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67)
- 2023(19018)
- 2022(15652)
- 2021(14448)
- 2020(12310)
- 2019(28042)
- 2018(27521)
- 2017(51768)
- 2016(28006)
- 2015(31890)
- 2014(31725)
- 2013(31196)
- 2012(28776)
- 2011(26035)
- 2010(25987)
- 2009(23965)
- 2008(23387)
- 2007(20792)
- 2006(18374)
- 2005(16554)
- 学科
- 济(134875)
- 经济(134749)
- 管理(80334)
- 业(76246)
- 企(61849)
- 企业(61849)
- 方法(57714)
- 数学(51407)
- 数学方法(50728)
- 中国(35350)
- 农(32725)
- 财(29352)
- 业经(27166)
- 地方(27084)
- 学(26155)
- 贸(22929)
- 贸易(22916)
- 易(22256)
- 农业(21953)
- 制(21578)
- 技术(20388)
- 环境(18626)
- 理论(18239)
- 银(18107)
- 银行(18053)
- 融(17916)
- 金融(17913)
- 和(17853)
- 务(17697)
- 财务(17630)
- 机构
- 大学(411040)
- 学院(409234)
- 济(178598)
- 经济(175208)
- 管理(156297)
- 研究(143467)
- 理学(135257)
- 理学院(133694)
- 管理学(131052)
- 管理学院(130289)
- 中国(107897)
- 科学(87622)
- 京(87222)
- 财(77789)
- 所(72545)
- 农(69259)
- 研究所(66146)
- 中心(65395)
- 财经(62757)
- 业大(61342)
- 江(60519)
- 经(57123)
- 经济学(56392)
- 北京(54832)
- 农业(54302)
- 范(52596)
- 师范(52031)
- 院(51349)
- 经济学院(50747)
- 州(47324)
- 基金
- 项目(276153)
- 科学(218750)
- 基金(203817)
- 研究(196886)
- 家(179360)
- 国家(177968)
- 科学基金(152733)
- 社会(128035)
- 社会科(121661)
- 社会科学(121625)
- 基金项目(106747)
- 省(105956)
- 自然(99164)
- 自然科(96994)
- 自然科学(96969)
- 自然科学基金(95266)
- 教育(90782)
- 划(90029)
- 资助(84281)
- 编号(77426)
- 重点(62624)
- 成果(62416)
- 部(61549)
- 发(59506)
- 创(57274)
- 国家社会(54719)
- 创新(53734)
- 课题(53411)
- 科研(53244)
- 教育部(52832)
- 期刊
- 济(193619)
- 经济(193619)
- 研究(119320)
- 中国(78778)
- 学报(65874)
- 农(62438)
- 科学(61114)
- 财(60250)
- 管理(58140)
- 大学(50101)
- 学学(47207)
- 农业(42483)
- 教育(38915)
- 技术(38488)
- 融(34803)
- 金融(34803)
- 经济研究(32695)
- 财经(31563)
- 业经(28702)
- 经(27297)
- 问题(25697)
- 业(23868)
- 统计(23663)
- 技术经济(22714)
- 贸(21732)
- 策(21195)
- 世界(19779)
- 图书(19403)
- 版(19217)
- 决策(19019)
共检索到607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炜 周勇
本文在要素替代框架下构建了一个有关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利用2000-2014年中国省级空间面板数据估计了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扭曲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和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扭曲效应,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则对城镇化扭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中间品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的扭曲效应不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由单纯的要素驱动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技术进步遵循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资源,本质上是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的潜在收益在于,若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配置结构得以有效改善,则能够促进二者建立良性互促共进的长效机制,进而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炜 周勇
本文在要素替代框架下构建了一个有关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利用2000-2014年中国省级空间面板数据估计了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扭曲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和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扭曲效应,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则对城镇化扭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中间品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的扭曲效应不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由单纯的要素驱动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技术进步遵循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资源,本质上是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的潜在收益在于,若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猛 杨先明
通过将有偏技术进步引入要素替代框架建立VES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1985~2012年东、中、西部地区的要素替代弹性进行了估算。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两步差分GMM进一步考察要素替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劳均资本对要素替代的正向作用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各地区的生产函数存在较大差异,而要素替代弹性的提高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上述结论表明,要素替代弹性应该作为一项政策目标得到更多的重视,这会使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成为可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洪波
要素市场扭曲是否对具有不同特征的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选取2002~2012年中国31个省份的工业二位数行业和服务业一位数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工业和服务业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要素市场扭曲有利于工业的增长而不利于服务业的增长,要素市场扭曲呈现出偏向于工业的特征。本研究同时还发现中国的FDI以及出口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的原因之一是相关企业为赚取中国工业偏向型的要素市场扭曲所形成的"扭曲租"。这些研究结果也对中国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相对滞后的现象给出了解释。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工业偏向 扭曲租 服务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白雪洁 李爽
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进步偏向是资源要素配置特征的一种表现,考察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特征及其成因,对于优化技术创新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引入要素价格扭曲和技术创新模式这两类指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构建了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因素体系。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方向为资本偏向型,这将对收入分配和产业升级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中国工业的要素价格存在负向扭曲,且扭曲程度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技术进步偏向和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均受到行业要素密集度的影响;要素价格扭曲通过直接效应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白雪洁 李爽
