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2)
2023(9335)
2022(7767)
2021(6812)
2020(5710)
2019(12588)
2018(12106)
2017(23573)
2016(12356)
2015(13250)
2014(12917)
2013(13005)
2012(12209)
2011(10999)
2010(11100)
2009(10562)
2008(9999)
2007(8878)
2006(8104)
2005(7339)
作者
(37723)
(31765)
(31760)
(30024)
(20240)
(15179)
(14159)
(12288)
(11942)
(11059)
(10962)
(10248)
(10204)
(9993)
(9833)
(9695)
(9423)
(9135)
(9083)
(8984)
(7964)
(7688)
(7655)
(7239)
(7214)
(7063)
(6780)
(6577)
(6393)
(6167)
学科
(76893)
经济(76837)
管理(37329)
(34075)
方法(27420)
(26345)
企业(26345)
数学(25152)
数学方法(25021)
地方(17361)
(16487)
中国(15073)
(14542)
(13377)
业经(12653)
地方经济(12464)
(10674)
贸易(10670)
农业(10551)
(10314)
(9946)
环境(9690)
(9552)
财务(9547)
财务管理(9535)
企业财务(9194)
(8758)
金融(8758)
产业(8019)
经济学(7964)
机构
大学(187922)
学院(186046)
(93335)
经济(91970)
管理(71469)
研究(67011)
理学(62446)
理学院(61759)
管理学(60905)
管理学院(60559)
中国(48923)
(40398)
科学(38750)
(37337)
(33982)
(33765)
财经(32500)
研究所(30907)
经济学(30814)
(29653)
中心(28957)
业大(28646)
经济学院(27711)
农业(26569)
(26336)
财经大学(24186)
(23404)
北京(23186)
(20836)
科学院(20593)
基金
项目(125408)
科学(99157)
基金(95189)
(84982)
研究(84878)
国家(84325)
科学基金(71957)
社会(60082)
社会科(57247)
社会科学(57231)
基金项目(50162)
(46769)
自然(46362)
自然科(45367)
自然科学(45351)
自然科学基金(44600)
(39538)
资助(38494)
教育(36948)
编号(30619)
重点(28063)
(27895)
(27196)
国家社会(26708)
(25638)
教育部(24158)
科研(24135)
创新(24133)
成果(23705)
人文(23593)
期刊
(103457)
经济(103457)
研究(56852)
学报(32663)
(31390)
中国(30418)
(29412)
科学(28386)
管理(26260)
大学(24361)
学学(23885)
经济研究(19308)
农业(19299)
财经(17521)
(16461)
金融(16461)
(15205)
问题(13744)
业经(13699)
技术(13674)
(11546)
技术经济(11469)
国际(10706)
统计(10154)
(10009)
世界(9831)
商业(9314)
(9270)
(8559)
决策(8153)
共检索到276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斐  何守超  吴青山  康松  
本文在假定存在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偏离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的程度系数并将其纳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同时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区域的相关数据,建立非空间面板模型与空间面板模型,以检验实际公共—私人投资比偏离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是否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非空间面板模型结果表明:实际公共—私人投资比偏离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且根据估算出的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而推算出的公共投资最优规模也存在着"发达地区<全国<欠发达地区"的关系;但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分地区而言,中国公共投资的实际规模总体上高于其潜在的最优规模。全国层面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后,估算出的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在数值上稍微变小,从而使得推算出的公共投资最优规模有所下降,表明中国公共投资的实际规模相对更高。研究结果预示着在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中适度控制中国公共投资的实际规模是必要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桂虎  
对河北省政府公共投资、私人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河北省政府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对GDP增速的增长有正相关影响,这在三个实证模型中都得到了验证;而三个实证模型共同指出,河北省政府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之间的相关性很小,可能既不存在挤出效应也不存在挤入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永文  张亨明  
文章为了弄清楚私人投资和公共支出对安徽省GDP的动态影响,建立了三变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由模型结论作者认为安徽省公共支出在短期内对GDP的影响是负向的,长期内是正向的,而且公共支出的边际影响大于私人支出;公共支出对私人投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公共支出的增长机制却是随着自身的需求和GDP的增长而增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曹建海  朱波  赵锦辉  
本文首先指出传统的总量生产函数方法和动态生产函数方法在实证研究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对公共投资、私人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长期内,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但公共投资的贡献更大。在短期内,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不是很显著。经济增长对私人投资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有明显的挤出效应。最后,笔者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娜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并未涉及实际汇率,原因是满足购买力平价的实际汇率对经济影响为中性。但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实际汇率的内生性通常难以成立,2008年"罗德里克新论"即"低估有利于经济增长"观点的提出,引发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大讨论,对该问题的研究难点在于二者复杂的作用机理尚未理清。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归纳和分析试图梳理出实际汇率偏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当一国施行外部导向型政策、贸易品部门弱小以及存在二元经济结构时,实际汇率低估通过促进贸易品部门发展提升整个经济体的资本要素积累、全要素生产率,最终可能引发经济结构变革,从供给层面提升经济增速。但实际汇率低估促进经济增长只在发展中国家的特定发展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陆磊  王颖  
本文分析了2009年中国的高额投资增长和信贷增长,并从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角度探讨了未来宏观经济调控和制度优化的可能路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2009年高速增长的公共投资事实上体现了公共产品的私人性质——收益由部分集团获得但成本却由更大的群体负担,因此,抓取尽可能多的投资机会和金融资源成为个体的理性选择;第二,中央银行并未实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财政投资的攫取激励推动了信贷过度投放;与此同时,信贷的产出效率持续下降,其结果是我们面临着系统性信用风险和资产价格泡沫化的持续压力,并把中国的宏观调控拖入低利率陷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娜  
