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9)
- 2023(14032)
- 2022(11731)
- 2021(11052)
- 2020(9387)
- 2019(21579)
- 2018(21390)
- 2017(40936)
- 2016(21898)
- 2015(24559)
- 2014(24316)
- 2013(24071)
- 2012(22003)
- 2011(19652)
- 2010(19499)
- 2009(18069)
- 2008(17785)
- 2007(16066)
- 2006(13803)
- 2005(11931)
- 学科
- 济(95191)
- 经济(95092)
- 业(66878)
- 管理(57300)
- 农(51302)
- 企(44998)
- 企业(44998)
- 方法(42840)
- 数学(38487)
- 数学方法(38003)
- 农业(34050)
- 财(25675)
- 业经(25133)
- 中国(23092)
- 地方(18555)
- 学(17622)
- 制(17156)
- 贸(16852)
- 贸易(16849)
- 易(16361)
- 发(14013)
- 务(13842)
- 财务(13798)
- 财务管理(13762)
- 技术(13371)
- 企业财务(13055)
- 银(13011)
- 收入(12992)
- 银行(12978)
- 环境(12696)
- 机构
- 学院(311383)
- 大学(308208)
- 济(130515)
- 经济(128047)
- 管理(123214)
- 理学(107439)
- 理学院(106348)
- 管理学(104425)
- 管理学院(103854)
- 研究(101595)
- 中国(77732)
- 农(68964)
- 京(63014)
- 科学(62663)
- 财(57527)
- 农业(53068)
- 业大(52013)
- 所(50645)
- 中心(49838)
- 财经(46282)
- 研究所(46228)
- 江(45979)
- 经(42336)
- 经济学(39847)
- 范(39770)
- 师范(39374)
- 北京(38564)
- 经济学院(36273)
- 州(36063)
- 院(35467)
- 基金
- 项目(215645)
- 科学(170407)
- 基金(158286)
- 研究(157312)
- 家(138703)
- 国家(137247)
- 科学基金(117955)
- 社会(101273)
- 社会科(95735)
- 社会科学(95707)
- 省(84700)
- 基金项目(84081)
- 自然(76088)
- 自然科(74310)
- 自然科学(74290)
- 自然科学基金(72959)
- 教育(70879)
- 划(70319)
- 编号(64485)
- 资助(63940)
- 成果(51043)
- 部(48085)
- 重点(47992)
- 发(46694)
- 创(44866)
- 国家社会(42636)
- 课题(42307)
- 科研(41956)
- 创新(41926)
- 教育部(41013)
- 期刊
- 济(141970)
- 经济(141970)
- 研究(83516)
- 农(70964)
- 中国(57489)
- 学报(50023)
- 农业(48392)
- 科学(46275)
- 财(44415)
- 管理(39769)
- 大学(38781)
- 学学(36890)
- 业经(29606)
- 融(27771)
- 金融(27771)
- 技术(26679)
- 教育(25999)
- 业(23694)
- 财经(22170)
- 经济研究(20613)
- 问题(20164)
- 经(19021)
- 版(17600)
- 世界(15889)
- 统计(15793)
- 技术经济(15290)
- 农业经济(15229)
- 农村(15227)
- 村(15227)
- 资源(14974)
共检索到447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采用湖北省和重庆市485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偏远山区新生代农民工向农村家庭转移的收入金额是否显著少于传统农民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偏远山区低年龄段外出农民工向农村家庭转移的收入金额少于高年龄段外出农民工,但"是不是新生代农民工"并未对偏远山区外出农民工向农村家庭转移的收入金额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偏远山区,农民工低龄化并非城乡收入差距不能持续收敛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基于湖北省和重庆市485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扩展后的明瑟收入方程,研究了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对偏远山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都对偏远山区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经验对偏远山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影响程度大于教育年限的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跃 陈少军
农村发展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三要素,新生代农民的需求、信任无法得到满足在新生代农民转化为新生代农民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并造成了农村"三要素"的外流。研究发现:1、种地难以致富,权利追求与政治资源呈现结构性失衡是新生代农民转化为新生代农民工且呈现刚性的主要原因;2、家族信仰弱化、经济人意识主导个人行为、官民冲突增加、新生代农民利益眷顾减少等因素进一步推涨了新生代农民的转移;3、新生代农民工的大量持续性转移对农村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空间扩散 县域经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巧峰 申鹏
该文借鉴模糊多目标决策理论,并结合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在信息有偏条件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地选择的模糊多目标决策模型,运用川黔渝地区相关问卷数据,对所构建的模糊多目标决策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在信息有偏的条件下,省外就业是川黔渝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地点的最优选择,即川黔渝地区产业发展及就业环境对本省籍农民工吸引力不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欧
新生代农民工“离土出村”之后,其家庭再生产安排深刻影响乡村发展。基于打工地和输出地的城乡多点研究发现,由于打工城市的排斥,新生代农民工将家庭再生产嵌入乡村社会,形成代际联系紧密的直系留守家庭,通过拓展留守家庭经营、为下一代加盖房屋等促进了乡村发展。然而,近年来农民工输出地的县域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家庭再生产空间,很大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再生产发生上移,家庭劳动力和家庭经济资源从乡村抽离,造成留守家庭规模锐减、经营萎缩、盖房停滞等乡村空心化现象。与此同时,大量新生代大龄单身男工因难以实现家庭化而陷入家庭再生产残缺,与留守家庭的联系逐渐疏离,不愿参与留守家庭经营和房屋营建,导致农地抛荒、房屋破败、照护危机等乡村发展困境。本研究有助于修正新生代农民工“离土出村”造成乡村空心化的线性变革观点,突显家庭再生产分析对理解其与乡村发展的复杂关系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欧
新生代农民工“离土出村”之后,其家庭再生产安排深刻影响乡村发展。基于打工地和输出地的城乡多点研究发现,由于打工城市的排斥,新生代农民工将家庭再生产嵌入乡村社会,形成代际联系紧密的直系留守家庭,通过拓展留守家庭经营、为下一代加盖房屋等促进了乡村发展。然而,近年来农民工输出地的县域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家庭再生产空间,很大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再生产发生上移,家庭劳动力和家庭经济资源从乡村抽离,造成留守家庭规模锐减、经营萎缩、盖房停滞等乡村空心化现象。与此同时,大量新生代大龄单身男工因难以实现家庭化而陷入家庭再生产残缺,与留守家庭的联系逐渐疏离,不愿参与留守家庭经营和房屋营建,导致农地抛荒、房屋破败、照护危机等乡村发展困境。本研究有助于修正新生代农民工“离土出村”造成乡村空心化的线性变革观点,突显家庭再生产分析对理解其与乡村发展的复杂关系的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小锋 段成荣
