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7)
2023(13054)
2022(10799)
2021(10031)
2020(8422)
2019(19346)
2018(18672)
2017(37058)
2016(18723)
2015(20921)
2014(20701)
2013(20445)
2012(18361)
2011(16100)
2010(16063)
2009(15044)
2008(13574)
2007(11377)
2006(9518)
2005(8386)
作者
(48308)
(40313)
(40165)
(38022)
(25907)
(19167)
(18456)
(15546)
(15531)
(14230)
(13870)
(13535)
(12736)
(12297)
(12189)
(12027)
(11865)
(11627)
(11603)
(11575)
(9753)
(9729)
(9317)
(9259)
(9202)
(9144)
(8741)
(8427)
(8039)
(7883)
学科
(81147)
经济(81077)
(60969)
管理(57672)
(48812)
企业(48812)
方法(43005)
数学(39392)
数学方法(39036)
(28745)
金融(28744)
中国(26551)
(26006)
银行(25993)
(25081)
(24285)
(20097)
(18230)
业经(17062)
(16888)
财务(16846)
财务管理(16812)
企业财务(16131)
地方(15858)
(15795)
贸易(15778)
(15359)
农业(13871)
技术(13431)
理论(11813)
机构
大学(256201)
学院(254904)
(116122)
经济(114002)
管理(109401)
理学(95274)
理学院(94486)
管理学(93258)
管理学院(92773)
研究(74762)
中国(66710)
(54892)
(50054)
财经(44844)
(41151)
中心(39800)
科学(38903)
经济学(38032)
(35396)
经济学院(34679)
财经大学(34152)
(33026)
业大(31606)
(31372)
北京(30812)
商学(30110)
商学院(29843)
(29708)
研究所(29359)
金融(29164)
基金
项目(177138)
科学(143627)
基金(133881)
研究(133659)
(113235)
国家(112333)
科学基金(100646)
社会(90080)
社会科(85879)
社会科学(85859)
基金项目(70822)
(67173)
自然(62650)
自然科(61352)
自然科学(61338)
教育(61022)
自然科学基金(60310)
(55828)
资助(54349)
编号(53227)
成果(41833)
(40775)
(38948)
国家社会(38716)
重点(38659)
(37593)
教育部(36824)
人文(36556)
创新(36354)
(35182)
期刊
(113551)
经济(113551)
研究(73480)
中国(45854)
(43685)
(41854)
金融(41854)
管理(39398)
科学(30281)
学报(29765)
(26168)
大学(25096)
学学(23640)
财经(23189)
技术(22472)
(19769)
经济研究(19682)
教育(18997)
业经(18238)
农业(16918)
问题(14914)
理论(14686)
实践(13318)
(13318)
图书(13048)
统计(13000)
(12957)
技术经济(12789)
商业(12743)
(12404)
共检索到372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泊   徐广斌  
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互动和正向循环日益紧密。其中,资本市场作为科技金融的生力军,已成为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同时,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也已成为新阶段下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上海证券交易所积极发挥资本市场重要枢纽作用,以科创板为“牛鼻子”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通过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持续加强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助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凤元  
使用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市场结构的19个国家22个证券交易所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跨国研究,分析宏观因素、法律特征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率并没有对资本市场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而人均GDP则有显著影响;法制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对小股东利益保护程度的加强和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审计和会计审查力度的加大等措施都有利于资本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而高比例的境外公司上市则无必然联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浪南  
证券交易所是股票和债券投资的市场。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是于17世纪初在荷兰成立的阿姆斯特丹征券交易所,在该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首批证券是由著名的东印度贸易公司发行的普通股。在发展初期,证券交易所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如巴黎交易所设在桥上,伦敦交易所设在酒馆、教堂和露天市场,阿姆斯特丹交易所设在新老教堂。大多数欧洲证券交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宁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汪宁1987年必月经澳大利亚议会批准,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奥证交所)正式挂牌成立。澳证交所共有6个分支机构,它们分布于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阿得雷德等几个大城市。澳证交所在建立伊始就为自己确定了明确的目标:为澳大利亚的有价...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国利  陈雪娇  程森  
Nasdaq——全球第二大证券交易所国利陈雪娇程森美国的Nasdaq成立于1971年,当初仅是一个“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tionalAsociationofSecuritiesDealersAutomatedQuotationSy...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友山  
