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6)
2023(7440)
2022(6228)
2021(5529)
2020(4372)
2019(10082)
2018(9791)
2017(18000)
2016(9990)
2015(11186)
2014(11134)
2013(11072)
2012(10866)
2011(10204)
2010(10309)
2009(9515)
2008(9190)
2007(8449)
2006(7911)
2005(7535)
作者
(32977)
(27276)
(27230)
(25638)
(17547)
(13299)
(12157)
(10674)
(10647)
(9868)
(9437)
(9138)
(9113)
(9022)
(8994)
(8570)
(8283)
(8113)
(8023)
(8017)
(7125)
(7016)
(6895)
(6500)
(6293)
(6275)
(6257)
(6017)
(5806)
(5508)
学科
(47439)
经济(47392)
(23893)
管理(23297)
中国(17379)
地方(17379)
(17003)
企业(17003)
(14121)
方法(12707)
业经(11476)
(10898)
数学(10559)
数学方法(10442)
地方经济(9959)
农业(9873)
(9464)
(9306)
金融(9306)
(8971)
银行(8929)
(8807)
(8163)
(8107)
(7973)
贸易(7961)
环境(7669)
(7597)
技术(7110)
发展(7102)
机构
学院(145492)
大学(143718)
研究(62416)
(59145)
经济(57789)
管理(47767)
中国(46859)
科学(40323)
理学(39288)
理学院(38725)
管理学(37919)
管理学院(37677)
(34457)
(33637)
(33240)
研究所(31240)
中心(26925)
农业(26675)
(26358)
(25155)
业大(24165)
(22955)
(22103)
北京(21823)
(21260)
师范(20882)
(20079)
财经(19543)
科学院(19301)
技术(18516)
基金
项目(92817)
科学(71181)
研究(65324)
基金(64045)
(58580)
国家(58030)
科学基金(47061)
社会(39691)
(38469)
社会科(37485)
社会科学(37477)
(32859)
基金项目(32703)
自然(30716)
自然科(29946)
自然科学(29935)
自然科学基金(29396)
教育(29160)
资助(27350)
(27187)
编号(25740)
重点(22251)
成果(21562)
发展(21199)
(20802)
课题(20337)
(19301)
(19177)
计划(18932)
创新(18028)
期刊
(76485)
经济(76485)
研究(48494)
中国(39078)
(32175)
学报(28608)
科学(25234)
农业(22295)
大学(20576)
管理(20547)
教育(20169)
学学(19355)
(18687)
(17417)
金融(17417)
业经(13709)
技术(12867)
经济研究(12481)
(11865)
财经(9818)
问题(9641)
(8568)
世界(7902)
业大(7732)
科技(7435)
(7376)
(7286)
国际(7168)
图书(7081)
技术经济(6907)
共检索到246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宁军号  常亚青  宋坚  胡盼  经晨晨  
为了探讨偏顶蛤的繁殖规律,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每月采集大连海区野生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样品1次,测定采样点水温,采用组织学方法分析其性腺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偏顶蛤性腺发育以1年为1个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时期。偏顶蛤卵子的发生可分为卵原细胞期、生长初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成熟期。雄性生殖细胞的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等时期,精原细胞分为A型和B型2种类型。该海区偏顶蛤性腺指数和肥满度最低值均出现在1月,分别为17.54%和18.23%;二者最高值均出现在8月,分别为32.25%和38...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志华  单乐州  柴雪良  应雪萍  杨星星  张永普  方军  王如才  
应用组织学方法对浙南池塘养殖的文蛤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和肥满度进行了周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文蛤的性腺发育具有典型双壳贝类特征,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时期,并对上述5期的宏观肉眼观察特征及微观切片观察特征进行了描述。浙南池塘养殖的文蛤性腺发育过程以1年为1个周期,成熟排放期在5月下旬至8月中旬,水温21.8~31.0℃,繁殖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水温为25.0~30.0℃。月平均肥满度最高为6月份的8.84%,最低为1月份的3.21%。论文还讨论了1龄文蛤性腺发育、文蛤性腺成熟和排放与积温的关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于海志  朱丽岩  郑家声  
