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6)
- 2023(8673)
- 2022(7026)
- 2021(6816)
- 2020(5411)
- 2019(12430)
- 2018(12180)
- 2017(23496)
- 2016(12378)
- 2015(14172)
- 2014(13801)
- 2013(13913)
- 2012(13008)
- 2011(11999)
- 2010(12022)
- 2009(11381)
- 2008(11249)
- 2007(10110)
- 2006(9289)
- 2005(8438)
- 学科
- 济(61192)
- 经济(61142)
- 农(49183)
- 业(41511)
- 农业(32747)
- 管理(28791)
- 方法(22242)
- 中国(21161)
- 数学(20318)
- 数学方法(20191)
- 企(19481)
- 企业(19481)
- 业经(18782)
- 贸(12524)
- 贸易(12516)
- 农业经济(12376)
- 易(12372)
- 制(12186)
- 财(12105)
- 发(12015)
- 地方(10401)
- 发展(10055)
- 展(10050)
- 劳(9809)
- 劳动(9792)
- 策(9682)
- 及其(9430)
- 村(9425)
- 农村(9406)
- 体(9187)
- 机构
- 学院(185458)
- 大学(183581)
- 济(90404)
- 经济(89163)
- 管理(72724)
- 研究(67334)
- 理学(62807)
- 理学院(62232)
- 管理学(61507)
- 管理学院(61161)
- 中国(54791)
- 农(48418)
- 京(38274)
- 财(36904)
- 科学(36761)
- 农业(36397)
- 所(33086)
- 中心(31496)
- 业大(31073)
- 研究所(29970)
- 财经(29806)
- 经济学(28593)
- 经(27521)
- 江(26112)
- 经济学院(25829)
- 北京(24170)
- 范(23374)
- 师范(23237)
- 经济管理(22946)
- 院(22422)
- 基金
- 项目(122463)
- 科学(98468)
- 研究(94077)
- 基金(92912)
- 家(80513)
- 国家(79778)
- 科学基金(68493)
- 社会(64679)
- 社会科(60973)
- 社会科学(60963)
- 基金项目(48301)
- 省(44568)
- 教育(40283)
- 自然(40179)
- 自然科(39293)
- 自然科学(39284)
- 自然科学基金(38649)
- 编号(38551)
- 资助(37348)
- 划(37066)
- 成果(31764)
- 农(29469)
- 部(29366)
- 国家社会(28787)
- 发(27513)
- 重点(26611)
- 中国(25581)
- 教育部(25252)
- 人文(24718)
- 创(24621)
- 期刊
- 济(102924)
- 经济(102924)
- 农(55405)
- 研究(54785)
- 中国(41129)
- 农业(37963)
- 学报(27883)
- 科学(27441)
- 财(25785)
- 大学(22520)
- 业经(21755)
- 学学(21342)
- 管理(21326)
- 融(20197)
- 金融(20197)
- 业(17319)
- 问题(15293)
- 财经(15098)
- 经济研究(15064)
- 农业经济(14621)
- 世界(14319)
- 农村(14051)
- 村(14051)
- 教育(13586)
- 技术(13585)
- 经(13123)
- 贸(11000)
- 经济问题(10999)
- 版(10827)
- 社会(9929)
共检索到284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申明浩 万俊毅
农民就业是当前中国现实经济中的热点话题,而影响和制约农民就业选择的因素却很多,本文在整理调研访谈数据的基础上,探求农民就业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发现不明晰的就业信息、不稳定的社会偏好及歧视性的用工制度是造成农民就业选择不确定性的根源,并通过实证结果的讨论得出一些与传统观点不同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就业 偏好 信息 不确定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梅金平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作为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 ,既创造了在软化的制度约束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途径 ,并成为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也产生了其特有的问题 ,那就是由于制度、市场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障碍 ,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本文根据武汉市的调查资料 ,对农村劳动力区际流动中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中国农村劳动力区际流动不确定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区际流动 不确定性 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梅金平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全文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也是建国55年来中央首次就农民增收问题出台文件。国内外媒体普遍认为,一号文件闪耀人文关怀光芒,是多年来政策含金量最高、实招最多的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文件。按照文件政策,今年农业税税率降低一个百分点,可减轻农民负担约70亿元,取消农业特产税可为农民减负48亿元,直接补贴农民的资金规模不低于100亿元,总计达到200多亿元;2004年中央财政用于支农的专项资金将比去年增加大约300亿元,达到创纪录的1500亿元以上。同时,文件还将“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一兵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经济学效用函数理论框架内考察健康不确定性对中国农村非农劳动力供给行为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在健康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农村非农劳动力供给存在预防性劳动力供给现象,拥有医疗保险可以显著降低预防性劳动力供给。采用CHNS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预防性劳动力供给的理论推断。
关键词:
不确定性 预防性劳动力 医疗保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林 何洋
文章运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互联网使用对不同农村劳动力群体就业选择的影响。文章着重从农村劳动力互联网使用的性别和年龄差异角度进行考察,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在总体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使农村劳动力由自雇型就业向受雇型就业转变,非正规就业比例下降。(2)互联网使用在促进壮年劳动力非农就业、受雇型就业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且降低了非正规就业比例;对青年劳动力和年长劳动力的影响则不显著。(3)互联网对不同性别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存在差异,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和受雇型就业的促进作用比男性更明显,对降低男性劳动力非正规就业效果较显著。最后,文章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农村劳动力 就业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帆 戴金平 华攀 李金永
经济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波动和微观家庭决策都具有深远影响,在经济政策、地缘政治和公共事件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的复杂国际和国内环境下,就业市场应如何在不确定性的冲击之下保持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基于考虑价格黏性和劳动市场摩擦所构建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针对我国经济事实引入了劳动强度和企业内生选择机制,并从实际数据和均衡模型两个角度,能够更有效识别和分析经济不确定性对劳动力市场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可得:第一,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宏观经济、劳动力市场匹配和求职成功率都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第二,不确定性上升是就业市场波动的重要来源,工资黏性和高失业保险金水平都会放大不确定性冲击的效果;第三,基于我国劳动市场供需特点,进一步分析发现,劳动供给弹性和市场摩擦自然因素是影响不确定性造成影响大小的关键因素;第四,采取稳定失业率的政策可以缓解不确定性冲击,但同时也可能使政府陷入稳定劳动失业缺口和促进实际产出增长的两难境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克稳 李敬强 徐会奇
