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1)
2023(7841)
2022(6111)
2021(5525)
2020(4644)
2019(10414)
2018(9705)
2017(18983)
2016(10238)
2015(11481)
2014(11418)
2013(11699)
2012(10479)
2011(8754)
2010(8919)
2009(8487)
2008(9346)
2007(8178)
2006(7128)
2005(6568)
作者
(28590)
(23980)
(23889)
(22781)
(15491)
(11545)
(10711)
(9149)
(8877)
(8651)
(8119)
(8047)
(8008)
(7830)
(7351)
(7173)
(7107)
(7097)
(6852)
(6738)
(5872)
(5806)
(5755)
(5390)
(5381)
(5363)
(5297)
(5187)
(4726)
(4651)
学科
(76322)
企业(76322)
(69777)
管理(60526)
(47113)
经济(47037)
(38496)
方法(25990)
(24875)
财务(24868)
财务管理(24821)
企业财务(23812)
业经(19082)
数学(18784)
数学方法(18731)
(13880)
技术(13146)
财政(12883)
(12425)
企业经济(12016)
(11714)
(11509)
经营(10961)
体制(10775)
(10430)
技术管理(10346)
(10297)
理论(9737)
决策(9198)
中国(8966)
机构
学院(153244)
大学(149567)
(68391)
管理(68230)
经济(67375)
理学(59032)
理学院(58562)
管理学(58151)
管理学院(57845)
(46900)
研究(41476)
中国(36746)
财经(33141)
(30073)
(29337)
财经大学(24627)
(23277)
科学(22288)
商学(22203)
商学院(22022)
经济学(21498)
(20543)
经济学院(19634)
中心(18961)
北京(18172)
研究所(17646)
(17583)
经济管理(17254)
业大(16539)
工商(15668)
基金
项目(95820)
科学(78953)
基金(75076)
研究(68569)
(63894)
国家(63313)
科学基金(58026)
社会(47813)
社会科(45690)
社会科学(45677)
基金项目(39852)
自然(38437)
自然科(37696)
自然科学(37687)
自然科学基金(37113)
(35951)
教育(30745)
资助(30531)
(29182)
编号(25367)
(22112)
(22085)
(22022)
重点(20770)
国家社会(20506)
创新(20504)
教育部(20010)
(20008)
人文(19892)
成果(18950)
期刊
(74982)
经济(74982)
(48519)
研究(45909)
管理(31783)
中国(25867)
科学(18727)
财经(18392)
学报(18045)
(16586)
金融(16586)
(15706)
财会(15235)
大学(14392)
学学(14220)
会计(13278)
经济研究(13043)
技术(12867)
业经(11177)
(10604)
通讯(10259)
会通(10256)
技术经济(9881)
问题(8706)
经济管理(8159)
(8084)
财政(8084)
(8016)
现代(7957)
商业(7514)
共检索到229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曜  谷文臣  
市场化债转股已成为我国宏观去杠杆的重要方式。宏观政策和理论模型分析都指出,对于经营上暂时陷入困境的正常企业,债转股能够产生积极效应;而对于僵尸企业,债转股只会产生负面效应。文章手工整理了2016-2018年债转股启动以来的88个签约项目,发现在披露财务信息的债转股企业中有19家僵尸企业。金融市场对宣告债转股给予了不同的反应:债券市场对僵尸企业宣告债转股给予了显著的负面反应,对非僵尸企业宣告转债股则给予了显著的正面反应;股票市场对债转股公告给予了中性反应,且对于僵尸企业与非僵尸企业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对民营企业债转股的反应较为负面。在债转股之后,非僵尸企业降低了财务杠杆,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效率显著上升;对于僵尸企业,杠杆率有所下降,但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效率并没有改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康青山  孟辉  张成军  胡金泉  吴静静  曾俊霞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冬云  
债权转股权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金融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对企业的股权,由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与实施债权转股权企业之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但是,并非所有国有企业都符合债转股条件,债转股对具体企业也不是都有利。对于符合条件,能考虑实施债转股,并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利的企业,需要利用现代财务分析评价方法来分析评价债转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晚霞  
本文认为 ,我国国有企业 ,国有控股企业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 :( 1)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 ;( 2 )缺乏资金使用效率的约束机制 ;( 3 )金融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这些问题不解决好 ,寄希望于债转股 ,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进日  江伟  
债转股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与完善。本文在对债转股股份性质定位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债转股对企业治理结构所带来的正、负面效应 ,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明桂  夏新平  汪宜霞  
本文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否有助于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还不具有财富效应,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习惯。不过,我国股票市场已经存在一定的投资效应,但这种影响还比较小。本文认为,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不能企图通过刺激股市来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毅  
尽管债转股目前被认为是解决银行不良贷款,降低企业负债率的好方法, 但本文认为应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重新认识债转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金老  
切实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防范金融风险,在我国议之已久。我国不良贷款数额庞大,经济、金融发展又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处理不良贷款不能是单一的方式,而应采取多种形式。债转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债务重组手段,比较贴近我国实际,但同样牵涉到各方利益,也存在道德风险,需要缜密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沙涛  
2016年成功完成的中铁物资集团债务重组案例和2015年成功完成的中国二重债务重组案例也证明了债务重组的必要性和债转股的重大意义债务重组的必要性和债转股的重要意义债务重组是解决企业困境的最优方式,而债转股是债务重组的重要方式之一。笔者认为,陷入债务困境的企业正如一匹病马,对病马的病情进行诊断是首要选择,通过诊断,如果病马还有救活的价值和可能,开展治疗是最佳选择。我们所说的开展债务重组活动就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君彩  杜惠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沙涛  
2016年成功完成的中铁物资集团债务重组案例和2015年成功完成的中国二重债务重组案例也证明了债务重组的必要性和债转股的重大意义债务重组的必要性和债转股的重要意义债务重组是解决企业困境的最优方式,而债转股是债务重组的重要方式之一。笔者认为,陷入债务困境的企业正如一匹病马,对病马的病情进行诊断是首要选择,通过诊断,如果病马还有救活的价值和可能,开展治疗是最佳选择。我们所说的开展债务重组活动就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兵  
我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良债务越来越多。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将导致企业破产 ,也会将银行拖垮 ,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债转股作为一种延缓矛盾和风险爆发时间应急性措施的债务重组手段 ,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以此为契机 ,彻底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和治理结构 ,使企业的产权明晰 ,将企业推向市场 ,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左小蕾  
关于如何化解已经占GDP160%的国内的企业债务风险有很多建议,但主流意见是"债转股"和不良资产证券化,万亿元规模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筹备工作已经启动。"债转股"应该也是老调重弹,方案制定只是时间问题。本文不想着墨这些被广为聚焦的方面。笔者认为更应该关注被忽略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