1946— 1 949年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性质及其地位是战后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国家金融垄断资本扩张的这一背景出发 ,对 1 946— 1 949年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性质和地位进行了评价 ,最后得出作为国家金融垄断资本扩张的产物 ,上海证券交易所既是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中形式上最先进的一家证券交易所 ,但又是实践中独立性最差的一家证券交易所的结论。由于缺乏独立性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实际运行中股票行市大起大落 ,无法正常履行其在经营宗旨中提到的职能 ,最终沦落为南京政府随意摆布的一个棋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万明  宋清华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计算了2005—2010年这六年间交易所公开谴责公告对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主要有:深、沪证交所的AAR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即深、沪证交所的公开谴责事件对被谴责公司的每天的超额收益率没有产生太大影响,但他们的CAAR却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深交所表现为CAAR的持续上升倾向而沪交所表现为CAAR的持续下降倾向。因此,深交所的公开谴责公告没有显著性地达到预期惩戒的作用,而沪交所的公开谴责公告显著性地达到预期惩戒的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朱建国  李文卿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XBRL的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好的进展,获得了国际同行的一致好评。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XBRL应用方案的比较,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XBRL分类标准的设计、实例文档生成方式和相关服务三个方面。文章从这三个方面对两家证券交易所应用XBRL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就比较的结论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业XBRL应用的一些建议,主要包括:XBRL分类标准名称空间的开放问题,分类标准进一步的统一和完善问题,应用软件的开发问题等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彭文革  邱永红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我国新近引进的制度,旨在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股独大”问题,规范和约束上市公司行为,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施五年多来,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证券交易所的视角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边江泽  余湄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这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文以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与建设发展为着眼点,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分析其对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影响。一方面,北京证券交易所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起到了承上启下、引领创新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展状况及上市企业流动性的分析,我们发现随着上市公司由“新三板”进入精选层再到北京证券交易所,其价格指数、成交额、市盈率与市值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且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后,创新层企业的流动性有较大提升。这反映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对“新三板”创新层的企业流动性有“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建立有助于上市企业在二级市场发展,同时也提升了“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的流动性,完善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未来,北京证券交易所需拓展市场深度与广度,完善注册制及信息披露制度、实现交易多元化、防范系统风险、提升流动性及开展数字化建设。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大楷  刘伟  
公司化是席卷全球证券交易所的一场变革浪潮,其根本原因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推动。本文从"会员制"与"公司制"的比较入手,介绍了交易所公司化的现状,并对全球交易所公司化取得的成功进行了归纳总结。在上述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我国证券交易所治理结构现状的分析,提出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化的必然性,并设计了一套公司化改制的具体方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军  
我国资本市场和交易所的发展必须有全局思维和顶层设计,努力做大做强,以积极应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新变化和新格局近年来,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出现的并购浪潮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交易所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和内交易所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和内部发展动力密切相关。尽管这一趋势对我国证券交易所还没有直接影响,但我们应未雨绸缪,积极顺应这一深刻变革,力争在未来交易所全球竞争格局中占据一席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增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证券交易所纷纷从会员制的组织结构转变为营利性的公司,这种转变有利于减少会员对交易所的不当控制,改善交易所的公司治理。现阶段,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并非会员制,改革的方向是对交易所实行股份制改造。同时,应通过改善交易所的理事会、经理制度,提高交易所运营的透明度,完善交易所的治理结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俊起  
为了保障证券交易所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筹资融资的功能,国家往往采取立法的形式,即通过制定实施《证券交易所法》,使证券交易所可以依法设立和经营,国家也可依法对证券交易所实行监督和管理。中国的证券和证券交易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中国最早的证券交易所是1918年6月建立的北京证券交易所,而中国最早的关于证券交易所的立法则是1914年12月由北洋政府颁布实施的《证券交易所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