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3)
- 2023(6815)
- 2022(5664)
- 2021(5348)
- 2020(4369)
- 2019(9652)
- 2018(9430)
- 2017(17909)
- 2016(9548)
- 2015(10158)
- 2014(9642)
- 2013(9439)
- 2012(8696)
- 2011(7675)
- 2010(7585)
- 2009(6995)
- 2008(6887)
- 2007(6165)
- 2006(5170)
- 2005(4665)
- 学科
- 济(37883)
- 经济(37844)
- 业(30901)
- 管理(30668)
- 企(26005)
- 企业(26005)
- 方法(16060)
- 数学(14187)
- 数学方法(14022)
- 技术(12494)
- 中国(11007)
- 地方(10014)
- 农(9959)
- 财(9816)
- 技术管理(9433)
- 业经(8701)
- 学(8026)
- 制(7848)
- 贸(7590)
- 贸易(7585)
- 易(7341)
- 融(6990)
- 金融(6990)
- 银(6988)
- 银行(6975)
- 农业(6762)
- 行(6729)
- 务(5929)
- 财务(5918)
- 财务管理(5902)
- 机构
- 学院(126586)
- 大学(126183)
- 济(52861)
- 经济(51862)
- 管理(49042)
- 研究(44066)
- 理学(42511)
- 理学院(41963)
- 管理学(41237)
- 管理学院(40959)
- 中国(33058)
- 科学(27418)
- 京(26907)
- 财(24204)
- 所(21693)
- 农(21280)
- 中心(20596)
- 研究所(19890)
- 江(19656)
- 财经(19358)
- 业大(18976)
- 经(17732)
- 经济学(16967)
- 农业(16576)
- 北京(16490)
- 院(16397)
- 范(16265)
- 州(16081)
- 师范(16078)
- 经济学院(15310)
- 基金
- 项目(90235)
- 科学(72363)
- 基金(66819)
- 研究(63706)
- 家(59176)
- 国家(58697)
- 科学基金(50953)
- 社会(42624)
- 社会科(40563)
- 社会科学(40553)
- 基金项目(35589)
- 省(35248)
- 自然(33333)
- 自然科(32678)
- 自然科学(32667)
- 自然科学基金(32100)
- 划(30082)
- 教育(28809)
- 资助(26330)
- 编号(23275)
- 创(22175)
- 创新(20997)
- 重点(20549)
- 部(19849)
- 发(19682)
- 国家社会(18191)
- 成果(17861)
- 科研(17327)
- 教育部(17154)
- 课题(17030)
共检索到188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媛 胡单
流动性是市场的一切。做市商行为是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增加做市商数量和提高做市金额能够提升市场流动性我国新三板做市业务发展现状2016年以来,新三板整体呈现出交投清淡、成交萎缩、指数下行等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处于传统行业或者成长初期的新三板企业占多数,公司规模和营收利润有限,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同时,由于财务等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不够,大股东资金占用和管理层跑路的现象偶有发生,投资者越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薛爽 陈逢博
文章从我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特征出发研究了相对于协议转让方式做市转让方式对股票流动性的提升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特征研究了做市商数量、做市商初始库存股比例与股票流动性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做市转让方式能够较大幅度提升股票流动性;做市商数量是影响股票流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做市商越多,竞争越充分,股票流动性越高;做市商初始库存股比例越高,其做市商角色弱化越严重,导致股票流动性越低。基于以上发现,对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推进、培养多层次做市商以及引导做市商初始库存股获取方式等提出了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薛爽 陈逢博
文章从我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特征出发研究了相对于协议转让方式做市转让方式对股票流动性的提升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特征研究了做市商数量、做市商初始库存股比例与股票流动性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做市转让方式能够较大幅度提升股票流动性;做市商数量是影响股票流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做市商越多,竞争越充分,股票流动性越高;做市商初始库存股比例越高,其做市商角色弱化越严重,导致股票流动性越低。基于以上发现,对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推进、培养多层次做市商以及引导做市商初始库存股获取方式等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屹 冀瑞超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市场"),在我国场外交易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顺应发展形势的需要,新三板经过几次扩容,目前已成为全国性的股权买卖平台,新三板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新三板的"变"体现在挂牌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新三板存在成交量不高、市场流动性不足和企业融资效率低下等老问题,即新三板的"不变"。对做市商制度影响市场流动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对市场流动性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了促进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证券市场 新三板市场 做市商制度 流动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金甜 郑建明 许晨曦
新三板市场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了快捷、多元的融资平台,成为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但近年来频现流动性不足及交易漏洞现象。做市商制度的推出并未缓解新三板"流动性危机",要解决做市商制度的发展瓶颈,除了进行做市商收入管制、完善信息披露及分层监管制度外,同时挂牌企业应致力于公司创新发展、提升公司价值,并选择合理的交易方式增强股票流动性。
关键词:
新三板 做市商制度 流动性困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金甜 郑建明 许晨曦
新三板市场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了快捷、多元的融资平台,成为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但近年来频现流动性不足及交易漏洞现象。做市商制度的推出并未缓解新三板"流动性危机",要解决做市商制度的发展瓶颈,除了进行做市商收入管制、完善信息披露及分层监管制度外,同时挂牌企业应致力于公司创新发展、提升公司价值,并选择合理的交易方式增强股票流动性。
关键词:
