离,需要加大政策保障,确保目标实现。面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民生制度体系,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30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重点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立起由服务于人的全生命周期高质综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服务于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支持体系,以及服务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等组成的民生制度体系。教育政策应有助于我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劳动就业政策应从人人充分就业向人人体面就业转变,社会保障政策应从全覆盖、多层次向稳预期、可持续转变,医疗卫生政策应从促进身体健康向推动全面健康转变,基本社会服务政策应从碎片化、低水平向综合性、促发展转变。
关键词:
两个百年目标 社会发展 民生制度体系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胡维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3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促进高校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内涵发展,培养千百万合格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贡献更大力量。刘延东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要强化政府统筹指导、宏观布局和质量监督功能,推动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发挥社会力量在高校公共治理、评估评价等方面的作用,为高校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宁茂盛 翟纯兰
创造一个健康的体质,是每个人的美好愿望。人民的健康水平,是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促进社会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表明国家强盛的重要因素。医疗卫生工作通过防病治病,提高人口素质和保障人民健康,来保护社会生产力。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福田区实施人口发展规划、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年。2006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大经济、大文化、大环境、大服务”发展战略,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创建“街道无政策外多孩”和“居民社区无政策外出生”活动为基础,以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和人口计生工作连续第9年受省政府表彰为目标,振奋精神,扎实工作,推进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实现两个目标、抓住五个重点、健全三个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宝印 徐维清 郝彤亮
更加重视高等学校自我评估,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是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的共同特征。通过建立常态化自我评估制度,实现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新常态,实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转型升级。完善制约机制,激发内生动力,避免"重指标、轻内涵,重结果、轻过程,重对上、轻诊断,重形式、轻改进"的倾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杜荣胜
我国1994年推行分税制改革初步形成了我国分税分级财政框架,但改革并未对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作出明确划分,并且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旧体制的特征。这样势必会出现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不适应的矛盾。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借鉴财税改革的历史和国外先进经验,试图解决"为什么改"、"怎么改"和"改成什么样"这三个问题,为建立完善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体制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
事权与支出责任 相适应 机制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文章首先从主体功能区突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作用、强调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遵循可持续发展目标导向等3个科学内涵出发,评价了主体功能区的政策价值和实施成效,揭示了不同主体功能的区域之间存在突出的发展差距问题。其次,基于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讨论了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的改革指向,主要包括: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相适配的主体功能区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和叠加功能良性互动的协同发展制度,创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蓝图加快构建国土空间新体系、形成综合功能区布局的制度。最后,还就主体功能高质量发展和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的改革创新重点,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认为,经济地理学在主体功能区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新时代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也必将成为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动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彦锋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认识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征和规律,加强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内嵌建设,全面总结我国“日用而不觉”的改革经验,按照制度自信的原则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庞明川 宁赋宪
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健全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创造,而且也是对宏观调控的创新和发展。本文一方面基于历史逻辑从中国宏观调控长期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与形成的特色中提炼宏观调控制度,另一方面遵循宏观调控的规律,主动设计实践中缺失的宏观调控制度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文章按照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要求,结合科学制度体系应具备的科学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特点,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并阐释健全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红松
为建立健全我国农林土地经营权抵押制度体系,我国应在以下领域加快建设或完善步伐:其一,明晰农民土地权能,健全农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对农地、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进行明晰的界定,包括享有和实施这些权利的合格主体是谁、权利的具体内容(包括范围、期限以及后续处理、实施条件及限制、行使领域
[期刊] 征信
[作者]
梁涛
目前我国廉租房制度的实施存在效率低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缺乏完善的个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失信成本小、缺乏有资质的征信中介去承担廉租房住户资格认定等。因此,应加快征信立法,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和个人信用资信评价机构,大力推动不同层次的征信中介的发展,以促进廉租房的制度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健全地方税体系研究课题组
(一)长期目标任务。长期看,应通过完善地方税种、合理分权、加快税费制度改革、提高征管水平,逐步建立规范、稳定、可持续的地方税体系。具体措施如下:1.培育地方主体税种(1)推进房地产税改革。房地产税具有税源稳定、成长性好的特点,适合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美国、德国、日本、法国都将其作为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当前,不动产登记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