汇率是目前国际矛盾升级的核心因素之一,实际汇率偏离测算方法不一,偏离在中长期能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尚无定论。通过厘清以往研究中用"宾大效应"替代"巴萨效应"测算实际汇率偏离时存在的偏差,以1950—2017年期间全球182个经济体为研究样本,检验发现不同测算方法得到的实际汇率偏离均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发现经"巴萨效应"调整后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实际汇率每贬值10%,经济增长由0.17%(经"宾大效应"调整检验结果)提升至0.93%,说明以往研究中二者的简单替代将会减弱实际汇率偏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另外,两种效应均显示1990年之后实际汇率偏离与经济增长呈现倒U形关系,意味着近20年来实际汇率低估的促增长效应不复存在,印证了中国努力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正确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立才  徐天祥  
在我国农业投资比重面临不断下降的形势下,本文考察了1985-2002年间我国农业投资对农业产出增长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农业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业投资对我国农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农业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二者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盖建飞  
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资本对长期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不同,目前学术界的注意力普遍集中在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与否及其跨国验证,然而关于中国的外来资本和私人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尚鲜有研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国际上近年来针对FDI技术外溢提出的"吸收能力"概念,通过较为翔实的文献考证及严密的理论分析后,选取各地区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度、研发能力、基础设施水平、金融中介深度五个变量作为影响外资与私人资本相对优劣的因素。针对中国6个地区1994~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的经验研究表明,在全部外来资本与私人资本的比较中,人力资本、研发能力、基础设施水平、金融中介深度均与外国资本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后者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蕊  何珊  王晓娟  
本文基于结构偏离度改进视角测算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首先统计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较高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促进经济增长,在中西部地区,较低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抑制经济增长。其次构建了二者的计量模型,基于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和1998-2014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全面FGLS估计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吻合。最后依据统计与实证结果,结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蕊  何珊  王晓娟  
本文基于结构偏离度改进视角测算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首先统计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较高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促进经济增长,在中西部地区,较低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抑制经济增长。其次构建了二者的计量模型,基于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和1998-2014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全面FGLS估计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吻合。最后依据统计与实证结果,结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渝琳  郭嘉志  
基于1991-2005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比较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FDI)、政府公共支出、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由于不同类型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导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呈现收敛与扩散并存的格局。在任意特定地区里,不同类型资本贡献率也不同,各个地区应当因地制宜,积极引入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资本积累途径,以促进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芬  周浩  邹薇  
本文着重考察公共健康支出对私人健康投资和储蓄的影响。其分析建立在一个完全预见下具有同质性消费者和厂商的两期OLG模型基础上,其中公共和私人的健康投资发生在第一期,第一期健康人力资本的形成取决于公共和私人健康投资的总量,两者具有完全替代性;而且公共健康投资具有一定的外部性,能影响第二期的健康人力资本存量。分析结果表明:(1)资本产出份额越大,健康人力资本的折旧速度越慢,经济体的稳态值越高。而且,外生的技术参数和税率水平的变化具有经济增长的水平效应。(2)经济发展存在着门槛限制。在经济发展的低水平阶段,储蓄中物质资本所占份额相对越大,或者健康投资中公共投资所占比重小都不利于经济体突破门槛条件。而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海岚  付长辉  陈宏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西部大开发前后十年①(1990-2009年)西部地区十二省、区、市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及地域差异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进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期,各省市表现有所不同。总体而言,西部地区产业份额和产业竞争力呈分离态势,增长型产业比重不大,产业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此,结合西部地区实情,提出简要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蓝英  李平  徐邓耀  罗吉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紧密相连。通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四川省2000~2007年经济增长结构的分析,找出了各区域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劣势及对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其中,遂宁、南充、眉山、广安、达州、雅安、巴中、资阳、阿坝、甘孜和凉山州的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值,这些区域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共同拉动经济增长;而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广元、内江、乐山、宜宾的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值,这些地区经济增长全靠产业结构效益拉动,提高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