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进步偏向是资源要素配置特征的一种表现,考察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特征及其成因,对于优化技术创新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引入要素价格扭曲和技术创新模式这两类指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构建了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因素体系。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方向为资本偏向型,这将对收入分配和产业升级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中国工业的要素价格存在负向扭曲,且扭曲程度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技术进步偏向和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均受到行业要素密集度的影响;要素价格扭曲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导致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其中技术创新模式发挥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为23%,可见引进型技术创新模式会加重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因而,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优化中国工业技术进步方向的必由之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猛 杨先明 李波
随着中国制造业劳动工资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过去依靠成本优势获得的竞争力正在逐渐减弱。基于要素替代的框架构建了包含中性和有偏技术进步的KLEM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利用中国制造业30个行业2001-2010年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第一,总体上除劳动和能源互补以及能源与中间品关系不确定外,其余各要素均呈替代关系;第二,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对成本的节约效应不同;第三,中国制造业的确存在技术偏向,其中R&D更倾向于资本增强型和偏向型技术进步,而FDI更倾向于能源、劳动增强型和偏向型技术进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小钢
基于我国各地区要素市场存在扭曲的特征事实,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提高能源回弹效应的机制与效应,发现要素市场扭曲通过扭曲企业投资和生产行为显著提高了能源回弹效应;投资偏向也是回弹效应的重要诱因,并且要素市场扭曲与投资偏向对回弹效应的促增效应具有替代性;结构调整和环境规制政策有利于降低能源回弹效应,而金融危机后的刺激政策则强化了能源回弹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小钢
基于我国各地区要素市场存在扭曲的特征事实,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提高能源回弹效应的机制与效应,发现要素市场扭曲通过扭曲企业投资和生产行为显著提高了能源回弹效应;投资偏向也是回弹效应的重要诱因,并且要素市场扭曲与投资偏向对回弹效应的促增效应具有替代性;结构调整和环境规制政策有利于降低能源回弹效应,而金融危机后的刺激政策则强化了能源回弹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邵军 刘修岩 倪克金
如何找寻适宜的技术进步路径、发挥地区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已然成为优化地区要素配置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拓展了传统的HK模型,阐释了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价格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资本和劳动产出贡献份额的时变特征进行识别和估计,发现中国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特征逐渐由资本偏向型向劳动偏向型转变。为捕捉由要素跨区域配置引发的配置效率改善,构建了新的要素配置效率指标,并采用2004—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省级宏观数据,对要素配置效率、偏向型技术进步和要素价格扭曲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发现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有助于改善要素配置效率,且劳动价格负向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阻滞作用要显著强于资本价格负向扭曲的阻滞作用。本文研究为地区最优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要素空间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芳 石金灵
近些年来,提高创新强度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要素资源的自由配置能够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中国的要素市场改革滞后于产品市场改革,这不利于价格机制在要素市场中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据此,构建以创新强度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使用2008—2016年各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创新在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增长之间起到的中介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既会直接降低地区经济增长,也会通过抑制地区创新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负向作用,未来应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从而提高自主创新强度,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走向集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世川
笔者在要素增强型生产函数下,构建了测算要素市场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变动进行了分解,笔者认为主要由技术进步偏向差异和资本深化变动决定。笔者利用1978年2013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行业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0且小于1,并且大多数行业的相对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速率是上升的。1990年后大多数行业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呈下降趋势;1979年2013年,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致使资本深化变动是行业要素市场扭曲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世川
笔者在要素增强型生产函数下,构建了测算要素市场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变动进行了分解,笔者认为主要由技术进步偏向差异和资本深化变动决定。笔者利用1978年~2013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行业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0且小于1,并且大多数行业的相对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速率是上升的。1990年后大多数行业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呈下降趋势;1979年~2013年,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致使资本深化变动是行业要素市场扭曲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祥鹏
中国人口城镇化存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双重人口城镇化背离现象。这表面上是由于人口统计制度和户籍制度所造成的一种统计现象,其背后则有地方政府行为的内在逻辑必然性。在纵向央地财政分权和横向府际竞争的关系格局下,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为晋升而竞争,过多关注经济绩效而忽视了公共服务,导致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财政分权、府际竞争和公共服务负担显著加剧了户籍人口城镇化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的背离程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航 孙早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对称是中国式城镇化的重要特征。受特定的政绩考核观影响,城镇化通常被地方政府视为实现政绩的抓手,使得城镇化脱离产业演进规律而过快推进,造成低技能劳动力过度供给,反过来迫使地方政府要求企业选择有利于充分就业的产能决策,从而导致制造业产能过剩。本文利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城镇化与制造业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城镇化脱离产业规律而过快推进,迫使地方政府从财政、贷款、土地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干预,最终导致产能过剩;技术进步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可以弱化过快的城镇化对产能过剩的刺激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坚持产城紧密结合的原则,适当弱化地方政府在城...
关键词:
城镇化 产能过剩 技术进步 要素配置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