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29)
2023(12874)
2022(11047)
2021(10365)
2020(9114)
2019(21340)
2018(21164)
2017(41980)
2016(22620)
2015(25420)
2014(25396)
2013(25076)
2012(23017)
2011(20622)
2010(20597)
2009(19098)
2008(18829)
2007(16506)
2006(13990)
2005(11998)
作者
(63229)
(53379)
(53118)
(50721)
(33813)
(25832)
(24441)
(20979)
(20251)
(18946)
(18198)
(17845)
(16763)
(16673)
(16637)
(16316)
(16167)
(15694)
(15365)
(15344)
(13159)
(13154)
(12942)
(12183)
(11975)
(11919)
(11838)
(11629)
(10787)
(10484)
学科
(101471)
经济(101376)
管理(66105)
(62551)
方法(51859)
(51852)
企业(51852)
数学(47051)
数学方法(46358)
(24588)
(24191)
中国(22023)
(18983)
业经(18506)
地方(18273)
(16966)
贸易(16960)
(16425)
(16168)
财务(16106)
财务管理(16063)
农业(15924)
(15690)
企业财务(15206)
理论(14903)
技术(13542)
(13488)
环境(12908)
(12537)
金融(12534)
机构
学院(319709)
大学(319564)
(130976)
管理(129388)
经济(128315)
理学(112843)
理学院(111641)
管理学(109428)
管理学院(108847)
研究(99013)
中国(74926)
(65880)
科学(61132)
(59102)
(50972)
(48697)
财经(48543)
业大(48064)
中心(48064)
(46665)
研究所(44351)
(44234)
经济学(40938)
北京(40510)
农业(40271)
(40217)
师范(39806)
经济学院(37350)
(36787)
财经大学(36426)
基金
项目(220605)
科学(175344)
基金(162824)
研究(157526)
(141715)
国家(140632)
科学基金(122664)
社会(100442)
社会科(95472)
社会科学(95446)
基金项目(86371)
(86057)
自然(81868)
自然科(80073)
自然科学(80055)
自然科学基金(78627)
教育(74723)
(72741)
资助(68112)
编号(63581)
成果(50081)
(49394)
重点(49329)
(46025)
(45986)
课题(43214)
创新(43003)
科研(42992)
教育部(42717)
大学(41827)
期刊
(131890)
经济(131890)
研究(84414)
中国(57117)
学报(47431)
(46945)
科学(45444)
管理(45010)
(44102)
大学(36442)
学学(34515)
教育(30671)
技术(30207)
农业(29624)
(25739)
金融(25739)
财经(23845)
业经(21791)
经济研究(21582)
(20406)
统计(18932)
问题(18174)
(17217)
(16539)
技术经济(16383)
决策(15679)
商业(14809)
(14766)
理论(14660)
资源(14465)
共检索到447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文乐  彭代彦  
利用2001—2013年的281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土地供给对房价的空间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中国房价快速上涨的成因。研究发现:首先,从全国来看,房价对土地供给的总弹性为-0.0532,说明土地供给减少推高房价;土地供给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将会高估土地供给对房价的直接效应。其次,土地供给的空间效应还存在时空差异,2003年后东部土地供给的空间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表明土地供给政策向中西部倾斜导致东部地区房价进一步上涨。此外,研究还发现工业用地面积占比对房价也有重要影响。因此,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需要深化土地供给侧改革,增加东部土地供给总量,并调整土地供给结构,防止工业用地过度扩张。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文乐  彭代彦  
利用2001—2013年的281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土地供给对房价的空间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中国房价快速上涨的成因。研究发现:首先,从全国来看,房价对土地供给的总弹性为-0.0532,说明土地供给减少推高房价;土地供给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将会高估土地供给对房价的直接效应。其次,土地供给的空间效应还存在时空差异,2003年后东部土地供给的空间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表明土地供给政策向中西部倾斜导致东部地区房价进一步上涨。此外,研究还发现工业用地面积占比对房价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静  王洪卫  
本文建立30个城市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8.31土地大限"前后房价与地价的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和比较,分析土地供给方式对房价的影响。文章的主要结论是:(1)房价的历史信息(1年内)对土地价格影响显著,开发商依据房价预期进行土地价值估值的预期效应显著存在;(2)长期来看,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实施使得住房市场和土地市场的联动性加强,房价上涨拉高了地价,但房价上涨却不能由地价上涨来解释。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岳龙  
采用干预分析模型,利用1999年2月—2010年10月中国房价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以"8.31大限"为代表的土地招拍挂政策进行规范的政策评估。研究表明,土地招拍挂政策的实施使全国房价提高了4.7~15.7个百分点。分地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招拍挂政策对东部的北京和浙江并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对中西部地区的湖南、江西、贵州、宁夏四省区产生了较大的作用,体现出十分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庆敏  陈利根  龙开胜  
被征地农户的生计问题关系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大局,探讨征地对农户收入变化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国家统计局及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完成的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分别从征地时间和地区差异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征地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净效应。结果表明,在未考虑样本征地时间与地区差异的情况下,征地可以显著增加农户收入水平,且被征地农户家庭总收入均值明显提高3 151元,但简单均值对比分析明显高估了征地对农户增收影响效应。从样本的征地时间差异可知,征地对于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随时间推移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征地时间周期越长农户增收效应越明显,家庭总收入的净效应从2 632元逐渐提高到5 257元。从样本的地区差异可知,土地征收对于农户收入效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征地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变化呈现差异性,而东部地区征地对农民的增收效应最为明显,而中西部地区征地并不能明显带来农户收入的增加。为切实提高中西部地区被征地农户收入水平,需要继续进一步完善农地的"三权分置"制度,鼓励闲置土地进行流转,结合农户特征与意愿提供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适度提高中西部地区征地补偿标准,采取多元化的补偿安置模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莉  罗俊良  
