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7)
2023(4762)
2022(3901)
2021(3905)
2020(3225)
2019(7697)
2018(7307)
2017(14261)
2016(7372)
2015(8419)
2014(8109)
2013(8230)
2012(7917)
2011(7409)
2010(7335)
2009(6895)
2008(6758)
2007(5766)
2006(5133)
2005(4839)
作者
(21058)
(17622)
(17615)
(16977)
(11275)
(8400)
(7968)
(6883)
(6839)
(6249)
(6089)
(5841)
(5792)
(5732)
(5539)
(5454)
(5282)
(5121)
(5102)
(4704)
(4358)
(4229)
(4107)
(4030)
(3950)
(3906)
(3863)
(3542)
(3506)
(3491)
学科
(38719)
经济(38690)
管理(19709)
(18961)
方法(18728)
数学(17747)
数学方法(17685)
(14207)
企业(14207)
中国(12663)
(9520)
贸易(9515)
(9448)
(9406)
(8152)
关系(6565)
(6344)
(5798)
财务(5794)
财务管理(5790)
(5786)
(5776)
金融(5775)
(5654)
企业财务(5647)
(5577)
银行(5573)
(5442)
环境(5414)
农业(5315)
机构
大学(115590)
学院(110854)
(60139)
经济(59438)
研究(45213)
管理(41959)
理学(36212)
中国(36017)
理学院(35830)
管理学(35455)
管理学院(35257)
(25474)
(25427)
科学(23637)
(22633)
财经(21034)
经济学(20713)
研究所(20679)
(19563)
经济学院(18714)
中心(18677)
北京(16912)
(16289)
(16063)
财经大学(16020)
科学院(14360)
业大(13712)
(13447)
研究中心(13146)
(13041)
基金
项目(73497)
科学(59729)
基金(58691)
研究(52531)
(52130)
国家(51820)
科学基金(43980)
社会(37397)
社会科(35756)
社会科学(35746)
基金项目(29688)
自然(27505)
自然科(26950)
自然科学(26943)
自然科学基金(26514)
资助(25373)
教育(23431)
(22717)
(21426)
(19076)
中国(18861)
编号(18535)
国家社会(17533)
重点(16678)
教育部(16616)
(15359)
人文(15130)
成果(15044)
(14741)
大学(14365)
期刊
(60530)
经济(60530)
研究(37032)
中国(20848)
(18556)
科学(16689)
管理(15971)
学报(15869)
(13797)
大学(12179)
经济研究(11601)
学学(11452)
财经(11407)
(11138)
金融(11138)
(10703)
国际(10314)
(9982)
农业(9900)
世界(9303)
问题(8810)
技术(7857)
(6704)
教育(6433)
技术经济(6256)
业经(6163)
统计(5946)
资源(5944)
(5086)
贸易(5086)
共检索到168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四灿  张云  李宝伟  
本文将偏向性补贴和金融摩擦因素嵌入到一个包含消费品和投资品生产的两部门真实经济周期模型中,并以此考察短期内通过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采取的两种不同方式(扩大消费或扩大投资)对宏观经济的差异化影响,进而分析了偏向性投资和金融摩擦对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的潜在影响。其结果表明:(1)两种类型的总需求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正向消费型需求冲击能够通过部门产品需求渠道而显著提高投资品行业产能利用率,从而有助于化解产能过剩。(2)正向消费型需求冲击对经济增长和化解产能过剩的促进作用因偏向性投资而弱化,同时正向投资型需求冲击对经济增长和化解产能过剩的促进作用则显著增强。(3)相对于消费品部门而言,金融摩擦对投资品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这是由于部门投资对冲击的差异化响应所导致。因此,要实现经济稳增长,政府需要在稳定投资总规模的基础上优化投资的行业间分布,实现行业均衡发展,注重激活消费品行业的经济活力以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同时,政府需要密切关注投资品行业金融摩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汝影  余东华  
资本深化速度与技术进步偏向是影响产能利用率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拓展CES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资本深化速度、技术进步偏向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机理,并采用1998-2016年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中国制造业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呈现替代关系,技术进步总体偏向资本,要素结构偏向资本;已有条件下,适宜的资本深化速度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而对产能利用率产生正向间接影响;但研究期间内,中国制造业资本深化速度过快,对产能利用率产生的负向直接影响显著大于正向间接影响,因此资本深化速度对产能利用率的整体影响为负向;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与要素结构偏向资本相适宜,可以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而提高产能利用率;资本深化速度和技术进步偏向对产能利用率的综合影响为正,因此对于过快的资本深化速度,可以通过提高技术进步资本偏向程度缓解或扭转产能利用率的降低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樊茂清  
本文运用1981-2012年的投入产出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二次型可变成本函数模型,估计了中国国民经济33个产业部门的能源、非能源以及劳动的联立系统方程,并据此构建了各产业部门产能利用率的测度模型,进而考察了各类要素价格、投资以及技术进步对各产业部门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多数产业部门的能源和劳动价格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为正,但影响大小不尽相同;整体而言,劳动价格的影响相对更大;1990年后,能源和劳动投入的价格对制造业各产业部门产能利用率的影响都为正。(2)技术进步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方向不确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樊茂清  