除收入不确定性之外,消费不确定性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同样影响显著。本文从修正的持久收入假说出发,将不确定性划分为消费不确定性和收入不确定性。并使用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和收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相较于收入不确定性,消费不确定性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更大。(2)东中西部省份比较分析显示,消费不确定性对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是收入不确定性对中西部省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显著高于东部省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靖可 赵希男 王艳梅
针对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复杂性特征,本文提出一种专家基于领域知识对应急方案集合进行局部评价的群决策模型。以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对属性进行偏好评价,采用线性规划求解权重区间,并利用集值统计序列得到属性权重向量的平均估计;在专家局部评价基础上,基于目标优化方法对方案群权重进行分配,并同时得到专家权重;通过集结个体局部偏好得到应急决策群组成员对备选方案偏好的一致性排序。最后,以地铁火灾事故为例模拟仿真应急疏散方案的群决策,对模型的实际运用说明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温波 金淑华
激励理论是近30年来经济学发展的主要成就,在国外,其理论框架已基本形成。然而国内还没有对其系统化,较受关注的是一些激励机制的应用性问题。其中,联合基数确定法是一种简明有效的基数确定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此模型过于简化,难以确定是否从理论意义上与最优的基数安排相一致,这就需要将其置于标准的委托代理框架下来审视其作用机制。
关键词:
联合基数确定法 不确定性 风险偏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坤
本文从对徐州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出发,分析苏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就业偏好问题和劳动力回流现象特点,并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对政府尤其是苏北地区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管理与决策提出建议。
关键词:
苏北 农村劳动力 就业偏好 回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欣悦 诸培新 余春莲
本研究基于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山地区域农户的实地抽样调查,运用Probit模型与多重中介模型,探讨了山地区域农村产业发展及其细分产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与转移行为的影响,为如何通过提高农村内生动力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安居乐业提供现实意义。研究表明:1)山地区域农村产业发展能够有效吸引农村劳动力,产业影响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2)从机制作用来看,在农村产业发展情况下,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影响山地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与行为的基础因素,但比较收益是决定性因素。3)从细分产业来看,农村劳动力对基于山地区域特色发展的特色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具有更强的偏好。因此,本文建议完善山地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山地区域特色产业的扶持与发展,同时制定差异化的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转移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七苟
文章首先采用非线性格兰杰检验法探讨各变量与中国出口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其后运用TVP-SV-VAR模型分析了不同提前期、不同时间点各变量对出口结构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短期内对中国出口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随着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这一不利影响在中长期内有所减弱;第二,劳动力价格上升冲击短期内使企业减少雇佣工人,从而促进出口结构"被动优化",中长期内在选择效应、创新效应和国内外现实情况的共同作用下,推动出口结构逐步实现"主动优化"。为此,文章建议:政府应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探索规避经济不确定性负面影响的多样化方式;正视中国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现实,鼓励出口企业增加创新投入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出口产品的转型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七苟
文章首先采用非线性格兰杰检验法探讨各变量与中国出口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其后运用TVP-SV-VAR模型分析了不同提前期、不同时间点各变量对出口结构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短期内对中国出口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随着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这一不利影响在中长期内有所减弱;第二,劳动力价格上升冲击短期内使企业减少雇佣工人,从而促进出口结构"被动优化",中长期内在选择效应、创新效应和国内外现实情况的共同作用下,推动出口结构逐步实现"主动优化"。为此,文章建议:政府应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探索规避经济不确定性负面影响的多样化方式;正视中国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现实,鼓励出口企业增加创新投入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出口产品的转型升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俊龙 宁光杰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度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并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了模型中由于互为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选择非农就业的概率,包括成为工资获得者以及自我雇佣。并且发现互联网属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高学历劳动者的影响要大于低学历劳动者。互联网至少从提高劳动者社会资本、减少家务劳动时间两个渠道对劳动者的非农就业选择产生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俊龙 宁光杰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度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并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了模型中由于互为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选择非农就业的概率,包括成为工资获得者以及自我雇佣。并且发现互联网属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高学历劳动者的影响要大于低学历劳动者。互联网至少从提高劳动者社会资本、减少家务劳动时间两个渠道对劳动者的非农就业选择产生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