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06)
- 2023(3452)
- 2022(2797)
- 2021(2642)
- 2020(2211)
- 2019(4860)
- 2018(4810)
- 2017(9629)
- 2016(5353)
- 2015(5588)
- 2014(5594)
- 2013(5463)
- 2012(5118)
- 2011(4539)
- 2010(4468)
- 2009(3992)
- 2008(3999)
- 2007(3577)
- 2006(3022)
- 2005(2798)
- 学科
- 济(19849)
- 经济(19822)
- 业(15045)
- 管理(13191)
- 企(10663)
- 企业(10663)
- 方法(10467)
- 数学(9409)
- 数学方法(9318)
- 农(6411)
- 中国(6355)
- 财(5557)
- 劳(5132)
- 劳动(5115)
- 学(4800)
- 农业(4635)
- 制(4063)
- 贸(3876)
- 贸易(3876)
- 易(3817)
- 融(3785)
- 金融(3784)
- 务(3738)
- 财务(3732)
- 财务管理(3725)
- 银(3705)
- 银行(3694)
- 业经(3605)
- 企业财务(3587)
- 行(3545)
- 机构
- 大学(74540)
- 学院(73243)
- 济(30744)
- 经济(30184)
- 管理(25868)
- 研究(25485)
- 理学(22834)
- 理学院(22544)
- 管理学(22075)
- 管理学院(21921)
- 中国(18458)
- 科学(15851)
- 京(14980)
- 财(14810)
- 农(13885)
- 所(13158)
- 财经(12379)
- 研究所(12105)
- 业大(11545)
- 中心(11463)
- 经(11444)
- 农业(11091)
- 经济学(10599)
- 江(10321)
- 经济学院(9634)
- 财经大学(9561)
- 范(9391)
- 师范(9255)
- 北京(9043)
- 院(8976)
- 基金
- 项目(51567)
- 科学(40996)
- 基金(39216)
- 研究(35268)
- 家(35163)
- 国家(34903)
- 科学基金(29607)
- 社会(23774)
- 社会科(22639)
- 社会科学(22631)
- 基金项目(20471)
- 自然(19616)
- 自然科(19233)
- 自然科学(19226)
- 省(19171)
- 自然科学基金(18900)
- 划(16869)
- 教育(16675)
- 资助(16468)
- 编号(12854)
- 部(12057)
- 重点(11707)
- 性(11141)
- 成果(10792)
- 国家社会(10462)
- 创(10457)
- 教育部(10420)
- 科研(10208)
- 发(10174)
- 人文(9860)
共检索到103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永福 杨舸 沈星
目前,日趋频繁、尖锐的集体劳资纠纷充分暴露出我国倾斜性劳动立法的弊端。劳工权益无法真正得到保护的根源在于以"劳善、资恶"为理论基础的倾斜性劳动立法过分强调国家干预的重要性,严重忽略了"权利"的存在,重新陷入了"身份-契约-身份"的陷阱,导致劳资矛盾进一步激化。劳工权益保障的理想出路是转变倾斜性的保护思路,实行平等的法律保护机制,构建"个人契约-团体契约"并行的劳动关系理论,将劳资争议纳入到平等协商的轨道中来。
关键词:
倾斜性 劳动立法 身份 契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文龙
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普通劳动者不作分类适用的制度安排,是我国劳动法的一大缺陷产生于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早期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小兰
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劳动供给行为分析框架,并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对其劳动供给曲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全体样本,还是性别分类样本,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非农劳动时间都与工资成反方向变化,非农劳动供给曲线呈现向右下倾斜。本文由此推出了实施最低工资标准这一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非农劳动 供给曲线 最低工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孝保
"雇佣"或"资本雇佣劳动"是劳动关系的本质。基于这一本质特征,"劳动者"应从狭义的角度,而"用人单位"则应从广义的角度进行界定。我国当前立法和实践对劳动者的界定标准具有政策性、多元性及滞后性等问题;对用人单位的界定标准则体现为体制化和单一化等问题。重构劳动关系的界定标准,须以"资本雇佣劳动"这一劳动关系本质为核心,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及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及和谐社会构建。
关键词:
劳动关系 雇佣 重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树喜 白钦先 林艳丽