本文运用1981-2012年的投入产出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二次型可变成本函数模型,估计了中国国民经济33个产业部门的能源、非能源以及劳动的联立系统方程,并据此构建了各产业部门产能利用率的测度模型,进而考察了各类要素价格、投资以及技术进步对各产业部门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多数产业部门的能源和劳动价格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为正,但影响大小不尽相同;整体而言,劳动价格的影响相对更大;1990年后,能源和劳动投入的价格对制造业各产业部门产能利用率的影响都为正。(2)技术进步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方向不确定。(3)资本使用者成本较低的部门,其产能利用率也较低,产能过剩现象更为明显。(4)投资的内在调整会降低产能利用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彬  范硕  
企业投资行为、需求波动以及产能利用率是反映宏观经济整体运行情况的三个重要指标,现有研究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通过相关实证分析、检验发现:国有企业投资对需求以及产能利用水平都有着积极的正向影响关系,但是只在短期有效,因此,当面临金融危机这样的外部冲击时,加大国有企业投资是短期内解决经济困境的一个有效方法。此外,需求的波动对投资水平以及产能利用水平均有着较大的积极影响,从长期来看,通过需求的提高拉动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投资拉动向需求拉动的转型应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开科   苏雪伟   步晓宁  
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经济效果的分析,除了研判投资促进效应外,还应关注投资的质量偏向和资本利用率变动,这是新发展阶段宏观调控政策精准施策的关键。对此,本文利用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重点探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影响资本利用率的效应和机制路径。结果显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并未显著改善资本利用率,尽管政策实施促进了投资和研发投入增长,但对营业收入的改善不显著,揭示出政策推动的固定资产投资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新增投资对现有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的边际提升有限。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本密集度高、固定资产结构偏向长期限以及面临高融资约束的企业,资本利用率受政策实施的反向影响显著。而基于行业领域分组回归的结果揭示出,政策实施对纺织领域企业资本利用率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但对数字化基础设施业和汽车领域企业的资本利用率影响不显著。对此,文章从行业领域发展特征和经济事实出发,探讨对应的差别化资本利用率影响机制。这一研究丰富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对微观企业作用机制的研究文献,拓展了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资本利用率的研究领域,对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兵  严兵  
研究目标:准确测度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建立实证模型考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工业部门整体的产能利用率多年维持在0.65左右;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加入控制因素以及行业地区、时间、地区固定效应甚至更换匹配比例之后该结果仍然稳健;投资到发展中国家的OFDI比投资到发达国家的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积极影响效果更强;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还体现出明显的所有制结构、企业产能利用率水平的差异;OFDI主要是通过影响生产侧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进而对综合产能利用率产生积极影响,这一效果是通过对技术进步与投资替代产生中介效应而实现的。研究创新:基于产能利用率在生产侧与消费侧的决定因素,本文系统讨论了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机制。研究价值:为产能过剩相关治理政策的出台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青竹   王立国  
工业企业的生产既受供给侧也受需求侧影响,使用传统方法测算产能利用率时只测算了供给侧,或是将供给和需求分开测算,未能在统一的模型内实现产能利用率的测算与分解,可能会错误地估计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因此,文章运用复合网络DEA模型,将供给侧和需求侧要素统一纳入模型,测算并分解产能利用率。对可能造成产能利用率结论不一致的因素进行研究后发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视角、DEA模型的结构、要素投入的差异等因素会使产能利用率的测算结果差异显著。对我国30个省份2001—2020年的工业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并对供给侧和需求侧进行分解,同时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进行了异质性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维国  袁捷敏  
