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44)
- 2023(6957)
- 2022(5937)
- 2021(5433)
- 2020(4648)
- 2019(11169)
- 2018(11025)
- 2017(21072)
- 2016(11686)
- 2015(13332)
- 2014(13797)
- 2013(13882)
- 2012(13208)
- 2011(12083)
- 2010(12316)
- 2009(11685)
- 2008(11901)
- 2007(11061)
- 2006(9416)
- 2005(8559)
- 学科
- 济(54667)
- 经济(54612)
- 管理(31254)
- 业(30620)
- 方法(28141)
- 企(24620)
- 企业(24620)
- 数学(24522)
- 数学方法(24286)
- 农(15685)
- 学(13707)
- 财(12816)
- 中国(12739)
- 业经(11307)
- 农业(10584)
- 贸(9866)
- 贸易(9865)
- 易(9549)
- 地方(9506)
- 理论(9283)
- 制(8690)
- 和(8587)
- 务(7719)
- 财务(7702)
- 财务管理(7680)
- 银(7599)
- 银行(7558)
- 融(7471)
- 金融(7466)
- 环境(7317)
- 机构
- 大学(184860)
- 学院(181901)
- 济(74736)
- 经济(73161)
- 管理(67132)
- 研究(62433)
- 理学(58000)
- 理学院(57333)
- 管理学(56185)
- 管理学院(55859)
- 中国(46310)
- 科学(40721)
- 京(38844)
- 农(36669)
- 财(34109)
- 所(33457)
- 业大(30804)
- 研究所(30707)
- 农业(29264)
- 中心(28548)
- 江(27679)
- 财经(27555)
- 经(24939)
- 北京(24483)
- 经济学(24225)
- 范(23617)
- 师范(23345)
- 经济学院(21996)
- 院(21886)
- 州(21676)
- 基金
- 项目(119489)
- 科学(91858)
- 基金(85601)
- 研究(83397)
- 家(75846)
- 国家(75234)
- 科学基金(62658)
- 社会(51719)
- 社会科(48921)
- 社会科学(48903)
- 省(47085)
- 基金项目(45039)
- 自然(41367)
- 自然科(40403)
- 自然科学(40383)
- 划(39851)
- 自然科学基金(39662)
- 教育(39069)
- 资助(36349)
- 编号(33917)
- 成果(28196)
- 重点(27415)
- 部(26768)
- 发(25365)
- 创(24130)
- 科研(23740)
- 课题(23378)
- 计划(23039)
- 创新(22606)
- 教育部(22430)
共检索到262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文涛 李宝筏
利用动力学分析法建立了偏心振动式排种系统质心位移和绕质心转动角位移的微分方程。利用Laplace变换求出了反映系统结构特征的传递函数,分析了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研究了系统刚度、粘性阻尼系数尤其是变质量等参数对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影响。提出了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质量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排种均匀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改变振子转动角速度来调节排种速度的观点。研究成果对该排种器的模拟试验与参数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文涛 李宝筏 马向阳
利用Excel对研制的偏心振动式排种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幅值特性、相位特性及动态响应特性等特性参数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本系统而言,随着排种过程的进行,系统质量逐渐减少,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输出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和输出信号幅值等参数均逐渐加大,这必然导致系统的排种速度逐渐加大。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加大系统不可变质量与可变质量的比值,有助于降低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等参数的变化幅度,进而提高排种均匀性。该比值为5时,即可取得较好效果。研究方法与结论对类似机械的参数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月琴 刘飞 赵满全 董帅 张旭
