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4)
2023(3821)
2022(3217)
2021(2944)
2020(2520)
2019(5741)
2018(5764)
2017(10634)
2016(6386)
2015(7300)
2014(7074)
2013(6761)
2012(6072)
2011(5513)
2010(5631)
2009(4594)
2008(4513)
2007(3921)
2006(3437)
2005(3018)
作者
(17609)
(14780)
(14419)
(13927)
(9200)
(7019)
(6649)
(5615)
(5593)
(5351)
(4962)
(4944)
(4724)
(4694)
(4665)
(4570)
(4532)
(4332)
(4331)
(4232)
(3709)
(3702)
(3563)
(3407)
(3292)
(3252)
(3224)
(3167)
(3041)
(2999)
学科
(21927)
经济(21908)
(15261)
管理(13570)
方法(11759)
数学(10660)
数学方法(10572)
(10552)
企业(10552)
(8366)
中国(7358)
理论(6178)
农业(5849)
(5631)
劳动(5613)
教学(5570)
教育(5300)
业经(4592)
(4158)
贸易(4157)
(4118)
(4055)
学法(3731)
教学法(3731)
(3686)
地方(3442)
学理(3385)
学理论(3385)
人口(3231)
(3163)
机构
学院(83496)
大学(82009)
(32389)
经济(31729)
管理(30151)
研究(27288)
理学(26565)
理学院(26257)
管理学(25677)
管理学院(25535)
中国(18872)
(17831)
科学(17087)
(16787)
业大(14848)
农业(14136)
(13865)
(13430)
(12995)
研究所(12742)
中心(12277)
(11898)
师范(11736)
技术(11624)
财经(11057)
北京(10299)
(10203)
经济学(9899)
农业大学(9779)
(9682)
基金
项目(58270)
科学(45562)
研究(42239)
基金(41177)
(36274)
国家(35931)
科学基金(30701)
社会(25810)
社会科(24499)
社会科学(24491)
(24335)
教育(22674)
基金项目(22180)
自然(20339)
(20273)
自然科(19923)
自然科学(19919)
自然科学基金(19584)
编号(17702)
资助(17110)
成果(13781)
重点(13461)
(13149)
课题(13113)
(12417)
(11774)
创新(11480)
教育部(11462)
大学(11368)
科研(11135)
期刊
(33095)
经济(33095)
中国(23414)
研究(22232)
教育(17676)
(15774)
学报(15376)
科学(12898)
大学(11711)
管理(11175)
学学(11028)
农业(10924)
(9715)
技术(9120)
(6345)
职业(6277)
(5686)
金融(5686)
业经(5506)
财经(5505)
经济研究(5427)
(4807)
业大(4551)
(4365)
技术教育(4264)
职业技术(4264)
职业技术教育(4264)
问题(4137)
农业大学(3934)
(3824)
共检索到123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连华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自身规律与基本特征。本文从"默会知识"理论阐释了高职教育走"工学结合"道路的必然性,论述了"工学结合"是中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经验和必由之路,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与世界上最完善的"工学结合"模式——"双元制"所存在的差距,最终提出了做实"工学结合"是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美琪  田艳  谢建勋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对教育现代化做出要求。因此,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能够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工作后继续教育有效地衔接,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用工大省,《纲要》为河南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健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张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是大会的主题。实事求是,既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斌  
本文认为,新型的"工学结合"环境下培养的高技能型人才需从更多的维度去界定和理解,即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高技能,其他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也要过硬。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雁  胡昆  熊平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县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经济发展,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一、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劳动者的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燕琼  
本文通过劳动者素质内容的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劳动者素质低主要是由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引起的。并通过劳动者素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系的分析,指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经济发展,重点是提高劳动者文化知识水平。为此,我国必须实施人才工程战略,加强三个体系建设,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庞耀辉  
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闲暇时间是不被生产劳动吸收而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劳动者的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的余暇时间;闲暇时间是劳动者用于消费产品和用于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参见《剩余价值理论》第3分册,第281—282页)从马克思的观点中,不难发现,在闲暇时间中,劳动者要用一部分来消费生存资料,使其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体力和脑力得到恢复和补偿。这个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童天  莫荣  张玉杰  
我国人社部门的就业工作将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中最为突出的挑战就是人力资源供给结构合理调整,其实质是劳动力就业素质的提升。本研究以就业素质(这里特指劳动者应具备的与就业相关的,除学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外显素质特征之外的潜在素质)为研究对象,以企业职工为研究样本开展调查,研究得到劳动者实现就业所必备的核心素质模型。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访谈以及对1356名被试者的测试分析,构建了含六项基准就业素质和六项核心就业素质指标的劳动者就业素质模型以及相应的权重体系。本研究成果可为职业培训、人才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晓萍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劳动者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以逐步提升劳动者素质为目标,职业教育的对策应包括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劳动者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进行创新意识和能力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套餐和宣传科学发展观来逐步提升劳动者素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华  许晶  
本文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应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角度,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劳动者素质指标体系,并通过计算得到劳动者素质分数,利用1985—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劳动者素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一个比较客观描述我国劳动者素质状况发展趋势的指数和劳动者素质增长率。最后,对高素质人才如何发挥创新作用,减少高素质人才的流失,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兴健  王树森  
在全方位、大跨度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今天,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和教育,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和加工增值的现代农业的路子,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显然,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其适应这一战略抉择的需要,无疑是一项十分紧迫而现实的任务。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尤其需要全社会的鼎力参与和协作。众所周知,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动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龙远蔚  
我国还没有摆脱贫困的后进民族地区,共有少数民族人口约2000万,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分布地域约占民族地区的一半,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0%。尽快使这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摆脱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伟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动员在各类国际体育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竞技体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逐步实现了从体育弱国到体育大国的巨大转变。要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竞技体育人才,把我国全面建成体育强国,就要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探索新时期竞技体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伍永刚  
一、劳动力低素质的刚性分析 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愈来愈紧迫地将另一个资源“瓶颈”约束推到了人们面前,这就是人力资源的短缺。我国人力资源的短缺不是指劳动者数量的缺乏,而是指劳动力质量低下,合格管理人才、企业家极为匮乏,难以满足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很明显,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的是劳动者素质而非其数量。人口素质或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大小,是生产力发展、变革的主导因素。二战后,日本、西德的情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