新三板 做市商制度 流动性困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辉 顾乃康
本文研究了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股票转让方式由协议转让变更为做市转让对股票流动性和证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与对照组公司的均值比较和基于倍差法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实施了做市转让方式的处理组公司的股票流动性更高;二是处理组公司在事件日前后存在显著为正的平均累积异常收益,而这一现象在对照组公司中不存在;三是交易机制变更的个股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与股票流动性变化正相关,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后的结论基本不变;四是交易机制变更的个股的股票流动性变化与做市商数量正相关,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后的结论基本不变。研究结果表明,做市商制度对股票流动性和证券价值有正面影响,我们不能因新三板市场整体换手率的波动而否定做市商制度的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辉 顾乃康
本文研究了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股票转让方式由协议转让变更为做市转让对股票流动性和证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与对照组公司的均值比较和基于倍差法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实施了做市转让方式的处理组公司的股票流动性更高;二是处理组公司在事件日前后存在显著为正的平均累积异常收益,而这一现象在对照组公司中不存在;三是交易机制变更的个股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与股票流动性变化正相关,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后的结论基本不变;四是交易机制变更的个股的股票流动性变化与做市商数量正相关,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后的结论基本不变。研究结果表明,做市商制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建明 李金甜 刘琳
本文以新三板市场实施"做市商制度"为研究背景,使用2014年底前挂牌的1542家公司2014-2016年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DID)研究了选择做市交易对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选择做市交易并未提升公司流动性,导致"流动性悖论";市值较大的公司选择做市交易对流动性有一定提升,而小市值公司则相反。因此,未来新三板应着力于交易机制与监管政策之间的互补配套,拓展做市商队伍,引导公司更多的选择做市交易。
关键词:
做市商 新三板 流动性悖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禄仕 李敏
以新三板挂牌企业为样本,基于新三板实行做市商制度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模型对做市日前后的流动性差异进行实证研究,验证做市商制度与新三板流动性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新三板实行做市商制度后流动性显著提高,因此做市商制度有利于改善新三板流动性。做市商制度是新三板必不可少的运行机制,有利于解决新三板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同时为了健全做市商制度,提高新三板融资效率,基于我国做市商制度的运行现状提出规范做市商法规环境、多元化做市商体系、健全做市商利益补偿机制的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洋
利用2015—2016年"新三板"做市交易企业样本,实证检验地理距离、主办券商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与企业同城或者同省份的做市商越多时,股票流动性越强;与最近的做市商之间距离越小,企业股票流动性越强。总的来说,主办券商作为做市商,并没有比其他做市商在提高流动性方面提供额外显著的影响;地区金融发达程度和做市商对地区的关注度,还不足以显著影响到地理距离对流动性的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惠好 汪洁琼
为提升市场流动性,新三板市场于2014年8月引入做市商制度。为检验做市商引入后的市场效果,本文选取换手率、买卖价差、有效流速等流动性指标进行检验。首先,采用PSM-DID方法比较个股在做市商制度引入前后三个月的流动性情况,识别做市商制度对新三板个股流动性水平产生的净效应。其次,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比较做市商制度引入后做市交易与协议交易个股的流动性。实证结果显示,该制度引入后,做市交易股票流动性水平高于协议交易股票流动性水平,说明该制度的引入改善了个股流动性。最后,本文检验了做市券商数量对个股流动性的影响,发现个股流动性随做市商数量增加而上升,到达某个临界值后开始下降。据此,本文建议增加做市商数量,允许非券商类专业金融机构做市及推出竞价交易制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惠好 汪洁琼
本文选取2014年至2016年新三板做市股票日交易数据,采用GARCH和TGARCH模型捕捉做市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动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做市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呈现集聚性、长期记忆性及非对称性,集聚性指做市股票流动性风险有集聚持续倾向,长期记忆性指前期扰动会影响后期结果,非对称性主要表现为"好"消息给市场带来的冲击没有"坏"消息给市场带来的冲击大。同时,利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发现交易越活跃的股票,其流动性风险越大。建议政府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增强投资者信心,在提高市场流动性的同时,要降低流动性风险。当流动性发生波动时,政府应及时干预市场,消除风险放大的可能,以持续、系列组合的方式出台相关利好政策。
关键词:
新三板 做市商 流动性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惠好 汪洁琼
利用非平衡面板检测新三板做市股票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的流动性溢价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市场在这三年期间都有规模溢价效应,但市场在2015年、2016年和全样本期间无流动性溢价效应,仅在2017年存在该效应;进一步利用PVAR模型研究个股收益、个股流动性水平、流动性风险和股价波动间的关系,发现该市场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建议政府引入涨跌幅制度、打通转板通道和加强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工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昕帆
经过快速发展,新三板市场在各个发展阶段都会遇到不可回避的问题,流动性问题是当前市场讨论的焦点新三板市场从2013年开始面向全国扩容,到2016年10月,挂牌公司累计超过9200家。经过快速发展,不仅可以看到新三板市场自身的活力、监管层的支持、投资者的热情、企业的积极,也看到新三板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阶段性问题,这其中,流动性问题是当前市场各方讨论的焦点。流动性较弱的几点思考从投资者角度看一个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越丰富,市场的预期差就越多,就越可能产生更活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