为研究气吸式免耕播种机的振动特性,对2BM-5型气吸式免耕播种机进行振动测试与振动理论分析。根据振动测试结果,以免耕播种机的前进速度与振动信号正弦基波为基本参数构建简谐激励,建立气吸式免耕播种机的振动幅频特性与振动固有频率的频率响应数学模型,并进行气吸式免耕播种机振动幅频特性信号的验证。结果表明:气吸式免耕播种机垂直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播种机结构、质量、作业前进速度、入土装置与不同类型土壤作用的阻尼情况和地表不平度;其垂直振动存在2个固有频率的振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玉玥 郑侃 杜俊 罗承铭 夏俊芳
为保证稻麦作物形成连续单列种子流,提高供种速率、单列率,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影响稻麦供种性能的关键因素。以垂直振幅、角振幅和料槽升角为试验因素进行仿真试验,分别建立稻麦供种速率、供种速率变异系数、单列率的回归模型,采用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供种时垂直振幅0.5mm、角振幅0.007rad、料槽升角11°,此时供种速率为18.7粒·s~(-1)、供种速率变异系数为3.87%、单列率为82.97%;小麦供种时垂直振幅0.7mm、角振幅0.006rad、料槽升角11°,此时供种速率为15.4粒·s~(-1)、供种速率变异系数为3.23%、单列率为81.24%。在该条件下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该供种装置能满足稻麦兼用排种器的供种功能,当工作电压为110V时,水稻供种速率为19.6粒·s~(-1)、供种速率变异系数为4.11%、单列率为78.59%;当工作电压为130V时,小麦供种速率为13.9粒·s~(-1)、供种速率变异系数为2.98%、单列率为80.32%;对比回归模型稻麦供种速率误差分别为4.81%和9.74%,供种速率变异系数误差分别为6.20%和7.74%,单列率误差分别为5.23%和1.14%。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当排种转速为20r·min-1时,水稻和小麦的合格率分别为90.7%和93.2%,满足稻麦兼用播种要求。通过调节工作电压改变振幅大小满足稻麦兼用排种器供种性能要求,操作简单,研究结果可为稻麦兼用排种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垂直振幅 角振幅 供种性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娟 廖宜涛 齐天翔 廖庆喜 高丽萍 刘嘉诚
针对机械振动改变种子受力和运移状态,继而导致精量排种器性能降低的问题,基于振动排种器性能检测试验台,开展无振动、不同振频、不同振幅对油菜精量排种器排种性能影响规律试验。结果显示:无振动条件下,吸种负压达到临界点前(合格指数≥90%所对应负压值)排种性能指标变化规律与转速大小规律相关,转速越大,合格指数和漏播指数指标值整体偏低,呈降低趋势;10、20 Hz振频时,振动导致排种器垂直方向位移增大,投种无序性加大,合格指数始终90%;40 Hz振频、振幅≥8 m/s2时充种室及吸种区种群呈现“沸腾”状态,低吸种负压绝对值即可实现高合格指数,并可降低高负压绝对值时型孔重吸率。不同频率振幅工况组合下,吸种临界负压绝对值差异显著,达临界值前吸种负压对应的排种合格指数存在明显差异,达临界值后机械振动影响降低。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文荣 何源 陈玥
在考虑磁致伸缩力和麦克斯韦力的基础上,研究操作过电压对变压器振动特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空载变压器模型,对分闸/合闸情况进行仿真;然后根据仿真数据,通过插值的方法建立的三相变压器二维磁-机械耦合模型,并进行空载下变压器振动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过电压对变压器铁心磁场、应力及振动加速度的影响,对基于振动信号的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测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变压器 振动特性 磁致伸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文敏 谢方平 吴明亮 孙松林 李明 杨良久
为探明影响偏心顶杆排种器排种质量及工作性能的因素,建立了排种器的简化工作模型,推导出排种器工作时种子的位移和速度方程,界定了充种和投种过程.分析充种过程得知:型孔理论上应为椭圆型孔,并推导出椭圆型孔的大小与种子的大小、承种筒的外径和转速等之间的计算关系式.对投种过程分析得知:选择恰当的机组前进速度可保证排种器正常落种,提高种子的完好率.
