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64)
2023(3921)
2022(3458)
2021(3358)
2020(2665)
2019(6527)
2018(5985)
2017(10327)
2016(5775)
2015(6878)
2014(6596)
2013(6691)
2012(6558)
2011(6175)
2010(5995)
2009(5673)
2008(5591)
2007(4581)
2006(4163)
2005(3951)
作者
(19871)
(16515)
(16413)
(15589)
(10505)
(8013)
(7505)
(6505)
(6409)
(5838)
(5754)
(5711)
(5557)
(5416)
(5412)
(5184)
(5015)
(4897)
(4840)
(4816)
(4197)
(4189)
(4012)
(3922)
(3833)
(3735)
(3656)
(3572)
(3465)
(3458)
学科
(25935)
经济(25908)
管理(13960)
(13842)
方法(11846)
数学(10813)
数学方法(10660)
(9188)
企业(9188)
(8248)
中国(7665)
(7172)
农业(5314)
(5149)
(5040)
贸易(5037)
(4922)
业经(4733)
地方(4032)
(3906)
(3673)
金融(3673)
(3427)
(3378)
环境(3280)
理论(3253)
(3128)
世界(3127)
(3062)
银行(3038)
机构
大学(87401)
学院(84462)
研究(40161)
(37769)
经济(37126)
中国(30078)
管理(28921)
科学(25797)
(24689)
理学(24530)
理学院(24173)
管理学(23575)
管理学院(23438)
(22307)
(20865)
研究所(20456)
农业(20002)
中心(17294)
业大(17053)
(14994)
(14412)
北京(13377)
(13028)
科学院(12906)
农业大学(12100)
(11724)
财经(11494)
(11476)
(11319)
经济学(11207)
基金
项目(58753)
科学(45401)
基金(43334)
(41395)
国家(41096)
研究(37912)
科学基金(32973)
社会(23793)
自然(23242)
自然科(22676)
自然科学(22666)
社会科(22483)
社会科学(22478)
自然科学基金(22273)
基金项目(21647)
(21507)
(19874)
资助(19034)
教育(17013)
重点(14400)
编号(13773)
(13188)
(13127)
计划(12817)
科研(11897)
(11811)
科技(11587)
创新(11278)
(11256)
成果(11124)
期刊
(41355)
经济(41355)
研究(28060)
中国(22233)
(22046)
学报(20385)
科学(17450)
农业(15749)
大学(14818)
学学(13779)
管理(11592)
(10808)
(9640)
教育(9596)
技术(7689)
经济研究(7451)
(7262)
金融(7262)
世界(6759)
业大(6191)
财经(5791)
国际(5733)
(5531)
业经(5315)
农业大学(5297)
(5276)
(5170)
问题(5121)
图书(4747)
技术经济(4727)
共检索到143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树标  
根据今年以来各国粮食生产状况,世界粮农组织在假设今后天气正常的条件下,首次对1998年全球粮食生产和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其主要结果如下。 生产和需求 (一)全球粮食生产 预计1998年世界粮食产量为18.95亿吨,略低于去年19.08亿吨的水平。尽管非洲和欧洲的小麦产量将有所增加,但仍难以弥补亚洲、北美和独联体产量的下降,再加之南半球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米健  罗其友  高明杰  
在国内外24篇有代表性的粮食需求预测文献基础上,文章重点对这些文献的预测时间、预测结果、预测方法、预测的地区、城乡和品种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有文献的3个主要特点是:首先,定性分析、时间序列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是最常见的三种方法,单方程模型和其他方法应用较少;第二,文献集中关注2010~2030的粮食需求预测,且在相同时间点不同文献的预测结果比较接近;第三,在预测中,少数文献关注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或品种差异,并且同时关注3种差异的只有1篇。在对现有文献评价基础上,文章提出粮食需求预测领域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伍娟花  李永强  
进入2003年,世界粮食市场供求形势呈现诸多新特点,特别是粮食库存的持续下降值得我们高度关注。随着我国粮食国际贸易规模的逐步扩大,世界粮食市场行情与价格走势必将对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和国内粮食市场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美国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WAOB)最新发布的《世界农产品供需形势展望报告》和我国《海关统计》提供的资料,对世界粮食供求形势做一简要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蒋丹婧   侯瑶   杨静  
<正>2023年10月16—20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召开第三届世界粮食论坛,重点聚焦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农业粮食体系转型、推动各方携手同心等内容,为当前全球复杂动荡局势注入稳定力量,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论坛主要观点综述如下。1 危机四伏: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正遭遇严重冲击受多重因素驱动,当前全球性粮食危机正在加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2023年世界粮食日正值全球性粮食危机,世界在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方面的表现正在倒退。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玫  
粮食生产波动与1997年预测朱玫作为仅占世界7%的耕地,却养活世界22%人口的中国,粮食问题敏感程度必然很大。1990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和贸易量占世界总量的24%与6%左右,常年粮食净进口量1000万吨。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以及大国放大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光泗  钟钰  
文章结合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状况,对2013~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进行预测分析。研究发现:2020年之前,我国粮食供求依然处于相对紧张状态,尤其是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可能会进一步凸现;粮食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稻谷、玉米的消费需求增长较快,而小麦消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能够保持持续的增长,其中稻谷与玉米的产量增长幅度较大,但这取决于单产的增长与生产面积的稳定。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永务  刘伟平  洪燕真  戴柯炜  陈梅英  
利用FAOSTAT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对近50年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生产和贸易变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的收获总面积和年总产量均有所增长,但是年产量增长缓慢,且单位面积产量出现下降;中国和中东国家对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生产扩张贡献大,日本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木本粮食生产规模缩小;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的出口量小,出口增长缓慢,中国的板栗和柿子产量虽很高,但国际竞争力却不强;世界木本粮食的主要进口国变动不大,仍然以日本、法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苑颖  宋金杰  杨春河  刘爱秋  
[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粮食安全内涵的理解也在逐步深化,粮食安全内涵不仅包括数量方面,还包括营养健康安全,保障居民营养健康成为粮食安全的新时代内涵。基于营养目标的粮食需求研究,建立营养—消费—生产的粮食生产模式,对引导居民合理健康消费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营养消费状况,然后基于平衡膳食模式视角,引入标准人消费系数这一概念对我国未来粮食需求进行了更准确的预测。[结果]城镇居民粮食消费已达到高营养目标,但目前农村居民仅达到低营养目标水平,相当于2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立军  
根据FAO 2010年11月份发布的最新报告,2010年世界粮食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重,预计产量约为22.16亿t,连续第二年减产。由于世界粮食消费需求仍持续增长,将使2011年世界谷物季末库存比2010年减少7.2%,这也是该数字近3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受市场供求趋紧和美元贬值等因素推动,2010年全球多数农产品价格呈上涨态势,其中玉米和小麦尤其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翟荣新  刘彦随  
该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粮食生产变化态势做了简要回顾,并从生产和消费角度,分别基于粮食总产量与人均占有量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动特征,结果验证了粮食生产"北上西进"的变动格局。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即使区域粮食作物总产量在全国没有优势,但仍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可能性。基于比较优势模型和GIS方法,该文分析了主要作物(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的区域比较优势,为全国层面粮食作物优势产业区的划分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