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77)
2023(4859)
2022(3808)
2021(3474)
2020(2685)
2019(6078)
2018(5598)
2017(10394)
2016(5316)
2015(5938)
2014(5671)
2013(5437)
2012(4974)
2011(4312)
2010(4748)
2009(4691)
2008(3488)
2007(3031)
2006(2761)
2005(2759)
作者
(13103)
(10679)
(10408)
(10182)
(6647)
(5100)
(4964)
(4275)
(3945)
(3889)
(3658)
(3584)
(3582)
(3406)
(3368)
(3235)
(3209)
(3059)
(3045)
(2925)
(2685)
(2605)
(2553)
(2466)
(2416)
(2410)
(2343)
(2313)
(2200)
(2171)
学科
(24385)
金融(24385)
(21213)
银行(21203)
(20700)
(16311)
经济(16269)
中国(14594)
(14261)
管理(12483)
(11766)
企业(11766)
中国金融(10855)
(7923)
(7723)
地方(6778)
(5691)
(5632)
财务(5620)
财务管理(5614)
企业财务(5430)
业经(5302)
理论(5080)
方法(5054)
事业(5051)
(4598)
数学(4488)
数学方法(4452)
农业(4048)
体制(4032)
机构
学院(63368)
大学(61599)
(27121)
经济(26412)
中国(24699)
管理(21187)
研究(20963)
理学(17209)
理学院(17004)
管理学(16761)
管理学院(16640)
(15659)
(15019)
银行(14545)
(13698)
(13638)
金融(13440)
中心(12897)
(12175)
财经(11766)
人民(11582)
(10668)
国人(10505)
(10480)
中国人(10458)
中国人民(10372)
科学(9939)
经济学(9666)
(9427)
(9322)
基金
项目(39427)
研究(33221)
科学(30324)
基金(26927)
(22075)
国家(21781)
社会(20906)
社会科(19802)
社会科学(19799)
科学基金(18897)
(16406)
教育(15667)
编号(14340)
基金项目(13564)
(12783)
成果(12273)
资助(10996)
课题(10476)
(10257)
自然(9635)
(9503)
自然科(9421)
自然科学(9420)
(9405)
(9353)
重点(9267)
自然科学基金(9264)
(9258)
项目编号(9022)
国家社会(8839)
期刊
(29704)
经济(29704)
(26136)
金融(26136)
研究(23016)
中国(17499)
(12561)
教育(10855)
管理(8752)
(8383)
学报(6884)
技术(6755)
科学(6277)
财经(6105)
大学(6074)
学学(5585)
(5174)
经济研究(5078)
中国金融(4817)
农业(4671)
职业(4483)
理论(4329)
业经(4179)
实践(3954)
(3954)
国际(3412)
问题(3374)
农村(3249)
(3249)
技术教育(3212)
共检索到113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谢国旺  
<正>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养老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成为国家金融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综合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设银行”)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充分发挥金融专业优势,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正>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养老金融被列入其中。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重要内容。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聚焦现实需求加快养老金融发展。养老金融要健全体系、增进福祉,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要求。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支持具有养老属性的储蓄、理财、保险等产品发展。”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何肖锋  
养老金融是“五篇大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入领会“五篇大文章”的深远意义,全面推进养老战略,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初步探索出一条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特色养老金融发展道路。
关键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董克用  
<正>2023年10月底结束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也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及“养老金融”。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继晔新近出版的这本《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北京,2023年)是养老金融领域的少有的个人专著,正好为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增添力作。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锁凌燕  
<正>养老保险公司作为专司养老金融业务的持牌机构,需要切实提高其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夯实和维护专业化运营的基础和专业化牌照的价值2023年10月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养老金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五篇大文章”之一,这也反映出,积极人口老龄化战略迫切需要有实力、有活力、有能力的金融业提供高质量服务。自2004年末成立第一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至今约20年间,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对金融改革也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抓住战略机遇期和窗口期,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加快金融业转型升级,成为新时期重要的历史任务。"一行三会一局"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织者、发动者和参与者。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金融管理当局只争朝夕,围绕放松管制、市场化改革、自贸区建设相继表态,并开始实施力度较大的改革措施,给市场带来一缕清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正>编者按: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工作指明了方向。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篇,既凸显了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也明确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方向。2024年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从多个方面提出银行业保险业做好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了科技金融的服务重点。
关键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赵恒   周延  
从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的养老金融入手,使用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和动态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基于微观、宏观两个视角对个人养老金消费者风险评估进行经济阐释。研究发现:一是消费者、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的风险评估策略存在渐进均衡点,对金融机构经济行为进行约束可以调整三方演化博弈的渐进均衡点朝着理想状态改变。在金融机构尽职评估成本小于未尽职评估成本的条件下,无论渐进均衡点如何变化,金融机构均会选择尽职评估策略,个人养老金消费者所购产品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现象不易发生。二是消费者选择保守估计策略与金融机构选择尽职评估策略有助于维护总产出、消费、劳动供给、第一支柱养老金与第三支柱养老金稳定。提升个人养老金缴费率与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力度有利于放大消费者和金融机构正向策略的积极作用;反之则会缩小消费者和金融机构正向策略的积极作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正>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科技金融排在首要位置。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技金融工作,202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大地保险科技金融课题组  
<正>围绕风险管理丰富健全保险实践,成为推动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政策端建立科技创新风险评估体系,在企业端提升科技保险定价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强调“科技金融要迎难而上、聚焦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做强制造业”。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健元  饶丹  
对养老金融的概念进行界定,从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阐释江苏省养老金融发展现状,围绕政策落实困难、三支柱发展规模不均、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经营主体面临发展瓶颈及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剖析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管机制不完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和居民养老投资意识较弱等原因,进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娄飞鹏  
美国、日本、德国养老金融发展的历史比较长,经过不断的探索改革,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养老金融发展体制,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全球有多个国家建立养老金三支柱框架,美国养老金融发展的特色产品创新、日本农村养老金融发展的支持政策、德国通过李斯特改革建立的养老金三支柱框架,分别对应了我国养老金融发展中针对性产品缺乏、农村养老金融发展薄弱以及对基本养老金依赖过重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美国、日本、德国养老金三支柱框架、养老金融发展的产品创新、农村养老金融发展情况,分析其具体做法和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娄飞鹏  
我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人口老龄化水平仍将提高并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发展养老金融对我国而言意义重大。养老金融出现及其发展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的预期寿命延长以及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养老金融并非是专门服务老年人的金融,而是服务整个社会、所有人口的金融,服务老年人是养老金融发展中的一个重点"。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人口老龄化特点决定了我国在养老金融发展中没有试错的机会,需要有正确的思路来引领养老金融发展,也需要在养老金融发展中突出重点,发挥政府、金融机构、个人三方的合力,利用有限的资源优先解决关键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波  郑联盛  郭安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程度不断加深,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结构性、高龄化特点突出“,未富先老”的老龄化危机加速到来。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发展养老金融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建立了以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为主体的养老金融体系。但受实践经验不足、供需不平衡等因素影响,我国养老金融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借鉴英国、日本、美国在发展养老金融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养老金融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发展我国养老金融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瑞怀  
<正>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因此,做好养老金融工作意义重大。一方面,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老龄群体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要发挥金融在社会养老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将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转化为“银发经济”红利,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当前,湖南省养老金融工作已取得初步进展,工作机制基本建立,产品服务不断完善,金融适老化改造持续优化。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加强养老服务金融创新,强化金融支持养老产业配套保障机制。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