根据性腺发育的组织切片观察,岩虫(Marphysa sanguinea)性腺发育可分为增生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4个阶段。通过连续两年每月对岩虫性腺组织切片观察可以确定,在山东省乳山海区的岩虫性腺发育为1年1个周期。12月至翌年6月为增生期;7~8月为成熟期;7月下旬至8月为排放期;9~11月为休止期,其中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繁殖盛期。岩虫的性腺起源于体腔腹面生殖上皮。生殖细胞发生时不出现滋养细胞。除休止期外,生殖细胞持续发生,成熟时多次排放。雄性生殖细胞形成合胞体(syncytium),精子为原始类型。雌性生殖细胞不形成合胞体,卵母细胞在发育的早期阶段,卵黄发生期间从卵巢(生殖上皮)排入...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毕进红  李琪  张志新  于红  赵城南  田金玲  孔昊明  
为阐明脉红螺的繁殖生物学特性,于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对中国山东荣成靖海湾的脉红螺(Rapana venosa)的生殖周期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组织学观察表明,脉红螺全年只有1个生殖周期,且雌雄配子同步发育,其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时期:形成期,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恢复期。配子发生始于9月,大部分个体在5月至6月成熟,排放的高峰期为7月。条件指数和平均卵径随配子发生而增大,成熟期达到最高值,产卵后减少。雌雄比例整体符合自然界性比为1∶1的自然规律。环境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和叶绿素a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而盐度无明显季节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与叶绿素a含量显著正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汉平  魏开金  姚红  麦家柏  林加敬  熊邦喜  
养殖鲥鱼经生态和激素调控,大多数在4、5龄性腺发育成熟,雌鱼最小成熟为4龄,雄鱼为3龄。秋季,完成第一次性成熟并产卵的鲥鱼,卵巢逐步由第Ⅵ期退化至第Ⅱ期。冬季卵巢中老一代卵母细胞基本退化吸收完毕,新生的卵母细胞均处于原生质生长期,卵巢处于第Ⅱ期。春季的 2- 3月,体内开始积累脂肪。后期,新生的卵母细胞开始积累卵黄,4月卵巢处于 Ⅱ-Ⅲ期。夏季卵巢发育迅速,5月份进入第Ⅳ期初,7月中旬大部分卵巢发育至Ⅳ期末甚至Ⅴ期,6月全部达到第Ⅴ期。而精巢6-7月初已全部为第Ⅴ期。因此,精卵巢的发育在繁殖前存在不同步现象。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邵艳卿  张炯明  方军  肖国强  滕爽爽  柴雪良  
为了探讨斧文蛤(Meretrix lamarkii Deshayes)的繁殖规律和胚胎发育过程,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每月采集样品,采用组织学方法对浙南海区移养的斧文蛤性腺发育、生殖周期和性成熟率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室内人工育苗试验对其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该地区斧文蛤的性腺发育以1年为1个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雌雄性比约为1:1,性腺发育时间基本同步,均始于2月,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发育,大部分个体在6月至7月发育成熟,7月下旬至8月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津方  魏青山  
1989年2月至1990年1月研究了武汉南褶纹冠蚌的性腺发育和繁殖周期。性腺发育分5期:(1)增殖期,(2)形成期,(3)成熟期,(4)产卵期,(5)休止期或吸收期。繁殖期从秋季9月延续至次年4月,秋季、春季产卵个体各约占60×10~(-2)、30×10~(-2);产卵水温10—27℃,成熟个体产卵3—4次。该蚌体长5cm时开始性别分化,体长约10cm时性成熟,雌雄性比为1.03:1,在研究的446只样本中发现1只雌雄同体个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巫旗生  文宇  曾志南  王晓清  宁岳  祁剑飞  罗娟  贾圆圆  
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采用组织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对钝缀锦蛤(Tapes conspersus)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肥满度、胚胎和幼虫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钝缀锦蛤性腺发育以1年为1个周期,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繁殖期在每年10月至翌年3月,繁殖盛期为3月、10月和11月(水温20.324.6℃),分批产卵。8月肥满度最高,为33.43%;4月最低,为18.31%。钝缀锦蛤卵径为7080μm;在水温2426℃、盐度2832条件下,受精卵经16 h左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鹏  李云航  尹飞  施兆鸿  彭士明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人工养殖银鲳的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2月龄,养殖银鲳精巢处于第Ⅰ期;3~4月龄发育至第Ⅱ期;5月龄时发育至第Ⅲ期;6月龄时发育到第Ⅳ期;在7月龄时即能达到性成熟;在越冬的8~10月龄退化至第Ⅲ期,之后又开始重新发育,并在11~12月龄达到成熟。卵巢在3~4月龄时发育至第Ⅰ期;5月份发育至第Ⅱ期;6月龄发育到第Ⅲ期;7~8月龄的越冬时期卵巢退至第Ⅱ期;越冬之后的9~10月龄时卵巢继续发育,并在11~12月龄时达到性成熟。银鲳精巢和卵巢发育都为不完全同步型,且精巢发育较卵巢快。本研究为银鲳性腺发育及人工繁育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华元渝  杨州  陈亚芬  钱林峰  王立新  顾美华  