我国管理层与理论界都认为,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是形成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直接原因,也是我国产能利用情况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章遵循管理层和理论界的上述"共识",提出我国产能利用率的估算模型,并得到1952~2008年的我国产能利用率的合理的估算结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延兵  
本文基于政府官员"经济政治人"假设,论证了中国式分权下市场参与者的投资行为逻辑,为中国粗放式经济增长提供了一种解释。在垂直集中的官员治理模式下,中央政府因信息所限,难以有效约束地方官员"重生产,轻创新"的自利性投资偏好。在经济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掌控着可观的经济资源,形成政府主导型经济。结果是,地方官员的自利性投资偏好能够借助政府"有形之手",作用于各类市场参与者的投资行为,从而整个社会投资呈现"重生产,轻创新"的偏向。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理论假说,结果表明,在中国式分权下,地方财政分权度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延兵  
本文基于政府官员"经济政治人"假设,论证了中国式分权下市场参与者的投资行为逻辑,为中国粗放式经济增长提供了一种解释。在垂直集中的官员治理模式下,中央政府因信息所限,难以有效约束地方官员"重生产,轻创新"的自利性投资偏好。在经济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掌控着可观的经济资源,形成政府主导型经济。结果是,地方官员的自利性投资偏好能够借助政府"有形之手",作用于各类市场参与者的投资行为,从而整个社会投资呈现"重生产,轻创新"的偏向。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理论假说,结果表明,在中国式分权下,地方财政分权度越高,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创新性支出占生产性支出的比重越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彬  范硕  
利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PVAR)方法,并结合1999~2010年我国31个地区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国有企业投资行为、产能利用水平以及消费需求之间的影响特征。国有企业投资对需求以及产能利用水平都有着积极的正向影响关系,但是只在短期有效,因此,当面临金融危机这样的外部冲击时,加大国有企业投资是短期内解决经济困境的一个有效方法。此外,需求的波动对投资水平以及产能利用水平均有着较大的积极影响,从长期来看,通过需求的提高拉动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投资拉动向需求拉动的转型应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雪松  赵宸宇  聂菁  
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2010-2014年数据,从企业角度测算了产能利用率。在考虑异质性效应和内生性选择的基础上,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的参数估计方法,考察了对外投资对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融资成本较低、所得税率较低及规模较小的企业,产能利用率相对较高。对外投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为4.1个百分点,总体上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对提升其产能利用率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然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选择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其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雪松  赵宸宇  聂菁  
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2010-2014年数据,从企业角度测算了产能利用率。在考虑异质性效应和内生性选择的基础上,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的参数估计方法,考察了对外投资对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融资成本较低、所得税率较低及规模较小的企业,产能利用率相对较高。对外投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为4.1个百分点,总体上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对提升其产能利用率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然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选择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其产能利用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颖婷  许宪春  
产能利用率是反映市场供需状况和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本文对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统计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基于调查法多层次抽样计算的产能利用率的优势和特点,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内涵和实际应用进行评述。在对中美工业产能利用率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基础上,基于国际比较的启示,探讨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统计的改进和完善方向。作为首次对中国调查法产能利用率统计方法进行全面阐述和中美比较分析的文章,本文对于改进和完善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统计方法,充分发挥其在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中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于学者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数据开展分析应用,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