本文基于一个内含购房决策的两阶段家庭最优消费模型,首次将房价上升对居民消费倾向影响的财富效应、流动性约束效应和替代效应综合在统一的理论框架内。通过推导代表性家庭的购房时间和在租房和自有房两个阶段的最优消费路径并进行数值模拟,我们发现房价上升时租房家庭因推迟购房而增加当期消费,自有房家庭则因住房收益的增加而增加当期消费。基于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明,房价上升总体上导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上升。本文最后提出了谨慎抑制房价并通过发展质量优良的公租房提升居民居住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莉  罗俊良  
本文基于一个内含购房决策的两阶段家庭最优消费模型,首次将房价上升对居民消费倾向影响的财富效应、流动性约束效应和替代效应综合在统一的理论框架内。通过推导代表性家庭的购房时间和在租房和自有房两个阶段的最优消费路径并进行数值模拟,我们发现房价上升时租房家庭因推迟购房而增加当期消费,自有房家庭则因住房收益的增加而增加当期消费。基于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明,房价上升总体上导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上升。本文最后提出了谨慎抑制房价并通过发展质量优良的公租房提升居民居住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龚维进  徐春华  
本文选用2004-2013年全国273个地级市的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交通便利性以及对外开放水平对我国房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交通便利程度的变化不仅通过直接效应对本市房价产生显著正向作用,还通过间接效应推动周边城市房价的上涨;对外贸易无论是对本市房价还是对与其存在空间关联的城市房价都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外资流入能抑制其他城市房价上升;对外开放和交通便利性还将通过交互作用对房价产生显著影响。这些回归结果在东、中、西部城市中存在相应差异。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交通便利性与对外开放水平对中国房价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劲松  戴大淳  
近年来房地产领域“黑天鹅”频出,对我国区域金融稳定造成了较大影响。基于2015—2019年间省级层面的季度数据,选择八大金融风险领域合成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金融稳定指数,并通过运用系统GMM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测量房价波动对中国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表明,房价波动会导致区域金融风险增加,并且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会增强影响的显著性;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存在密切联系,房价波动不仅会增加本区域金融风险,还会增加相邻区域的金融风险,而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在地缘环境中体现得更加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龚维进  徐春华  
本文选用2004-2013年全国273个地级市的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交通便利性以及对外开放水平对我国房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交通便利程度的变化不仅通过直接效应对本市房价产生显著正向作用,还通过间接效应推动周边城市房价的上涨;对外贸易无论是对本市房价还是对与其存在空间关联的城市房价都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外资流入能抑制其他城市房价上升;对外开放和交通便利性还将通过交互作用对房价产生显著影响。这些回归结果在东、中、西部城市中存在相应差异。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交通便利性与对外开放水平对中国房价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莉  
我们选取我国2003-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房地产需求和供给收入弹性、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供给及影响房价的因素、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收入弹性小于东、中部;房地产价格在需求和供给市场违背一般价格规律;银行信贷对东部地区房价的影响较为明显;中、西部当期需求的增加会促进下一期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芳  罗剑朝  
本文通过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距离函数模型(ISDF),以2006—2008年农户经济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从农户有限的劳动力和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业领域配置的角度,对中国不同区域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存在区域差异,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本文认为,从不同投入要素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贡献水平角度合理配置劳动力、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业领域的分配,对提高农户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作用,同时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提升对提高农户技术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锐  李跃亚  
使用2005—2010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房价增长速度与经济适用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并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检验,分析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长期和短期关系以及作用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经济适用房对全国房价增速起正向推动作用,但推动力先增强后衰减,影响较小且会在10个月后消失;在长期,经济适用房与全国房价增速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石华军  凌智勇  郑贵华  易棉阳  
本文在对有关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地区差别的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随后从货币经济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得出信贷渠道、利率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汇率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较弱。最后建议:加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建设,改善利率传导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主动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经  黄凯  
本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较于技术开发阶段,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处于技术转化阶段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也可以通过相邻区域OFDI空间溢出方式实现,且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间接效应优于直接效应,但OFDI空间技术溢出不利于技术开发阶段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近年来中西部地区OFDI逆向技术溢出引致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效果较为显著。本文对中国未来的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和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具有启示性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