1996~1998年,作者从长江下游扬中段采捕暗纹东方鱼屯亲鱼,经暂养促熟处理(微流水刺激、投喂鲜活饵料、不定期注射适量的LHRH-A2),雌鱼的性腺可发育到Ⅳ期末,对外源激素能引起正常的排卵反应。同时观察了Ⅲ、Ⅳ、Ⅴ期性腺发育的特点。催产药物为LHRH-A2和PG,三针注射,雌鱼剂量为35mgPG+60μgLHRH-A2/kg,雄鱼剂量减半。在水温18~22℃的条件下,效应时间为10~36小时;在21~22℃时,胚胎发育时间为139~210小时。1997~1998年的平均受精率为834%,平均孵化率为78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庞智予  刘锦龙  张瑜  赵真慧  柳森  赖晓芳  于飞  高焕  
为探讨不同光照周期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的影响,本研究挑选体质量为(0.71±0.05) g、体长为(3.62±0.28) cm的脊尾白虾,在水温23~25℃、盐度22~24、pH 7.8~8.1、光照强度为1000 lx的养殖条件下,测定其在5种光照周期(全光照L、16L︰8D、12L︰12D、8L︰16D、全黑暗D,L表示光照时长,D表示黑暗时长)下的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在存活率方面,全黑暗组最高[(86.67±5.77)%],其次为12L︰12D组[(83.33±8.82)%],再次为8L︰16D组[(80.00±3.33)%],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特定生长率方面,8L︰16D组的特定生长率为(2.49±0.20)%/d,显著高于全黑暗组(P<0.05);8L︰16D组卵巢成熟率为(42.93±4.57)%,显著高于全黑暗组(P<0.05);8L︰16D组卵巢相对长度在实验第30天时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8L︰16D组血淋巴蛋白质和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全光照组、16L︰8D组和全黑暗组(P0.05);8L︰16D组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全光照组和全黑暗组(P0.05);8L︰16D组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不同光照周期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8L︰16D是脊尾白虾亲虾促熟和工厂化养殖较为适宜的光照周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克俭  张饮江  郑东勇  
本文对海鳗性腺的形态与组织结构及发育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海鳗卵巢由许多紧密排列的卵巢叶片构成,精巢则由许多精巢叶片构成。整条卵巢或精巢的外部无被膜包裹。组织学观察表明,卵巢在5月下旬后陆续发育成熟,精巢在4月下旬陆续发育成熟。5月下旬进入繁殖期,6月~7月为繁殖盛期。随后,产过卵的个体进入恢复期并重新发育。组织学与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海鳗的精子头部呈镰刀形,有一较短的尾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宁军号  庞云龙  宋坚  常亚青  张伟杰  何舟  程龙  
在室内条件下,人工诱导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产卵并在显微镜下对其胚胎和浮游期幼虫的形态进行连续观察和拍照,并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温度对其浮游期幼虫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偏顶蛤亲贝人工催产时,以流水刺激4 h,阴干12 h为宜。偏顶蛤卵呈圆形或卵圆形,沉性卵,卵径为(82.6±3.2)μm,精子鞭毛型,全长约50μm。在水温19~21℃下,偏顶蛤受精卵发育至D形幼虫(壳长104.0μm±4.3μm)、匍匐幼虫(壳长255.8μm±15.0μm)和早期稚贝(壳长329.1μm±5.8μm)分别历时20.5 h、20 d和36 d。水温是影响偏顶蛤幼虫生长和发育的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张征  李大鹏  蓝泽桥  王正凯  答和庆  
供实验用施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i)为野生亲本人工繁殖的第 1代人工养殖群体。对 0~ 4龄鲟性腺发育定期活体取样监测观察 ,发现雌鲟在 3龄 ,肉眼可以观察到卵巢中直径为 0 .2~ 0 .3mm的白色卵粒 ,处于卵巢发育的第Ⅱ期。 4龄雌鲟卵径达 0 .5~ 0 .8mm ,卵黄生长期开始 ,卵核位于卵母细胞的中央。推测养殖雌性施氏鲟在5~ 6龄可以达到性成熟产卵。 3龄雄性养殖施氏鲟精巢宽 0 .9~ 1.5cm ,重 9.1~ 15 .6 g ,呈粉白色。 4龄雄鲟已完全达到性成熟 ,精巢宽度达 3.5~ 5 .7cm ,重 2 6 0~ 5 0 4g ,通过注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丽丽  严云志  席贻龙  
采用组织切片法,对黄山浦溪河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的性腺发育、产卵时间和产卵类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性腺的发育分为六6个时期,卵母细胞的发育分为5个时相。产卵时间始于四月,持续到八月。光唇鱼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每年成熟一次。在整个性腺发育过程中,雌性个体右侧性腺先于左侧性腺发育;雄性个体右侧性腺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一直处于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