关键词:
排种器 偏心 顶杆 运动分析 水稻直播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爽 徐红梅 李航 王成龙 姜威 董佳俊
以某手扶插秧机手柄和接振人员手臂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振动总值的日振动暴露量的评价方法对手扶插秧机在2种不同工况下的手传振动进行了复合试验评价,计算结果显示,该手扶插秧机日振动暴露量为2.442 m/s~2,满足欧盟指令规定的要求。对人体手臂进行了振动响应分析和振动传递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种工况下手扶插秧机手柄处的振动传递到手臂上时,振动呈逐渐衰减的趋势;操作手扶插秧机时,手腕对振动能量的吸收最多;手部对8~16 Hz和100 Hz附近的振动能量吸收较差,考虑到100 Hz左右的中频振动是造成雷诺氏症的主要原因,因此,100 Hz左右的中频振动应为今后插秧机扶手振动研究控制的重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爽 徐红梅 周杰 钟文杰 刘海悦
以某联合收获机主机车身框架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柔性体技术创建车身框架的有限元柔性体模型,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模态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车身框架的第一阶模态频率为7.29 Hz,与收获机正常工作时割刀的激励频率(7Hz)接近,易发生共振,且对人体舒适性影响最大。为了调整收获机车身框架的固有频率,以避开外部激振频率范围,采用HyperMesh软件对收获机车身框架柔性体模型进行尺寸优化和拓扑优化,结果表明,尺寸优化后,收获机车身框架的第一阶模态频率由优化前的7.29 Hz提升至8.63 Hz,车身框架质量下降了0.006t;拓扑优化后,收获机车身框架的第一阶模态频率由优化前的7.29Hz提升至8.49Hz,车身框架质量下降了0.107t。拓扑优化与尺寸优化均可使收获机车身框架固有频率避开外部激振频率范围,但综合考虑优化设计的目标与生产制造成本,采用尺寸优化技术对收获机车身框架进行结构优化更为适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华滨 陈守谦 耿绍辉
本文对杠杆压铊张紧系统带锯产生振动的原因,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用2034型频谱分析仪试验表明,带锯条振动属于复杂周期信号的离散型频谱,是由多个简谐振动叠加而成;同时理论考察分析表明,带锯条杠杆压铊张紧系统不同于秤量重物的“平衡秤”,不可能达到“静平衡”,而是在锯轮参数激振作用下形成周期性受迫振动。锯轮参数激振和杠杆压铊张紧系统位移激振之间交互作用,是使带锯条产生周期振动并引起张紧力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程晓涵 李宗吾 王亚洲 丁南钦 路雨欣 王萌
该文借助数值仿真技术设计了具有煤矿行业特色的仿真实验与科研实践联动的项目案例。该案例以矿用振动筛激振器的关键部件斜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振动筛激振系统虚拟样机,确定了斜齿轮副的复杂工况点和危险工况点,计算了标准中心距和非标准中心距下的疲劳寿命。深入研究了非标中心距下斜齿轮副中心距的动态波动特征和动力学振动响应特性,得出非标中心距不仅可以消除“挤齿”现象,而且能使啮合传动更加平稳。经过仿真实验与科研实践联动的案例训练,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内化吸收,以及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占永 任文涛 刘翠红 张亚双 于玉真
水稻直播不用秧田,免去了育秧、拔秧等许多繁重的劳动,具有节约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优点。对研制的水稻直播包种机进行了试验研究,用模糊评判方法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该机的播种量选择及类似机械的参数设计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振动播种 模糊综合评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乐平 温芝元
为提高振动磨生产能力 ,进行了振动磨优化研究 .结果表明 ,物料充填量与研磨体充填量分别为 32 .6 6 %和6 7.34%时 ,振动磨功率较大、效率较高 ;两个量分别为 17.4 3%和 4 5 .12 %时 ,不仅有极高的磨粉速度、短的磨粉时间 ,同时又有较高的效率 ;物料充填量介于 17.4 3%与 32 .6 6 %之间 ,研磨体充填量介于 4 5 .12 %与 6 7.34%之间时 ,振动磨功率、效率、磨粉速度都较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同伟 陈立功 倪纯珍 刘毅萍 罗瑞灵
回归分析在振动时效动应力判据中的应用王同伟陈立功倪纯珍刘毅萍罗瑞灵一、前言目前我国有相当部分的金属结构制造单位已采用了振动时效工艺来消除结构中的残余应力,对于工艺效果评定也基本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5926—91《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冬 李成华 汤秋艳 杨宇 马颖
为了对铲式玉米精密播种机工作时产生的随机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在4种不同速度下进行播种机振动信号采集试验。对振动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以自相关和互相关函数表明播种机工作产生的振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相关性,这种周期性和相关性随速度的增加而明显;以自功率谱密度函数表明播种机工作状态下不同频域的振动强度,结果表明,播种机工作时主要为低频振动,振动能量随播种速度的增加而增强。
关键词:
精密播种机 振动 时域 频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