基于融资结构变迁的视角,"金融倾斜"特指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两种融资方式的不平衡发展,而金融倾斜极易引发一国经济的非对称波动。长期以来,间接金融主导着我国金融资源配置,通过H-P滤波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信贷市场波动具有强烈的亲周期特征,股票市场波动仅显现微弱的亲周期特征;通过非对称脉冲响应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信贷紧缩时期的波动效应大于扩张期的波动效应,由此验证了我国经济周期中"小冲击,大波动"的金融加速器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兰 王世进
环境正义的内涵在于环境利益和环境负担的公平分配。环境法的倾斜保护就是基于对环境利益和环境负担分配的失衡现状进行矫正的需要。环境立法应当遵循环境正义理念,向弱势利益、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倾斜,通过环境利益优先原则的确立和环境权利义务的设定,达致利益衡平的公平,并最终达到利益的共同增进。
关键词:
环境正义 环境利益 公平分配 倾斜保护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支平
闽江上下游经济的倾斜性联系陈支平闽江是福建最大的河流,在古代交通条件落后的情况下,闽江是沟通福建与外省以及闽北内地山区与福川沿海地区的最主要通道。随着明清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闸江上下游地区的经济往来渐趋活跃,商业联系相当密切。然而,在这种日益增强的经...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孙武军 陆璐
双边市场区别于传统单边市场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交叉网络外部性和独特的倾斜式定价特征。文章构建了包含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在内的、具有对数非凹性特征的需求函数,研究垄断平台倾斜式定价的机制所在。结论表明,垄断平台的最优定价在角点处取得,而非内点解,因此垄断平台采取了极端倾斜的定价方式,且倾斜方向为对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大的一方采取了高定价,对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小的一方采取了极低定价。这一结论与现有研究的主流结论出现了背离。文章最后以现实双边市场案例——电脑操作系统,对这一特殊结论进行了解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崔艳峰
权利倾斜性配置源于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破产法解释(二)第二十六条关于破产取回权形式期限的规定增加了取回权人的义务和责任,属于权利的倾斜性配置,该配置会促使破产取回权人及时取回财产、诱发道德风险,并对交易成本、交易机会及交易安全预期产生消极影响。该条立法的原因为提高破产程序的效率,降低破产成本,实现破产公正,但该条违背了破产法的立法目的,不利于债务人的破产拯救。协调二者的关系需建立完善的权利申报制度,在破产债权申报之外增加物权及其他对债务人享有的权利申报。
关键词:
破产取回权 权利倾斜性配置 企业拯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玉祥 丁四保
空间政策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区域倾斜为主是空间政策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倾斜为主是空间政策发展的高级阶段。我国建国以来无论是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还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都采取了区域倾斜为主的空间政策来进行空间调控。但是,区域倾斜的空间政策存在着效率与公平时空错位、对市场调控机制的损害和区域一刀切的弊端。产业倾斜可实现提高效率、区域公平和环境友好三大目标的统一,是我国今后空间政策的发展取向。主体功能区划将推进区域倾斜和产业倾斜的结合,是由区域倾斜为主向产业倾斜为主的过渡,在我国空间政策转换阶段,应更多运用产业倾斜的政策手段。
关键词:
空间政策 区域倾斜 产业倾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继龙 陈廷柱
美国大学推行平权行动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对特定少数族裔的优惠录取实现校园的多样性。该政策已存续半个世纪之久,与之相伴的合理性争论从未停止,反对、修正和废除平权行动的力量始终存在。平权行动的司法争议很大程度上源于联邦最高法院的模糊立场;平权行动存废之争的背后,是针对"历史补偿"的道德争议,围绕"多样性"的学理争议,以及有关"受益者发展水平"的政策效果争议;百分比计划、逆境指数工具等替代性方案的推出,展现了平权行动改革从"种族倾斜"向"阶层倾斜"的行动转向。政府立场、公众态度以及州级层面的平权行动禁令是影响大学平权行动发展的重要外部政治力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秀兰 白雪
向农村倾斜的专项招生政策意为贫困农村地区的优秀学生提供更多上优质大学的机会,以畅通他们纵向流动的渠道,并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但该政策在是否公平等方面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分析表明:从理论上看,该政策有其公平、合理性;贫困农村地区的学生需要高等教育尤其是名牌大学来促进其升迁性社会流动;通过优惠政策升入名牌大学的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但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未来的改革既需从根本上改善落后的农村经济和教育,也需进一步完善招生政策本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