本文利用8959名新生代农民工监测数据对其留在打工城市的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教育、健康这些可能表征人力资本的特征外,家庭和户籍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留在打工城市的重要因素。在利用住房来源、家庭成员分别表示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的家庭后发现,物质层次的家庭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在打工城市的意愿影响更大。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中国如果要健康有序地推进城市化进程,让新生代农民工逐渐迁到城市居住,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居者有其屋——将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手段。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打工城市 户籍 人力资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萍 郭桂梅
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分析的方式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家庭冲突和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考察了社会支持对农民工幸福感的调节作用。通过层次回归以及调节效度检验发现:(1)工作-家庭冲突中WIF时间冲突、FIW压力冲突以及WIF行为冲突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影响;(2)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影响;(3)通过回归分析也证明了社会支持可以调节工作-家庭冲突三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指出通过企业帮助、政府支持及农民工自身调解可以缓解工作-家庭冲突矛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文章采用湖北省和重庆市485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多项Logistic模型,研究了劳动力转移对农户选择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是否发生劳动力转移总体上对于农户选择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农户选择特定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却不显著;劳动力向省外转移有利于农户参加合作社,但不利于参加了合作社的农户发展成为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丹 任洁
基于四川省内300多位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问卷调查,利用生存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因素及各变量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比老一代具有更强的进城意愿与流动性;其人力资本存量总体上有较大提升,并对其迁移决策产生显著影响;务农收入和家庭供养负担也对其迁移有显著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育正确的择业观,改善职业技能培训结构,改革农村土地利用制度及健全劳动者社会保护政策等建议。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流动 生存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方华 刘洋
新生代农民工将来从事农业的意愿关系到"将来谁来种地"问题。本文基于6省份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将来从事农业的意愿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低,他们目前没有从事农业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农业收入低、劳动太辛苦。利用序数概率模型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农业的意愿主要与他们对农业农村的认知状况有关,当前就业、收入和生活状况对他们将来从事农业意愿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农业从业意愿 序数概率模型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广平
新生代农民工的转移就业,既可以很好地满足和匹配制造业及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又有利于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在我国积极推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背景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就业中的失信行为类型及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转移就业 失信行为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洪秋兰 刘倩
基于知识转移视角,选取知识存量变化、知识使用效果、知识创新程度及知识使用频率四项指标作为知识转移效果的衡量构面,确定以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知识特性因素、知识源因素、知识受体因素、转移情境因素)为自变量、知识转移效果为因变量的研究思路。然后以SPSS软件对实证数据进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知识转移差异性分析和知识转移效果与知识转移影响因子间的回归分析。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务工年限较长、学历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在知识转移中拥有较大的优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知识转移意愿、知识吸收意愿、知识内隐性、文化差异、知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雪梅
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家庭冲突问题是这一群体在逐渐发展事业和建立家庭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从角色冲突与补偿理论的视角出发,运用实证研究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比第一代农民工性格特征的差异之处,揭示不同工作与生活状态下的湖北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家庭冲突的特点,具体展现其冲突的产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为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提供可参考性的对策和机制,为企业的和谐关系建立以及员工的职业发展另辟一条蹊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胡琼方
采用湖北省和重庆市485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四种类型的劳动力转移和三种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所有样本农户而言,四种类型的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的积极影响都大于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的积极影响;但对选择了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样本农户而言,"专业合作模式"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的积极影响已经超过了所有类型的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的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