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81)
- 2023(3993)
- 2022(3505)
- 2021(3647)
- 2020(2979)
- 2019(7296)
- 2018(6908)
- 2017(11346)
- 2016(6848)
- 2015(7974)
- 2014(7960)
- 2013(8123)
- 2012(7693)
- 2011(6948)
- 2010(7228)
- 2009(6837)
- 2008(7086)
- 2007(6100)
- 2006(5743)
- 2005(5529)
- 学科
- 管理(28947)
- 济(21301)
- 经济(21284)
- 业(20177)
- 企(18496)
- 企业(18496)
- 财(10411)
- 土地(8273)
- 中国(7850)
- 方法(7026)
- 学(6998)
- 务(6950)
- 财务(6928)
- 财务管理(6908)
- 制(6799)
- 企业财务(6527)
- 农(6003)
- 策(5461)
- 划(5312)
- 数学(5183)
- 数学方法(5091)
- 人事(5084)
- 人事管理(5084)
- 业经(4945)
- 银(4694)
- 银行(4681)
- 和(4662)
- 度(4334)
- 制度(4331)
- 行(4296)
- 机构
- 大学(86216)
- 学院(84307)
- 管理(34595)
- 研究(33190)
- 中国(30683)
- 济(30065)
- 经济(28898)
- 理学(26227)
- 理学院(25791)
- 管理学(25450)
- 管理学院(25241)
- 京(22017)
- 科学(20154)
- 财(18382)
- 所(17699)
- 农(17367)
- 中心(16916)
- 江(16401)
- 研究所(15547)
- 省(14487)
- 北京(14358)
- 农业(13619)
- 业大(13197)
- 州(12964)
- 院(12641)
- 财经(11877)
- 范(11640)
- 师范(11537)
- 部(11480)
- 经(10822)
- 基金
- 项目(48943)
- 科学(37140)
- 研究(35215)
- 基金(34010)
- 家(30863)
- 国家(30600)
- 科学基金(25183)
- 社会(20077)
- 社会科(18831)
- 社会科学(18821)
- 省(18184)
- 基金项目(17906)
- 自然(17385)
- 划(17050)
- 自然科(16892)
- 自然科学(16884)
- 自然科学基金(16569)
- 教育(16312)
- 编号(14955)
- 资助(13926)
- 成果(12682)
- 重点(11323)
- 课题(11066)
- 部(10885)
- 发(9885)
- 计划(9587)
- 创(9419)
- 科研(9414)
- 创新(8921)
- 大学(8871)
共检索到169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讯1999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已经国务院批准下达,国土资源部发出通知,指出今年是实行新的用地计划管理的第一年,各地要认真做好计划实施与管理工作。通知指出,1999年土地利用计划是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颁布后的第一个年度计划,也是实行用途管制的第一个...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海 李成瑞 王博 曲福田 徐勉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是中国土地非农化调控的核心工具,理解其作用原理及绩效对于提升国家土地调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是国家每年预算安排给地方政府用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土地发展权。中央—地方土地非农化利益冲突、"国家至上"社会文化、现行政府管理体制是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产生的基础。土地利用计划管理面临着信息不完全、预算软约束、棘轮效应、管制俘获等内在难题。2000—2010年全国分省(直辖市、自治区)数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土地代价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发展规律。但在现有经济增长模式和土地管理制度下,二、三产业人均生产总值达到约124000元/人之后,土地代价...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苏正国 张琰婧
在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下,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核心是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管理,其实质是政府通过公权力对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开发许可权的配置和管理。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进入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各区域、各行业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表现为"刚需"特征,在国家逐年收紧各省份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额度的背景下,土地开发权的供需矛盾日益显现。如何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苏正国 张琰婧
在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下,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核心是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管理,其实质是政府通过公权力对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开发许可权的配置和管理。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进入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各区域、各行业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表现为"刚需"特征,在国家逐年收紧各省份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额度的背景下,土地开发权的供需矛盾日益显现。如何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娓娓
我国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于2020年实施期满,第四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及实施情况,结合我国当前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探索,可为即将开展的第四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借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评价分析从1986年《土地管理法》颁布到现在,我国共进行了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1986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娓娓
我国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于2020年实施期满,第四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及实施情况,结合我国当前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探索,可为即将开展的第四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借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评价分析从1986年《土地管理法》颁布到现在,我国共进行了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1986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晓路
规范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现土地供给宏观调控王晓路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对于正确分析和预测土地利用形势,制定符合实际的土地供给政策和计划,实现土地供给的宏观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沈利强 罗平 罗婷文
通过将流量建设用地指标引入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体系,解决现有的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进行研究,通过新增与存量用地供应关系分析,构建基于新增与清退互补的流量管理模型,模型通过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难度系数和新增清退比,调控土地供应来源结构,支撑流量管理。研究发现,土地利用计划流量模型通过引入流量建设用地指标和新增清退比的设置,可提高土地供应能力,优化土地空间格局,撬动存量用地开发,提升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水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婉晶 揣小伟 黄贤金 郭怀成
研究目的:全面回顾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法,对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系统评述,梳理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方法及评价流程。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内涵的界定、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级别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和评价方法选择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研究结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系统,建立综合、系统、高效、动态的评价方法体系,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管理体系,促进规划实施评价在规划中的应用等是未来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土地规划 规划评价 土地利用 规划实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田春华
《2009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草案)》日前下达各地。作为一项每年都要进行的"常规"工作,今年的《计划(草案)》显得非同寻常。"差别化"意义非常在这份经过改革的土地利用计划草案中,一个最为新鲜的词就是"差别化"。所谓"差别化",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沈利强 罗婷文 明庭辉 李婉媚
研究目的: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计划的精细化管理问题。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实例验证法。研究结果:设计了基于B/S的开放化、常态化的用地信息采集方案和图文一体化的用地核查方案,引入多部门参与的计划编制模式和土地利用计划实施动态跟踪模型。研究结论:开放式土地利用计划精细化管理系统稳定,操作简便,在深圳市2012年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有效地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对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开放式 精细化管理系统 深圳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姜海 陈乐宾 孙欣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背景下,如何完善现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制度成为热议问题。本文在总体评价当前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发展格局下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新定位,提出了相关完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兵 臧玲 张香玲
土地规划实施评价是按照一定标准、采用一定评价方法模型,对土地规划实施结果进行分析,评判其与规划目标的一致性,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调整完善建议。综合运用文献阅读法和归纳总结法,对我国学者土地规划实施评价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归纳了土地规划实施评价的5个重点研究领域:规划实施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技术、评价分类和评价制度建设,并详细阐述了在上述5个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未来规划实施评价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加强规划实施动态评价研究、评价制度建设研究和评价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实施评价 评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孟晓晨 赵星烁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及其成因。研究方法:采用利益分析和制度分析的方法剖析问题成因。研究结果:现行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使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成为建设用地开发的主要推动力量,而耕地保护成本与收益承担主体的不一致是耕地保护规划难于落实的根本原因;违法违规土地开发难于制止是因为合法用地的成本大于非法用地;而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则是因为低地价造成了土地与资本的替代。研究结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制度建设调整利益关系。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利益分析 土地利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