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4)
2023(5165)
2022(4522)
2021(4465)
2020(3716)
2019(8393)
2018(8277)
2017(17024)
2016(9352)
2015(10355)
2014(10303)
2013(10028)
2012(9571)
2011(8533)
2010(8933)
2009(8298)
2008(8621)
2007(7795)
2006(7310)
2005(6958)
作者
(25024)
(20619)
(20487)
(19954)
(13645)
(9911)
(9382)
(7929)
(7776)
(7753)
(7037)
(6990)
(6862)
(6730)
(6665)
(6447)
(6254)
(6234)
(6072)
(5927)
(5269)
(5055)
(5030)
(4895)
(4740)
(4689)
(4680)
(4498)
(4211)
(4080)
学科
(35439)
经济(35384)
管理(31487)
(30922)
(26126)
企业(26126)
(16236)
方法(14881)
数学(13447)
数学方法(13190)
(11239)
(10735)
财务(10710)
财务管理(10689)
中国(10479)
(10337)
企业财务(10301)
(9017)
(7622)
银行(7619)
业经(7362)
(7272)
贸易(7267)
(7165)
(7104)
农业(7079)
地方(6905)
(6832)
金融(6832)
(6731)
机构
学院(129107)
大学(127987)
(57194)
经济(55924)
管理(50341)
研究(43869)
理学(41821)
理学院(41448)
管理学(40823)
管理学院(40571)
中国(37988)
(33494)
(26677)
财经(24405)
科学(23015)
(22296)
(22131)
(21022)
中心(20690)
研究所(19078)
财经大学(17968)
北京(17804)
经济学(17215)
(16980)
(16815)
(15718)
师范(15627)
(15568)
经济学院(15361)
(14669)
基金
项目(74119)
科学(59226)
研究(58009)
基金(54363)
(45506)
国家(45113)
科学基金(39381)
社会(36604)
社会科(34816)
社会科学(34807)
(27758)
基金项目(27439)
教育(27016)
自然(24665)
编号(24350)
自然科(24118)
自然科学(24112)
资助(23930)
自然科学基金(23716)
(23534)
成果(21685)
(17560)
课题(16868)
重点(16304)
(16210)
(15685)
教育部(15611)
项目编号(15357)
人文(15327)
(15048)
期刊
(69055)
经济(69055)
研究(46015)
(28229)
中国(26936)
(22230)
金融(22230)
管理(20494)
(16355)
学报(14462)
教育(14456)
科学(14165)
财经(12975)
大学(11986)
学学(11070)
(11042)
业经(10896)
经济研究(10895)
技术(10484)
农业(10400)
问题(9168)
(8624)
国际(7572)
理论(7367)
财会(6760)
(6652)
会计(6632)
实践(6467)
(6467)
技术经济(6146)
共检索到215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丽芳  王亮  
为了防范债转股实施中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债转股运作中的道德风险,效益问题,内部人控制问题,债转股的法律风险和资产管理公司的退出等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债转股工作的宣传,慎重选择实施对象,加快债转股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和完善资本市场等若干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孙小兰  
债转股是国家为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现行体制、机制、观念乃至法律发生矛盾和碰撞。因此 ,正确认识债转股 ,处理好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复杂问题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贺云龙  
作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的一项重要政策,债转股有利于降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风险和改善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但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该政策从出台到具体运作,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政策法律问题。本文分析了债转股企业选择和运作方面存在的政策法律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荣炜  
本文结合煤炭行业债转股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政策性债转股后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在国有独资企业实施债转股的过程中,新公司成立缓慢,非股非债现象普遍。成立起来的新公司也有名无实,资产管理公司股权管理困难。对于新成立的股份企业,股东目标存有差异,最终影响了改革步伐。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要兑现承诺,营造多方共赢的局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彬  
本文分析了我国的资产管理公司以债转股为主要债务重组方式的形成原因 ;指出了在此过程中有引发大面积道德风险的可能性 ;并提出了克服道德风险 ,保证资产管理公司顺利运作的应对措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凝  祁晓颖  
债转股是一种债务重组的方式,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化为债转股实施机构对企业的股权,是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和潜在不良资产的一种方式。根据债转股主导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政策性债转股和市场化债转股。政策性债转股是在政府主导下推行的,由财政出资设立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债转股实施机构,由政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凝  祁晓颖  
债转股是一种债务重组的方式,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化为债转股实施机构对企业的股权,是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和潜在不良资产的一种方式。根据债转股主导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政策性债转股和市场化债转股。政策性债转股是在政府主导下推行的,由财政出资设立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债转股实施机构,由政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颜芳  王玉婷  
2018年6月29日,银保监会发布《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积极响应了《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和《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的工作要求,坚定地遵循了三个基本思路,分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原则,以及营造债转股市场良好的落实环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曹东坡  
债转股是去杠杆的有效工具。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自启动以来,已取得一系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现实障碍。由于退出机制不健全,项目落地进度不及预期。目前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模式更为多元化,对通过股权转让实现退出的需求开始增加,但实践中仍存在诸如退出方式的可操作性较低、股权转让周期长、债转优先股退出难度较大等问题。债转股股权退出难的主要原因,与股权回购退出的制度基础不完善、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监管约束较多、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尚不成熟、股权转让受让主体活跃度不足等有关。为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债转股股权退出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债转股股权交易场所设置,完善股权回购的配套措施,适度调整股权转让相关监管政策规定,优化债转优先股机制设计,完善债转股定价机制并规范转让行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敬水  
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过程中面临的所谓道德风险(或败德行为)指的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合同不完备及合同实施障碍等原因导致的当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同时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这里所说的道德风险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种经济行为,当事人产生道德风险并不意味着缺乏道德,而是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在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琪  
债转股,是指以商业银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债权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由此,原来的银企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持股关系,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在操作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成立一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把不良资产剥离出去,分别转交给本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1999年国务院批准《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的若干意见方案》后,债转股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玉明  
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政策已近四年。本文在跟踪调查的基础上 ,总结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尽管“债转股”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一定的政策效果。但是 ,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债务问题。应该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长远发展观点 ,制定与“债转股”政策相配套的各项改革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邓舒仁  
当前债转股已作为去杠杆的重要手段来进行谋划推进,本文从本轮债转股背景和目的出发,总结债转股的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历史经验及教训,分析提出当前我国债转股面临的制度模式尚不确定、转股规模难以拓展、负面作用难以消除、道德风险难以防范、退出机制仍不完善等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加快债转股顶层设计、谨慎选择债转股企业、合理设计债转股模式、探索债转优先股方式和完善股权退出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文华  周凯  
相比上一轮债转股,本轮债转股呈现出市场化的特点,通过梳理债转股的主要模式和当前推进中面临的"三力"不足问题,提出完善国企负债约束和绩效考评体系、理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考核机制、建立资金、退出通道、财税优惠等方面的配套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