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0)
2023(1504)
2022(1228)
2021(1024)
2020(716)
2019(1822)
2018(1702)
2017(3172)
2016(1727)
2015(1931)
2014(1944)
2013(1978)
2012(1795)
2011(1675)
2010(1807)
2009(1612)
2008(1539)
2007(1265)
2006(1201)
2005(986)
作者
(5238)
(4320)
(4217)
(4060)
(2883)
(1967)
(1949)
(1731)
(1640)
(1461)
(1443)
(1432)
(1413)
(1372)
(1274)
(1261)
(1246)
(1238)
(1197)
(1161)
(1018)
(1003)
(1000)
(938)
(922)
(886)
(885)
(878)
(865)
(854)
学科
(10363)
经济(10352)
中国(6556)
城市(5640)
地方(4779)
管理(4189)
城市经济(4011)
方法(2563)
方城(2377)
数学(2333)
数学方法(2319)
环境(2197)
(2002)
(1967)
地方经济(1594)
(1388)
理论(1293)
业经(1246)
(1132)
发展(1100)
(1099)
(1099)
事业(1083)
(1073)
企业(1073)
产业(1060)
资源(1052)
经济理论(1020)
土地(1015)
利用(1012)
机构
大学(26325)
学院(25894)
(10634)
研究(10483)
经济(10167)
管理(9771)
理学(8334)
理学院(8151)
管理学(8022)
管理学院(7958)
中国(6678)
科学(6581)
(6411)
(4608)
师范(4592)
(4583)
中心(4508)
城市(4342)
(4226)
研究所(4167)
师范大学(3959)
北京(3939)
(3918)
(3678)
经济学(3531)
财经(3276)
(3262)
研究院(3229)
经济学院(3152)
业大(3124)
基金
项目(19246)
科学(15937)
基金(14609)
研究(13144)
(12672)
国家(12587)
科学基金(11468)
社会(9590)
社会科(9122)
社会科学(9119)
基金项目(8334)
自然(7492)
自然科(7350)
自然科学(7349)
自然科学基金(7182)
(6892)
(6279)
教育(5488)
资助(5148)
编号(4560)
(4452)
国家社会(4190)
重点(4157)
(3844)
发展(3726)
(3688)
(3584)
城市(3559)
课题(3531)
创新(3425)
期刊
(11893)
经济(11893)
研究(9735)
城市(6219)
中国(4248)
(3677)
问题(3564)
科学(3514)
管理(2899)
发展(2559)
(2559)
学报(2465)
城市问题(2362)
地理(2216)
现代(2210)
(2150)
资源(2000)
大学(1900)
学学(1822)
技术(1750)
(1678)
经济地理(1655)
经济研究(1620)
教育(1553)
财经(1399)
业经(1342)
(1299)
金融(1299)
(1286)
(1283)
共检索到37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安岭  
都市区建设是世界中心城市发展的主要选择,中心城市能级越大,都市区建设步伐越快。无锡区域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相对较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因。实施都市区发展思路,有利于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级,将多主体、多层次城市发展主体纳入统一的区域都市体系之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区域现代化进程。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良亚  
城市核心竞争力作为城市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重庆市六个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分析表明,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较强,具有提升潜能,但目前存在经济体量不大、积聚能力较弱、城市品质不够优、开发步伐不够快等差距。为此,应加大产业培育,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加大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矫镅  张沛  孙海军  
城乡一体化及其空间规划是缩小城乡差距、塑造城乡可持续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阐述了榆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及空间结构发展特征,通过建立与运用AHP评价指标体系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定量分析,对存在的问题与成因进行解析。继而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模式,提出新形势下榆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一体化适宜的空间规划策略,以此推进榆林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最终从根本上消灭城乡二元结构、破解城乡区域经济、生态、社会一体化难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银兴  陈雯  
城市化不仅要解决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问题,还需要解决城乡一体化问题。城乡一体化是现阶段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城乡均质,其基本含义是通过体制一体化、城镇城市化、产业结构一体化、农业企业化和农民市民化,把城市与乡村建设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充分发挥城市与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的交流与组合。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在于强化都市圈内的中心城市的市场功能,发挥中心城市对外围区域的支配、联系和溢出等效应,促进城乡设施、产业、空间的紧密联合乃至融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珊  李鹏涛  
本文从城乡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一体化三个维度,衡量了城乡流通一体化的水平,并研究了城乡流通一体化对城市化的影响效应,以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我国城乡物流一体化、商流一体化和信息流一体化水平总体上都保持了不断提高的趋势;回归结果显示了城乡物流一体化、商流一体化、信息流一体化都是加速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重要推动因素。但目前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仍存在较多问题和矛盾,尤其是体现在农村方面的短板。据此,文章最后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晓红  李城固  
剖析了我国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辨证关系,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地域进行了类型划分,研究了不同地域类型城市化对城乡一体化的作用方式,并针对城市化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障碍因素,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在一种新的思维方法指导下,为指导各级政府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正刚  
作者认为:城市作为人口与产业密集的社会空间,是以经济为主要内涵的;经济发展是决定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经济的规模和质量决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水平。正基于这点,自《城市规划法》实施以来.我国新一轮城镇建设大都是以城市总体布局为龙头,以强化基础设施、健全服务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为主要内容,从加快旧城改造、规划新区开发、推进市域城镇建设等三个层次展开的。因而以中心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带动市域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建设.实现"以点带面"的都市区域化,有可能成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度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举措。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汤向俊  任保平  
笔者构建了包含城市内部工业品流通效率的模型,探讨了不同层次流通效率对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机制。中国1978年~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显示,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于工业化、城市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城市化贡献更为显著。因此,要想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推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恩成  
珠江三角洲的乡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马恩成在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研讨中,许多方面涉及乡村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关系问题。在这“四个化”方面,珠江三角洲已经走在广东乃至全国的前列,但在认识和实践中都存在不少有待解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琴  
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是"政府主导型城市化"。过去的10多年中,在"推动型城市化政策"的作用下,城市化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绩效。但同时,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发展动力短缺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推进城乡一体化必然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主题,因此,需立足于社会公平理念,实现一系列城市化政策调整与体制机制创新,从"推动型城市化政策"转向"统筹型城市化政策":适当调整城市化模式导向;积极培育农村市场,提升农民发展能力;实行城乡公共产品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加速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潘永江  
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市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提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蒋志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在大中城市不断加深,与农村低下的交易效率相比较,产生了城乡二元结构。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城市、城镇、农村协同发展即是要推进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提高交易效率,促进生产要素在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双向自由流动,从而使城市发展、城镇发展和农村经济达到更高水平的分工均衡。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对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演化和促进关系进行分析,并就我国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少华  
以广州为例,结合港澳和珠三角9市的数据,利用服务产品流对中心城市的区域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广州的发展阶段和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研究发现:广州区域服务功能受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影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受限于城市规模及博彩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澳门对广州外向功能的影响较弱;广州服务产品输出结构不合理;深圳的崛起正慢慢取代和分流广州在珠三角区域的部分集聚和辐射作用。可以通过与港澳合作互补、构建特色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市软硬环境建设,打造"广州服务"品牌等措施增强广州的区域服务功能,提升服务产品输出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苏波  
现代生物产业,是典型的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加快生物产业发展,对于我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挑战,把握经济调整机遇,缓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